重生之宠妻如命_分卷阅读_25
西厢里,万氏躺在床上,双眼圆睁,并未睡着。
昨夜孟珠出事时,她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自己跑着要去追,是孟老夫人让孟珽打晕了她,送回屋里,又让人准备了安神的汤药,若是万氏醒来再哭闹,便喂她喝下。
不过,万氏并未喝药。如霜见她伤心欲绝的模样,透漏了只言片语,让万氏知道那人是为求药而来,孟珠本身知情并提供了帮助,因此无需担心会受到伤害。
可是,万氏并没有因此而好过,女儿的性命不需担心,旁的事呢?她就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养到十四岁,都选好了适合的人家,只待说亲,这时莫名其妙地和陌生男子相处一夜,还能不能顺利的出嫁?
这样想着,不由得怨恨起孟珍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姑娘,心思那样恶毒,为了自己的名声诬蔑堂妹不算,竟然还要害同父的妹妹。
万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秉承庭训,凡事严于利己,宽厚待人,早养成遇事先反省自己的习惯。因而又开始回想这些年是否有待孟珍不周到,让她生了嫌隙,才会伺机报复。然而她并没有,从当年知道自己要做继室开始,万氏便打定主意要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般对待前头人的子女。她知道自己运气其实不错,孟珽和孟珍自幼懂事上进,不曾与孟珠发生过大的冲突,并未让她有过为难之处。
但俗话说得好,冰封千里非一日之寒,能让孟珍在不知对方身份时对孟珠出手,那恨不得至孟珠于死地的狠心,足以说明积怨绝不止一日。到底事由从何而来,万氏总是想不通透。
不过,万氏倒是想明白了一桩事情,孟珍已经动手害过她的女儿之后,万氏是再不可能把她当做亲生的孩子一般看待,就算勉强维持面子情万氏也不愿。所以,不管院子里闹成什么样,万氏一概装作不知,分毫不打算理会。
也不知时间到底过去多久,眼看着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猛烈刺眼,万氏开始有些撑不住,眼皮打架,昏昏欲睡。就在将睡未睡的时候,外间忽然响起脚步声,她贴身的丫鬟进来通报:“夫人,姑娘回来了。”
万氏一下子便坐起身。
她衣服未解,此时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快步走出去,眼见孟珠坐在正房当中的交椅上,两只小腿一晃一晃地半点没有仪态,面上神色轻松,笑眯眯地同对面的男子说话。
那人背对万氏而坐,看不到脸,万氏起初以为是孟珽,并不以为意。当孟珠站起身迎向她的时候,那人也跟着转过头,竟然是燕国公府的世子燕驰飞,她一早看好的女婿人选。
女儿怎么会跟他在一起?
万氏脑子发懵,一时不知这究竟是惊还是喜?
☆、第24章 外向
第二十四章:外向
万氏整夜未睡,眼下泛出淡淡黑青。孟珠一走近就发现了,她进门时已从如霜那里听说万氏昨晚的情形,正暗自恼恨自己一时冲动只顾着燕驰飞,完全忘记自己身处险境时母亲会担心,因而十分内疚地搂住万氏,既是撒娇又是致歉:“娘,都是我不好,让你担惊受怕了。”
万氏这会儿恨不得狠狠打孟珠一顿屁股,但到底顾忌有外人在场,见燕驰飞起身向自己行礼,便先压抑住怒气,问他道:“燕世子如何会同小女一起?”
燕驰飞微微一笑,将早已想好的台词说出:“说来也巧,昨日我受友人邀约至栖霞镇品蟹,傍晚时听说栖霞山目下红枫当季,山上层林尽染,日出时霞光映着红叶,犹如一片红海连天接地,是难得一见的绝美景致。于是深夜登山,赶日出前到达山顶赏枫亭,不想半途中遇到有贼匪挟持孟姑娘,便将她救下。原本应是立即送她回来,只可惜与那贼人交手时,我的护卫受了重伤,有性命之忧,不得已先送他下山去医治,这才耽搁到现在。”
既是谎话,总不会毫无破绽,只是燕驰飞前世幼年丧父,早早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磨练得他比同龄人成熟稳重许多,言谈举止间总叫人感觉分外踏实可靠。
万氏因而不曾有半点怀疑,只觉得随着燕驰飞的一番话,自己悬在嗓子眼里的那颗心缓缓地落回原位,她轻抚心口,口中连连致谢:“真是多亏了燕世子,说起来这已是你第二次救阿宝于危难中,若不是有你在,这丫头只怕早就……今日身在寺庙,我没有准备,待回京后必然要亲自登门重谢。”
又问,“那位侍卫伤势如何了?”
燕驰飞微微一笑:“他目下情况已稳定,孟伯母不必挂心。”然后客气道,“我与孟珠相识一场,见她有难,能帮则帮,伯母也无需放在心上。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待到伯母你们回晋京后,我再择日登门拜访。”
他说得含蓄,万氏听不明白,自己带女儿上门致谢救命之恩理所应当,恩人拒绝是施恩不望报,品格高尚,但身为恩人反过来要登她孟家的门,又是为了什么?
眼见燕驰飞要走,孟珠开口道:“娘,驰飞哥哥的侍卫受了伤,不能骑马,我们借他们一辆马车好不好?”
其实山下的村镇里都可以雇到马车,但是孟国公府的马车带有身份印记,能够避免沿途关卡搜查,保证燕驰飞与罗海顺利回到晋京,不再半途另生枝节。
万氏略微有些为难:“咱们来时总共三辆车,一辆今早送了你大姐姐去……”她到底为人宽厚,心中仍想为孟珍在外留些面子,说到此处话音微顿,改口道,“送你大姐姐回家。另一辆是下人们乘的,不合适。”
孟珠也不关心孟珍为何忽然回家去,只摇着万氏手臂道:“那不是还有一辆吗?娘,驰飞哥哥救了我的命,你不能连马车都舍不得借人家。”
这哪里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一大家子人都在这里,有老人又有常年病弱的侄女,谁也说不好会不会突然发生什么状况,总得留下一辆车备用吧。
燕驰飞听了万氏的解释,主动道:“既是如此,那我便另想办法。”
孟珠却不肯依:“晋京离栖霞山不过三十里地,马儿跑得快些半日便能打一个来回,现在天色这么早,天黑前肯定能回来了。什么事也不会耽搁,就算真有万一,让婆子管事坐了他们那辆车去镇上请大夫就好了嘛。娘,你就答应借嘛,刚刚还说要重谢人家呢,转头却连马车都不肯借……”
万氏被她磨得没有办法,只得点头道:“好好好,都依你。”
结果不光马车借了出去,连车夫也一并借出。母女两个带着下人送燕驰飞到山门外,眼见燕驰飞登上车去,孟珠还在依依不舍,追在后面殷殷叮咛道:“驰飞哥哥,我们说好了,回头在京城见。”
她眼神里满是兴奋期待,衬得那宝石般黑亮的眸子仿佛会发光似的。燕驰飞好笑地应道:“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快回去吧。”
马车走得远了,万氏才想起适才被孟珠岔过去的疑问,便问站在身边的女儿:“燕世子他为什么特意提到要来我们家拜访?”
孟珠到底还是有些羞怯,凑在母亲耳边嘀咕几句。
万氏先是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继而大喜:“你说真的?燕世子他自己提出来的?”
“当然是真的,难道我还会拿这种事来骗娘么?”孟珠气得跺跺脚。燕驰飞主动求娶有那么难以相信么?他是非常出色,可她也不算很糟糕啊!比如……她想举例自己优秀的地方,不料卡了壳,下意识地挺挺胸,又想起燕驰飞昨晚嫌弃的话语,默默地耷拉下耳朵。
万氏完全未曾注意到女儿纠结的情况,骤然而来的好消息让她放下心中最后大石,整个人放松下来,立刻哈欠连天,决定好好回房补上一觉。
燕驰飞回到燕国公府时已过戌时,他稍作洗漱便往父母居住的院落乐安居去。
燕国公燕靖与夫人大蒋氏刚用过晚膳,正在院中散步消食。
自从那年燕靖不慎摔断腿骨后,随着年纪渐长,每逢阴雨天气旧伤处便隐隐作痛。前些日子秋雨沥沥,一直不停,如今不过晴了两天,傍晚时又见乌云渐密,眼看便要再来一场雨。大蒋氏心疼丈夫,柔声劝他:“你不是说这几日觉得旧患处酸疼难耐,不如不要走了,还是回房去歇着。”
燕靖笑嘻嘻地拉住妻子的手:“有夫人扶持,别说家中平地,就是刀山油锅我也去得。”
檐廊下站着丫鬟,大蒋氏有些拘束:“别胡闹,有人看着呢。”说着手上挣了两下,没挣开,便由他握着。
“夫人要是想与我独处,咱们便回房。”燕靖仍是笑呵呵地,“反正天色还早,我与夫人有许多事可以做。”
他已有五十开外,但因习武,身体仍然健硕结实,头发乌黑不见一丝杂白,面上皮肤紧绷,不见分毫松弛褶皱,精神更是矍铄,若不是一双眼睛透出沧桑,硬说他三十余岁也有人信。大蒋氏比他年轻许多,今年不过三十有九,高门贵妇自是保养得宜,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两人虽是老夫少妻,站在一起却半点不觉突兀,反而格外匹配。
“一把年纪还这样不正经。”大蒋氏轻声啐他。
“夫人此言差矣!”燕靖夸张地感叹,“对着外面的女子这样说,才叫不正经。对着自己夫人,那是恩爱。我如今正值壮年,夫人又年轻貌美,说不定运气好还能给他们兄弟添个弟弟妹妹,你看我娘,不也是四十多了还老蚌……咳咳咳……”他说到一半,看燕驰飞大步走进来,成串的话语硬生生吞回肚中,难免呛到咳嗽起来。
大蒋氏连忙帮着他掩饰:“马上就到冬月了,院子里冷,别冻着了,咱们还是回去吧。”然后才假装刚看到儿子,招呼道,“驰飞回来啦。”
燕驰飞与大蒋氏一左一右地扶着燕靖回到房中榻上坐下。
燕靖嘴上一直抱怨:“我又不是走不动,你们扶什么?”其实心中乐得开花,他这一世,功名有成,夫妻恩爱,儿子孝顺能干,简直没有一件事不满意。
丫鬟给三人上了茶又退下。
燕驰飞坐在榻旁鼓凳上,开门见山地告诉父母:“我看中一位姑娘,打算请母亲托媒说合。”
燕靖答话比大蒋氏快:“谁家的姑娘?多大年纪了?你在哪儿认识的?想请谁做媒?打算什么时候娶人过门?”
不能怪他八卦,实在是燕驰飞自小格外独立,任何事都能自己处理打算,从来不曾依靠他这个父亲,眼下终于有件事求上门来,有了给他施展父爱的机会,燕靖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表现得当然分外热情。
“孟国公府三姑娘孟珠,媒人的事情请娘看着办。”
燕驰飞只捡紧要的问题答,燕靖当然不过瘾,还想再说什么,大蒋氏伸手轻拍他膝盖制止住。
燕靖一脸不甘心地朝妻子投去幽怨的目光,大蒋氏只当看不见,一本正经地回答儿子:“我知道了,你放心,娘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她了解燕驰飞的性格,他说话做事向来干脆利落、直奔主题,那些东拉西扯说家常的情况从不曾出现在他身上,顺着他来大家都自在,也能避免尴尬。
燕驰飞听了这话,果然便起身告辞,不再多留。
他回到书房,侍卫杨轩已等在屋内,见到他立刻禀报:“去栖霞镇寻人的侍卫回报,吴愈不在家中,镇上也遍寻不见。他在京中的居所也不见人。”
燕驰飞今日回到晋京后先去了翰林院,在那里也未见到吴愈,同僚说他连假都未告。
“多加些人手,一定要把他找出来!捉人时断手断脚都没关系,只要绑回来还能说话就行。”燕驰飞面色阴沉,说出来的话也不自觉地发狠。
杨轩领命离开。
昨夜孟珠出事时,她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自己跑着要去追,是孟老夫人让孟珽打晕了她,送回屋里,又让人准备了安神的汤药,若是万氏醒来再哭闹,便喂她喝下。
不过,万氏并未喝药。如霜见她伤心欲绝的模样,透漏了只言片语,让万氏知道那人是为求药而来,孟珠本身知情并提供了帮助,因此无需担心会受到伤害。
可是,万氏并没有因此而好过,女儿的性命不需担心,旁的事呢?她就生了这么一个孩子,好不容易养到十四岁,都选好了适合的人家,只待说亲,这时莫名其妙地和陌生男子相处一夜,还能不能顺利的出嫁?
这样想着,不由得怨恨起孟珍来,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姑娘,心思那样恶毒,为了自己的名声诬蔑堂妹不算,竟然还要害同父的妹妹。
万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秉承庭训,凡事严于利己,宽厚待人,早养成遇事先反省自己的习惯。因而又开始回想这些年是否有待孟珍不周到,让她生了嫌隙,才会伺机报复。然而她并没有,从当年知道自己要做继室开始,万氏便打定主意要像对待亲生的孩子一般对待前头人的子女。她知道自己运气其实不错,孟珽和孟珍自幼懂事上进,不曾与孟珠发生过大的冲突,并未让她有过为难之处。
但俗话说得好,冰封千里非一日之寒,能让孟珍在不知对方身份时对孟珠出手,那恨不得至孟珠于死地的狠心,足以说明积怨绝不止一日。到底事由从何而来,万氏总是想不通透。
不过,万氏倒是想明白了一桩事情,孟珍已经动手害过她的女儿之后,万氏是再不可能把她当做亲生的孩子一般看待,就算勉强维持面子情万氏也不愿。所以,不管院子里闹成什么样,万氏一概装作不知,分毫不打算理会。
也不知时间到底过去多久,眼看着窗外的阳光越来越猛烈刺眼,万氏开始有些撑不住,眼皮打架,昏昏欲睡。就在将睡未睡的时候,外间忽然响起脚步声,她贴身的丫鬟进来通报:“夫人,姑娘回来了。”
万氏一下子便坐起身。
她衣服未解,此时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快步走出去,眼见孟珠坐在正房当中的交椅上,两只小腿一晃一晃地半点没有仪态,面上神色轻松,笑眯眯地同对面的男子说话。
那人背对万氏而坐,看不到脸,万氏起初以为是孟珽,并不以为意。当孟珠站起身迎向她的时候,那人也跟着转过头,竟然是燕国公府的世子燕驰飞,她一早看好的女婿人选。
女儿怎么会跟他在一起?
万氏脑子发懵,一时不知这究竟是惊还是喜?
☆、第24章 外向
第二十四章:外向
万氏整夜未睡,眼下泛出淡淡黑青。孟珠一走近就发现了,她进门时已从如霜那里听说万氏昨晚的情形,正暗自恼恨自己一时冲动只顾着燕驰飞,完全忘记自己身处险境时母亲会担心,因而十分内疚地搂住万氏,既是撒娇又是致歉:“娘,都是我不好,让你担惊受怕了。”
万氏这会儿恨不得狠狠打孟珠一顿屁股,但到底顾忌有外人在场,见燕驰飞起身向自己行礼,便先压抑住怒气,问他道:“燕世子如何会同小女一起?”
燕驰飞微微一笑,将早已想好的台词说出:“说来也巧,昨日我受友人邀约至栖霞镇品蟹,傍晚时听说栖霞山目下红枫当季,山上层林尽染,日出时霞光映着红叶,犹如一片红海连天接地,是难得一见的绝美景致。于是深夜登山,赶日出前到达山顶赏枫亭,不想半途中遇到有贼匪挟持孟姑娘,便将她救下。原本应是立即送她回来,只可惜与那贼人交手时,我的护卫受了重伤,有性命之忧,不得已先送他下山去医治,这才耽搁到现在。”
既是谎话,总不会毫无破绽,只是燕驰飞前世幼年丧父,早早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磨练得他比同龄人成熟稳重许多,言谈举止间总叫人感觉分外踏实可靠。
万氏因而不曾有半点怀疑,只觉得随着燕驰飞的一番话,自己悬在嗓子眼里的那颗心缓缓地落回原位,她轻抚心口,口中连连致谢:“真是多亏了燕世子,说起来这已是你第二次救阿宝于危难中,若不是有你在,这丫头只怕早就……今日身在寺庙,我没有准备,待回京后必然要亲自登门重谢。”
又问,“那位侍卫伤势如何了?”
燕驰飞微微一笑:“他目下情况已稳定,孟伯母不必挂心。”然后客气道,“我与孟珠相识一场,见她有难,能帮则帮,伯母也无需放在心上。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待到伯母你们回晋京后,我再择日登门拜访。”
他说得含蓄,万氏听不明白,自己带女儿上门致谢救命之恩理所应当,恩人拒绝是施恩不望报,品格高尚,但身为恩人反过来要登她孟家的门,又是为了什么?
眼见燕驰飞要走,孟珠开口道:“娘,驰飞哥哥的侍卫受了伤,不能骑马,我们借他们一辆马车好不好?”
其实山下的村镇里都可以雇到马车,但是孟国公府的马车带有身份印记,能够避免沿途关卡搜查,保证燕驰飞与罗海顺利回到晋京,不再半途另生枝节。
万氏略微有些为难:“咱们来时总共三辆车,一辆今早送了你大姐姐去……”她到底为人宽厚,心中仍想为孟珍在外留些面子,说到此处话音微顿,改口道,“送你大姐姐回家。另一辆是下人们乘的,不合适。”
孟珠也不关心孟珍为何忽然回家去,只摇着万氏手臂道:“那不是还有一辆吗?娘,驰飞哥哥救了我的命,你不能连马车都舍不得借人家。”
这哪里是舍不舍得的问题,而是一大家子人都在这里,有老人又有常年病弱的侄女,谁也说不好会不会突然发生什么状况,总得留下一辆车备用吧。
燕驰飞听了万氏的解释,主动道:“既是如此,那我便另想办法。”
孟珠却不肯依:“晋京离栖霞山不过三十里地,马儿跑得快些半日便能打一个来回,现在天色这么早,天黑前肯定能回来了。什么事也不会耽搁,就算真有万一,让婆子管事坐了他们那辆车去镇上请大夫就好了嘛。娘,你就答应借嘛,刚刚还说要重谢人家呢,转头却连马车都不肯借……”
万氏被她磨得没有办法,只得点头道:“好好好,都依你。”
结果不光马车借了出去,连车夫也一并借出。母女两个带着下人送燕驰飞到山门外,眼见燕驰飞登上车去,孟珠还在依依不舍,追在后面殷殷叮咛道:“驰飞哥哥,我们说好了,回头在京城见。”
她眼神里满是兴奋期待,衬得那宝石般黑亮的眸子仿佛会发光似的。燕驰飞好笑地应道:“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快回去吧。”
马车走得远了,万氏才想起适才被孟珠岔过去的疑问,便问站在身边的女儿:“燕世子他为什么特意提到要来我们家拜访?”
孟珠到底还是有些羞怯,凑在母亲耳边嘀咕几句。
万氏先是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继而大喜:“你说真的?燕世子他自己提出来的?”
“当然是真的,难道我还会拿这种事来骗娘么?”孟珠气得跺跺脚。燕驰飞主动求娶有那么难以相信么?他是非常出色,可她也不算很糟糕啊!比如……她想举例自己优秀的地方,不料卡了壳,下意识地挺挺胸,又想起燕驰飞昨晚嫌弃的话语,默默地耷拉下耳朵。
万氏完全未曾注意到女儿纠结的情况,骤然而来的好消息让她放下心中最后大石,整个人放松下来,立刻哈欠连天,决定好好回房补上一觉。
燕驰飞回到燕国公府时已过戌时,他稍作洗漱便往父母居住的院落乐安居去。
燕国公燕靖与夫人大蒋氏刚用过晚膳,正在院中散步消食。
自从那年燕靖不慎摔断腿骨后,随着年纪渐长,每逢阴雨天气旧伤处便隐隐作痛。前些日子秋雨沥沥,一直不停,如今不过晴了两天,傍晚时又见乌云渐密,眼看便要再来一场雨。大蒋氏心疼丈夫,柔声劝他:“你不是说这几日觉得旧患处酸疼难耐,不如不要走了,还是回房去歇着。”
燕靖笑嘻嘻地拉住妻子的手:“有夫人扶持,别说家中平地,就是刀山油锅我也去得。”
檐廊下站着丫鬟,大蒋氏有些拘束:“别胡闹,有人看着呢。”说着手上挣了两下,没挣开,便由他握着。
“夫人要是想与我独处,咱们便回房。”燕靖仍是笑呵呵地,“反正天色还早,我与夫人有许多事可以做。”
他已有五十开外,但因习武,身体仍然健硕结实,头发乌黑不见一丝杂白,面上皮肤紧绷,不见分毫松弛褶皱,精神更是矍铄,若不是一双眼睛透出沧桑,硬说他三十余岁也有人信。大蒋氏比他年轻许多,今年不过三十有九,高门贵妇自是保养得宜,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出头的样子。两人虽是老夫少妻,站在一起却半点不觉突兀,反而格外匹配。
“一把年纪还这样不正经。”大蒋氏轻声啐他。
“夫人此言差矣!”燕靖夸张地感叹,“对着外面的女子这样说,才叫不正经。对着自己夫人,那是恩爱。我如今正值壮年,夫人又年轻貌美,说不定运气好还能给他们兄弟添个弟弟妹妹,你看我娘,不也是四十多了还老蚌……咳咳咳……”他说到一半,看燕驰飞大步走进来,成串的话语硬生生吞回肚中,难免呛到咳嗽起来。
大蒋氏连忙帮着他掩饰:“马上就到冬月了,院子里冷,别冻着了,咱们还是回去吧。”然后才假装刚看到儿子,招呼道,“驰飞回来啦。”
燕驰飞与大蒋氏一左一右地扶着燕靖回到房中榻上坐下。
燕靖嘴上一直抱怨:“我又不是走不动,你们扶什么?”其实心中乐得开花,他这一世,功名有成,夫妻恩爱,儿子孝顺能干,简直没有一件事不满意。
丫鬟给三人上了茶又退下。
燕驰飞坐在榻旁鼓凳上,开门见山地告诉父母:“我看中一位姑娘,打算请母亲托媒说合。”
燕靖答话比大蒋氏快:“谁家的姑娘?多大年纪了?你在哪儿认识的?想请谁做媒?打算什么时候娶人过门?”
不能怪他八卦,实在是燕驰飞自小格外独立,任何事都能自己处理打算,从来不曾依靠他这个父亲,眼下终于有件事求上门来,有了给他施展父爱的机会,燕靖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表现得当然分外热情。
“孟国公府三姑娘孟珠,媒人的事情请娘看着办。”
燕驰飞只捡紧要的问题答,燕靖当然不过瘾,还想再说什么,大蒋氏伸手轻拍他膝盖制止住。
燕靖一脸不甘心地朝妻子投去幽怨的目光,大蒋氏只当看不见,一本正经地回答儿子:“我知道了,你放心,娘一定办得妥妥当当。”
她了解燕驰飞的性格,他说话做事向来干脆利落、直奔主题,那些东拉西扯说家常的情况从不曾出现在他身上,顺着他来大家都自在,也能避免尴尬。
燕驰飞听了这话,果然便起身告辞,不再多留。
他回到书房,侍卫杨轩已等在屋内,见到他立刻禀报:“去栖霞镇寻人的侍卫回报,吴愈不在家中,镇上也遍寻不见。他在京中的居所也不见人。”
燕驰飞今日回到晋京后先去了翰林院,在那里也未见到吴愈,同僚说他连假都未告。
“多加些人手,一定要把他找出来!捉人时断手断脚都没关系,只要绑回来还能说话就行。”燕驰飞面色阴沉,说出来的话也不自觉地发狠。
杨轩领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