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护盾无敌
虽然整个空军基地都已经被划为了南天门计划的研究场地,但仍旧有一些测试需要到其他地方去做。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空军基地,尽管在划为南天门计划的研究场地之后,炎国发挥了强大的基建力量将这里改造成了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可毕竟是临时修建起来的研究场地,一些比较专业的测试还需要到其他地方进行。
比如能量护盾的实战测试,就必须要用到专业的武器试验场地,而这个空军基地当初并没有修建这样的场地。
因此陈新想要对能量护盾进行实战测试,就必须将它运送到可以进行这方面测试的地方去。
好在基地里本就有不少陆行舰负责平时的物资和人员运输,抽调一艘陆行舰来负责这项任务毫无问题。
能量护盾很快被送到了距离空军基地最近的一个武器试验场,在那里这个用于测试的能量护盾将会经受炎国军队现在列装的各种武器的考验,其中甚至包括各种小型导弹。
军方对能量护盾技术非常的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可以用于空天飞机的技术。
除了空天飞机,普通战斗机、坦克、装甲车、陆行舰和移动基地,乃至是泰坦和动力装甲,这些炎国现在大范围使用和列装的装备都可以使用能量护盾技术。
这对于炎国军队来说,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因为这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也将对未来战争的思路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陈新宣布护盾技术取得了突破之后,炎国军方就已经紧急召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护盾技术进行了研判,并且着重分析这项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以及在拥有了护盾技术之后,军队战术战略的改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艘航母拥有了能量护盾,以航母上搭载的核反应堆所能输出的功率,这艘航母将不惧任何常规导弹的攻击,这便极大地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
而坦克或者泰坦之类的单兵武器就更不用说了,拥有了能量护盾,人类的战争模式足以从现实走向科幻。
虽然说能量护盾不是无敌的,它仍旧可以被击破,但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的各种战争机器,却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战争形式。
原本一颗导弹可以摧毁的坦克在有了能量护盾之后,它的防御能力会大大提升,可能十倍的火力也未必能够将其击毁。
在人类研究出可以击穿能量护盾的武器之前,面对装备了能量护盾的战争机器,要么是用饱和火力耗光护盾的能量,要么就是用超出护盾承受上限的瞬间攻击让护盾过载,否则的话是无法摧毁一个装载了护盾的单位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要高射炮打蚊子了,必须要用比过去多得多的弹药,才能击毁一个目标。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军方那些参谋们想出各种脑洞大开的战术,改写现在的战争模式了。
说起来这有些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轮回,比如曾经的战列舰们就拥有着厚重的装甲,防御力无与伦比,能够抵御各种武器的攻击,甚至有些战列舰坚固到了能直面核弹。
这也使得在某一段时间,除了另一条战列舰能够摧毁战列舰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击沉一艘战列舰。
战列舰也就成了最强的“盾”的代表,世界各国竞相建造更大、装甲更厚的战列舰。
然而随着人类造出来的大炸炸越来越符合绿皮的审美,这些艺术感越来越强的武器击碎了战列舰所象征着的“盾”,于是乎“矛”便成为了新的主流。
现代的军舰便是这种流派的代表,恨不得能够用塑料来造军舰,一艘军舰甚至能被货轮撞的大破沉没。
但它们的火力却足以轻松将过去“盾”的代表战列舰送入海底,因此它们根本不需要防御,或者说人类造不出能够抵御现在的“矛”的“盾”。
而能量护盾技术,便是新的“盾”,它让战争的螺旋又绕了回去,现在又是“盾”比“矛”强了。
能量护盾的实战测试用十分震撼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炎国军方动用了陆军装备的所有常规武器,从各种型号的枪支到爆炸物,各种口径的火炮也被拉上来轮了一个遍,甚至空军也插了一脚,祖传添地的炎国空军打出了所有能用于对地攻击的弹药,就差让火箭军把弹道导弹拿出来炸了。
可是承受了如此多武器的攻击,那辆临时改装的搭载了护盾装置作为靶子的59坦克却始终屹立在了测试场上。
甚至于坦克身旁的土地都被犁下去了三分,那辆59坦克上却连漆都没蹭掉一块。
最后还是将原本用于摧毁军舰用的反舰导弹拉了出来,那激活之后呈现淡蓝色的能量护盾才在抵挡了一发重型反舰导弹之后,才因为能量耗尽而熄灭。
这着实震撼了炎国军方,坦克本身的防御力根本不值一提,虽然59坦克曾经也是炎国军方的主力武器,但它的防御能力在各种现代化的武器面前却并不会比纸糊的强多少。
尤其是各种型号的火炮和导弹,这根本不是一辆坦克所能够承受的攻击。
但是这辆59却硬生生的承受住了这样的攻击,坚持到了最后。
这已经足以说明能量护盾的强大和优秀了。
而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之后,炎国军方在第一时间将结果上报,希望能够为全军都装备上这种改写时代的新装备。
高层对此当然是欣然同意并且表示了强烈的支持,第一时间便找上了陈新,希望他能够将能量护盾技术实用化,并且装备到目前军方所装备的主要装备上,完成军队的升级换代。
在高层看来,只要能量护盾技术能够普及全军,那他们也就无所谓去修什么防线了,人类可以对外星生物展开全面战略反攻了。
面对高层提出来的要求,陈新只是淡定的拿出了搭载了能量护盾的泰坦设计图和现有泰坦的改装方案。
毕竟这里只是一个空军基地,尽管在划为南天门计划的研究场地之后,炎国发挥了强大的基建力量将这里改造成了符合要求的实验室,可毕竟是临时修建起来的研究场地,一些比较专业的测试还需要到其他地方进行。
比如能量护盾的实战测试,就必须要用到专业的武器试验场地,而这个空军基地当初并没有修建这样的场地。
因此陈新想要对能量护盾进行实战测试,就必须将它运送到可以进行这方面测试的地方去。
好在基地里本就有不少陆行舰负责平时的物资和人员运输,抽调一艘陆行舰来负责这项任务毫无问题。
能量护盾很快被送到了距离空军基地最近的一个武器试验场,在那里这个用于测试的能量护盾将会经受炎国军队现在列装的各种武器的考验,其中甚至包括各种小型导弹。
军方对能量护盾技术非常的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可以用于空天飞机的技术。
除了空天飞机,普通战斗机、坦克、装甲车、陆行舰和移动基地,乃至是泰坦和动力装甲,这些炎国现在大范围使用和列装的装备都可以使用能量护盾技术。
这对于炎国军队来说,无疑是影响巨大的,因为这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形式,也将对未来战争的思路造成深远的影响。
在陈新宣布护盾技术取得了突破之后,炎国军方就已经紧急召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护盾技术进行了研判,并且着重分析这项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以及在拥有了护盾技术之后,军队战术战略的改变。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一艘航母拥有了能量护盾,以航母上搭载的核反应堆所能输出的功率,这艘航母将不惧任何常规导弹的攻击,这便极大地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
而坦克或者泰坦之类的单兵武器就更不用说了,拥有了能量护盾,人类的战争模式足以从现实走向科幻。
虽然说能量护盾不是无敌的,它仍旧可以被击破,但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的各种战争机器,却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战争形式。
原本一颗导弹可以摧毁的坦克在有了能量护盾之后,它的防御能力会大大提升,可能十倍的火力也未必能够将其击毁。
在人类研究出可以击穿能量护盾的武器之前,面对装备了能量护盾的战争机器,要么是用饱和火力耗光护盾的能量,要么就是用超出护盾承受上限的瞬间攻击让护盾过载,否则的话是无法摧毁一个装载了护盾的单位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要高射炮打蚊子了,必须要用比过去多得多的弹药,才能击毁一个目标。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军方那些参谋们想出各种脑洞大开的战术,改写现在的战争模式了。
说起来这有些像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轮回,比如曾经的战列舰们就拥有着厚重的装甲,防御力无与伦比,能够抵御各种武器的攻击,甚至有些战列舰坚固到了能直面核弹。
这也使得在某一段时间,除了另一条战列舰能够摧毁战列舰之外,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击沉一艘战列舰。
战列舰也就成了最强的“盾”的代表,世界各国竞相建造更大、装甲更厚的战列舰。
然而随着人类造出来的大炸炸越来越符合绿皮的审美,这些艺术感越来越强的武器击碎了战列舰所象征着的“盾”,于是乎“矛”便成为了新的主流。
现代的军舰便是这种流派的代表,恨不得能够用塑料来造军舰,一艘军舰甚至能被货轮撞的大破沉没。
但它们的火力却足以轻松将过去“盾”的代表战列舰送入海底,因此它们根本不需要防御,或者说人类造不出能够抵御现在的“矛”的“盾”。
而能量护盾技术,便是新的“盾”,它让战争的螺旋又绕了回去,现在又是“盾”比“矛”强了。
能量护盾的实战测试用十分震撼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炎国军方动用了陆军装备的所有常规武器,从各种型号的枪支到爆炸物,各种口径的火炮也被拉上来轮了一个遍,甚至空军也插了一脚,祖传添地的炎国空军打出了所有能用于对地攻击的弹药,就差让火箭军把弹道导弹拿出来炸了。
可是承受了如此多武器的攻击,那辆临时改装的搭载了护盾装置作为靶子的59坦克却始终屹立在了测试场上。
甚至于坦克身旁的土地都被犁下去了三分,那辆59坦克上却连漆都没蹭掉一块。
最后还是将原本用于摧毁军舰用的反舰导弹拉了出来,那激活之后呈现淡蓝色的能量护盾才在抵挡了一发重型反舰导弹之后,才因为能量耗尽而熄灭。
这着实震撼了炎国军方,坦克本身的防御力根本不值一提,虽然59坦克曾经也是炎国军方的主力武器,但它的防御能力在各种现代化的武器面前却并不会比纸糊的强多少。
尤其是各种型号的火炮和导弹,这根本不是一辆坦克所能够承受的攻击。
但是这辆59却硬生生的承受住了这样的攻击,坚持到了最后。
这已经足以说明能量护盾的强大和优秀了。
而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之后,炎国军方在第一时间将结果上报,希望能够为全军都装备上这种改写时代的新装备。
高层对此当然是欣然同意并且表示了强烈的支持,第一时间便找上了陈新,希望他能够将能量护盾技术实用化,并且装备到目前军方所装备的主要装备上,完成军队的升级换代。
在高层看来,只要能量护盾技术能够普及全军,那他们也就无所谓去修什么防线了,人类可以对外星生物展开全面战略反攻了。
面对高层提出来的要求,陈新只是淡定的拿出了搭载了能量护盾的泰坦设计图和现有泰坦的改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