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_163
而之后,不出众人所料,司马师很快就起复了,担任的还是老职位,属于高位大臣的嫡出子或独子的起步阶官职之一的散骑常侍,不过比起他的起步官职还是高了那么一丁点儿的。
曹叡下旨,令度支尚书司马孚与散骑常侍司马师为太尉司马懿出征送行。
司马孚字叔达,在司马八达之中排行老三,为人谨慎,度支尚书之职是曹丕时期设立的掌管天下财政的要职,可见司马孚深受曹魏皇帝的信任。
在司马师的记忆中,这位有古儒之风的叔父可是忠实的曹魏支持者,曾多次对曹魏皇室表忠心,把司马皇室的脸抽得肿肿的。
当年祖父司马防去世之后,叔父的一应言行都切实地贴合着古儒崇尚的礼仪。
能在黄初年间让儿子纳妾的司马防老大人活得时间比司马师记忆里的历史上的时间长,这也是当初司马师认为这世界可能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原因之一。
司马防没了的时候,司马懿作为曹丕的心腹,已经是曹魏的重臣了,司马孚也不遑多让,都是曹丕的心腹。
当时司马孚因父丧而形销骨立的样子可是吓坏了不少人呢!
司马师和司马孚的关系并不算很深厚,除了司马师作为小辈有自己的交游范围之外,还因为司马孚这个曹魏死忠为人恭谨严肃过头,让知道未来发展的司马师对这个叔父难以亲近得起来。
而浮华案倒霉了这么多人,司马师也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倒霉蛋,然而一直受的是经学传统教育的司马孚还在那里拍手称是,这让司马师有些接受不能。
但是不是过分亲近,只是作为普通的亲戚平常地相处的话,司马孚为人还算是不错的。
司马孚和司马师都奉诏给司马懿送行,中间司马孚还耳提面命,让司马师一定要重视小皇子,司马师一一称是。
不管怎么说,司马孚现在还是有在为司马家族的发展考虑的——历史上司马氏的势力越发庞大之后司马孚的态度得另说,好的建议,司马师也会听。
小皇子曹绍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有他的存在,司马氏代魏或许不会那么令人诟病。
司马师和司马孚给司马懿送行,中间还经过了故乡河内温县,天子“敕郡守典农以下皆往会焉”,司马懿在那里见了从前相识的父老故旧,并作了一首诗,听到最后的“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司马师勃然色变之下,还藏着一丝冷笑。
他爹司马懿之前数年都驻守雍凉,虽然累加封邑和官职,却一直兢兢业业,甚至没有的亲党相助,一点把柄都没有,就是这样,曹叡还多番试探。
青龙四年,司马懿献祥瑞白鹿,曹叡居然以周公相比,言说“昔周公旦辅成王,有素雉之贡。今君受陕西之任,有白鹿之献”。
周公自然是个好的,但是要知道,上一个被人拿来与周公作比的大贤可是西汉末在当时朝中的诸多公卿支持下篡汉的王莽啊!
好在就像当年曹操怀疑司马懿时抓不着他的错处一样,曹叡也没能看出一直离家远驻雍凉的老太尉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毕竟司马懿可不像后来的曹爽,拔出萝卜带出泥,有一大堆的朋党让人找,司马懿除了亲眷,似乎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孤臣!
而从曹叡居然敢将独子托付给司马师来看,也能知道他对司马家族还是有信任的,这个信任值或许有增减与波动,但是现在并不低,那就够了。
人的身体情况一旦恶化起来,思维也会有所混乱,感情用事的情况会更多,有曹叡亲自托付的独子曹绍在,司马师不能说是稳操胜券,但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晋书·宣帝纪》记载:帝叹息,怅然有感,为歌曰:“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wuli仲达的文采听起来也是棒棒哒~莫名的磅礴大气呢23333
第112章 顾命
司马懿征辽东之前和曹叡两个人分析过各种情况, 最后他表示一年左右就能搞定困扰了大魏这么多年的辽东问题。
司马懿带兵出征之后, 司马家顶门立户的又成了司马师。
曹叡让司马师抚养皇子之后,并不是说对这个儿子不闻不问了, 还是经常到司马家来看他, 但就是不把他带回皇宫去养。
养在司马家的小皇子也确实很健康可爱,健康状况与他的兄长、出生一年就夭折了的安平哀王曹殷相比更是称得上极好。
曹叡原本对司马家的态度还是犹豫不定的,前头故意以周公作比、屡次试探作为曹魏老臣的司马懿,后头又改变了态度,对司马懿极尽赞美, 说什么“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还有什么“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渊指的就是公孙渊, 计日可待姑且可以算作是曹叡对司马懿的信心,但是“得司马懿二人, 复何忧哉”, 也就是“如果能给我两个司马懿, 那我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这就真的是对司马懿的极大夸赞以及曹叡对司马懿的信任了。
但是有曹叡的儿子在司马家养着, 司马师敢保证这把感情牌还是能打好的。
事实上,和历史上一直属意末代曹魏之帝曹奂的父亲燕王曹宇做大将军的魏明帝不同, 如今的曹叡不需要身边的心腹游说,就准备重用司马懿,托付其后事了。
有趣。
司马师勾起了嘴角, 经过确认那个在宫中依然颇得圣宠,在曹绍出生之后就显得更加煊赫的梦仙子是穿越女以后,他把很多与历史不符的事情的改变与那个女人的存在画上了等号。
说来也是可笑,作为穿越者的司马师只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大幅度地改变历史居然要通过一个对改变历史没有太大的兴趣的女子之手。
不过没关系,反正这被改变的历史,走向也是按照司马师原定的规划来的。
景初二年,司马懿平定辽东,杀死公孙渊及其子公孙修,并释放了被公孙渊软禁的公孙恭。
公孙恭好歹还背着曹魏的平郭侯之位,而且谁都知道他没有子嗣,他在位的时候都已经被手底下的人联同侄儿背叛了,更何况是他不在位的时候。
公孙恭没有威胁性,正是因为他没有威胁性,才能让曹魏毫无顾虑地拿他刷自己待人宽厚的声望。
司马师冷笑着不说话,真要是待人宽厚的话,浮华诸士现在都还蹉跎着呢。
不过等到他试探着和曹叡提了这个问题之后,曹叡居然真的就准备网开一面了,他还特意下了圣旨。
曹叡的原话太官方了,但是大意很清楚,浮华士人的毛病就是不务实,和大魏官方提倡的经学不符。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可以稍稍解禁,大魏除了文职之外不是还有武职嘛,这个时代依然是文武不分家,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任了文职之后又能任武职。
晋朝也有这个毛病,世称王右军的王羲之官任右将军,然而大部分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书道大家,一个文化人。
虽然也有一部分经学传家的老派书香门第,就是只任文职,但是被浮华案牵连的小年轻们想有这样的自由都不可能了。
以军功晋身,其实是个快速起家的方式。
很快,曹叡就下旨,司马师转为军司马,为其父司马懿属官,秩比千石。
曹叡算是以司马师为例,向一群人展现了他们的出路,一时之间,贵勋之后入行伍的情况明显多了起来。
不过虽然是三国时代,但是这个时期几方都还算是相安无事,司马懿手下统领的大军算是大魏如今征战最多的大军了。
即使是想挣军功,也不是那么好挣的。
曹叡下旨,令度支尚书司马孚与散骑常侍司马师为太尉司马懿出征送行。
司马孚字叔达,在司马八达之中排行老三,为人谨慎,度支尚书之职是曹丕时期设立的掌管天下财政的要职,可见司马孚深受曹魏皇帝的信任。
在司马师的记忆中,这位有古儒之风的叔父可是忠实的曹魏支持者,曾多次对曹魏皇室表忠心,把司马皇室的脸抽得肿肿的。
当年祖父司马防去世之后,叔父的一应言行都切实地贴合着古儒崇尚的礼仪。
能在黄初年间让儿子纳妾的司马防老大人活得时间比司马师记忆里的历史上的时间长,这也是当初司马师认为这世界可能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原因之一。
司马防没了的时候,司马懿作为曹丕的心腹,已经是曹魏的重臣了,司马孚也不遑多让,都是曹丕的心腹。
当时司马孚因父丧而形销骨立的样子可是吓坏了不少人呢!
司马师和司马孚的关系并不算很深厚,除了司马师作为小辈有自己的交游范围之外,还因为司马孚这个曹魏死忠为人恭谨严肃过头,让知道未来发展的司马师对这个叔父难以亲近得起来。
而浮华案倒霉了这么多人,司马师也是其中很著名的一个倒霉蛋,然而一直受的是经学传统教育的司马孚还在那里拍手称是,这让司马师有些接受不能。
但是不是过分亲近,只是作为普通的亲戚平常地相处的话,司马孚为人还算是不错的。
司马孚和司马师都奉诏给司马懿送行,中间司马孚还耳提面命,让司马师一定要重视小皇子,司马师一一称是。
不管怎么说,司马孚现在还是有在为司马家族的发展考虑的——历史上司马氏的势力越发庞大之后司马孚的态度得另说,好的建议,司马师也会听。
小皇子曹绍确实是个很重要的人物,有他的存在,司马氏代魏或许不会那么令人诟病。
司马师和司马孚给司马懿送行,中间还经过了故乡河内温县,天子“敕郡守典农以下皆往会焉”,司马懿在那里见了从前相识的父老故旧,并作了一首诗,听到最后的“告成归老,待罪舞阳”,司马师勃然色变之下,还藏着一丝冷笑。
他爹司马懿之前数年都驻守雍凉,虽然累加封邑和官职,却一直兢兢业业,甚至没有的亲党相助,一点把柄都没有,就是这样,曹叡还多番试探。
青龙四年,司马懿献祥瑞白鹿,曹叡居然以周公相比,言说“昔周公旦辅成王,有素雉之贡。今君受陕西之任,有白鹿之献”。
周公自然是个好的,但是要知道,上一个被人拿来与周公作比的大贤可是西汉末在当时朝中的诸多公卿支持下篡汉的王莽啊!
好在就像当年曹操怀疑司马懿时抓不着他的错处一样,曹叡也没能看出一直离家远驻雍凉的老太尉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毕竟司马懿可不像后来的曹爽,拔出萝卜带出泥,有一大堆的朋党让人找,司马懿除了亲眷,似乎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孤臣!
而从曹叡居然敢将独子托付给司马师来看,也能知道他对司马家族还是有信任的,这个信任值或许有增减与波动,但是现在并不低,那就够了。
人的身体情况一旦恶化起来,思维也会有所混乱,感情用事的情况会更多,有曹叡亲自托付的独子曹绍在,司马师不能说是稳操胜券,但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晋书·宣帝纪》记载:帝叹息,怅然有感,为歌曰:“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wuli仲达的文采听起来也是棒棒哒~莫名的磅礴大气呢23333
第112章 顾命
司马懿征辽东之前和曹叡两个人分析过各种情况, 最后他表示一年左右就能搞定困扰了大魏这么多年的辽东问题。
司马懿带兵出征之后, 司马家顶门立户的又成了司马师。
曹叡让司马师抚养皇子之后,并不是说对这个儿子不闻不问了, 还是经常到司马家来看他, 但就是不把他带回皇宫去养。
养在司马家的小皇子也确实很健康可爱,健康状况与他的兄长、出生一年就夭折了的安平哀王曹殷相比更是称得上极好。
曹叡原本对司马家的态度还是犹豫不定的,前头故意以周公作比、屡次试探作为曹魏老臣的司马懿,后头又改变了态度,对司马懿极尽赞美, 说什么“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还有什么“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渊指的就是公孙渊, 计日可待姑且可以算作是曹叡对司马懿的信心,但是“得司马懿二人, 复何忧哉”, 也就是“如果能给我两个司马懿, 那我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 这就真的是对司马懿的极大夸赞以及曹叡对司马懿的信任了。
但是有曹叡的儿子在司马家养着, 司马师敢保证这把感情牌还是能打好的。
事实上,和历史上一直属意末代曹魏之帝曹奂的父亲燕王曹宇做大将军的魏明帝不同, 如今的曹叡不需要身边的心腹游说,就准备重用司马懿,托付其后事了。
有趣。
司马师勾起了嘴角, 经过确认那个在宫中依然颇得圣宠,在曹绍出生之后就显得更加煊赫的梦仙子是穿越女以后,他把很多与历史不符的事情的改变与那个女人的存在画上了等号。
说来也是可笑,作为穿越者的司马师只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大幅度地改变历史居然要通过一个对改变历史没有太大的兴趣的女子之手。
不过没关系,反正这被改变的历史,走向也是按照司马师原定的规划来的。
景初二年,司马懿平定辽东,杀死公孙渊及其子公孙修,并释放了被公孙渊软禁的公孙恭。
公孙恭好歹还背着曹魏的平郭侯之位,而且谁都知道他没有子嗣,他在位的时候都已经被手底下的人联同侄儿背叛了,更何况是他不在位的时候。
公孙恭没有威胁性,正是因为他没有威胁性,才能让曹魏毫无顾虑地拿他刷自己待人宽厚的声望。
司马师冷笑着不说话,真要是待人宽厚的话,浮华诸士现在都还蹉跎着呢。
不过等到他试探着和曹叡提了这个问题之后,曹叡居然真的就准备网开一面了,他还特意下了圣旨。
曹叡的原话太官方了,但是大意很清楚,浮华士人的毛病就是不务实,和大魏官方提倡的经学不符。
不过没关系,现在他可以稍稍解禁,大魏除了文职之外不是还有武职嘛,这个时代依然是文武不分家,有很大一部分的人任了文职之后又能任武职。
晋朝也有这个毛病,世称王右军的王羲之官任右将军,然而大部分对他的印象都是一个书道大家,一个文化人。
虽然也有一部分经学传家的老派书香门第,就是只任文职,但是被浮华案牵连的小年轻们想有这样的自由都不可能了。
以军功晋身,其实是个快速起家的方式。
很快,曹叡就下旨,司马师转为军司马,为其父司马懿属官,秩比千石。
曹叡算是以司马师为例,向一群人展现了他们的出路,一时之间,贵勋之后入行伍的情况明显多了起来。
不过虽然是三国时代,但是这个时期几方都还算是相安无事,司马懿手下统领的大军算是大魏如今征战最多的大军了。
即使是想挣军功,也不是那么好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