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130节
商者们为了挣来更多的银钱,他们便只能想尽办增加其中的利润,比如改善商品的品质等等……其实要单论这种做法的话,本身并非是坏事。但对时下来讲,便会导致一种必然的结果。那便是商品越发的讲究,品质更进一步的提升……都会造成商品的价格越来越高,于是普通的老百姓便越发消费不起。
所以出色的商品在时下并不是没有,只是它们都成了贵人阶级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老百姓莫说享用了,便是连见都未曾能见到。
然这样的经济市场,在林立文看来,它是病态的。
贵人们数量过少,普通百姓们又消费不起,那么商品的生产量便不可能跟得上来。这时候,人力这一块,便也越发的成为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这时候,林立文便只能把手里的各种技艺大肆的送出去。
他给出去的这些技艺确实都是一些极好的技艺,单只看前期京中贵人们的追捧便可知晓。商者们追逐利益,瞧见了里面的商机自然就会动心。
而林立文给的越随意,得了他技艺方子的人便越多。
这些人在得了林立文给的技艺方子后,除了自己享用外,当然更是要拿着它们去挣来银钱的。
也别看贵人与贵人同处一阶级,商者与商者又同处一阶级,但实际上,他们彼此之前是绝对有竞争关系的。
再者林立文这技艺给的也不止是商者与贵人,老百姓也学了去。所以便是前面两个阶级肯商谈妥协,达成某种一致,也架不住普通百姓里也有人会制作。
而这若只是一个两个的百姓,他们或许还能有手段控制。但因着林立文给方子的大方随意,他们便是想控制都不成。
等到这些人竞争起来了,再想如以前的商品那般的奇货可居自是不可能的了,走量才是这些商品的必然归宿。
这量一走,原材料的需求自是大大增加,百姓地里的产出便都能售卖出去。而在人力这一块,它的需求量自也是跟着增加不少。
偏人力跟原材料不一样的一点便在于,短时间内,人口的增长是不可能大幅度攀升的。
而市场便是这样,不管是哪一样,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它才能越发的值钱。
镇子上如今便是这样,因着好几个工坊都同时要人,工钱这一块自是不能给的太低。
所以若不是老妇如今年纪大了,腿脚有些不便,她其实也想去寻个短工做的。便是力气活她做不来,可是清洗果子与切块熬煮等活,老妇自认还是可以的。
如老妇说的那般,一直到天擦黑时,四郎的家人们这才赶回了家中。
“四郎回来啦!”
家里人见到四郎归来,自是十分高兴的。
一群人围着四郎自是关切的询问了好一番,四郎一边回答着,一边也高兴的将这次得的嘉赏银钱与学堂发的福利拿了出来。
“这一次竟这般的多!”四郎他娘惊叹道。
四郎他爹也高兴,还言道:“他娘,你替四郎将银钱收起来……”
四郎的哥嫂站立在一旁,是既高兴又羡慕。
因着朝廷有凡是家中有二子以上者,皆要分户另过的新政令,如今他们家也是这般分户了的。
四郎的兄长在成婚后另立了一个户口,那么这次四郎赚回来的银钱与福利,原则上来讲是归四郎的。
只他未成婚,父母帮忙先收着。
“爹,我听隔壁二婶言道你们今日都去镇上做工了?”四郎问道。
四郎他爹:“去的糖坊做事……”
“那糖坊前些日子来村里收甘蔗,言道需要一些工人。我询问了下工钱,觉得比别的作坊略高些,便去了糖坊……”说起这事,四郎兄嫂脸上的笑容立刻便深了些。
四郎好运,去了林大郎开办的农学班学本事挣大银钱,但如今他们也不差了。地里的粮食产得多,果子也能卖得个较好的价格不说,如这般农闲后还能去镇子上的作坊里做短工挣银钱。
还有妇人娘家的幼弟,与四郎一般年纪大的,如今也去了城里的一家铺子里做伙计。
现在这伙计也不是原来的那般做法了。
要知道过去的伙计,想在铺子里寻个活做,头两三年是别想往家里捎回什么银钱。能碰上个心善的好掌柜,吃食上能好些便很不错了。
若是碰上个抠门又恶毒的,简直是白送去给人糟践使唤。
但即便如此,在过去这般的伙计,还得需要找好关系才能将人送进去。毕竟那时候地里粮食不够,温饱都是大问题。能送出一个孩子去做伙计,便是挣不来银钱,最起码在外面饿不死。
家里面也能因此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所以还是如今这世道好,地里粮食产量上来够吃了,家里人自是舍不得再将孩子送去铺子里受这般的磋磨使唤。
毕竟那些个伙计也是人,同样的父母生养下来的孩子,他们也并非无人心疼的。只是在过去,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抗的底气。
然后这么一来,便轮到那些商者们着急了,不得不把伙计们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如过去那般磋磨使唤的事情,那更是少了许多。
所以说到底,粮食才是老百姓最大的底气。
说起这粮食,家中人自是十分关心四郎这次官田育种试种的事。
且也不止他们在意,好些人听闻四郎归家了,第二日也跑来他们家里打探询问了。
见大家都极为关心小麦与水稻新品种育种试种一事,四郎便将他知晓的,捡着能说的便都与大家说了。
“新粮种竟这般的好?”
“抗倒伏这一块确实不错。”
“那我们明年是不是都能种植上这些新粮种了?”
“应是能的……”
第158章 贪欲
矮杆水稻如今已经育种试种成功,那么自然也就该如之前的小麦一般,选去一部分的地区将其推广下去。
林立文将首批推广试种的地点选出来后,再做好文书,上报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看过文书后,很快便如之前一般召集了司稼寺与屯田司过来商议。然后待到他们商定完,各地区水稻新良种推广一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也正如百姓们所设想的那般,没等多久,京中一些地方的县衙便派出了小吏们下到各村去寻了当地的里正。
待到他们在屋子里商谈一番后,里正随即便喜气洋洋的从屋中跑了出来,言道朝廷有消息下达,各家百姓需得派遣一人去到他那院中。
村民们瞧着里正脸上的神色,便忍不住问道:“可是有好事?”
里正正在为刚刚得知的消息而欢喜呢,此时也正是诉说欲最强的时候,于是便见他一脸高兴的说道:“可不就是好事要来了么!早先林大郎不是带着他那些个农学班的学子们搞新良种试种么?如今育种试种成功了,官府要来咱们村里推广这些新良种了!”
“哎呦,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事!”村民们一听,一个个的也都欢喜了起来。
林大郎的名号一打出来,然后剩下的事情,压根就用不着里正了。
“阿爹,大郎要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娘,快去里正家,大郎来给我们发良种了!”
“大兄,大郎要在里正家里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爷,大郎……”
在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快速奔走传告之下,很快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晓了这一好消息。
大家欢喜异常,也更为的惊讶:“什么?大郎来咱们村了?”
“大郎在哪?里正家里么?”
“我听着也似正在里正家中……”
“哎呦,那可得赶紧过去!”
“走走走,快点去里正家里,大郎来给咱们送良种了!”
“等等我,我也要去……”
大家欢喜能得到新良种,但也同样欢喜能见到林大郎。于是原本按照里正的要求,是每户派出一个人做代表便可以了,但是到最后,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尚需妇人抱着的小儿们……凡是还能动得起来的,大家全都跑了过来。
留在里正家中的小吏们瞧见这么大一批村民们跑来,很是吓了一大跳。
待到从这片乱糟糟的声音里,将事情缘由听闻了个大概后,小吏们不得不扯着个大嗓门喊道:“林大人公务繁忙,此次未能过来……”
林立文毕竟不似过去那般只负责一个府州的试种推广等事,如今这一批新良种育种试种成功后,皇朝好些个府州都有收到朝廷下发的新良种。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文即便是想亲自下到各村去,他也分身乏术。
然后村民们听闻他们想见的林大郎未能到来,大家面上便难免有些许的失望浮现。但很快,随着小吏们讲述新良种的抗倒伏等优势后,欢喜的神色便再度浮现在大家的脸上……
其实整个皇朝适宜推广新良种之地甚多,所以当初林立文所选育种试种的官田数目也众多。只是时下交通不便的问题,距离京城较近一些的地方得以先一步领到了新良种。
至于别的府州所需推广的新良种,现在正还处于由屯田司负责,分别发往各地的运输路途中。
时下就是这么个交通,急也是急不来的。
好在的是,朝廷也知晓这一点,所以小麦新良种之前便已经发放下去了。如今这水稻新良种虽还在路上,但距离明年春耕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要路途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便是远如西州,柱州等地也是能在年前便可送达的。
而且对于这一次给各府州运输良种一事,朝廷也是尤为的重视。
不过这些事情都非只负责种地,以培育新良种为主要职责的林立文负责的,因此他也只知晓了个大概。
但对于运输如此不便这事,林立文还是忍不住叹气。
对他来说眼下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新粮种培育方法,可首要考虑的一点便是,粮种的运输成本。
比如杂交技术,它的优点便是能将不同个体上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个体上,从而达到培育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如高产,比如增强抗病害等等……
但用这种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粮种,却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老百姓不能留种。
待到第二年进行种植时,就需得朝廷这边能重新培育出新的粮种,并且赶走当年的耕种之前及时的运输到各地方去。
这个问题,对于交通便利的现代来讲,并不算什么问题了。但对时下这种交通极为不便利的交通状况来讲,却是个大问题。
而且朝廷下发的粮种,并不可能直接就发放到每一个百姓手中的。都是千里迢迢的运输过去后先到达的府州,由府州再逐一发放其下辖县城后,县令再派遣官吏下到各村庄……
整个全皇朝这般的运输算下来,里边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一次两次的推广,朝廷或许承担得起这里边的耗费。可若是每年都需要这般给百姓们发放新的粮种的话,即便朝廷能解决培育和长途运输上的问题,但这里边所造成的耗费也势必不可能一直由朝廷帮老百姓去负责的。
那么最后便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继续由朝廷培育新良种与解决运输上的问题,然后朝廷再把这些耗费算到新良种上去,由百姓找当地官府购买时均摊承受。
而第二种,便是朝廷在府州地区设立培育新粮种的机构点,由当地负责培育一事,然后百姓们再花钱找当地官府购买。
但不管朝廷最终选择的是哪一种方法,就都还需要考虑的一点便是各府州,乃至各县城的吏治问题。
因为官府与百姓一旦牵扯到金钱上的交易,是很容易滋长一部分人的贪欲。
尤其是在时下这般交通不便,讯息传达还尤为不及时且百姓又处于弱势群体的情况下,一个本该是利国利民的好政令,最后很可能会因为一些人的贪欲,反而成为剥削百姓的恶政。
所以出色的商品在时下并不是没有,只是它们都成了贵人阶级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老百姓莫说享用了,便是连见都未曾能见到。
然这样的经济市场,在林立文看来,它是病态的。
贵人们数量过少,普通百姓们又消费不起,那么商品的生产量便不可能跟得上来。这时候,人力这一块,便也越发的成为了最不值钱的东西。
这时候,林立文便只能把手里的各种技艺大肆的送出去。
他给出去的这些技艺确实都是一些极好的技艺,单只看前期京中贵人们的追捧便可知晓。商者们追逐利益,瞧见了里面的商机自然就会动心。
而林立文给的越随意,得了他技艺方子的人便越多。
这些人在得了林立文给的技艺方子后,除了自己享用外,当然更是要拿着它们去挣来银钱的。
也别看贵人与贵人同处一阶级,商者与商者又同处一阶级,但实际上,他们彼此之前是绝对有竞争关系的。
再者林立文这技艺给的也不止是商者与贵人,老百姓也学了去。所以便是前面两个阶级肯商谈妥协,达成某种一致,也架不住普通百姓里也有人会制作。
而这若只是一个两个的百姓,他们或许还能有手段控制。但因着林立文给方子的大方随意,他们便是想控制都不成。
等到这些人竞争起来了,再想如以前的商品那般的奇货可居自是不可能的了,走量才是这些商品的必然归宿。
这量一走,原材料的需求自是大大增加,百姓地里的产出便都能售卖出去。而在人力这一块,它的需求量自也是跟着增加不少。
偏人力跟原材料不一样的一点便在于,短时间内,人口的增长是不可能大幅度攀升的。
而市场便是这样,不管是哪一样,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时,它才能越发的值钱。
镇子上如今便是这样,因着好几个工坊都同时要人,工钱这一块自是不能给的太低。
所以若不是老妇如今年纪大了,腿脚有些不便,她其实也想去寻个短工做的。便是力气活她做不来,可是清洗果子与切块熬煮等活,老妇自认还是可以的。
如老妇说的那般,一直到天擦黑时,四郎的家人们这才赶回了家中。
“四郎回来啦!”
家里人见到四郎归来,自是十分高兴的。
一群人围着四郎自是关切的询问了好一番,四郎一边回答着,一边也高兴的将这次得的嘉赏银钱与学堂发的福利拿了出来。
“这一次竟这般的多!”四郎他娘惊叹道。
四郎他爹也高兴,还言道:“他娘,你替四郎将银钱收起来……”
四郎的哥嫂站立在一旁,是既高兴又羡慕。
因着朝廷有凡是家中有二子以上者,皆要分户另过的新政令,如今他们家也是这般分户了的。
四郎的兄长在成婚后另立了一个户口,那么这次四郎赚回来的银钱与福利,原则上来讲是归四郎的。
只他未成婚,父母帮忙先收着。
“爹,我听隔壁二婶言道你们今日都去镇上做工了?”四郎问道。
四郎他爹:“去的糖坊做事……”
“那糖坊前些日子来村里收甘蔗,言道需要一些工人。我询问了下工钱,觉得比别的作坊略高些,便去了糖坊……”说起这事,四郎兄嫂脸上的笑容立刻便深了些。
四郎好运,去了林大郎开办的农学班学本事挣大银钱,但如今他们也不差了。地里的粮食产得多,果子也能卖得个较好的价格不说,如这般农闲后还能去镇子上的作坊里做短工挣银钱。
还有妇人娘家的幼弟,与四郎一般年纪大的,如今也去了城里的一家铺子里做伙计。
现在这伙计也不是原来的那般做法了。
要知道过去的伙计,想在铺子里寻个活做,头两三年是别想往家里捎回什么银钱。能碰上个心善的好掌柜,吃食上能好些便很不错了。
若是碰上个抠门又恶毒的,简直是白送去给人糟践使唤。
但即便如此,在过去这般的伙计,还得需要找好关系才能将人送进去。毕竟那时候地里粮食不够,温饱都是大问题。能送出一个孩子去做伙计,便是挣不来银钱,最起码在外面饿不死。
家里面也能因此省下一个人的口粮。
所以还是如今这世道好,地里粮食产量上来够吃了,家里人自是舍不得再将孩子送去铺子里受这般的磋磨使唤。
毕竟那些个伙计也是人,同样的父母生养下来的孩子,他们也并非无人心疼的。只是在过去,生存都是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反抗的底气。
然后这么一来,便轮到那些商者们着急了,不得不把伙计们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如过去那般磋磨使唤的事情,那更是少了许多。
所以说到底,粮食才是老百姓最大的底气。
说起这粮食,家中人自是十分关心四郎这次官田育种试种的事。
且也不止他们在意,好些人听闻四郎归家了,第二日也跑来他们家里打探询问了。
见大家都极为关心小麦与水稻新品种育种试种一事,四郎便将他知晓的,捡着能说的便都与大家说了。
“新粮种竟这般的好?”
“抗倒伏这一块确实不错。”
“那我们明年是不是都能种植上这些新粮种了?”
“应是能的……”
第158章 贪欲
矮杆水稻如今已经育种试种成功,那么自然也就该如之前的小麦一般,选去一部分的地区将其推广下去。
林立文将首批推广试种的地点选出来后,再做好文书,上报给了永兴帝。
永兴帝看过文书后,很快便如之前一般召集了司稼寺与屯田司过来商议。然后待到他们商定完,各地区水稻新良种推广一事便算是定下来了。
于是也正如百姓们所设想的那般,没等多久,京中一些地方的县衙便派出了小吏们下到各村去寻了当地的里正。
待到他们在屋子里商谈一番后,里正随即便喜气洋洋的从屋中跑了出来,言道朝廷有消息下达,各家百姓需得派遣一人去到他那院中。
村民们瞧着里正脸上的神色,便忍不住问道:“可是有好事?”
里正正在为刚刚得知的消息而欢喜呢,此时也正是诉说欲最强的时候,于是便见他一脸高兴的说道:“可不就是好事要来了么!早先林大郎不是带着他那些个农学班的学子们搞新良种试种么?如今育种试种成功了,官府要来咱们村里推广这些新良种了!”
“哎呦,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事!”村民们一听,一个个的也都欢喜了起来。
林大郎的名号一打出来,然后剩下的事情,压根就用不着里正了。
“阿爹,大郎要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娘,快去里正家,大郎来给我们发良种了!”
“大兄,大郎要在里正家里给我们发良种了!”
“阿爷,大郎……”
在村民们一个接着一个的快速奔走传告之下,很快整个村子里的人都知晓了这一好消息。
大家欢喜异常,也更为的惊讶:“什么?大郎来咱们村了?”
“大郎在哪?里正家里么?”
“我听着也似正在里正家中……”
“哎呦,那可得赶紧过去!”
“走走走,快点去里正家里,大郎来给咱们送良种了!”
“等等我,我也要去……”
大家欢喜能得到新良种,但也同样欢喜能见到林大郎。于是原本按照里正的要求,是每户派出一个人做代表便可以了,但是到最后,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尚需妇人抱着的小儿们……凡是还能动得起来的,大家全都跑了过来。
留在里正家中的小吏们瞧见这么大一批村民们跑来,很是吓了一大跳。
待到从这片乱糟糟的声音里,将事情缘由听闻了个大概后,小吏们不得不扯着个大嗓门喊道:“林大人公务繁忙,此次未能过来……”
林立文毕竟不似过去那般只负责一个府州的试种推广等事,如今这一批新良种育种试种成功后,皇朝好些个府州都有收到朝廷下发的新良种。
在这种情况下,林立文即便是想亲自下到各村去,他也分身乏术。
然后村民们听闻他们想见的林大郎未能到来,大家面上便难免有些许的失望浮现。但很快,随着小吏们讲述新良种的抗倒伏等优势后,欢喜的神色便再度浮现在大家的脸上……
其实整个皇朝适宜推广新良种之地甚多,所以当初林立文所选育种试种的官田数目也众多。只是时下交通不便的问题,距离京城较近一些的地方得以先一步领到了新良种。
至于别的府州所需推广的新良种,现在正还处于由屯田司负责,分别发往各地的运输路途中。
时下就是这么个交通,急也是急不来的。
好在的是,朝廷也知晓这一点,所以小麦新良种之前便已经发放下去了。如今这水稻新良种虽还在路上,但距离明年春耕好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只要路途不出什么大的意外,便是远如西州,柱州等地也是能在年前便可送达的。
而且对于这一次给各府州运输良种一事,朝廷也是尤为的重视。
不过这些事情都非只负责种地,以培育新良种为主要职责的林立文负责的,因此他也只知晓了个大概。
但对于运输如此不便这事,林立文还是忍不住叹气。
对他来说眼下并不是没有更好的新粮种培育方法,可首要考虑的一点便是,粮种的运输成本。
比如杂交技术,它的优点便是能将不同个体上的优点集中到一个个体上,从而达到培育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比如高产,比如增强抗病害等等……
但用这种技术所培育出来的粮种,却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老百姓不能留种。
待到第二年进行种植时,就需得朝廷这边能重新培育出新的粮种,并且赶走当年的耕种之前及时的运输到各地方去。
这个问题,对于交通便利的现代来讲,并不算什么问题了。但对时下这种交通极为不便利的交通状况来讲,却是个大问题。
而且朝廷下发的粮种,并不可能直接就发放到每一个百姓手中的。都是千里迢迢的运输过去后先到达的府州,由府州再逐一发放其下辖县城后,县令再派遣官吏下到各村庄……
整个全皇朝这般的运输算下来,里边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等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一次两次的推广,朝廷或许承担得起这里边的耗费。可若是每年都需要这般给百姓们发放新的粮种的话,即便朝廷能解决培育和长途运输上的问题,但这里边所造成的耗费也势必不可能一直由朝廷帮老百姓去负责的。
那么最后便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继续由朝廷培育新良种与解决运输上的问题,然后朝廷再把这些耗费算到新良种上去,由百姓找当地官府购买时均摊承受。
而第二种,便是朝廷在府州地区设立培育新粮种的机构点,由当地负责培育一事,然后百姓们再花钱找当地官府购买。
但不管朝廷最终选择的是哪一种方法,就都还需要考虑的一点便是各府州,乃至各县城的吏治问题。
因为官府与百姓一旦牵扯到金钱上的交易,是很容易滋长一部分人的贪欲。
尤其是在时下这般交通不便,讯息传达还尤为不及时且百姓又处于弱势群体的情况下,一个本该是利国利民的好政令,最后很可能会因为一些人的贪欲,反而成为剥削百姓的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