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缨问鼎_分卷阅读_140
  “射!”一声怒吼在耳边回荡。李二也吼了出来,同时,他手中的箭,他身边所有兵士手中的箭,都飞了出去。
  这一刻,谁还记得那些箭羽没有箭头?他们只恨不得一箭把敌人射在马下!
  一箭射出,还有第二箭。屯兵使用的是阶梯式的轮射,第一排射出箭羽之后,第二排跟上,然后是第三排。等第三排射完,第一排又重新搭弓上弦,再射一轮。如果不发生意外,在敌骑接近军阵前,他们能射出三轮,共九百支箭!这可是个足以消灭大半敌人的数字!
  然而敌军早有防备,骑兵举起了手中圆盾挡在面前。军演毕竟不是实战,只要箭头、槍尖上的白点不戳在面门、胸口这样的要害部位,就不算阵亡。因此这一群骑兵并未像匈奴兵那样选择骑射,而是把防御放在了第一位。
  这也是王隆的聪明之处。新兵的骑射水准可不怎么样,不如直接冲阵,靠马力撕破敌方阵型。有了这个思路,那群骑兵不曾有丝毫停顿,就这么冲了上来!
  这样一往无前的冲锋,立刻打乱了弓手的节奏。眼看射出两轮,“阵亡”敌人的却没有多少,谁还能沉住气,在千钧一发之际射出第三轮?孙焦一看就知不好,大声道:“举矛!迎敌!”
  在经过长时间的实战演练后,矛阵也发生了些微改变,除了一丈短矛之外,还有专门对抗骑兵的丈八长矛。接战前架在盾兵肩头,等到接战时,便立矛攻向敌人!
  这样两排长矛兵,能挡住敌军快马吗?!
  轰的一声,骑兵撞上了军阵,不少骑士落下马来。就算没有槍头,这个冲击力也十分惊人,更别提还有白点戳中胸腹,被判做阵亡之人。
  然而看到这一幕,孙焦骤然睁大了双眼!敌骑有诈!在骑兵阵营里,百余匹马背上,坐的并非骑士,而是稻草扎成的草人!这些草人同样穿着军装,又位于真正的骑兵身后,根本无法察觉。等到冲阵之时,才露出马脚。
  正面的敌军,只是诱饵!
  “侧腹!防备侧腹!”孙焦大声吼道。
  可惜,来不及了。
  一支骑兵绕过山丘,从左面直插军阵侧腹。防御力量都击中在正面,这一下彻底搅乱了阵型,让这支刚刚组建的新军溃散开来。
  山丘上,梁峰摇了摇头:“鸣金吧。”
  打到这种地步,实在无须继续了。孙焦的指挥重在远程阵营,这也是防御骑兵的最佳办法,光是弓手打出的三段阶梯速射,就下了苦工。但是步卒反应不够机敏,对敌防备不足,打法有些死板。王隆倒是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不论是冲阵还是设伏都相当不错,是个骑兵的好料子。
  不过今天这一仗,还有更重要的意义。
  “用步卒防骑兵,牺牲太大。”梁峰沉吟道,“孙焦的弓弩阵用的不错,还当增加阵列厚度。”
  奕延颔首:“若是有三列弩手,定能让局势为之一变。不过就目前情况,蹶张弩无法配备全军。”
  蹶张弩的制作工艺,远比手弩麻烦,造价也要贵上三倍不止。就算是潞城府衙,也没法大量给兵士配备。
  梁峰皱了皱眉:“步兵对战骑兵,终究还是要靠弓弩。长矛阵对于少于己方的骑兵还行,若是两军人数对等,恐怕无法克敌。”
  这也是千百来打出的战斗经验。就像汉时名将李陵,五千精于弓弩的步卒对上三万骑兵,硬是靠长戟手和盾手为拒马,弓弩手在后列阵,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后来敌军增加为八万,李陵还且战且退,打了数天,杀了匈奴将近万人,直到弓箭储备告罄,方才落败被擒。
  要知道汉时,每位弓手携带的弓箭为五十支。按照十日的储量计算,保守估计,这一战就消耗箭矢二百五十万枝以上。面对这样的装备优势,就算是全盛时期的匈奴骑兵,也不敢撄其锋芒。
  同样,大宋能够硬抗辽、金、蒙三者数百年,也是因为其军备超乎常人的发达。神臂弓、八牛弩等等利器,加上火药和堡垒战术的运用,才让那些游牧民族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如今他们这点人手,对抗匈奴数万强兵,也必须从远程战上想些办法。
  思忖片刻,梁峰道:“也许能做些霹雳砲,用散弹或是其他弓弩,再作一条防御阵线。”
  古代所说的砲,其实是指投石机,故而用“石”字偏旁。霹雳砲,乃是三国时曹操手下的谋士刘晔进献的投石车,因声如霹雳命名。后来马均对其进行改良,制出旋风砲,堪称是攻城一大利器。
  然而把这东西用在野战,却是谁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奕延摇头:“怕是不行。霹雳砲准头堪忧,更何况需要多人拖拽绳索,拉梢装石。太耗费人力。”
  这话让梁峰一怔:“拖拽绳索?”
  “霹雳砲需要盛放石块为弹,另一边,自然要靠人齐力拉梢,让石块弹出。”奕延见梁峰不明白,便仔细解释起了投石车的构造。
  听奕延这么一说,梁峰才反应过来,原来中国古代的投石车,都是人力驱动的。一边放石弹,一边垂下绳子,由青壮同时拉动,依靠这股力量,让石弹射出。普通单梢投石车,就要由四十人拉拽,若是换了大型投石车,要上百人才能发射。耗费人力且不说,根本谈不上准头。所以只能攻城这种目标极大,又不能移动的时候,才能使用。
  这忒么是影视剧误我啊!梁峰不由苦笑。古代战争片里,可都是机械投石机,一开机关,火球就嗖嗖往敌人城池里飞,哪出现过人力驱动的?不过这样,倒也解释了为何蒙元攻打南宋时,使用的回回砲会让宋军大惊失色,无法抵抗。恐怕就是当时西方的配重式机械投石车传了过来,攻击力远胜人力投石车吧。
  不过知道了症结所在,问题就好解决了。他手下的能工巧匠可不少,又有大数学家刘徽的两位亲传弟子,还能造不出可以升降刻度,保证精确性的机械投石机?归根到底,不过就是力臂和力矩的问题。再培养出一批可以校准射程的射手,组建一个“砲”兵营都够了。
  “霹雳砲我会让人改进,做成小型,不靠人力拖拽的样式。射程在三百步左右。届时便可以用霹雳砲和蹶张弩作为第一和第二防线,随后则是弓手。如此层层消耗,抵御匈奴骑兵也就有了把握。”梁峰最终拍板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自从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金属制造水平之后,梁峰才发现,如今造火药简直是异想天开。不说铁、铜匮乏的问题,就是让炮管内壁光滑这一点,就没办法实现。任何现代化造物,都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而是需要各式各样不同的工业体系同时作用。而跨越这个鸿沟,绝不是一拍脑袋就行的。
  如今,他确实能提前于时代,但是最多也就是一步两步。而这一步两步积少成多,方才能拖动胜利的天秤,落在他这一边。
  “若是能有射程三百步之神兵,属下定能让敌骑无近身之法!”奕延对梁峰的话,倒是毫无怀疑之心。主公在奇工巧技上,无人能敌!他说能做到的,就一定能做到。夜袭时都能制出流星坠营,莫说区区一个砲车。
  面对奕延这无条件的信任,梁峰不由笑道:“如此最好。”
  这时,两军营官齐齐登上了山丘。王隆面有得色,孙焦则愤愤不平,显然是不甘心就此落败。
  见两人神情,梁峰板起了面孔:“这一仗,各有得失。作战报告,一人呈上一份。分析战例,再整合出新的战略构想。奕延,这两支新军,便交给你了。”
  这话,立刻让两人冷静了下来。看到踏前一步的,面冷如霜的上司,不由暗暗叫苦,生出同病相怜之感。
  山下,救护营的护士已经入场,救治起受伤的兵士。马儿长嘶,烟尘飘荡,一派繁忙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  梁少:呵呵,人拉的投石机老子木有见过(冷漠脸
  第147章
  不算宽敞的厅堂中, 摆放着十余张书案, 每张案前, 都端坐着一位年轻士子。如此多人挤在房间里,却没有半点嘈杂之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响。
  陈崇也在埋头抄书。家住屯留, 他是过完正月十五,方才来到郡府的。原本只打算在书馆中抄上一个月的书,就返回家中。谁料一进书馆,他就被这里的藏书迷花了眼睛,一口气待到了现在。亏得书馆之中开设了专门为士子准备的宿舍, 否则他连驿亭恐怕都住不起了。
  饶是如此, 带来的钱粮也花的七七八八。就像现在, 还未到晌午,他的肚子就开始哀鸣, 叽里咕噜叫个不停。也亏得书房里饥肠辘辘的人很是不少, 还有抄书抄的忘了吃饭的, 他这腹鸣, 才不至于惹人注目。
  不过就算饿的要命,陈崇也未停下手中毛笔,反而更专注了些。在他笔下,一个又一个字落在了微黄的纸面上,就像流淌的泉水,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他抄写的第二十本书了。只要抄完了这册,他就可以用换来的五册白纸,抄写自己想要的书目。
  陈崇不像其他人那样,得了奖励的书册,就慌忙去抄些东西。而是仔仔细细把抄过的每本都记在心中,拣选值得抄录的,准备回头一起抄下来。郡府送的纸册相当厚实,若是字写小些,恐怕能抄更多!
  抱着这样一腔热情,饥饿仿佛也离得远了。陈崇一笔一划,仔细把竹简上的文字誊抄在纸面上,分毫不敢懈怠。
  又写了半个时辰,窗外有钟声响起。像是被这声音惊醒了,众人纷纷放下手中纸笔,摸出随身携带的木碗,向外走去。
  陈崇赶忙也收好纸笔,起身跟在了人群之后。这是书馆发放粥水的时候,每天两次,人人都可以领到两碗热汤。有时还不是米粥,而是加了蛋花和菜蔬的肉汤,配上干粮下肚,能顶半日的消耗。
  对于到书馆抄书的贫苦士子而言,这可是难得的美味。陈崇自然不会错过这重要的一餐。
  距离耳房还有十来步,一股浓郁的香气就飘了出来。陈崇嘴里立刻分泌出了唾液,这味道,是鱼汤!
  没想到今日竟然有鱼汤,前面的士子也激动起来。赶忙排好队列,一个个把碗递在守着汤锅的仆从面前。那仆从也是个圆滑之人,根本没有倨傲神态,反而一脸笑容的把汤盛上,还时不时叮嘱两句“小心烫手。”、“这分量可够?”之类的问候,简直体贴到了极处。
  终于轮到了自己,陈崇赶忙递上了木碗,那仆役轻巧的舀了满满一碗,递了回来:“郎君小心烫手。”
  陈崇接过木碗,走到了一旁的排桌上,此刻桌上已经并排坐了数人,他也不嫌拥挤,挨着另一人坐下。今日的鱼汤熬的浓稠,呈奶白颜色,上面漂浮着几段葱花,细细闻来,还有点姜辣。鱼腥味被彻底盖了下去,只能看到上面漂浮的丁点油花。
  这样一碗汤,在这春寒料峭的时节,简直让人胃口大开!陈崇掏出怀里揣的干粮,撕碎之后泡进鱼汤之中。干硬的饼子浸满了汤汁,立刻变得松软可口。用木勺舀起,他痛痛快快吃了起来。
  都是年轻人,又辛苦抄了一上午书,谁还在乎吃相?旁边也净是吞咽喝汤的声音,陈崇惦记着今天的书稿,吃的比旁人还要快些。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一碗,又起身去盛了一碗汤,想用汤水把肚子填饱。
  这时,身旁有人聊起天来:“真的可以前往府君举办的上巳游宴?”
  “可不是嘛。我听说只要在书馆抄书的,都有资格参加宴席……”
  “啊呀,难不成府君要提拔我们?”
  “也许是要开郡府的庠序,让我们也能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