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江流天地外
宋缺和宋智改乘木筏从长江逆流而上,入了汉水,过了荆门,襄阳城遥遥在望。
宋智充分感受到自长江到汉水这一路上,宋缺变得焕然一新,让人既觉得宋缺高高在上,但又不至于让人心生畏惧,气势充沛天地而又不会伤人,仿佛佛经中的菩萨,有大神通大~法力,却不会让凡人过于敬畏。此刻的宋缺归于平凡而毫不平凡,得刀而忘刀,舍刀之外再无他物,见天、见地、见众生、见自己。
从这一点宋智便知道宋缺和三大宗师之流相比,已经稳稳高出一线,宋智也不由感慨若非对李志常的万般重视,宋缺也不会有此调整,从而做出突破。
这一路上宋缺不如以往那般冷然无语,而是变得唠唠叨叨许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似乎几十年对这如画江山未尽之语都尽数说了出来。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宋缺缓缓低吟,这首李志常攻下襄阳大宴群臣所做的诗句早就传入大江南北,随着李志常的声势日隆,即便随便几句歪诗也有人穿凿附会,何况这首诗十分绝妙,足以流传后世。
宋缺今日见到襄阳,便不得不佩服李志常八句之中,便将襄阳说尽,亦可以表明李志常始终处于超然世外的心态,不曾有半点尘埃。
汉水穿襄阳城而过,有宽广平缓的河道,随意引流,便是天然的护城河,可谓襄阳城天然的屏障。而且最宽的河道亦宽达百余丈,即便是大宗师级数的高手想横渡上城,也得被城上的军队击退回去,这并不是虚言。
宋缺悠然道:“自汉中始,自汉口终,方有了汉水之名。北有黄河,南有长江,环抱荆楚大地,北望中原,南接长江,可以说南北用兵,汉水是必须要了解的江河,将来我们也可以从汉水出兵,兴师北伐。”
宋智沉吟道:“只一个‘汉’字,汉水便有了别样的意义,也希望有一天,我们汉人能够重新树立起强汉的风采。”
汉水苍苍,古城悠悠,李志常静坐在襄阳城中,亦能心生感应,宋缺来了。这是源于一种奇妙的心灵体会,定中生静,静而触碰虚空,感受到平时无法感受到的信息。
这也是宋缺太过强大,亦不曾丝毫掩饰自己的气机,才能隔着这么远,被李志常感触到。名震天下的无常剑横放在李志常双膝之上,李志常轻轻抚摸无常剑的剑身,低声笑道:“无常啊无常,你是否感受到了天刀的气息,若是叶孤城没有来,届时只好咱两勉力一战了。”
傅采林凝聚生命的重击,并非一般的伤势,而是介于虚实之间,只有李志常闭关静养,才能慢慢将伤势养好。
但是宋缺来此,亦是不能拒绝的一场较量,这是一场在南方势力博弈中,谁来主导其中局面的谈话,并非一般的江湖争斗。
正如天下大乱,诸侯林立,一方势力如果衰弱,另必然会趁势吞并,此乃天道使然。宋缺首先便是高明的战略家,在天下博弈中,首先就会脱离一个江湖人的视角,这和宇文阀阀主宇文伤一直以江湖人自居的心态完全不同。
这也是宇文伤明明是宇文阀第一高手,亦是四大阀中仅次于宋缺的高手,反而却让宇文化及主导族中事务的缘故。
寇仲在李志常吩咐下来到襄阳城外,静立在战船之上,井中月握在手上,人与刀浑然一体,任何少有眼力的人见到寇仲,亦可以感受到寇仲已经步入了‘人即刀,刀即人’的妙境。等了不知多久,直到明月跃出~水面,斜照汉水,终于看到了一叶扁舟,一人操筏,分明便是宋智。
另一人立在船首,不消说便是天刀了。
从寇仲第一次逃出扬州城,便听闻了天刀的名声,直到如今多少年过去,方才亲眼见到天刀宋缺。
那是张没有半点瑕疵的英俊脸庞,浓中见清的双眉下嵌有一对像宝石般闪亮生辉,神采飞扬的眼睛,宽广的额头显示出超越常人的智慧,沉静中隐带一股能打动任何人的忧郁表情,但又使人感到那感情深还得难以捉摸。
这便是寇仲对宋缺的第一印像,亦让寇仲心中生出难以言喻的感觉,因为纵然他进入了井中月的至境,他也丝毫把握不住宋缺的气息。
似乎只要他一闭眼,宋缺便会因为和茫茫汉水融为一体,而让人不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宋缺未发一言,寇仲也能从心灵上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压力,此刻李志常身负重伤,寇仲便只能义无反顾的担起第一道屏障,而且他近来刀法在李志常指点下,已经初步进入了入微的化境,自忖天刀如何厉害,自己也能给他造成一点麻烦,有时候只要一点点麻烦,便能在宋缺见到李志常的时候,消弱一分宋缺的气势。
宋缺深沉的目光终归落在寇仲身上,便让寇仲有一种全身被看光的感觉,同时无时无刻宋缺都在对寇仲施展如山如岳的心灵压力。
寇仲亦是十分难受,但是他没有开口,他领悟了静的微妙,知道只有他谨守自身,才能充分感受到宋缺的真实实力,从而找机会把握住冥冥中遁去的一,这也是他唯一能够给宋缺制造麻烦的选择。
对于寇仲能够在他如钱塘浪潮般的心灵压力,却没有露出丝毫破绽,宋缺并不惊奇,他淡然自若开口道:“寇仲你终于见到了我,有什么话说么。”
即便寇仲也不由暗暗称赞天刀的厉害,天刀终于开了口,但是第一句便是问寇仲想有什么话说,这便仍旧占据着绝对主动,事实上的局面仍旧在宋缺的掌握之下。
只这一句话,比任何心灵攻势或者真刀实枪还要来得厉害。只因为寇仲对于天刀确实好奇的很,无论他开不开口,都被这一句话,引动了心神。
寇仲仰天大笑,似乎毫不顾忌天刀的威名,在这一笑间便把宋缺带来的压力似乎尽数释放,更或者说,这时寇仲抛开一切念头,任由自身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来主宰自己的行动,对着宋缺说道:“既然阀主有问,那我就说了,我早想领教天刀的秘技,来证明谁才是天下第一的用刀高手。”
宋缺从木筏上蓦然消失,再出现已经到了战船之上,也到了寇仲的背后,但是寇仲并没有动,宋缺和寇仲两人背面而立,宋缺淡淡道:“刚才你有一个出手的机会,为什么不出手?”
寇仲悠然道:“因为我确实没有伤害阀主的心思,亦真诚的希望阀主和我们联手,迅速统一天下,避免五胡乱华的局面再现。”
宋缺淡笑道:“少帅今天的作风和往常大不一样,可是李志常出了什么状况,你不想让我去见他。”
寇仲心下一凛,宋缺不愧是宋缺,见微而知著,尽管他表现出不惧天刀强权的气概,亦让宋缺看破了他心底的不安稳处。
宋缺继续说道:“难道李志常练功出了岔子,若是如此,他便不是李志常,难道他是被人伤了,他杀了谁?”
若非此刻处境,寇仲差点要拍案鼓掌,宋缺居然能把事实猜的八~九不离十,这一点他也不能不佩服宋缺除了是一位不世出的高手,更是一位智者,甚至他的智慧和他的刀法可以并肩而论。
寇仲缓缓转身,望着天刀负立如山的背影,苦笑道:“阀主果然见微知著,李师确已经负伤,若是阀主想要和李师较量,可否改个时间。”
宋缺道:“你还未曾到达‘舍刀之外,再无他物’的境界,不然就不该问出这句话,不过李志常是杀了宁道奇、毕玄还是傅采林的哪一个呢?这一点我倒是很是好奇,因为这三人都是我想杀的人,哪一个没死在我手上,终究有点遗憾。”
寇仲道:“是傅采林。”对于傅采林死在李志常手上,寇仲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只因为傅君婥的关系,对于傅采林他总不免有别样的尊敬,但是李志常也是他愿意肝脑涂地的人,正因如此,这件事让他有些矛盾。
不过活着的人总要为活着的人负责,所以即便对此事寇仲有些不满,但仍旧以维护李志常为重,这也是他此刻心内最大的期望。
宋缺道:“三大宗师已去其一,天下江湖的格局也该变一变了,你就算拖延我一时半会,李志常的伤情也不可能立即康复,说明你们还请了帮手是么?”
寇仲现在对于宋缺的智慧已经麻木,他这一番番问话,实不亚于天刀出鞘,给了他数刀,而且达成的效果只怕还要好上不少。
寇仲道:“阀主再说下去,只怕寇仲连出刀的信心都没有了,所以我要出招了,阀主勿要见怪。”
当寇仲拔~出井中月那一刹那,刀光和月光便融为一体,一堵如铜墙铁壁的刀气,横隔在寇仲和宋缺之间。
宋智充分感受到自长江到汉水这一路上,宋缺变得焕然一新,让人既觉得宋缺高高在上,但又不至于让人心生畏惧,气势充沛天地而又不会伤人,仿佛佛经中的菩萨,有大神通大~法力,却不会让凡人过于敬畏。此刻的宋缺归于平凡而毫不平凡,得刀而忘刀,舍刀之外再无他物,见天、见地、见众生、见自己。
从这一点宋智便知道宋缺和三大宗师之流相比,已经稳稳高出一线,宋智也不由感慨若非对李志常的万般重视,宋缺也不会有此调整,从而做出突破。
这一路上宋缺不如以往那般冷然无语,而是变得唠唠叨叨许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似乎几十年对这如画江山未尽之语都尽数说了出来。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宋缺缓缓低吟,这首李志常攻下襄阳大宴群臣所做的诗句早就传入大江南北,随着李志常的声势日隆,即便随便几句歪诗也有人穿凿附会,何况这首诗十分绝妙,足以流传后世。
宋缺今日见到襄阳,便不得不佩服李志常八句之中,便将襄阳说尽,亦可以表明李志常始终处于超然世外的心态,不曾有半点尘埃。
汉水穿襄阳城而过,有宽广平缓的河道,随意引流,便是天然的护城河,可谓襄阳城天然的屏障。而且最宽的河道亦宽达百余丈,即便是大宗师级数的高手想横渡上城,也得被城上的军队击退回去,这并不是虚言。
宋缺悠然道:“自汉中始,自汉口终,方有了汉水之名。北有黄河,南有长江,环抱荆楚大地,北望中原,南接长江,可以说南北用兵,汉水是必须要了解的江河,将来我们也可以从汉水出兵,兴师北伐。”
宋智沉吟道:“只一个‘汉’字,汉水便有了别样的意义,也希望有一天,我们汉人能够重新树立起强汉的风采。”
汉水苍苍,古城悠悠,李志常静坐在襄阳城中,亦能心生感应,宋缺来了。这是源于一种奇妙的心灵体会,定中生静,静而触碰虚空,感受到平时无法感受到的信息。
这也是宋缺太过强大,亦不曾丝毫掩饰自己的气机,才能隔着这么远,被李志常感触到。名震天下的无常剑横放在李志常双膝之上,李志常轻轻抚摸无常剑的剑身,低声笑道:“无常啊无常,你是否感受到了天刀的气息,若是叶孤城没有来,届时只好咱两勉力一战了。”
傅采林凝聚生命的重击,并非一般的伤势,而是介于虚实之间,只有李志常闭关静养,才能慢慢将伤势养好。
但是宋缺来此,亦是不能拒绝的一场较量,这是一场在南方势力博弈中,谁来主导其中局面的谈话,并非一般的江湖争斗。
正如天下大乱,诸侯林立,一方势力如果衰弱,另必然会趁势吞并,此乃天道使然。宋缺首先便是高明的战略家,在天下博弈中,首先就会脱离一个江湖人的视角,这和宇文阀阀主宇文伤一直以江湖人自居的心态完全不同。
这也是宇文伤明明是宇文阀第一高手,亦是四大阀中仅次于宋缺的高手,反而却让宇文化及主导族中事务的缘故。
寇仲在李志常吩咐下来到襄阳城外,静立在战船之上,井中月握在手上,人与刀浑然一体,任何少有眼力的人见到寇仲,亦可以感受到寇仲已经步入了‘人即刀,刀即人’的妙境。等了不知多久,直到明月跃出~水面,斜照汉水,终于看到了一叶扁舟,一人操筏,分明便是宋智。
另一人立在船首,不消说便是天刀了。
从寇仲第一次逃出扬州城,便听闻了天刀的名声,直到如今多少年过去,方才亲眼见到天刀宋缺。
那是张没有半点瑕疵的英俊脸庞,浓中见清的双眉下嵌有一对像宝石般闪亮生辉,神采飞扬的眼睛,宽广的额头显示出超越常人的智慧,沉静中隐带一股能打动任何人的忧郁表情,但又使人感到那感情深还得难以捉摸。
这便是寇仲对宋缺的第一印像,亦让寇仲心中生出难以言喻的感觉,因为纵然他进入了井中月的至境,他也丝毫把握不住宋缺的气息。
似乎只要他一闭眼,宋缺便会因为和茫茫汉水融为一体,而让人不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宋缺未发一言,寇仲也能从心灵上感受到铺天盖地的压力,此刻李志常身负重伤,寇仲便只能义无反顾的担起第一道屏障,而且他近来刀法在李志常指点下,已经初步进入了入微的化境,自忖天刀如何厉害,自己也能给他造成一点麻烦,有时候只要一点点麻烦,便能在宋缺见到李志常的时候,消弱一分宋缺的气势。
宋缺深沉的目光终归落在寇仲身上,便让寇仲有一种全身被看光的感觉,同时无时无刻宋缺都在对寇仲施展如山如岳的心灵压力。
寇仲亦是十分难受,但是他没有开口,他领悟了静的微妙,知道只有他谨守自身,才能充分感受到宋缺的真实实力,从而找机会把握住冥冥中遁去的一,这也是他唯一能够给宋缺制造麻烦的选择。
对于寇仲能够在他如钱塘浪潮般的心灵压力,却没有露出丝毫破绽,宋缺并不惊奇,他淡然自若开口道:“寇仲你终于见到了我,有什么话说么。”
即便寇仲也不由暗暗称赞天刀的厉害,天刀终于开了口,但是第一句便是问寇仲想有什么话说,这便仍旧占据着绝对主动,事实上的局面仍旧在宋缺的掌握之下。
只这一句话,比任何心灵攻势或者真刀实枪还要来得厉害。只因为寇仲对于天刀确实好奇的很,无论他开不开口,都被这一句话,引动了心神。
寇仲仰天大笑,似乎毫不顾忌天刀的威名,在这一笑间便把宋缺带来的压力似乎尽数释放,更或者说,这时寇仲抛开一切念头,任由自身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天性来主宰自己的行动,对着宋缺说道:“既然阀主有问,那我就说了,我早想领教天刀的秘技,来证明谁才是天下第一的用刀高手。”
宋缺从木筏上蓦然消失,再出现已经到了战船之上,也到了寇仲的背后,但是寇仲并没有动,宋缺和寇仲两人背面而立,宋缺淡淡道:“刚才你有一个出手的机会,为什么不出手?”
寇仲悠然道:“因为我确实没有伤害阀主的心思,亦真诚的希望阀主和我们联手,迅速统一天下,避免五胡乱华的局面再现。”
宋缺淡笑道:“少帅今天的作风和往常大不一样,可是李志常出了什么状况,你不想让我去见他。”
寇仲心下一凛,宋缺不愧是宋缺,见微而知著,尽管他表现出不惧天刀强权的气概,亦让宋缺看破了他心底的不安稳处。
宋缺继续说道:“难道李志常练功出了岔子,若是如此,他便不是李志常,难道他是被人伤了,他杀了谁?”
若非此刻处境,寇仲差点要拍案鼓掌,宋缺居然能把事实猜的八~九不离十,这一点他也不能不佩服宋缺除了是一位不世出的高手,更是一位智者,甚至他的智慧和他的刀法可以并肩而论。
寇仲缓缓转身,望着天刀负立如山的背影,苦笑道:“阀主果然见微知著,李师确已经负伤,若是阀主想要和李师较量,可否改个时间。”
宋缺道:“你还未曾到达‘舍刀之外,再无他物’的境界,不然就不该问出这句话,不过李志常是杀了宁道奇、毕玄还是傅采林的哪一个呢?这一点我倒是很是好奇,因为这三人都是我想杀的人,哪一个没死在我手上,终究有点遗憾。”
寇仲道:“是傅采林。”对于傅采林死在李志常手上,寇仲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只因为傅君婥的关系,对于傅采林他总不免有别样的尊敬,但是李志常也是他愿意肝脑涂地的人,正因如此,这件事让他有些矛盾。
不过活着的人总要为活着的人负责,所以即便对此事寇仲有些不满,但仍旧以维护李志常为重,这也是他此刻心内最大的期望。
宋缺道:“三大宗师已去其一,天下江湖的格局也该变一变了,你就算拖延我一时半会,李志常的伤情也不可能立即康复,说明你们还请了帮手是么?”
寇仲现在对于宋缺的智慧已经麻木,他这一番番问话,实不亚于天刀出鞘,给了他数刀,而且达成的效果只怕还要好上不少。
寇仲道:“阀主再说下去,只怕寇仲连出刀的信心都没有了,所以我要出招了,阀主勿要见怪。”
当寇仲拔~出井中月那一刹那,刀光和月光便融为一体,一堵如铜墙铁壁的刀气,横隔在寇仲和宋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