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本是同林鸟_分卷阅读_44
“有空了,多和你二嫂接触接触,把关系搞好了。”张芸儿的娘叮嘱她说道。
张芸儿的娘想着自家男人跟她说的话,好在那位的脾气是个好的,要是个混不吝的,真是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了。
自家大伯子让他们和赵家搞好关系,然后就说了这门亲,最开始她是一点儿也不同意的,毕竟他们是镇上的人家,哪里能把姑娘朝乡下嫁?
可是自家的大伯子说了,会陪嫁给芸儿一个镇上的房子,而且嫁过去就分家另过。
张芸儿的娘就想着,有了这个房子,自己的女儿以后就可以挺起胸膛在婆家过日子了。
就是那婆婆要过来住,也得看着自己女儿的脸色。
况且,当小儿子媳妇,也挺好的,不用养老,只用平时孝敬就成。
再有大伯子担保,所以她和自己的丈夫看过了赵土生,然后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
婚事定下来了,就等着把女儿给嫁出去了。
再说赵土生那边,他一听是自己二哥和二嫂找的亲事,就没有怎么犹豫,立刻就同意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二哥二嫂是个靠谱的人,不好的人家,是不会说给自己的。最后知道是老板兄弟的女儿,赵土生倒没有觉得自己高攀了,然后承受不起。
只要姑娘家不娇生惯养的,能跟他过日子就成。
于是,这婚事除了赵婆子有意见外,其他的人都是赞成的。
赵婆子孤立无援,还能怎么着?在给未来儿媳妇插钗的时候,只好不情不愿的过去了。
好在没有闹出什么事儿,因为老赵头说了,如果她敢把婚事给搅黄了,他也不会顾着情面了。
这一转眼,就又到了年根了。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给赵土生说了一门好亲事的缘故,老赵头把赵水生两口子接回去,不过李梨花和赵水生只是年三十上完了坟就直接回去了。
对赵土生亲近,是因为赵土生还是值得他们交往的,可是一看到赵婆子那张绷着的脸,他们也没有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
免得大过年的,大家都过不好脸。
至于何翠姑,李梨花只说了,“明年水生就要去县里参加科考。”何翠姑立刻就离李梨花他们几丈远,生怕这次回来是来借钱的。
看看这就是一家子啊,还不如外人呢。
所以何必在这里惹人烦?他们不在,大家都能好好的过年。
赵婆子也巴不得这两口子赶紧走,去年的时候,还拎了东西回来,今年就拎了几斤肉,这说明啥,说明他们兜里快没有钱了。
再想着这两个挨千刀的,还想让老二去科考,那么说不定在大过年的时候,会提出借钱呢,这可千万不行。
于是对于赵水生两口子不一起团年,除了老赵头叹口气,赵婆子和何翠姑是很大的松了一口气。
赵水生和李梨花回去后,两个人过年,还是很自在的,也做了八样菜,有鱼有肉还有汤。
数量不算多,可是比起以前和那么多人一起吃,还要祝酒赏人要快活多了。
因为早就打算不在赵家庄过年,所以他们自己还买了鞭炮。等子夜十分,各家各户都开始放起了鞭炮,镇上还有人放起了烟花,引得很多小孩子跑出去看。
这里的烟花没有皇宫里的漂亮,但是却特别有人气。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在耳边。
不知道为什么,李梨花这个时候,特别想自己的儿子了,也不知道他当上皇帝后,过的怎么样?
可是她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前尘旧事,也不是说忘了就全忘干净了,特别是这种日子,会出现在脑海。
连赵水生也是,可是人要活在当下。
或许,等他考上秀才之后,再生个孩子比较好。
这个年过的比以往要好,在拜年中过去,就到了正月十五,因为离县城比较近,所以倒是不急着要去县城了。
不过,梨花爹却早早的过来,对赵水生说道:“如果手头上的钱够,就应该提前去县城,也能打听消息。”
赵水生说道:“县试就不用了吧。”因为县试是县里出的题目,一般不会太难。
梨花爹想了想赵水生的水平,也没有强求。
不过米铺的张老板约请赵水生两口子去县里住着,他们现在好歹也算是姻亲了,从赵土生那边算起来,张老板还是赵水生的长辈。
张老板在县里也有房子,请赵水生两口子去住一段时间,也是绝对可以的。
赵水生和李梨花商量了一番,县试一般是二月初二龙抬头后,先过去,也能感受一下县试的氛围,且不是县城的人,考试的地方在哪里,总要提前弄清楚,而且赵水生还要去报名,所以就等正月二十五之后,打包了行礼,直接上县城张老板的地方去了。
张老板在县城的房子也不算大,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不过确实在县城的繁华的地方,但是里面却很幽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更周到的是,人家张老板还安排了一对老两口在这房子里,其中一个是做饭的,一个负责赶车,连马车都备好了。
张老板还让他儿子过来了一趟,和赵水生见了一面。
赵水生表示了感谢,不过房子住是可以,这伙食费什么的,都得他们自己出,不然住着就不自在了。
张老板的儿子无法,只能答应赵水生,回去后赶紧跟张老板说了。
张老板摸了摸自己下巴下面的胡须,“他们想那样就那样吧,这样的人,才让人尊敬呢。”
不想占别人的便宜,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他们家,那些亲戚,见他富贵了,有点钱了,就上门打秋风,不是拿点东西,就是要点钱,从来没有想着,他们赚钱不容易。
“爹,赵家大哥还说了,那两个仆人的工钱他们也出了。我也答应下来了。”
“你做的对,就这样吧。”张老板说道,“你堂妹的婚事,你多操点心。”
“是,爹,你觉得赵家大哥这次能考上吗?”张老板儿子张占元问道。
“过县试应该不成问题。今年考不上,不是还有明年吗?这个倒是不急,不过,你爹我看他的字,也觉得他是大有作为的人。”
“所以爹才把堂妹许配给他的兄弟了?”张占元问道。
“把你堂妹许配给赵土生,不光是因为爹想着跟读书人多亲近亲近,还有就是觉得赵土生这个后生还不错。配你堂妹也正好,爹也不是那种只看到利益的人。这些年,爹见过那么多人,谁是真的有本事,谁是绣花枕头,爹还是能看个一二的,但是要爹打包票,说赵水生一定能考上秀才,爹也不能给个保证,这科考的事儿,我也不懂,但是爹却觉得这赵水生是个人物,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他做这些事儿,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们,以后好歹有个靠山,就跟做生意一样,先投进去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当然,做生意,不可能每次都赚了,有时候还会血本无归,也不能怨别人。
他只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张老板提供的地方,离县衙也很近,赶车的老仆带着赵水生去县学的考场的时候,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所以是方便极了。
赵水生先去本县礼房报到,填写了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且叫上了本县两名秀才的保结,然后他就可以正式参加考试了。
县试要考五场,不过只要第一场通过后,就有资格参加府试了。
因为有一个帮着做饭的,李梨花只需要吩咐就可以了。而且这位做饭的手艺,还真是不错呢。张老板他考虑的真周到。
这位做饭的老仆知道主人家是来参加科考的,对两人就更尊敬了。
这年头,读书人在哪里都受到尊敬,要知道,考上了,就是老爷了,身份比他们这些人就高了很多。
李梨花把钱都带来了,专门买些能补身体的菜,让老张老伴给做了。特别是鱼,买的最多,因为鱼可以补脑子和眼睛,读书这两个地方用的最多。
张芸儿的娘想着自家男人跟她说的话,好在那位的脾气是个好的,要是个混不吝的,真是让人觉得难以忍受了。
自家大伯子让他们和赵家搞好关系,然后就说了这门亲,最开始她是一点儿也不同意的,毕竟他们是镇上的人家,哪里能把姑娘朝乡下嫁?
可是自家的大伯子说了,会陪嫁给芸儿一个镇上的房子,而且嫁过去就分家另过。
张芸儿的娘就想着,有了这个房子,自己的女儿以后就可以挺起胸膛在婆家过日子了。
就是那婆婆要过来住,也得看着自己女儿的脸色。
况且,当小儿子媳妇,也挺好的,不用养老,只用平时孝敬就成。
再有大伯子担保,所以她和自己的丈夫看过了赵土生,然后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
婚事定下来了,就等着把女儿给嫁出去了。
再说赵土生那边,他一听是自己二哥和二嫂找的亲事,就没有怎么犹豫,立刻就同意了。
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二哥二嫂是个靠谱的人,不好的人家,是不会说给自己的。最后知道是老板兄弟的女儿,赵土生倒没有觉得自己高攀了,然后承受不起。
只要姑娘家不娇生惯养的,能跟他过日子就成。
于是,这婚事除了赵婆子有意见外,其他的人都是赞成的。
赵婆子孤立无援,还能怎么着?在给未来儿媳妇插钗的时候,只好不情不愿的过去了。
好在没有闹出什么事儿,因为老赵头说了,如果她敢把婚事给搅黄了,他也不会顾着情面了。
这一转眼,就又到了年根了。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给赵土生说了一门好亲事的缘故,老赵头把赵水生两口子接回去,不过李梨花和赵水生只是年三十上完了坟就直接回去了。
对赵土生亲近,是因为赵土生还是值得他们交往的,可是一看到赵婆子那张绷着的脸,他们也没有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
免得大过年的,大家都过不好脸。
至于何翠姑,李梨花只说了,“明年水生就要去县里参加科考。”何翠姑立刻就离李梨花他们几丈远,生怕这次回来是来借钱的。
看看这就是一家子啊,还不如外人呢。
所以何必在这里惹人烦?他们不在,大家都能好好的过年。
赵婆子也巴不得这两口子赶紧走,去年的时候,还拎了东西回来,今年就拎了几斤肉,这说明啥,说明他们兜里快没有钱了。
再想着这两个挨千刀的,还想让老二去科考,那么说不定在大过年的时候,会提出借钱呢,这可千万不行。
于是对于赵水生两口子不一起团年,除了老赵头叹口气,赵婆子和何翠姑是很大的松了一口气。
赵水生和李梨花回去后,两个人过年,还是很自在的,也做了八样菜,有鱼有肉还有汤。
数量不算多,可是比起以前和那么多人一起吃,还要祝酒赏人要快活多了。
因为早就打算不在赵家庄过年,所以他们自己还买了鞭炮。等子夜十分,各家各户都开始放起了鞭炮,镇上还有人放起了烟花,引得很多小孩子跑出去看。
这里的烟花没有皇宫里的漂亮,但是却特别有人气。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就在耳边。
不知道为什么,李梨花这个时候,特别想自己的儿子了,也不知道他当上皇帝后,过的怎么样?
可是她已经再也见不到了。
前尘旧事,也不是说忘了就全忘干净了,特别是这种日子,会出现在脑海。
连赵水生也是,可是人要活在当下。
或许,等他考上秀才之后,再生个孩子比较好。
这个年过的比以往要好,在拜年中过去,就到了正月十五,因为离县城比较近,所以倒是不急着要去县城了。
不过,梨花爹却早早的过来,对赵水生说道:“如果手头上的钱够,就应该提前去县城,也能打听消息。”
赵水生说道:“县试就不用了吧。”因为县试是县里出的题目,一般不会太难。
梨花爹想了想赵水生的水平,也没有强求。
不过米铺的张老板约请赵水生两口子去县里住着,他们现在好歹也算是姻亲了,从赵土生那边算起来,张老板还是赵水生的长辈。
张老板在县里也有房子,请赵水生两口子去住一段时间,也是绝对可以的。
赵水生和李梨花商量了一番,县试一般是二月初二龙抬头后,先过去,也能感受一下县试的氛围,且不是县城的人,考试的地方在哪里,总要提前弄清楚,而且赵水生还要去报名,所以就等正月二十五之后,打包了行礼,直接上县城张老板的地方去了。
张老板在县城的房子也不算大,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不过确实在县城的繁华的地方,但是里面却很幽静,是个学习的好地方。
更周到的是,人家张老板还安排了一对老两口在这房子里,其中一个是做饭的,一个负责赶车,连马车都备好了。
张老板还让他儿子过来了一趟,和赵水生见了一面。
赵水生表示了感谢,不过房子住是可以,这伙食费什么的,都得他们自己出,不然住着就不自在了。
张老板的儿子无法,只能答应赵水生,回去后赶紧跟张老板说了。
张老板摸了摸自己下巴下面的胡须,“他们想那样就那样吧,这样的人,才让人尊敬呢。”
不想占别人的便宜,这一点,很多人都做不到。
他们家,那些亲戚,见他富贵了,有点钱了,就上门打秋风,不是拿点东西,就是要点钱,从来没有想着,他们赚钱不容易。
“爹,赵家大哥还说了,那两个仆人的工钱他们也出了。我也答应下来了。”
“你做的对,就这样吧。”张老板说道,“你堂妹的婚事,你多操点心。”
“是,爹,你觉得赵家大哥这次能考上吗?”张老板儿子张占元问道。
“过县试应该不成问题。今年考不上,不是还有明年吗?这个倒是不急,不过,你爹我看他的字,也觉得他是大有作为的人。”
“所以爹才把堂妹许配给他的兄弟了?”张占元问道。
“把你堂妹许配给赵土生,不光是因为爹想着跟读书人多亲近亲近,还有就是觉得赵土生这个后生还不错。配你堂妹也正好,爹也不是那种只看到利益的人。这些年,爹见过那么多人,谁是真的有本事,谁是绣花枕头,爹还是能看个一二的,但是要爹打包票,说赵水生一定能考上秀才,爹也不能给个保证,这科考的事儿,我也不懂,但是爹却觉得这赵水生是个人物,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他做这些事儿,也是为了自己的子孙们,以后好歹有个靠山,就跟做生意一样,先投进去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当然,做生意,不可能每次都赚了,有时候还会血本无归,也不能怨别人。
他只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张老板提供的地方,离县衙也很近,赶车的老仆带着赵水生去县学的考场的时候,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所以是方便极了。
赵水生先去本县礼房报到,填写了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且叫上了本县两名秀才的保结,然后他就可以正式参加考试了。
县试要考五场,不过只要第一场通过后,就有资格参加府试了。
因为有一个帮着做饭的,李梨花只需要吩咐就可以了。而且这位做饭的手艺,还真是不错呢。张老板他考虑的真周到。
这位做饭的老仆知道主人家是来参加科考的,对两人就更尊敬了。
这年头,读书人在哪里都受到尊敬,要知道,考上了,就是老爷了,身份比他们这些人就高了很多。
李梨花把钱都带来了,专门买些能补身体的菜,让老张老伴给做了。特别是鱼,买的最多,因为鱼可以补脑子和眼睛,读书这两个地方用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