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白富美在七零被兵哥哥宠麻了 第151节
苏晚晚让人接过,很是感激的说道,“老爷子,辛苦了,你看你还亲自走一趟,这也太麻烦你了。”
她不知道老爷子是撞过来的,还是来特意解围的,但今天的确是老爷子帮了大忙。
“都是自己人,别跟我客气。”老爷子说完,冲苏晚晚他们指了指厂子里,“走,先进去看看?”
苏晚晚等人立即点点头,陪着老爷子在厂子里转了一圈。
苏晚晚的厂子,比起别的厂子来说,还是要先进一些。
因为,苏晚晚的厂子里是有一些先进的小型机器的,例如几个中型的烤箱,还有真空包装机这些,是这时候没有。
之前,苏晚晚的空间还能进去的时候,就给拿出来了。
不过,苏晚晚告诉大家的是从南方那边进过来的,所以大家也都相信。
所以,这么看来,零食厂的规模还是不错的。
等转完之后,苏晚晚还跟老爷子说了一些自己的理念。
暂时来说,她想自给自足,不去外边进货, 从京都边上的郊区去买一些零食回来加工做零食。
比如红薯,土豆,各式各样的豆子这些,可以做成糖果,饼干,糕点这些。
等到水果盛产的季节,能做的东西就更多了。
她打算先试试,看看收益如何,要是好的话,以后就是走的这个模式。
这样,也带着让周围郊区的很多生产队富裕一些。
这个理念,老爷子是非常赞成的。
他看着苏晚晚 ,连连赞叹,“你这厂子的规模不错,而且出发点也很好,这样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据我所知,最近几年,很多厂子的效益不好,很多工人拿不到工资,生活也困难,你这厂子开起来后,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这也是苏晚晚在街道开厂子的一个目的之一,自己挣钱之余,也可以让周围的邻居受益。
被老爷子夸奖的,苏晚晚有点不好生意,她摆手笑道,“老爷子过奖了,我厂子要的人不多,解决不了大问题,不过想着能解决一点是一点。”
老爷子点点头,想起刚才苏晚晚说他们主要的原料是红薯,土豆这些,他倒是知道,现在全国别的没有,红薯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很多地方都是以红薯为主要粮食。
因为红薯的产量很高,不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就能存活。
如果,晚晚这边可以收购红薯,很多老百姓可以把红薯买过来,得来的钱,去买别的粮食,甚至做些别的,那经济就活跃很多了。
老爷子问苏晚晚,“所以说, 你们可以收购全国各地的红薯,土豆这些?”
苏晚晚摇摇头,保守的笑着,“暂时就收我们京都附近的,等过一段时间看看,如果我们的人手忙的过来,再联系别的地方的,应该没大问题。”
老爷子点头,一步步的来,绝对正确。
他看着苏晚晚,眼里满满的都是欣赏和赞同。
之前,他只是知道,苏晚晚这个年轻人的脑子很灵活,眼光很长远,也有胆量和魄力,所以才能靠着自己在京都这边站稳脚跟。
在别人眼里,人家会认为是她婆婆给的帮助,但是李老爷子知道, 苏晚晚的眼光比她婆婆超前很多。
毕竟她还年轻,假以时日,她会超越她婆婆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苏晚晚不只是个单纯的生意人,她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 还考虑到了怎么样去帮助别人,帮国家做贡献。
她开的厂子,受益先是街道这边的人,虽然暂时只是解决一部分人的收入,但是随着厂子的扩大,要的人会越来越多。
接着就是种农作物的老百姓。
老爷子很清楚,乡下种的东西,大多数都是自己吃,吃不完就糟蹋了,可要是把这些做成零食,价格就不一样了。
等价格上去了,自然红薯的价格也能高一点,老百姓的收入也会提高。
老百姓有了钱,日子自然就好过了,这样良性循环就来了。
老爷子到底不是普通人,他虽然是退下来,但是看到的事情,也还是不一样。
要是,每个做生意的人都可以像苏晚晚这样,那就不愁国家富裕不起来。
再加上,其实最近国家这边,也组织了考察队去外边考察,也打算引进沿海城市,搞一下个体户的试点,活跃一下国内的经济。
只是,这还是在商量和考察的阶段,自然不会对外发布出来。
但是在老爷子看来,推行个体户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苏晚晚的想法绝对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边,以后会是所有人的楷模。
于公于私,他都会支持苏晚晚。
他看着苏晚晚,点头称赞,“晚晚,我们国家就缺少你这样的年轻人,大胆,肯干,还肯为老百姓着想,没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好好保持,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苏晚晚其实真的没有这么崇高的理想,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笑道,“老爷子,你真是过奖了。”
老爷子也笑了下,跟她承诺,“你好好干,如果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我能帮你解决的尽力解决。”
这话,苏晚晚记下了,“那有老爷子这话,我就安心多了。”
“好,好。”说完公事,老爷子想起团子还在苏晚晚家,就笑着问,“团子这几天在你们那没有麻烦你们吧?”
想起团子,苏晚晚说道,“没有,和小东,小航他们玩的可好了,晚上就在我娘那边,几个小孩子睡一屋,高兴着呢。”
想起自己的孙子,老爷子之前脸上的一点严肃都消失不见了,一脸的宠溺,“我知道,昨天让他奶奶去接他,还不肯回去,说要等开学了,才回家,那小子……”
苏晚晚摆手笑道,“放心,家里有人看着他们,你们这几天好好休息,等开学了,你们就要辛苦了。”
老爷子点点头,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走了。
不得不说,老爷子来的这一趟可不是白来的,不只是解决了纠察队的问题,也给苏晚晚吃了一颗定心丸。
(宝子们,原本的设定是1974年,但因为中间包含了一个很特殊的年代,不太好写,所以把年份改成了1978年,内容是没有改动的哈。)
第264章 快要变天了
苏晚晚心里清楚,估计很快就要变天了,老爷子已经收到通知,但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所以才会有刚才的那一番话。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是78年了,也差不多了。
她记得第一个试行个体户的地方,明年就开始了,然后慢慢很多地方都开始推行了。
至于京都这边,估计也要不了多久了。
所以,苏晚晚这边也要做好准备了,把他们的服装厂和零食厂往大了做。
等个体户的事情一定下来,她们就可以往大了做。
等老爷子走后,零食厂也开工了。
今儿第一天,他们做的是红薯糖和玉米糖。
做法和前世的那种紫薯糖是一样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红薯和玉米,另外还有麦芽糖和白糖等等一些调料,经过煮,烤,晒,几个工序,变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糖果,软软弹弹的,看的人流口水。
最后,再用包装纸包起来,就成了红薯糖。
这样的东西,先不说吃,就是那么放着,估计都能吸引不少人。
他们厂子的工人看着那些东西做出来之后,都惊讶不已,要不是自己亲手做的,都不相信没人要的红薯能做出这么好吃,这么好看的东西。
重要的是,这便宜的东西,一番折腾之后, 就成了贵价货。
他们这时候,一斤普通的水果糖大概是5毛钱一斤,但是他们这糖果是一块钱一斤,这就算是很高档的东西了。
但必须要承认就是这糖果的确比外边的那些水果糖好吃。
第一批糖果做出来,苏晚晚觉得各方面都不错,就让大家按照这个质量去做,看看一天最多可以产出多少斤。
快到中午的时候,厂子外边响起了汽车声,她出去一看,只见顾向南回来了。
顾向南拖了一车红薯回来。
之前厂子开张的时候,厂子里的人就说顾向南去看货了,苏晚晚也没管他,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进货回来了。
顾向南一下车,就指了指车上的红薯,跟苏晚晚说道,“二嫂,之前我在黑市那边认识一人,他告诉我说周边有一个村子,里边的人种了很多红薯,我就想着去看看,然后收了一些的红薯过来,二分钱一斤的红薯,你去看看怎么样?”
“一分一斤?”苏晚晚有些惊讶,这价格还不错,有人把红薯送过来,他们给的是二分钱一斤。
顾向南点点头,“原本,他们要卖二分钱一斤的,但是我告诉他们,我们这可以长期收,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不用他们送来送去的麻烦,我们自己用车子过去装,少了他们很多的麻烦。”
闻言,苏晚晚过去看了一下车上的红薯。
红薯的品质也不错,虽然大小都头,但很明显没有烂的,是经过挑选的,这样的东西一分钱一斤,他们是稳赚。
“行,价格合适。”苏晚晚看了顾向南一眼,顾向南谈生意倒是挺不错的。
虽然隔两天要去收一次货,看着是麻烦一些,而且车费,人力什么的都是耗损,但他把价格给压下来了,而且还谈了一个长期的生意,算起来,方便之余,也会省下不少钱。
苏晚晚点点头,表扬顾向南这事儿办的很靠谱。
了解之下,苏晚晚发现顾向南倒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还是有些优点的。
比如说,他嘴巴会说,一出去就能结交很多钱,加上大方,倒是能得到不少的消息。
一个厂子,倒是也需要这样的人,去拉拉业务什么的。
苏晚晚冲顾向南说,指了指和顾向南一起过来的两个卖红薯的老乡“你带着老乡,一起去把红薯称一下,我去拿钱。”
顾向南带着卖红薯的老乡,去找苏晚晚开了收据,拿了钱。
苏晚晚是开一个大收据,至于具体怎么分钱,是那老乡的事情。
他们叫红薯的时候,都记了账的,每家每户多少斤,就能分到多少钱。
等弄完这些红薯之后,顾向南又跟苏晚晚说道,“二嫂,我还有个提议,没事的时候,我想学会开车。”
“等我会开车了,到时候我自己就能去收红薯之类的东西,方便很多。”
苏晚晚想了想,摇头说道,“去收红薯肯定要两个人,不过你想学开车倒是不错的主意。”
“这几天没事的话,你让你二哥教你开车,就用小舅舅的车先练两天,真正熟悉之后,再弄个驾照回来。”
顾向南早就想学开车,但是不敢和苏晚晚说,没想到苏晚晚这么爽快就同意了,他高兴的直搓手,“好嘞,我这就去问问四哥那边,看看车子下午能不能空出来。”
苏晚晚点点头,让顾向南自己去联系。
苏晚晚看着厂子的人在挑选那些红薯。
红薯的种类很多,有白心的,黄心的,还有红心,每个种类的味道都不一样,要挑选出来,再决定什么种类做什么零食。
苏晚晚左右也没事,也帮着一起挑,突然厂子外边传来了喊声,“苏厂长,刘主任来了。”
她不知道老爷子是撞过来的,还是来特意解围的,但今天的确是老爷子帮了大忙。
“都是自己人,别跟我客气。”老爷子说完,冲苏晚晚他们指了指厂子里,“走,先进去看看?”
苏晚晚等人立即点点头,陪着老爷子在厂子里转了一圈。
苏晚晚的厂子,比起别的厂子来说,还是要先进一些。
因为,苏晚晚的厂子里是有一些先进的小型机器的,例如几个中型的烤箱,还有真空包装机这些,是这时候没有。
之前,苏晚晚的空间还能进去的时候,就给拿出来了。
不过,苏晚晚告诉大家的是从南方那边进过来的,所以大家也都相信。
所以,这么看来,零食厂的规模还是不错的。
等转完之后,苏晚晚还跟老爷子说了一些自己的理念。
暂时来说,她想自给自足,不去外边进货, 从京都边上的郊区去买一些零食回来加工做零食。
比如红薯,土豆,各式各样的豆子这些,可以做成糖果,饼干,糕点这些。
等到水果盛产的季节,能做的东西就更多了。
她打算先试试,看看收益如何,要是好的话,以后就是走的这个模式。
这样,也带着让周围郊区的很多生产队富裕一些。
这个理念,老爷子是非常赞成的。
他看着苏晚晚 ,连连赞叹,“你这厂子的规模不错,而且出发点也很好,这样可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据我所知,最近几年,很多厂子的效益不好,很多工人拿不到工资,生活也困难,你这厂子开起来后,可以解决不少问题。”
这也是苏晚晚在街道开厂子的一个目的之一,自己挣钱之余,也可以让周围的邻居受益。
被老爷子夸奖的,苏晚晚有点不好生意,她摆手笑道,“老爷子过奖了,我厂子要的人不多,解决不了大问题,不过想着能解决一点是一点。”
老爷子点点头,想起刚才苏晚晚说他们主要的原料是红薯,土豆这些,他倒是知道,现在全国别的没有,红薯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很多地方都是以红薯为主要粮食。
因为红薯的产量很高,不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就能存活。
如果,晚晚这边可以收购红薯,很多老百姓可以把红薯买过来,得来的钱,去买别的粮食,甚至做些别的,那经济就活跃很多了。
老爷子问苏晚晚,“所以说, 你们可以收购全国各地的红薯,土豆这些?”
苏晚晚摇摇头,保守的笑着,“暂时就收我们京都附近的,等过一段时间看看,如果我们的人手忙的过来,再联系别的地方的,应该没大问题。”
老爷子点头,一步步的来,绝对正确。
他看着苏晚晚,眼里满满的都是欣赏和赞同。
之前,他只是知道,苏晚晚这个年轻人的脑子很灵活,眼光很长远,也有胆量和魄力,所以才能靠着自己在京都这边站稳脚跟。
在别人眼里,人家会认为是她婆婆给的帮助,但是李老爷子知道, 苏晚晚的眼光比她婆婆超前很多。
毕竟她还年轻,假以时日,她会超越她婆婆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苏晚晚不只是个单纯的生意人,她在自己做生意的时候, 还考虑到了怎么样去帮助别人,帮国家做贡献。
她开的厂子,受益先是街道这边的人,虽然暂时只是解决一部分人的收入,但是随着厂子的扩大,要的人会越来越多。
接着就是种农作物的老百姓。
老爷子很清楚,乡下种的东西,大多数都是自己吃,吃不完就糟蹋了,可要是把这些做成零食,价格就不一样了。
等价格上去了,自然红薯的价格也能高一点,老百姓的收入也会提高。
老百姓有了钱,日子自然就好过了,这样良性循环就来了。
老爷子到底不是普通人,他虽然是退下来,但是看到的事情,也还是不一样。
要是,每个做生意的人都可以像苏晚晚这样,那就不愁国家富裕不起来。
再加上,其实最近国家这边,也组织了考察队去外边考察,也打算引进沿海城市,搞一下个体户的试点,活跃一下国内的经济。
只是,这还是在商量和考察的阶段,自然不会对外发布出来。
但是在老爷子看来,推行个体户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所以,苏晚晚的想法绝对是走在了所有人的前边,以后会是所有人的楷模。
于公于私,他都会支持苏晚晚。
他看着苏晚晚,点头称赞,“晚晚,我们国家就缺少你这样的年轻人,大胆,肯干,还肯为老百姓着想,没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好好保持,我们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苏晚晚其实真的没有这么崇高的理想,被夸的有点不好意思,笑道,“老爷子,你真是过奖了。”
老爷子也笑了下,跟她承诺,“你好好干,如果有什么困难,直接来找我,我能帮你解决的尽力解决。”
这话,苏晚晚记下了,“那有老爷子这话,我就安心多了。”
“好,好。”说完公事,老爷子想起团子还在苏晚晚家,就笑着问,“团子这几天在你们那没有麻烦你们吧?”
想起团子,苏晚晚说道,“没有,和小东,小航他们玩的可好了,晚上就在我娘那边,几个小孩子睡一屋,高兴着呢。”
想起自己的孙子,老爷子之前脸上的一点严肃都消失不见了,一脸的宠溺,“我知道,昨天让他奶奶去接他,还不肯回去,说要等开学了,才回家,那小子……”
苏晚晚摆手笑道,“放心,家里有人看着他们,你们这几天好好休息,等开学了,你们就要辛苦了。”
老爷子点点头,寒暄了几句,就带着人走了。
不得不说,老爷子来的这一趟可不是白来的,不只是解决了纠察队的问题,也给苏晚晚吃了一颗定心丸。
(宝子们,原本的设定是1974年,但因为中间包含了一个很特殊的年代,不太好写,所以把年份改成了1978年,内容是没有改动的哈。)
第264章 快要变天了
苏晚晚心里清楚,估计很快就要变天了,老爷子已经收到通知,但暂时还不能对外公布,所以才会有刚才的那一番话。
算算时间,现在已经是78年了,也差不多了。
她记得第一个试行个体户的地方,明年就开始了,然后慢慢很多地方都开始推行了。
至于京都这边,估计也要不了多久了。
所以,苏晚晚这边也要做好准备了,把他们的服装厂和零食厂往大了做。
等个体户的事情一定下来,她们就可以往大了做。
等老爷子走后,零食厂也开工了。
今儿第一天,他们做的是红薯糖和玉米糖。
做法和前世的那种紫薯糖是一样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红薯和玉米,另外还有麦芽糖和白糖等等一些调料,经过煮,烤,晒,几个工序,变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糖果,软软弹弹的,看的人流口水。
最后,再用包装纸包起来,就成了红薯糖。
这样的东西,先不说吃,就是那么放着,估计都能吸引不少人。
他们厂子的工人看着那些东西做出来之后,都惊讶不已,要不是自己亲手做的,都不相信没人要的红薯能做出这么好吃,这么好看的东西。
重要的是,这便宜的东西,一番折腾之后, 就成了贵价货。
他们这时候,一斤普通的水果糖大概是5毛钱一斤,但是他们这糖果是一块钱一斤,这就算是很高档的东西了。
但必须要承认就是这糖果的确比外边的那些水果糖好吃。
第一批糖果做出来,苏晚晚觉得各方面都不错,就让大家按照这个质量去做,看看一天最多可以产出多少斤。
快到中午的时候,厂子外边响起了汽车声,她出去一看,只见顾向南回来了。
顾向南拖了一车红薯回来。
之前厂子开张的时候,厂子里的人就说顾向南去看货了,苏晚晚也没管他,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进货回来了。
顾向南一下车,就指了指车上的红薯,跟苏晚晚说道,“二嫂,之前我在黑市那边认识一人,他告诉我说周边有一个村子,里边的人种了很多红薯,我就想着去看看,然后收了一些的红薯过来,二分钱一斤的红薯,你去看看怎么样?”
“一分一斤?”苏晚晚有些惊讶,这价格还不错,有人把红薯送过来,他们给的是二分钱一斤。
顾向南点点头,“原本,他们要卖二分钱一斤的,但是我告诉他们,我们这可以长期收,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不用他们送来送去的麻烦,我们自己用车子过去装,少了他们很多的麻烦。”
闻言,苏晚晚过去看了一下车上的红薯。
红薯的品质也不错,虽然大小都头,但很明显没有烂的,是经过挑选的,这样的东西一分钱一斤,他们是稳赚。
“行,价格合适。”苏晚晚看了顾向南一眼,顾向南谈生意倒是挺不错的。
虽然隔两天要去收一次货,看着是麻烦一些,而且车费,人力什么的都是耗损,但他把价格给压下来了,而且还谈了一个长期的生意,算起来,方便之余,也会省下不少钱。
苏晚晚点点头,表扬顾向南这事儿办的很靠谱。
了解之下,苏晚晚发现顾向南倒不是那么一无是处,还是有些优点的。
比如说,他嘴巴会说,一出去就能结交很多钱,加上大方,倒是能得到不少的消息。
一个厂子,倒是也需要这样的人,去拉拉业务什么的。
苏晚晚冲顾向南说,指了指和顾向南一起过来的两个卖红薯的老乡“你带着老乡,一起去把红薯称一下,我去拿钱。”
顾向南带着卖红薯的老乡,去找苏晚晚开了收据,拿了钱。
苏晚晚是开一个大收据,至于具体怎么分钱,是那老乡的事情。
他们叫红薯的时候,都记了账的,每家每户多少斤,就能分到多少钱。
等弄完这些红薯之后,顾向南又跟苏晚晚说道,“二嫂,我还有个提议,没事的时候,我想学会开车。”
“等我会开车了,到时候我自己就能去收红薯之类的东西,方便很多。”
苏晚晚想了想,摇头说道,“去收红薯肯定要两个人,不过你想学开车倒是不错的主意。”
“这几天没事的话,你让你二哥教你开车,就用小舅舅的车先练两天,真正熟悉之后,再弄个驾照回来。”
顾向南早就想学开车,但是不敢和苏晚晚说,没想到苏晚晚这么爽快就同意了,他高兴的直搓手,“好嘞,我这就去问问四哥那边,看看车子下午能不能空出来。”
苏晚晚点点头,让顾向南自己去联系。
苏晚晚看着厂子的人在挑选那些红薯。
红薯的种类很多,有白心的,黄心的,还有红心,每个种类的味道都不一样,要挑选出来,再决定什么种类做什么零食。
苏晚晚左右也没事,也帮着一起挑,突然厂子外边传来了喊声,“苏厂长,刘主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