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希望
结果爸爸们发现,起床号响起时,也就是早上六点,孩子们自动起来跑步。简直太奇怪了,冬日寒冷的早晨就连成人都舍不得离开温暖的被窝,别说孩子了。
本以为是三分钟热度,可孩子们愣是坚持了下来。
知道缘由后,这当爹的捶胸顿足,早知道在自个儿子面前露一手,还用得着儿子去崇拜一个女娃娃,真是失策啊!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将儿子们的崇拜的目光放在你这些当爸爸的身上,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手劈板砖,铁头功,擒拿、格斗,就连胸口碎大石都用上了。
虽然得到了孩子们崇拜的目光,可是小乖的地位依然排在了爸爸们前面。
爸爸们不服气,凭什么自己就落后一个女娃娃啊!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小乖年纪小啊!孩子们想的就是这么单纯。
甭管如何?孩子们从小养成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也算是很大的收获吧!
当然孩子们的收获可不止这些,小乖可不吝啬,把自己修炼的方法教给了他们,使他们受益终身。
当然方法是有了,然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得看个人的缘法,还要看是否能坚持下来。没有毅力可是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
*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由于今年华珺瑶不回家过年,所以往老家邮寄的年礼,就格外的厚重。
随着春节的临近,军营的年味儿也渐渐的浓郁了起来,写春联,贴春联。
“来来,咱家当家也挥毫写上一副春联。”华珺瑶将毛笔递给了刚刚进门的萧楚北道。
萧楚北搓了搓自己冻僵的手,“好。”接着毛笔站在书桌前,写下:立马横刀,赖有铁军巡国户;枕戈待旦,岂容胡马度关山,横批:富国强兵
“好!”华珺瑶夸赞道。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萧楚北笔杆子敲了下她的额头,宠溺地看着她道,“你也来写一副。你可是卖对联起家的。”
“哈哈……”华珺瑶闻言一笑,大笔一挥,写下了,“兵哥为国保国为家,军嫂替夫分忧解难。”
“应景!”萧楚北笑道,“咱们一会儿将它们贴出去。”
“除夕怎么过?”华珺瑶随口问道。
“还能怎么过,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萧楚北挑眉道,“怎么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这样多没意思?你们不是参加过歌咏比赛,这吃饭前还拉歌呢!春节吗?也让大家热闹热闹。”华珺瑶笑道。
饭前一支歌,似乎不是《条令》里的硬性规定,但又是全军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约定俗成还是另有原因,华珺瑶就不得而知了。
这饭前一支歌在战斗部队中非常的普遍,数千人的大院里,光食堂就有几十个,一到开饭前,歌声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许多连队的食堂是挨着的,无形中就是一次歌咏比赛啊。
饭前一支歌,唱的大都是短小精悍的队列歌曲,例如《我是一个兵》、《说打就打》、《打靶归来》等。这样的队列歌曲受到饭前战友们的偏爱,是因为那时大家的肚子早已经是饿得呱呱叫了,再加上饭菜飘香的诱惑,哪里还有心思唱歌啊!因此,此时的歌曲以短小精悍为佳,唱完赶紧喂肚子。
“这个一定有。”萧楚北点头道,“不过这歌都太老了。”
“你可别想他们唱什么靡靡之音吧!”华珺瑶担心道,“一定得红色的主旋律。”
“说什么呢?你该知道我最反感那些靡靡之音了,不是情就是爱!”萧楚北立马说道。
“拉歌是我们的长项,倒是……”萧楚北贼兮兮地笑道,“你们军嫂不来一个。”
“哎呀呀!小乖她爸你忘了我们军嫂中可是有文工团之花。”华珺瑶眉峰挑挑道,“红红也一直待在军中,我吗?虽然军龄短,可咱不怯场。”
“那我找他们商量一下,过年吗?增加一点儿年味儿。”萧楚北笑道。
眨眼间到了除夕,食堂被布置了一下,辟了一个小舞台,上面放着一台脚风琴,墙上贴着大大红纸剪的春字。
食堂的四角各钉一根钉子,牵绳子挂上彩带纸花,一下子单调冷色的食堂,就充满了过节的味道。
这当然都是战士们的功劳,这里心灵手巧的可真不少,能人辈出。
华珺瑶她们一起与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团圆聚餐。
吃着年夜饺子,顺便看战士们上台表演节目。
不拘什么,就是一个热闹,平时蔫了吧唧的战士们。此时是多才多艺,快板、秦腔、豫剧、黄梅戏……
在部队战士们谁还不能吼上一两嗓子。
结果到最后以小队为单位,兴致高昂的他们,成了拉歌比赛。
客串主持的风从虎说道,“我们的诚意满满,嫂子们是不是也该给我们鼓鼓劲儿。”
任国红放下筷子拍拍手道,“姐妹们,上吧!”
华珺瑶和范晓旭,李强家的,常胜家的起身整整衣服,走上前去。
领唱范晓旭自然是当仁不让,华珺瑶则坐到了脚风琴前。
“瑶瑶什么时候会弹琴的。”萧楚北惊讶道。
坐在他旁边的小乖立马道,“妈妈,弹琴很棒的。”
“真的,假的。”萧楚北不太相信道。
“嘘……爸爸听就好了。”小乖食指放在嘴边神秘兮兮地说道。
前奏响起,优美的音乐从华珺瑶的指尖滑出,萧楚北惊讶道,“还真会弹啊!”
“妈妈很棒的。”小乖微微扬起头,傲娇地说道。
军嫂们合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是一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种花家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短短的几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首歌就是满怀激情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
歌曲有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很容易唱,对于不善歌唱的李强家的和常胜家的两位军嫂,多唱几遍,就能记得七七八八了。有高手带着也不会跑调,哼哼着一曲,完全可以上台表演。
而且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反应了现在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气象,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非常的有共鸣与应景,此时此景,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谁不希望家乡好呢!谁不希望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新变化、新面貌,更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
本以为是三分钟热度,可孩子们愣是坚持了下来。
知道缘由后,这当爹的捶胸顿足,早知道在自个儿子面前露一手,还用得着儿子去崇拜一个女娃娃,真是失策啊!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了将儿子们的崇拜的目光放在你这些当爸爸的身上,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手劈板砖,铁头功,擒拿、格斗,就连胸口碎大石都用上了。
虽然得到了孩子们崇拜的目光,可是小乖的地位依然排在了爸爸们前面。
爸爸们不服气,凭什么自己就落后一个女娃娃啊!
原因很简单啊?因为小乖年纪小啊!孩子们想的就是这么单纯。
甭管如何?孩子们从小养成早睡早起,锻炼身体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也算是很大的收获吧!
当然孩子们的收获可不止这些,小乖可不吝啬,把自己修炼的方法教给了他们,使他们受益终身。
当然方法是有了,然而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得看个人的缘法,还要看是否能坚持下来。没有毅力可是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的。
*
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由于今年华珺瑶不回家过年,所以往老家邮寄的年礼,就格外的厚重。
随着春节的临近,军营的年味儿也渐渐的浓郁了起来,写春联,贴春联。
“来来,咱家当家也挥毫写上一副春联。”华珺瑶将毛笔递给了刚刚进门的萧楚北道。
萧楚北搓了搓自己冻僵的手,“好。”接着毛笔站在书桌前,写下:立马横刀,赖有铁军巡国户;枕戈待旦,岂容胡马度关山,横批:富国强兵
“好!”华珺瑶夸赞道。
“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萧楚北笔杆子敲了下她的额头,宠溺地看着她道,“你也来写一副。你可是卖对联起家的。”
“哈哈……”华珺瑶闻言一笑,大笔一挥,写下了,“兵哥为国保国为家,军嫂替夫分忧解难。”
“应景!”萧楚北笑道,“咱们一会儿将它们贴出去。”
“除夕怎么过?”华珺瑶随口问道。
“还能怎么过,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萧楚北挑眉道,“怎么你有什么好的提议。”
“这样多没意思?你们不是参加过歌咏比赛,这吃饭前还拉歌呢!春节吗?也让大家热闹热闹。”华珺瑶笑道。
饭前一支歌,似乎不是《条令》里的硬性规定,但又是全军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约定俗成还是另有原因,华珺瑶就不得而知了。
这饭前一支歌在战斗部队中非常的普遍,数千人的大院里,光食堂就有几十个,一到开饭前,歌声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许多连队的食堂是挨着的,无形中就是一次歌咏比赛啊。
饭前一支歌,唱的大都是短小精悍的队列歌曲,例如《我是一个兵》、《说打就打》、《打靶归来》等。这样的队列歌曲受到饭前战友们的偏爱,是因为那时大家的肚子早已经是饿得呱呱叫了,再加上饭菜飘香的诱惑,哪里还有心思唱歌啊!因此,此时的歌曲以短小精悍为佳,唱完赶紧喂肚子。
“这个一定有。”萧楚北点头道,“不过这歌都太老了。”
“你可别想他们唱什么靡靡之音吧!”华珺瑶担心道,“一定得红色的主旋律。”
“说什么呢?你该知道我最反感那些靡靡之音了,不是情就是爱!”萧楚北立马说道。
“拉歌是我们的长项,倒是……”萧楚北贼兮兮地笑道,“你们军嫂不来一个。”
“哎呀呀!小乖她爸你忘了我们军嫂中可是有文工团之花。”华珺瑶眉峰挑挑道,“红红也一直待在军中,我吗?虽然军龄短,可咱不怯场。”
“那我找他们商量一下,过年吗?增加一点儿年味儿。”萧楚北笑道。
眨眼间到了除夕,食堂被布置了一下,辟了一个小舞台,上面放着一台脚风琴,墙上贴着大大红纸剪的春字。
食堂的四角各钉一根钉子,牵绳子挂上彩带纸花,一下子单调冷色的食堂,就充满了过节的味道。
这当然都是战士们的功劳,这里心灵手巧的可真不少,能人辈出。
华珺瑶她们一起与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团圆聚餐。
吃着年夜饺子,顺便看战士们上台表演节目。
不拘什么,就是一个热闹,平时蔫了吧唧的战士们。此时是多才多艺,快板、秦腔、豫剧、黄梅戏……
在部队战士们谁还不能吼上一两嗓子。
结果到最后以小队为单位,兴致高昂的他们,成了拉歌比赛。
客串主持的风从虎说道,“我们的诚意满满,嫂子们是不是也该给我们鼓鼓劲儿。”
任国红放下筷子拍拍手道,“姐妹们,上吧!”
华珺瑶和范晓旭,李强家的,常胜家的起身整整衣服,走上前去。
领唱范晓旭自然是当仁不让,华珺瑶则坐到了脚风琴前。
“瑶瑶什么时候会弹琴的。”萧楚北惊讶道。
坐在他旁边的小乖立马道,“妈妈,弹琴很棒的。”
“真的,假的。”萧楚北不太相信道。
“嘘……爸爸听就好了。”小乖食指放在嘴边神秘兮兮地说道。
前奏响起,优美的音乐从华珺瑶的指尖滑出,萧楚北惊讶道,“还真会弹啊!”
“妈妈很棒的。”小乖微微扬起头,傲娇地说道。
军嫂们合唱的是: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是一首歌颂家乡的歌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种花家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短短的几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首歌就是满怀激情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
歌曲有乡土气息,歌词朴实,曲调优美、流畅上口。很容易唱,对于不善歌唱的李强家的和常胜家的两位军嫂,多唱几遍,就能记得七七八八了。有高手带着也不会跑调,哼哼着一曲,完全可以上台表演。
而且这是一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反应了现在社会朝气蓬勃、欣欣向上的气象,表达了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期盼、对未来的憧憬,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非常的有共鸣与应景,此时此景,虽然不能回家过年,但谁不希望家乡好呢!谁不希望改革开放为家乡带来新变化、新面貌,更憧憬着富裕、兴旺而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