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宠[甜文]_分卷阅读_82
先前反对南伐的最激烈的元谐率先站到了左边,躬身道:“只要陛下答应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彦和并无异议。”
他这么一表态,许多文武官员也琢磨起来。他们虽然也不大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搞定了这些朝臣,皇帝又将平城中的老臣传了过来。老的不能动弹的,就叫他们的子孙代为面圣。反对迁都之声还是络绎不绝,他们搬出了一条又一条的理由,但都一一被皇帝驳倒。许多年轻的老臣之子对平城并没有老一辈那么深厚的感情,又听说洛阳的繁华,心底早已动心,不少都已经倒戈了。余下还有一些人冥顽不灵,却也实在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需要卜个卦确定吉凶。
皇帝却坚定地称,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可迁都之事已经没有疑问,无需卜卦。治理天下者应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鲜卑先祖也曾几次迁都。于是经他这么一说,迁都洛阳成了仿效先祖的美事。
在这个安静的夏夜里,刚入宫的秀女们在皇宫一隅,你一言我一句的凑出了这有关于皇帝的一出又一出。谢瑶安安静静的听着,有一些事情,她也难辨真假。前世迁都洛阳时她早已入宫,她还帮着元谦出了不少主意。可现今,她是真心不清楚平城那边的状况。
但有一点她可以确定,那就是元谦是鲜卑王朝难得的一位好皇帝。
若不是英年早逝,他本应有更高的建树。这其中,她难逃其咎。
谢瑶心中一跳,忽然怀疑起当初皇帝的死因。那时候他没日没夜的处理国事,又亲自领兵南下,操劳过度是真,再加上她带来的打击,他的确有可能倒下。但他那么年轻就丢了性命……紧接着诸王又发动宫变,这其中难道没有蹊跷?
耳边说话声不断,谢瑶未能深思下去。小姑娘们的话题又从皇帝迁都时的英明神武,转移到了对宫中现有妃嫔的八卦上去。
这个话题显然更能引起众人的兴趣,毕竟她们这些姑娘选秀的目的就是能嫁入皇家,飞上枝头变凤凰。
众人早有耳闻,相对于风流的先帝,当今不好女色。皇帝已然及冠,但在偌大的后宫中有封号的妃嫔仅有五人。
说起这五人,小王氏道:“话说这宫中的妃子好像都是鲜卑人啊,只有一个宫女出身的崔采女是汉人。难道皇上偏爱鲜卑贵女?”
第43章
谢瑾是不屑于和她们聚在一处说话的。若是她在这儿听到这种话,只怕又要大骂汉人。
一听说皇帝可能偏爱鲜卑女子,在场的汉家女子纷纷不安的看向彼此。
这是迁都洛阳后的第一次选秀,汉女比以往多了许多,甚至比鲜卑女子还要多。她们可都指望着通过这场选秀改变命运呢。可身体里流的是鲜卑人还是汉人的血,这是上天决定的,她们又如何改变?
在众女惊慌不安的时候,傅兰轻哼道:“管他鲜卑人还是汉人,若没有点儿真本事,皇上怎么会喜欢?还没面圣呢,就在这儿胡乱掰扯,当真杞人忧天。”
傅兰算是半个鲜卑人,她的生母是南齐的俘虏,后来进傅府做了婢女,被家主看中,生下傅兰。
谢瑶忽然觉得,这个傅兰有点儿眼熟啊……她侧首过去小声问了翁幼雪一句,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傅程的妹妹。她兄长能做出当街拦车的事情,傅兰这样恃才傲物,便也没什么奇怪。
客观来说,这傅兰的确生的一副好容貌。肤白如雪,五官清丽,只是瘦的厉害,可以说是骨瘦如柴。她腰肢细软,仿佛不堪一握。她的打扮非常简单素净,看起来好像一朵优雅的白玉兰。
而且在这个流行隐居的时代,名人雅士追捧的美女不是谢瑶这样的艳丽妩媚型,而是傅兰这般的清纯女子。
谢瑶记得翁幼雪曾经跟她八卦过,当初傅程拦她的马车,除了好奇,恐怕还有挑衅的意味。据说傅家也有一位极富盛名的美人,在平城被称为“第一美人”。傅家搬到洛阳,听说这儿也有个“第一美人”,当然不甘心了。
傅兰的话不大中听,但确实在理。选女人嘛,又不是选皇后,皇帝应该不会那样看重血统。几个姑娘的表情明显松软下来。只有几个人还是想的远了些,担心因为自己是汉人,无法生下皇嗣。
有一个叫郑芸芸的姑娘,见气氛不大好,笑呵呵的开口道:“什么鲜卑人汉人的,大家都是大辽的子民,早就是一家人了。”
她这话没什么实际的意味,不过是在和稀泥,但这稀泥和的是时候,算是打了个圆场。
谢瑶不由多看了她一眼。这姑娘是地地道道的鲜卑人,身材微胖,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这话虽假,但由她说来合适。凭谁都知道,如今鲜卑人还是高人一等。若是汉人女子说了这话,只怕要被人耻笑。
这个话题过了,秀女们又开始八卦起几个娘娘。谢瑶在家中听谢葭说了一些他打听来的,自己前世又在后宫沉浮多年,并不觉得新奇。但她没有离座,还是认真地听着。毕竟重生之后有了许许多多未知的变数。
在如今的后宫中,位份最高的是正二品惠妃。惠妃李氏是陇西公李冲之女。李冲是当世名臣,深得太皇太后宠信。惠妃又是最早入宫的妃子,本应位高权重,深受皇恩,可偏偏皇帝对她极为冷淡,就好像后宫里没有她这个人一样。
众人纷纷猜测,说惠妃这是成也李家,败也李家。
原来李氏所出的陇西李氏并非清望世家,只是由于其父李冲在当时受到太皇太后的“宠遇”,才成为“当世盛门”。
李冲成为太皇太后的情人之后,李家跻身于世族之列,紧接着以联姻、举荐等手段,积极结交、笼络当世的贵族大家。好像滚雪球一般,李家的名望越来越大,可说到底,不过是靠着“宠幸”上位的家族。李冲若死,还不知这富贵能延续几代。
他这么一表态,许多文武官员也琢磨起来。他们虽然也不大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搞定了这些朝臣,皇帝又将平城中的老臣传了过来。老的不能动弹的,就叫他们的子孙代为面圣。反对迁都之声还是络绎不绝,他们搬出了一条又一条的理由,但都一一被皇帝驳倒。许多年轻的老臣之子对平城并没有老一辈那么深厚的感情,又听说洛阳的繁华,心底早已动心,不少都已经倒戈了。余下还有一些人冥顽不灵,却也实在讲不出什么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需要卜个卦确定吉凶。
皇帝却坚定地称,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可迁都之事已经没有疑问,无需卜卦。治理天下者应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没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鲜卑先祖也曾几次迁都。于是经他这么一说,迁都洛阳成了仿效先祖的美事。
在这个安静的夏夜里,刚入宫的秀女们在皇宫一隅,你一言我一句的凑出了这有关于皇帝的一出又一出。谢瑶安安静静的听着,有一些事情,她也难辨真假。前世迁都洛阳时她早已入宫,她还帮着元谦出了不少主意。可现今,她是真心不清楚平城那边的状况。
但有一点她可以确定,那就是元谦是鲜卑王朝难得的一位好皇帝。
若不是英年早逝,他本应有更高的建树。这其中,她难逃其咎。
谢瑶心中一跳,忽然怀疑起当初皇帝的死因。那时候他没日没夜的处理国事,又亲自领兵南下,操劳过度是真,再加上她带来的打击,他的确有可能倒下。但他那么年轻就丢了性命……紧接着诸王又发动宫变,这其中难道没有蹊跷?
耳边说话声不断,谢瑶未能深思下去。小姑娘们的话题又从皇帝迁都时的英明神武,转移到了对宫中现有妃嫔的八卦上去。
这个话题显然更能引起众人的兴趣,毕竟她们这些姑娘选秀的目的就是能嫁入皇家,飞上枝头变凤凰。
众人早有耳闻,相对于风流的先帝,当今不好女色。皇帝已然及冠,但在偌大的后宫中有封号的妃嫔仅有五人。
说起这五人,小王氏道:“话说这宫中的妃子好像都是鲜卑人啊,只有一个宫女出身的崔采女是汉人。难道皇上偏爱鲜卑贵女?”
第43章
谢瑾是不屑于和她们聚在一处说话的。若是她在这儿听到这种话,只怕又要大骂汉人。
一听说皇帝可能偏爱鲜卑女子,在场的汉家女子纷纷不安的看向彼此。
这是迁都洛阳后的第一次选秀,汉女比以往多了许多,甚至比鲜卑女子还要多。她们可都指望着通过这场选秀改变命运呢。可身体里流的是鲜卑人还是汉人的血,这是上天决定的,她们又如何改变?
在众女惊慌不安的时候,傅兰轻哼道:“管他鲜卑人还是汉人,若没有点儿真本事,皇上怎么会喜欢?还没面圣呢,就在这儿胡乱掰扯,当真杞人忧天。”
傅兰算是半个鲜卑人,她的生母是南齐的俘虏,后来进傅府做了婢女,被家主看中,生下傅兰。
谢瑶忽然觉得,这个傅兰有点儿眼熟啊……她侧首过去小声问了翁幼雪一句,才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傅程的妹妹。她兄长能做出当街拦车的事情,傅兰这样恃才傲物,便也没什么奇怪。
客观来说,这傅兰的确生的一副好容貌。肤白如雪,五官清丽,只是瘦的厉害,可以说是骨瘦如柴。她腰肢细软,仿佛不堪一握。她的打扮非常简单素净,看起来好像一朵优雅的白玉兰。
而且在这个流行隐居的时代,名人雅士追捧的美女不是谢瑶这样的艳丽妩媚型,而是傅兰这般的清纯女子。
谢瑶记得翁幼雪曾经跟她八卦过,当初傅程拦她的马车,除了好奇,恐怕还有挑衅的意味。据说傅家也有一位极富盛名的美人,在平城被称为“第一美人”。傅家搬到洛阳,听说这儿也有个“第一美人”,当然不甘心了。
傅兰的话不大中听,但确实在理。选女人嘛,又不是选皇后,皇帝应该不会那样看重血统。几个姑娘的表情明显松软下来。只有几个人还是想的远了些,担心因为自己是汉人,无法生下皇嗣。
有一个叫郑芸芸的姑娘,见气氛不大好,笑呵呵的开口道:“什么鲜卑人汉人的,大家都是大辽的子民,早就是一家人了。”
她这话没什么实际的意味,不过是在和稀泥,但这稀泥和的是时候,算是打了个圆场。
谢瑶不由多看了她一眼。这姑娘是地地道道的鲜卑人,身材微胖,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这话虽假,但由她说来合适。凭谁都知道,如今鲜卑人还是高人一等。若是汉人女子说了这话,只怕要被人耻笑。
这个话题过了,秀女们又开始八卦起几个娘娘。谢瑶在家中听谢葭说了一些他打听来的,自己前世又在后宫沉浮多年,并不觉得新奇。但她没有离座,还是认真地听着。毕竟重生之后有了许许多多未知的变数。
在如今的后宫中,位份最高的是正二品惠妃。惠妃李氏是陇西公李冲之女。李冲是当世名臣,深得太皇太后宠信。惠妃又是最早入宫的妃子,本应位高权重,深受皇恩,可偏偏皇帝对她极为冷淡,就好像后宫里没有她这个人一样。
众人纷纷猜测,说惠妃这是成也李家,败也李家。
原来李氏所出的陇西李氏并非清望世家,只是由于其父李冲在当时受到太皇太后的“宠遇”,才成为“当世盛门”。
李冲成为太皇太后的情人之后,李家跻身于世族之列,紧接着以联姻、举荐等手段,积极结交、笼络当世的贵族大家。好像滚雪球一般,李家的名望越来越大,可说到底,不过是靠着“宠幸”上位的家族。李冲若死,还不知这富贵能延续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