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他看了眼学校存在的历史,正好是国内的民国时期。在那个年代,能去欧洲求学的,大多都是非富即贵的家庭。这么看来,秋氏应当是名门之后。
  在那个重男轻女极度严重的社会,能让一介女流出国深造,想必她的父母思想也极其开明,至少是受过西方教育的。那会儿国内开了西洋学校的,无非就那么几座城市。
  温砚岭在脑中列举了几座城市名,想到《海底月》剧组曾在安城取景,他便草率地做了个假设,假定秋氏是安城人。
  秋氏在ket飞行学校就读期间,正好是安城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去欧洲求学,有什么因果关系吗?还是说,只是巧合?
  1937年,中国空军曾奉命对位于安城的r国陆战队进行轰炸,秋氏在1936年于ket飞行学校毕业。那么那场战役,是否有她的参与?
  记得池零露曾问过他安城战役的最终结果,所以秋氏和她有什么联系?
  温砚岭静静地思考着,他觉得肯定是自己想多了,秋氏能和池零露扯上什么关系呢?二者都不是一个时代的,完全碰不着。加上她们姓氏也不同,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他只是想了解池零露,可这些人、这些事未免离她也太遥远了些。
  那池零露又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到的这所学校和这名飞行员?
  明明它在几十年前就不存在了,早于她出生很久很久。
  还有秋氏,更是找不到丁点儿数据,她又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
  温砚岭想不明白,恰好这时厉词安给他发来一条消息。温砚岭点开来,是一个名片推荐。厉词安在名片底下备注了朋友的名字,是他那位研究历史的朋友。
  温砚岭当即向其发送了好友申请。
  另一边,秋疏桐看完剧本,正当她百无聊赖之际,忽然接到了夏苒的电话。
  秋疏桐瞬间有些茫然,不知道她打电话来有什么事。犹豫了几秒,才接通她的电话。
  接通的第一瞬间,她便开始后悔了。
  夏苒应当是在某个酒吧鬼混,背景音听来十分嘈杂、刺耳,不断有金属乐冲击她的耳膜,一阵一阵,刺得她耳朵疼。还没来得及打招呼问好,秋疏桐就忍不住将话筒挪远一些,远离她的耳朵。
  本来还觉着泛起了一丝困意,因为这个电话,秋疏桐瞬间清醒了。
  她主动向夏苒问好,并问她:“是有什么事吗?”
  夏苒过了好久才回她一句:“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吗?”
  秋疏桐无奈,耐着心听她下文。
  然而夏苒看起来并没什么正事要说,而且她仿佛很忙,每当秋疏桐提起一个话题,就会有人走过去跟她搭讪闲聊,以至于秋疏桐每说一句,都得等她跟别人聊上半天再回答。次数多了,她也有些不耐烦,想着找个借口挂断电话。
  “要没什么事的话,我就挂了?”秋疏桐说。
  等了她两秒,正当秋疏桐以为夏苒又被别人牵绊住时,忽听她着急开口:“先别挂!有事,有事。”
  秋疏桐便没有挂断电话,等她继续说。
  又等了几秒,夏苒似乎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那些聒噪的乐声立时消失了。
  接着,秋疏桐就听到夏苒开口说:“我找到钱迪了。”
  第71章
  “真的吗?”秋疏桐一下子从床上下来,惊喜地问她,“他在哪儿?”
  “在瑞士的一个疗养所里。”夏苒说。
  夏苒的门路广,各行各业的朋友都有不少。秋疏桐想,她找起人来,自然不缺途径。
  但事实上,夏苒找到钱迪并不容易,因为他注销了手机号很久,一直都没有办理新号,她通过各种途径都没能找到他的联系方式。
  夏苒便试着去找跟他合作过的演员,但是丑闻曝光后,所有与他合作过的演员都或多或少地被记者围堵,采访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经常挖各种陷阱让他们跳。
  过往与钱迪交好的,不敢在这种事情上发声;过往与他交恶的,也不愿在这事上落井下石。任何发声都会被网友各种解读,继而演变成更大的舆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得多,错得多,倒不如不说。因此,现在大家都对“钱迪”这个名字避而不谈,就算有他的联系方式,也不敢轻易告诉她。
  最后她是通过在瑞士某个疗养所工作的朋友了解到的。
  朋友不追星,原先也只当钱迪是个普通人,但那段时间新闻闹得沸沸扬扬,铺天盖地的。她就是再不闻世事,看的新闻多了,也该眼熟这张脸了。
  “不过我朋友说,她不能随意泄露病人的隐私,得经由人家同意,她才会放心地把号码交给我。”夏苒说,“但我觉得应该快了,我们再等几天吧。”
  “好。”秋疏桐道。既然已经查到了钱迪在哪儿,秋疏桐感觉自己离真相应该也不远了。
  《与你同行》在两天后恢复了拍摄,演员们跟随剧组一块儿来到了温得和克的郊区。
  那天游涵的戏份比较重,男主在非洲乡下义诊,忙碌了一天后,突然接到了来自国内的跨国电话。彼时是国内时间凌晨两点,这个时间给自己打来电话属实让人不安,男主心下一跳,慌忙接通电话。
  原来是他的母亲生了重病,为了不让他担心,一直瞒着他,但就在刚刚,他妈妈终于坚持不住,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