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幺妹_分卷阅读_212
宁婉岂能不会心疼那银子?铺子里的货都是有本钱的,自家刚买了铺子,钱紧着呢,但此时她唯有大度地挥挥手,“算了,我们好好做生意吧!”
既然在虎台县做生意,交“平安费”也是必然的,况且刚刚卜九又说了今年的平安费不用交了,宁婉在心里算了算亏得还不算多。
好在紧接着铺子里就进来几拨真正的客人,挑了货物付钱,大家忙碌了起来,这时给卜九送货的小伙计也回来了,“货送到卜九家里了。”大家略得了空闲免不了要好奇地问卜九家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几个老婆长得好不好看之类的。
宁婉也只当听闲话,却一眼见卜九回来了,赶紧咳嗽一声提醒大家,又大声笑着问:“卜九爷,还缺什么年货?只要铺子里有的只管拿。”
不想卜九竟竟赶紧上前一步陪着笑说:“在下不过是个混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大家了!”说着团团地向铺子里的人躬身行礼,然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大元宝放在柜台上,“这是付账的,可够用了?”
大家都呆住了,刚刚东家小姐说了半日卜九是惹不起的,不想转眼间卜九就来送银子了,因此都瞧着宁婉不知应该如何。
宁婉其实也呆了,毕竟她曾听说过卜九买东西从不付钱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到哪家铺子买东西是看得起这家铺子,且他还真讲个信用,说免了平安费就会真免,因此也就成了常态了,如今卜九这是怎么了?
毕竟是东家,这个主意还是要她来拿,宁婉觉得自家绝对没有不交卜九平安费的资本,又猜不透卜九为什么会来付帐,只得又笑问:“卜九爷如此,我们倒惶恐了,可是有哪里不对的地方,惹了卜九爷?”
“没有,没有,都是在下的不是。”卜九用力摇头,将头上的狐狸皮帽子摇得一晃一晃的,十分好笑,又深深地躬身下去,那狐狸皮帽子差一点掉下来,可他恍然未觉依旧陪笑道:“若是这银子够付帐的,在下就告辞了。”说着向门口退去。
宁婉见他果然要走,就赶紧说:“用不了这么多银子,我将余银还给卜九爷。”卜九拿出来的元宝是五十两的,多了几乎一倍。
“多余的就请大家吃杯水酒,也算是在下赔罪。”卜九这时已经出了大门,一转身快步走了,似乎逃跑一般。
宁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想问刚刚送货的小伙计,“方才你给卜九家里送货,可见到什么奇怪的事没有?”
“没有,我只一路背着筐子替他将东西送到家里,连大门都没进就有人将年货接了进去,根本没看到卜九家里什么样子,更没见他的几个老婆,何况我也不敢到处乱看啊!”小伙计此时说的都是实话,突然想起什么又道:“对了,我刚送完了货,就遇到了卢副千户,他问我哪里是卜九家,我就给他指了路,见卢副千户就向卜九家去了,我就赶紧回铺子里了。”
是了,卜九是最怕卢铁石的,曾经在卢铁石调回虎台县后拜访过他,但卢铁石理也没理他,直接将他拒之门外,他也没敢说一句不好听的,倒美名其曰“平生最敬畏铁石将军”就灰溜溜地退了,倒让恨他的人背地里传出来偷偷笑话了。
眼下不必说,定然是卢铁石帮了自己!“可是,卢副千户是怎么知道的?”
就有人想了起来,“会不会是天天来买菜买面食的那个姓洛的回去说的?刚刚卜九来时他正好过来买吃食。”
宁婉点了点头,又多欠下卢铁石一个人情。
从此后城里的混混们再没有到德聚丰来的,就连铺子前面街上也没生过任何事端,总是祥和而热闹。而德聚丰在虎台县里里过的第一个年自然顺利无比,只是略忙碌些。毕竟先前在马驿镇上,各家铺子到了小年就开始关板,歇到正月十五再开业。可是在虎台县里,大家多是只从三十歇到初五,甚至还有的铺子并不歇业,过年间每日依旧做上两三个时辰的生意。
想想县城里的几千户人家,一千多正军,两三千的帮丁,再加上周围村镇、百户所、台站来县城的人口,就是大年三十有生意都很平常。
宁家入乡随俗,到了二十九晚上才关了铺子,三十早上急忙回了三家村,初四就返了回来,在马驿镇上住了一晚,原来镇上的铺子虽然关了,但是米分条作坊里却还有人在。刘老师傅离家千里,自然不能回去,宁大河为了陪师傅也没有回家,宁家四口过来与他们一起包了饺子,热闹了一回,就算陪他们过年了。
到了初六,铺子开了门生意又是不断,宁婉一面管着铺子,又琢磨灯节的事,虎台县过灯节要比马驿镇要热闹不知多少倍,自家铺子开在街面最好的位置上,怎么也不能办得差了。
先前用高梁桔杆做不上灯笼的主意不是过是宁婉为了省钱灵机一动想出的法子,不料钱省了效果也不错,今年自然也会如此,只是在花样上除了小灯笼又加了几样,诸如小房子、小船、小桌子、小椅子等等,都是爹用高梁桔杆编的,十分精巧可爱。到了那日,竟有许多人排在铺子前面领,场面颇为火爆。
灯节才过去又是社日,这天城隍巡游,热闹的场面竟不比正月十五逊色,城隍老爷穿着大红的官袍,披着泥金的斗篷坐在八人抬的轿子上从城隍庙里出来,沿着虎台县的大街小巷巡视一回,前面有鸣锣开道的衙役,身边是城隍爷的大、二两位夫人,更有许多真人装扮成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随行,再后面又有种种天魔、鬼怪,摆出各种形态。
而城隍所经之处,无论是商家还是住户,皆焚香供果,请城隍老爷保佑虎台县一方平安,阖家康泰,又有无数人自城隍经过后便也跟随巡视的队伍出门,更不用说专有一干来看热闹的闲人,队伍所到之处将一条条街路塞得满满的。
第150章 耳坠
</script> 宁家人第一次见到城隍巡游,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就是宁婉其实也第一次亲历这样的盛况,毕竟在梦里她先是为生活所迫无暇看热闹,后来进了赵家每于这个时候全部心思都要放在赵国茂身上,这样的时候哪里敢让他出门,反倒要哄着他在家里玩。眼下心无旁骛,倒在铺子前面看得津津有味儿。
娘一面看着一面赞叹,“毕竟是城隍老爷,气派就是与三家村的土地爷爷、马驿镇的境主尊神大不一样!”
与阳间自有县令、村长等相似的是,阴间自然也有各级的官员,乡村里是没有品级的土地爷爷,马驿镇的又不同叫境主尊神,而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升格成城隍爷了,他不仅要会断案,更要会守护城池保得一方平安。
城隍有着守城的重要职责,因此他又与许多由于种种奇迹而成的神仙不一样,很多地方的城隍是城中百姓自己选出来的,而虎台县的城隍自然就是传说中在这里筑台点兵的林大将军了,眼下城隍的金身自德聚丰门前经过,宁婉清楚地看到他腰间悬着一把宝剑,而身后又有四人抬着一匹挂着□□的宝马,也是在城隍庙里供着的呢!
“那当然不一样了,城隍可是显佑伯,正四品的官身呢!”爹就笑着说:“我前日听人说城隍的官位还是高祖皇上登基后亲封的呢。”
城隍巡游的队伍洋洋洒洒地走了过去,石头哪里看够了,拉着娘要跟着巡游,又有这两日也到城里玩的囡囡、狐保、金山以及大姑的小孙子小孙女也一同缠着大人们,宁婉就说:“不如爹娘和大姑、大姐、二姐带着孩子一处去吧,免得人多冲撞了。”
“你也一道去吧。”
宁婉摇头,“我在铺子里守着,把供果给伙计们分了。”
既然在虎台县做生意,交“平安费”也是必然的,况且刚刚卜九又说了今年的平安费不用交了,宁婉在心里算了算亏得还不算多。
好在紧接着铺子里就进来几拨真正的客人,挑了货物付钱,大家忙碌了起来,这时给卜九送货的小伙计也回来了,“货送到卜九家里了。”大家略得了空闲免不了要好奇地问卜九家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几个老婆长得好不好看之类的。
宁婉也只当听闲话,却一眼见卜九回来了,赶紧咳嗽一声提醒大家,又大声笑着问:“卜九爷,还缺什么年货?只要铺子里有的只管拿。”
不想卜九竟竟赶紧上前一步陪着笑说:“在下不过是个混人,有眼不识泰山,得罪大家了!”说着团团地向铺子里的人躬身行礼,然后从怀里拿出一个大元宝放在柜台上,“这是付账的,可够用了?”
大家都呆住了,刚刚东家小姐说了半日卜九是惹不起的,不想转眼间卜九就来送银子了,因此都瞧着宁婉不知应该如何。
宁婉其实也呆了,毕竟她曾听说过卜九买东西从不付钱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到哪家铺子买东西是看得起这家铺子,且他还真讲个信用,说免了平安费就会真免,因此也就成了常态了,如今卜九这是怎么了?
毕竟是东家,这个主意还是要她来拿,宁婉觉得自家绝对没有不交卜九平安费的资本,又猜不透卜九为什么会来付帐,只得又笑问:“卜九爷如此,我们倒惶恐了,可是有哪里不对的地方,惹了卜九爷?”
“没有,没有,都是在下的不是。”卜九用力摇头,将头上的狐狸皮帽子摇得一晃一晃的,十分好笑,又深深地躬身下去,那狐狸皮帽子差一点掉下来,可他恍然未觉依旧陪笑道:“若是这银子够付帐的,在下就告辞了。”说着向门口退去。
宁婉见他果然要走,就赶紧说:“用不了这么多银子,我将余银还给卜九爷。”卜九拿出来的元宝是五十两的,多了几乎一倍。
“多余的就请大家吃杯水酒,也算是在下赔罪。”卜九这时已经出了大门,一转身快步走了,似乎逃跑一般。
宁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想问刚刚送货的小伙计,“方才你给卜九家里送货,可见到什么奇怪的事没有?”
“没有,我只一路背着筐子替他将东西送到家里,连大门都没进就有人将年货接了进去,根本没看到卜九家里什么样子,更没见他的几个老婆,何况我也不敢到处乱看啊!”小伙计此时说的都是实话,突然想起什么又道:“对了,我刚送完了货,就遇到了卢副千户,他问我哪里是卜九家,我就给他指了路,见卢副千户就向卜九家去了,我就赶紧回铺子里了。”
是了,卜九是最怕卢铁石的,曾经在卢铁石调回虎台县后拜访过他,但卢铁石理也没理他,直接将他拒之门外,他也没敢说一句不好听的,倒美名其曰“平生最敬畏铁石将军”就灰溜溜地退了,倒让恨他的人背地里传出来偷偷笑话了。
眼下不必说,定然是卢铁石帮了自己!“可是,卢副千户是怎么知道的?”
就有人想了起来,“会不会是天天来买菜买面食的那个姓洛的回去说的?刚刚卜九来时他正好过来买吃食。”
宁婉点了点头,又多欠下卢铁石一个人情。
从此后城里的混混们再没有到德聚丰来的,就连铺子前面街上也没生过任何事端,总是祥和而热闹。而德聚丰在虎台县里里过的第一个年自然顺利无比,只是略忙碌些。毕竟先前在马驿镇上,各家铺子到了小年就开始关板,歇到正月十五再开业。可是在虎台县里,大家多是只从三十歇到初五,甚至还有的铺子并不歇业,过年间每日依旧做上两三个时辰的生意。
想想县城里的几千户人家,一千多正军,两三千的帮丁,再加上周围村镇、百户所、台站来县城的人口,就是大年三十有生意都很平常。
宁家入乡随俗,到了二十九晚上才关了铺子,三十早上急忙回了三家村,初四就返了回来,在马驿镇上住了一晚,原来镇上的铺子虽然关了,但是米分条作坊里却还有人在。刘老师傅离家千里,自然不能回去,宁大河为了陪师傅也没有回家,宁家四口过来与他们一起包了饺子,热闹了一回,就算陪他们过年了。
到了初六,铺子开了门生意又是不断,宁婉一面管着铺子,又琢磨灯节的事,虎台县过灯节要比马驿镇要热闹不知多少倍,自家铺子开在街面最好的位置上,怎么也不能办得差了。
先前用高梁桔杆做不上灯笼的主意不是过是宁婉为了省钱灵机一动想出的法子,不料钱省了效果也不错,今年自然也会如此,只是在花样上除了小灯笼又加了几样,诸如小房子、小船、小桌子、小椅子等等,都是爹用高梁桔杆编的,十分精巧可爱。到了那日,竟有许多人排在铺子前面领,场面颇为火爆。
灯节才过去又是社日,这天城隍巡游,热闹的场面竟不比正月十五逊色,城隍老爷穿着大红的官袍,披着泥金的斗篷坐在八人抬的轿子上从城隍庙里出来,沿着虎台县的大街小巷巡视一回,前面有鸣锣开道的衙役,身边是城隍爷的大、二两位夫人,更有许多真人装扮成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随行,再后面又有种种天魔、鬼怪,摆出各种形态。
而城隍所经之处,无论是商家还是住户,皆焚香供果,请城隍老爷保佑虎台县一方平安,阖家康泰,又有无数人自城隍经过后便也跟随巡视的队伍出门,更不用说专有一干来看热闹的闲人,队伍所到之处将一条条街路塞得满满的。
第150章 耳坠
</script> 宁家人第一次见到城隍巡游,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就是宁婉其实也第一次亲历这样的盛况,毕竟在梦里她先是为生活所迫无暇看热闹,后来进了赵家每于这个时候全部心思都要放在赵国茂身上,这样的时候哪里敢让他出门,反倒要哄着他在家里玩。眼下心无旁骛,倒在铺子前面看得津津有味儿。
娘一面看着一面赞叹,“毕竟是城隍老爷,气派就是与三家村的土地爷爷、马驿镇的境主尊神大不一样!”
与阳间自有县令、村长等相似的是,阴间自然也有各级的官员,乡村里是没有品级的土地爷爷,马驿镇的又不同叫境主尊神,而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升格成城隍爷了,他不仅要会断案,更要会守护城池保得一方平安。
城隍有着守城的重要职责,因此他又与许多由于种种奇迹而成的神仙不一样,很多地方的城隍是城中百姓自己选出来的,而虎台县的城隍自然就是传说中在这里筑台点兵的林大将军了,眼下城隍的金身自德聚丰门前经过,宁婉清楚地看到他腰间悬着一把宝剑,而身后又有四人抬着一匹挂着□□的宝马,也是在城隍庙里供着的呢!
“那当然不一样了,城隍可是显佑伯,正四品的官身呢!”爹就笑着说:“我前日听人说城隍的官位还是高祖皇上登基后亲封的呢。”
城隍巡游的队伍洋洋洒洒地走了过去,石头哪里看够了,拉着娘要跟着巡游,又有这两日也到城里玩的囡囡、狐保、金山以及大姑的小孙子小孙女也一同缠着大人们,宁婉就说:“不如爹娘和大姑、大姐、二姐带着孩子一处去吧,免得人多冲撞了。”
“你也一道去吧。”
宁婉摇头,“我在铺子里守着,把供果给伙计们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