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亩产四千斤
京营士兵挥舞着手中的铁锹和锄头,在田地里奋力的挖着。
土豆的挖掘很简单,没要多长时间,这些京营士兵就基本上掌握了挖土豆的技巧。
朱元璋挖出一株土豆,旋即蹲下,拿起一颗土豆,放在眼睛下面仔细的看着。
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朱元璋的嘴都快咧到耳朵上去了。
“土豆,这可是好东西啊。”
朱元璋夸赞一声,将手中的土豆轻轻放在地上,生怕弄坏了。
“爹,这也太难了,太麻烦了,我要回宫,我不想干了。”朱元璋一个年幼的儿子扔下手中的锄头,跑到朱元璋的面前,苦苦哀求。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活计,瞪着这个儿子。
“不想干活?不想干活今天中午就别吃饭了。一个个的在宫中都干过什么?你老子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干起农活来可是一把好手,你要是不干,就别当俺朱元璋的儿子,就给俺滚!”
朱元璋的眼睛瞪得老大,脸色阴沉,瞬间将这个年幼的儿子吓得不轻。
朱元璋的这个儿子哆嗦一下,眼看着就要哭出来。
一旁的朱标赶紧过来劝说。
朱标蹲下,对着他说道:“朱檀,还不赶紧向爹道歉?”
朱元璋的这个儿子正是他的第十子,也就是以后的鲁王。
朱檀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元璋,小声的道歉,“爹,我这就干活,我这就干活。”
“还不赶紧快点,你们这些人,以后是要就藩的,俺不希望你们以后只是一个什么也不会干的藩王,只是一个混吃等死,鱼肉百姓的藩王。我要你们记住,百姓生活不易,让你们过来干活,就是要让你们知道,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朱元璋就看着周围那些正在干活的儿子们,大声的说教。
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些儿子非常的上心,几乎一有时间,就教育他们。
陈松在一旁忙碌着,挖着土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多时,太阳升至高空,一天最热的时候到了。
陈松头戴一顶草帽,大汗淋漓,脖子上挂着的毛巾都能挤出水了。
陈松提着锄头,朝着正在忙碌的朱元璋走去。
来到朱元璋面前,陈松说道:“陛下,这都中午了,要不吃完饭再干活吧?”
朱元璋正在卖力的干活,头也没抬的说道:“俺已经将事情安排好了,你不用管,安心干活吧,争取在今天之内,将所有的土豆都收了。”
说罢,朱元璋又开始埋头干活。
朱元璋倒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又快又好,凡是他挖出来的土豆,几乎没有一个挖坏的。
田地边有大量马车出现,这些马车上装载的都是饭菜。
朱元璋为了省事,直接让人将食物送到了田间地头。
因为要干活,所以吃的东西都是一些馒头肉粥之类可以快速吃下的食物。
当然了,为了保证体力,肉粥里面的肉非常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绿豆汤等解暑汤饮。
朱元璋将手中的铁锹放在地上,然后坐在铁锹上,左手拿着馒头,右手端着一碗肉粥。
朱元璋连吃带喝,吃的呼哧呼哧的,吃了好几个馒头。
吃完饭,朱元璋端着一碗绿豆汤,慢慢的喝下。
“呼!”长出一口气,朱元璋一脸轻松,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陈松,“还就得干农活,干完农活之后,吃饭特别香。
这么多年,这是俺吃的最爽快的一次。”
吃完饭,喝完汤,朱元璋拿起铁锹,接着干活。
陈松戴着草帽,接着挖土豆。
田地间又开始忙碌,一直到黄昏时刻,终于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
天色渐晚,今天只能将这些土豆挖出来,至于过秤和装袋,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了。
朱元璋对这些土豆非常看重,所以在晚上的时候,在土豆地里安排了大量的守卫,防止土豆出现任何意外。
陈松回到了家,坐在书房中书写着奏折。
陈松书写的奏折主要是关于土豆的,今天收获的这些土豆,以后都要留作种子的,是要推广天下的。
陈松的奏折,就是事关土豆推广之事。
夜渐渐的深了,陈松还在书桌前忙碌着。
朱静安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书房,
将里面的热粥端出来,朱静安站在陈松的身后,揉着陈松的肩膀。
“夫君,已经很晚了,吃点热粥就睡觉吧,这些事情明天再做吧。”朱静安说道。
陈松端起粥,喝了一口后,夸赞道:“手艺越发的精湛了,粥煮的越来越好喝了。我现在的活快结束了,喝完粥后,要不了多少时间就完了。”
“那好吧,时间不早了,不能一直熬夜,对身体不好,虽然你是郎中,但也不能这样啊。”朱静安将陈松喝完粥的碗重新放在食盒中,一脸认真的叮嘱道。
陈松笑了笑,道:“马上就完了,你先回去睡觉吧,我马上就完了。”
朱静安点点头,带着食盒离开了书房。
陈松接着伏案书写。
第二天的太阳准时升起,今天朱元璋依旧没有上早朝,带着朱标以及自己的那些儿子来到了土豆田中。
昨天已经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今天只需要装袋和过秤,所以活轻了很多。
朱元璋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正在过秤的那些侍卫。
过秤装袋这种事,朱元璋全都交给了侍卫。
陈松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朱元璋,说道:“陛下,根据臣的估计在三千八百斤左右,四千斤说不定也可以。”
朱元璋的脸上瞬间出现了笑容,他看着正在装袋过秤的侍卫,笑道:“如此高产,一亩地的产量,就能养活很多人了。你舅舅有大功啊,你觉得该如何赏赐你舅舅?”
朱元璋看向陈松,笑眯眯的说道。
陈松道:“一切全都任陛下安排。”
“这样吧,将你舅舅叫过来,看你舅舅想要些什么。”朱元璋说着,看向一旁的朱标,“去将陈松的舅舅叫过来!”
朱标带着朱元璋的命令走了下去,不多时,穿着粗布衣服的赵铁绳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一脸笑意的看着赵铁绳,问道:“你于土豆有大功,而土豆于江山社稷又有大功,俺决定赏赐你,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啊?”
赵铁绳一脸惶恐,他干这个,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想要什么赏赐,而是想着能帮到陈松。
“陛下,不要什么赏赐,真的不要什么赏赐。”赵铁绳摇着头。
“说这话干啥,你的功劳俺看的一清二楚,赏赐你是应该的,你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朱元璋再次说道。
赵铁绳微微一愣,好像在思考要什么赏赐。
过了一段时间,赵铁绳说道:“陛下,我不要什么赏赐。要是可以,陛下把赏赐给松儿吧。老汉我年龄也大了,要赏赐没什么用。”
“这是为何?俺记得你还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将功劳给你的那两个儿子呢?”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赵铁绳解释道:“松儿自幼没了娘,少时又没了爹。这一路走来,艰苦万分。
俺那两个儿子还有俺和他娘疼爱,可陈松却没有......”
赵铁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不再说话。
“唉!”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脸上满是感慨,“你先下去吧,俺会好好安排。”
“多谢陛下!”
赵铁绳告了一声谢,转身离开。
看着赵铁绳离开的背影,朱元璋对着一旁的陈松说道:“要是你以后敢不孝顺你的舅舅,俺绝对不会饶了你!”
“陛下,臣定然会将舅舅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对待。”陈松保证道。
刚才赵铁绳那番话,让陈松感动不已。
这个世界上很多亲生父母都做不到如此,更别说赵铁绳只是陈松的舅舅。
说话间,朱标拿着一张宣纸朝着朱元璋这边跑来,脸上满是兴奋。
“爹,爹,产量惊人,产量惊人啊!”
人还没有走到朱元璋面前,声音却率先响起。
朱元璋闻言,朝着朱标快步走去。
几乎是将朱标手中的宣纸抢过来的,朱元璋急忙朝着宣纸看去。
兴奋开始出现在朱元璋的脸上,惊讶声旋即响起,“真是没想到啊,真是没有想到。俺以为,之前你说的产量已经足够高了,可没有想到,比你说的还要高。”
朱元璋说着,朝着地里正在过秤的土豆跑去。
朱标和陈松紧随其后。
来到过秤的地方,朱元璋看向一个正在指挥着过秤的官吏,问道:“亩产到底多少?是不是上面写的那些,俺要你如实回答。”
朱元璋扬起手中的宣纸,看向这个官吏。
官吏冲着朱元璋拱拱手,笑道:“陛下,千真万确,就是那些,臣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就是那些,亩产最高的可达四千斤!”
“亩产四千斤!”陈松吃了一惊,对这个数据惊讶不已。
按照陈松的估计,这个时代缺乏化肥和农药,亩产三千多斤就已经是极限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
之前说的四千斤,陈松心里也没有底,没想到竟然真的能达到。
能达到如此产量其实并不奇怪,这些土豆的种植地方是朱元璋特意挑选出来的,是土质最为肥沃的地方,再加上赵铁绳的细心照料,能有这么高不足为奇。
土豆的挖掘很简单,没要多长时间,这些京营士兵就基本上掌握了挖土豆的技巧。
朱元璋挖出一株土豆,旋即蹲下,拿起一颗土豆,放在眼睛下面仔细的看着。
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朱元璋的嘴都快咧到耳朵上去了。
“土豆,这可是好东西啊。”
朱元璋夸赞一声,将手中的土豆轻轻放在地上,生怕弄坏了。
“爹,这也太难了,太麻烦了,我要回宫,我不想干了。”朱元璋一个年幼的儿子扔下手中的锄头,跑到朱元璋的面前,苦苦哀求。
朱元璋停下手中的活计,瞪着这个儿子。
“不想干活?不想干活今天中午就别吃饭了。一个个的在宫中都干过什么?你老子俺,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干起农活来可是一把好手,你要是不干,就别当俺朱元璋的儿子,就给俺滚!”
朱元璋的眼睛瞪得老大,脸色阴沉,瞬间将这个年幼的儿子吓得不轻。
朱元璋的这个儿子哆嗦一下,眼看着就要哭出来。
一旁的朱标赶紧过来劝说。
朱标蹲下,对着他说道:“朱檀,还不赶紧向爹道歉?”
朱元璋的这个儿子正是他的第十子,也就是以后的鲁王。
朱檀小心翼翼的看着朱元璋,小声的道歉,“爹,我这就干活,我这就干活。”
“还不赶紧快点,你们这些人,以后是要就藩的,俺不希望你们以后只是一个什么也不会干的藩王,只是一个混吃等死,鱼肉百姓的藩王。我要你们记住,百姓生活不易,让你们过来干活,就是要让你们知道,百姓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朱元璋就看着周围那些正在干活的儿子们,大声的说教。
朱元璋对自己的这些儿子非常的上心,几乎一有时间,就教育他们。
陈松在一旁忙碌着,挖着土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不多时,太阳升至高空,一天最热的时候到了。
陈松头戴一顶草帽,大汗淋漓,脖子上挂着的毛巾都能挤出水了。
陈松提着锄头,朝着正在忙碌的朱元璋走去。
来到朱元璋面前,陈松说道:“陛下,这都中午了,要不吃完饭再干活吧?”
朱元璋正在卖力的干活,头也没抬的说道:“俺已经将事情安排好了,你不用管,安心干活吧,争取在今天之内,将所有的土豆都收了。”
说罢,朱元璋又开始埋头干活。
朱元璋倒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又快又好,凡是他挖出来的土豆,几乎没有一个挖坏的。
田地边有大量马车出现,这些马车上装载的都是饭菜。
朱元璋为了省事,直接让人将食物送到了田间地头。
因为要干活,所以吃的东西都是一些馒头肉粥之类可以快速吃下的食物。
当然了,为了保证体力,肉粥里面的肉非常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绿豆汤等解暑汤饮。
朱元璋将手中的铁锹放在地上,然后坐在铁锹上,左手拿着馒头,右手端着一碗肉粥。
朱元璋连吃带喝,吃的呼哧呼哧的,吃了好几个馒头。
吃完饭,朱元璋端着一碗绿豆汤,慢慢的喝下。
“呼!”长出一口气,朱元璋一脸轻松,看向站在自己面前的陈松,“还就得干农活,干完农活之后,吃饭特别香。
这么多年,这是俺吃的最爽快的一次。”
吃完饭,喝完汤,朱元璋拿起铁锹,接着干活。
陈松戴着草帽,接着挖土豆。
田地间又开始忙碌,一直到黄昏时刻,终于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
天色渐晚,今天只能将这些土豆挖出来,至于过秤和装袋,就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了。
朱元璋对这些土豆非常看重,所以在晚上的时候,在土豆地里安排了大量的守卫,防止土豆出现任何意外。
陈松回到了家,坐在书房中书写着奏折。
陈松书写的奏折主要是关于土豆的,今天收获的这些土豆,以后都要留作种子的,是要推广天下的。
陈松的奏折,就是事关土豆推广之事。
夜渐渐的深了,陈松还在书桌前忙碌着。
朱静安提着一个食盒走进书房,
将里面的热粥端出来,朱静安站在陈松的身后,揉着陈松的肩膀。
“夫君,已经很晚了,吃点热粥就睡觉吧,这些事情明天再做吧。”朱静安说道。
陈松端起粥,喝了一口后,夸赞道:“手艺越发的精湛了,粥煮的越来越好喝了。我现在的活快结束了,喝完粥后,要不了多少时间就完了。”
“那好吧,时间不早了,不能一直熬夜,对身体不好,虽然你是郎中,但也不能这样啊。”朱静安将陈松喝完粥的碗重新放在食盒中,一脸认真的叮嘱道。
陈松笑了笑,道:“马上就完了,你先回去睡觉吧,我马上就完了。”
朱静安点点头,带着食盒离开了书房。
陈松接着伏案书写。
第二天的太阳准时升起,今天朱元璋依旧没有上早朝,带着朱标以及自己的那些儿子来到了土豆田中。
昨天已经将所有的土豆都挖了出来,今天只需要装袋和过秤,所以活轻了很多。
朱元璋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正在过秤的那些侍卫。
过秤装袋这种事,朱元璋全都交给了侍卫。
陈松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朱元璋,说道:“陛下,根据臣的估计在三千八百斤左右,四千斤说不定也可以。”
朱元璋的脸上瞬间出现了笑容,他看着正在装袋过秤的侍卫,笑道:“如此高产,一亩地的产量,就能养活很多人了。你舅舅有大功啊,你觉得该如何赏赐你舅舅?”
朱元璋看向陈松,笑眯眯的说道。
陈松道:“一切全都任陛下安排。”
“这样吧,将你舅舅叫过来,看你舅舅想要些什么。”朱元璋说着,看向一旁的朱标,“去将陈松的舅舅叫过来!”
朱标带着朱元璋的命令走了下去,不多时,穿着粗布衣服的赵铁绳站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一脸笑意的看着赵铁绳,问道:“你于土豆有大功,而土豆于江山社稷又有大功,俺决定赏赐你,你想要些什么赏赐啊?”
赵铁绳一脸惶恐,他干这个,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想要什么赏赐,而是想着能帮到陈松。
“陛下,不要什么赏赐,真的不要什么赏赐。”赵铁绳摇着头。
“说这话干啥,你的功劳俺看的一清二楚,赏赐你是应该的,你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朱元璋再次说道。
赵铁绳微微一愣,好像在思考要什么赏赐。
过了一段时间,赵铁绳说道:“陛下,我不要什么赏赐。要是可以,陛下把赏赐给松儿吧。老汉我年龄也大了,要赏赐没什么用。”
“这是为何?俺记得你还有两个儿子,为什么不将功劳给你的那两个儿子呢?”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赵铁绳解释道:“松儿自幼没了娘,少时又没了爹。这一路走来,艰苦万分。
俺那两个儿子还有俺和他娘疼爱,可陈松却没有......”
赵铁绳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不再说话。
“唉!”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脸上满是感慨,“你先下去吧,俺会好好安排。”
“多谢陛下!”
赵铁绳告了一声谢,转身离开。
看着赵铁绳离开的背影,朱元璋对着一旁的陈松说道:“要是你以后敢不孝顺你的舅舅,俺绝对不会饶了你!”
“陛下,臣定然会将舅舅当成亲生父母一样对待。”陈松保证道。
刚才赵铁绳那番话,让陈松感动不已。
这个世界上很多亲生父母都做不到如此,更别说赵铁绳只是陈松的舅舅。
说话间,朱标拿着一张宣纸朝着朱元璋这边跑来,脸上满是兴奋。
“爹,爹,产量惊人,产量惊人啊!”
人还没有走到朱元璋面前,声音却率先响起。
朱元璋闻言,朝着朱标快步走去。
几乎是将朱标手中的宣纸抢过来的,朱元璋急忙朝着宣纸看去。
兴奋开始出现在朱元璋的脸上,惊讶声旋即响起,“真是没想到啊,真是没有想到。俺以为,之前你说的产量已经足够高了,可没有想到,比你说的还要高。”
朱元璋说着,朝着地里正在过秤的土豆跑去。
朱标和陈松紧随其后。
来到过秤的地方,朱元璋看向一个正在指挥着过秤的官吏,问道:“亩产到底多少?是不是上面写的那些,俺要你如实回答。”
朱元璋扬起手中的宣纸,看向这个官吏。
官吏冲着朱元璋拱拱手,笑道:“陛下,千真万确,就是那些,臣可以用项上人头担保,就是那些,亩产最高的可达四千斤!”
“亩产四千斤!”陈松吃了一惊,对这个数据惊讶不已。
按照陈松的估计,这个时代缺乏化肥和农药,亩产三千多斤就已经是极限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高。
之前说的四千斤,陈松心里也没有底,没想到竟然真的能达到。
能达到如此产量其实并不奇怪,这些土豆的种植地方是朱元璋特意挑选出来的,是土质最为肥沃的地方,再加上赵铁绳的细心照料,能有这么高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