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当名士_分卷阅读_175
通政司抄录副本之后,便将原章递进内阁,先由四位阁老拟批,这一本恰好落入四辅桓大人手中。
桓阁老但看见封皮上“桓凌”二字便觉心跳,揭开封皮见着卷头题着“劾新调边防将官疏”几个字,更觉不妙,不必看后头便知他孙子是要闹出大事来。他简直想偷偷把这奏章塞进袖子里带走,然而这弹章又是必须直接进上的,他的手指在奏章边缘捏了又捏,几乎把纸边捏皱了,却也不敢把它怎样。
只得看吧。
就在他下定决心,要把折子捧起来细看时,身旁坐着的三辅李阁老却伸过头来看了一眼,纳闷地说:“这是哪里出了大事,看桓兄目中冒火,难不成又是边患?”
不是边疆奏章的封皮啊?难不成是哪里出了灾荒?
他看桓阁老严肃地盯了半天都没翻页,等也等不来他交接折子,只得自己去看,于是也一眼看见了卷头墨色浓重的、笔力纵横的“劾”字。
“劾新调边防将官疏?真是边关又出事了?”李阁老素来性急,等不到他看完,便就着这姿势抢先念起来:“臣闻自今年春以来,达贼屡犯山、陕、甘诸省……”
这本弹章写得十分简练,没有那些小官为炫耀文笔而作骈句的习惯。开篇直指边军之患,边关危势宛在眼前;弹劾诸将亦是有理有据,并非简单风闻而奏,竟将其家世、履历、交游状况列得清清楚楚,连同某日到某处花费若干银两也细细罗列出来。
纵是世袭勋贵、将官子弟,俸禄也有限,那些银钱来历亦有可查之处。
桓阁老越听心中越冷,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给马家交待,李阁老却越念越起劲,念到最后一个字仍意犹未足,感叹道:“好!这样有力的弹章我也多年未见了,边关连年内外忧不宁,内患未消,却又要将一群不急国难,只知花天酒地的庸将送到边城,岂得不出事?”
若待他们掌了边军权柄,惹出大乱,兵部上下不得辞其咎尔!
次辅张阁老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一本呈上,陛下必将追究这等误国之人,另派良将戍边,虏寇之危当不日而解,诚是值得庆幸之事。”
唯有吕阁老跟桓阁老一样痛心。
桓凌是他心爱的弟子,打从当初桓凌拜见他这个座师时他就觉得此子眼神清正,性情坚毅,是个可以成事的人。后来他虽然自请外放,做了一任通判,却并非真个自暴自弃,而是在外扎扎实实地造福一地,且又养了讲学名士的人望回来,在文人当中也有清誉。
这么个优秀弟子,他是想好好保存,将来资历到了再培养做接班人的,并不想让他硬碰硬地弹劾外戚——当今膝下没有嫡子,兼着中宫虚悬,将来大位唯落到周王身上方是正统,这马家不是外戚而胜似外戚。
这本弹章上去,马家必定记恨,便是周王心中也难免不悦。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又似有弹压诸王之意,倒还不妨事,但大郑自太祖以来历代天子也都非长寿之人,万一哪天宫车晏驾……
他这位弟子虽是周王妃的嫡亲兄长,可后宫中自然不乏佳人,周王妃又不是没有堂兄可加恩,他自己的前程却难保证了。
吕首辅暗叹一声,看向脸色黯淡的四辅,倒生出几分相怜之意,摇摇头道:“将这份奏章放上去,由陛下裁断吧。”
无论弹劾结果如何,言官毕竟不会因言获罪,他们两把老骨头在日还保得住一个孩子。
这本弹章就叫李三辅搁在最上头,别人倒也没去管他——既是拦不住要进上,搁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内侍来取走批过蓝的奏章,剩下的便只有等了。
四位阁老只情等待,都察院里的桓凌却不只是等,还要想应对之策:应对陛下召见,应对祖父斥责,应对小妹怨恨,应对周王不满……
等到下午午朝过后,一道上谕便传到都察院,召桓凌觐见。他搁下手中纸笔,整整衣冠,袖了这些日子整理好锁在自己值房的证词,沉着地随着总管太监入宫。
新泰帝每五日上一次早朝,桓凌在京时一直做言官,位在百官前列,也算是常见御颜,在妹妹嫁与周王时也曾进过内廷,故此见驾时进退行礼十分端庄稳重,并无失礼之态。
他跪在御前十数步外的地砖上,俯身说道:“臣户科给事中桓凌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泰帝手握奏章,向他微微扬手,问道:“这本奏章是你写的?你从何处得知这些将官之事的?”
一旁的首领太监便提醒桓凌起来回话,桓凌站起身来,落落大方地答道:“臣正是端五节前到城内灵泉寺游玩,见一戏班子唱得好,问其来历,则答曰是世袭指挥使潘某家中所养戏班。数问之下,则知潘某父子仅袭祖上荫功,不仅未曾经过战阵历练,弓马亦极生疏,多年来沉浸戏乐中,既不知兵也不敢战。
他垂眸看着脚前几块地砖,神色凌厉,声音却还沉稳如昔:“不久便是夏收,八月又是秋收,草原天寒粮少,之前又尝了抢掠中原的甜头,秋收前后必有再犯之举。臣只怕这样的将官调往受虏贼袭扰之地,一旦虏寇入侵,难免又要重蹈今春边塞诸城被贼所破的恶果!”
他说得铿锵有力,座上的新泰帝不由得微微颔首,却压了压嗓子,沉声问道:“你身为户科给事中,只宜纠查户部之误,如何查到兵科所属将官头上?是谁教你行此越权之举,谁替你寻来这些人的履历!”
桓凌低了低头,掩饰住嘴角没来由绽开的一点微笑,庄肃地答道:“臣当初在汀州府通判任上时曾学过些断案、捕拿盗匪的本事。查此事时是先知道了潘家之事,从他家关联之人查起,亦有兵部用将奏章、户部与兵部出入帐目可循,一点点牵出奏章上那些将军的。”
这些“走访调查”的法子还是他刚到汀州府时,时官儿怕他不会办案,特地到府城相陪,旦夕相处间慢慢教他的。
虽是在御前奏对这样严肃的场合,只消想起宋时,桓凌就忍不住心中快活。天子听说他这私访查案的本事,也自生出了几分好奇,命他细细将自己查访的过程交待出来。
桓凌便把自己实地走访调查诸将的过程细细讲来,并从袖子中掏出自家留存的证据,念了上头记录下的详细时间、地点、事件,讲解自己是如何从比对出想知道的细情。还有些暗中取来的口供,其中几张上面还带着签押,便拿给首领太监查看。
这一番奏对之后,新泰天子看向他时神情中更多了几分欣赏,声音也放得和缓许多,吩咐道:“且下去吧,朕自有裁断。”
桓凌依旧端端正正地行礼退下,这半天紧张的御前奏对都似乎没让他感觉到半分疲惫,出门时依旧身形挺拔,神色坚毅。一路上不少内侍宫人目送着他身影离去,而进了翰林院里,又有一群给事中、御史如同英雄般迎接他来。
他们言官专司弹劾、劝谏,与别的官员不同,都以做孤臣、诤臣为荣,哪怕天子有乱命也要封驳,更不管弹劾的人背靠着哪位皇子。
桓凌身为王妃之兄,却能为国事不计私利,弹劾周王的外家,简直是他们诤臣的楷模!
兵科都给事中与左右两位给事中自听说他弹劾了兵部尚书,便都有些惭愧自己只顾弹劾在外的将领,没能早早看出兵部之弊,递上这本该他们兵科先行之本。但如今也来得及,桓凌已然亲自入宫答对,开了个好头,他们也该拿出如刀利笔弹劾兵部尚书监管不利之举!
桓阁老但看见封皮上“桓凌”二字便觉心跳,揭开封皮见着卷头题着“劾新调边防将官疏”几个字,更觉不妙,不必看后头便知他孙子是要闹出大事来。他简直想偷偷把这奏章塞进袖子里带走,然而这弹章又是必须直接进上的,他的手指在奏章边缘捏了又捏,几乎把纸边捏皱了,却也不敢把它怎样。
只得看吧。
就在他下定决心,要把折子捧起来细看时,身旁坐着的三辅李阁老却伸过头来看了一眼,纳闷地说:“这是哪里出了大事,看桓兄目中冒火,难不成又是边患?”
不是边疆奏章的封皮啊?难不成是哪里出了灾荒?
他看桓阁老严肃地盯了半天都没翻页,等也等不来他交接折子,只得自己去看,于是也一眼看见了卷头墨色浓重的、笔力纵横的“劾”字。
“劾新调边防将官疏?真是边关又出事了?”李阁老素来性急,等不到他看完,便就着这姿势抢先念起来:“臣闻自今年春以来,达贼屡犯山、陕、甘诸省……”
这本弹章写得十分简练,没有那些小官为炫耀文笔而作骈句的习惯。开篇直指边军之患,边关危势宛在眼前;弹劾诸将亦是有理有据,并非简单风闻而奏,竟将其家世、履历、交游状况列得清清楚楚,连同某日到某处花费若干银两也细细罗列出来。
纵是世袭勋贵、将官子弟,俸禄也有限,那些银钱来历亦有可查之处。
桓阁老越听心中越冷,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给马家交待,李阁老却越念越起劲,念到最后一个字仍意犹未足,感叹道:“好!这样有力的弹章我也多年未见了,边关连年内外忧不宁,内患未消,却又要将一群不急国难,只知花天酒地的庸将送到边城,岂得不出事?”
若待他们掌了边军权柄,惹出大乱,兵部上下不得辞其咎尔!
次辅张阁老也笑着点了点头:“这一本呈上,陛下必将追究这等误国之人,另派良将戍边,虏寇之危当不日而解,诚是值得庆幸之事。”
唯有吕阁老跟桓阁老一样痛心。
桓凌是他心爱的弟子,打从当初桓凌拜见他这个座师时他就觉得此子眼神清正,性情坚毅,是个可以成事的人。后来他虽然自请外放,做了一任通判,却并非真个自暴自弃,而是在外扎扎实实地造福一地,且又养了讲学名士的人望回来,在文人当中也有清誉。
这么个优秀弟子,他是想好好保存,将来资历到了再培养做接班人的,并不想让他硬碰硬地弹劾外戚——当今膝下没有嫡子,兼着中宫虚悬,将来大位唯落到周王身上方是正统,这马家不是外戚而胜似外戚。
这本弹章上去,马家必定记恨,便是周王心中也难免不悦。如今陛下春秋鼎盛,又似有弹压诸王之意,倒还不妨事,但大郑自太祖以来历代天子也都非长寿之人,万一哪天宫车晏驾……
他这位弟子虽是周王妃的嫡亲兄长,可后宫中自然不乏佳人,周王妃又不是没有堂兄可加恩,他自己的前程却难保证了。
吕首辅暗叹一声,看向脸色黯淡的四辅,倒生出几分相怜之意,摇摇头道:“将这份奏章放上去,由陛下裁断吧。”
无论弹劾结果如何,言官毕竟不会因言获罪,他们两把老骨头在日还保得住一个孩子。
这本弹章就叫李三辅搁在最上头,别人倒也没去管他——既是拦不住要进上,搁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内侍来取走批过蓝的奏章,剩下的便只有等了。
四位阁老只情等待,都察院里的桓凌却不只是等,还要想应对之策:应对陛下召见,应对祖父斥责,应对小妹怨恨,应对周王不满……
等到下午午朝过后,一道上谕便传到都察院,召桓凌觐见。他搁下手中纸笔,整整衣冠,袖了这些日子整理好锁在自己值房的证词,沉着地随着总管太监入宫。
新泰帝每五日上一次早朝,桓凌在京时一直做言官,位在百官前列,也算是常见御颜,在妹妹嫁与周王时也曾进过内廷,故此见驾时进退行礼十分端庄稳重,并无失礼之态。
他跪在御前十数步外的地砖上,俯身说道:“臣户科给事中桓凌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泰帝手握奏章,向他微微扬手,问道:“这本奏章是你写的?你从何处得知这些将官之事的?”
一旁的首领太监便提醒桓凌起来回话,桓凌站起身来,落落大方地答道:“臣正是端五节前到城内灵泉寺游玩,见一戏班子唱得好,问其来历,则答曰是世袭指挥使潘某家中所养戏班。数问之下,则知潘某父子仅袭祖上荫功,不仅未曾经过战阵历练,弓马亦极生疏,多年来沉浸戏乐中,既不知兵也不敢战。
他垂眸看着脚前几块地砖,神色凌厉,声音却还沉稳如昔:“不久便是夏收,八月又是秋收,草原天寒粮少,之前又尝了抢掠中原的甜头,秋收前后必有再犯之举。臣只怕这样的将官调往受虏贼袭扰之地,一旦虏寇入侵,难免又要重蹈今春边塞诸城被贼所破的恶果!”
他说得铿锵有力,座上的新泰帝不由得微微颔首,却压了压嗓子,沉声问道:“你身为户科给事中,只宜纠查户部之误,如何查到兵科所属将官头上?是谁教你行此越权之举,谁替你寻来这些人的履历!”
桓凌低了低头,掩饰住嘴角没来由绽开的一点微笑,庄肃地答道:“臣当初在汀州府通判任上时曾学过些断案、捕拿盗匪的本事。查此事时是先知道了潘家之事,从他家关联之人查起,亦有兵部用将奏章、户部与兵部出入帐目可循,一点点牵出奏章上那些将军的。”
这些“走访调查”的法子还是他刚到汀州府时,时官儿怕他不会办案,特地到府城相陪,旦夕相处间慢慢教他的。
虽是在御前奏对这样严肃的场合,只消想起宋时,桓凌就忍不住心中快活。天子听说他这私访查案的本事,也自生出了几分好奇,命他细细将自己查访的过程交待出来。
桓凌便把自己实地走访调查诸将的过程细细讲来,并从袖子中掏出自家留存的证据,念了上头记录下的详细时间、地点、事件,讲解自己是如何从比对出想知道的细情。还有些暗中取来的口供,其中几张上面还带着签押,便拿给首领太监查看。
这一番奏对之后,新泰天子看向他时神情中更多了几分欣赏,声音也放得和缓许多,吩咐道:“且下去吧,朕自有裁断。”
桓凌依旧端端正正地行礼退下,这半天紧张的御前奏对都似乎没让他感觉到半分疲惫,出门时依旧身形挺拔,神色坚毅。一路上不少内侍宫人目送着他身影离去,而进了翰林院里,又有一群给事中、御史如同英雄般迎接他来。
他们言官专司弹劾、劝谏,与别的官员不同,都以做孤臣、诤臣为荣,哪怕天子有乱命也要封驳,更不管弹劾的人背靠着哪位皇子。
桓凌身为王妃之兄,却能为国事不计私利,弹劾周王的外家,简直是他们诤臣的楷模!
兵科都给事中与左右两位给事中自听说他弹劾了兵部尚书,便都有些惭愧自己只顾弹劾在外的将领,没能早早看出兵部之弊,递上这本该他们兵科先行之本。但如今也来得及,桓凌已然亲自入宫答对,开了个好头,他们也该拿出如刀利笔弹劾兵部尚书监管不利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