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开始黑东林党
黄道周忙起身拱手道:“阁老息怒!学生当时也是这么问叶公的,但叶公当时特地对我说,正因为您现在是内阁次辅,天子倚重,他一乡野致仕之官绅岂敢驱使阁臣!故而没有敢写信于您,而只是让学生替他来向您问好,听阁老教诲。”
韩爌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叶向高这个德高望重的前首辅会这么尊重他,且还主动放低姿态。
这让韩爌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
本来韩爌因为未能借着士子罢考的事整到方从哲而郁闷,所以在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叶向高只是给赵南星、郑三俊、钱谦益写信而未给自己写信时也就更加愤慨起来,而发了脾气。
但现在听黄道周这么一说,韩爌则顿时释怀,并道:“仆刚才失态了!”
说着,韩爌就继续问着黄道周:“叶公可还有其他话要你转达给仆?”
“叶公自言,如今东林失势,乃至整个士林不能辖制天子,就在于人心不齐,且上下无序,尤其是我东林诸君,行事没有章法,刘季晦(刘一燝)在阁时,与阁老您同列于禁内,然当时东林诸君子皆倚台谏之权而轻阁老之尊,故凡事行于鲁莽,而从未遵循阁老等劝,甚至还失礼傲慢以至于阁老们不但不能训借其势谏阻君王,反而被其连累。”
黄道周这么说后,韩爌连连点头。
他也不得不承认东林党就是太松散了,自己和刘一燝这些阁臣很多时候根本管不住东林党的言官,甚至还被东林党的言官拖累。
“知我者,叶公也!”
韩爌因此叹气说了一句。
“所以,阁老希望您能成为我东林之首,他写信于赵公与郑公以及钱公,其意就是要将门生故吏尽皆托于阁老门下,并要东林诸君子以后皆听阁老之言,另外,叶公还说希望阁老不要与方大兴过于龃龉,当效徐华亭(徐阶)和张蒲州(张四维)二公,忍而后动。”
黄道周说了起来。
韩爌听后很是敬服,尤其是当他想到自己没能借着士子罢考的事让方从哲吃亏后,他不得不承认叶向高到底是前首辅,虽远在乡间,但对朝局的认识比自己清楚。
所以,韩爌不由得说道:“若是叶公回内阁,朝堂也不至于到如此局面,可陛下就是不用叶公,唉!”
黄道周没有在皇帝朱由校没让叶向高回内阁的话题上继续聊下去,因为他知道韩爌其实也只是嘴上说说想让叶向高回来而已。
黄道周只说道:“赵公与郑公以及钱公已经开始劝士子们不要罢考,甚至也劝他们让更多举子和在京官员子弟来京赴考,次辅也有不少门生,到时候还请阁老也劝说一下要罢考的门下士子。”
韩爌点首:“这个自然,仆已让人连夜去打了招呼,甚至没打算今年应试的都来应试,以免真让非东林士子占尽风头。”
与此同时。
方府。
亓诗教来见了方从哲,且道:“元辅,下官已按您的吩咐人让立即通报与我们走得近的北方士子,让他们积极应考,即便没打算今年应考的,也来应考,争取在这增多的一百个进士名额中多占份额。”
方从哲听后点了点头:“也不知道那些罢考的近千南方士子还罢考不罢考。”
……
这一天是顺天乡试开考的日子。
应考举子甚多。
整个考场外塞满了人,摩肩接踵,冠带如云。
而方从哲则因此不由得皱着眉头问着李汝华和孙如游等人:“诸位,不是说有很多士子罢考吗,怎么今年顺天乡试的人数似乎比往年更多?”
“想必是陛下增加乡试名额的法子真起了作用,按照规制,在京官员子弟是准许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如今看来,只怕是官员们阻止了自家子弟罢考的行为,甚至还让自家子弟积极应考。”
李汝华说了起来。
方从哲则点首道:“圣旨还没下多久呢,能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参加乡试的人,可见不仅仅是因为陛下的恩德起了作用,是背后有人先活动了起来。”
李汝华听后也恍然大悟:“元辅说得对,你说会是谁呢?”
“只能是在福建养闲的那位,不然谁会有这能耐。”
方从哲神色不悦地回了一句。
他知道他想借这次机会让更多北方士子进入朝堂的打算已经被叶向高所阻挡,所以心情有些不爽。
……
“他方从哲也遇到对手了,他应该感谢朕没让叶向高回到内阁。”
朱由校在得知顺天府乡试应考人数不但没有少反而比往年多不少士子后就因此笑了起来。
当然。
朱由校一开始就已经猜到南方的士绅们不可能那么老实的在自己出了那样狠厉的政策后还罢考。
所以,朱由校也没指望可以靠这次士子罢考以及顺天府乡试与明年会试让北方士绅打压得了南方士绅。
毕竟南方士绅又不傻,在明知道皇帝拉拢北方士绅而不惧怕士子罢考之事且严厉打击罢考之事后还傻傻的罢考。
朱由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南北士绅的矛盾的达到自己稳固皇权的目的。
这一次,因为夷了李三才三族与杀了八十七名大闹锦衣卫的士子而导致士子罢考之事因为南方士绅准确说是东林士绅的主动妥协而没有发生。
所以,这无疑意味着朱由校对士子不妥协乃至强硬处理的行为不会影响士大夫们要继续为朝廷效命的动力。
谁让大明是目前整个华夏大地唯一可以出仕的朝廷呢。
方从哲有些失落地回了家。
但他一回家,就看见了自家门前停满了车轿,而且在自家东院房里还站满了人。
方从哲怕被打扰干脆从垂花门西侧绕了过去,然后来到柳氏房中问:“那个逆子在做什么?”
大户人家,长子一般住东厢房,所以,方从哲一见东院房里人很多,也就猜到是自己儿子请来的这么多人。
柳氏忙回道:“现在东院里天天有人来,说是要开书铺。”
“书铺?”
方从哲有些不解,但旋即明白了过来,也就失笑道:“由他吧,这样他也能开心点。”
……
“次辅就是次辅!只要家父还在首辅一日,他韩爌就永远是个摆设,所以他是不足为虑的,真正难对付的还是叶向高、赵南星、郑三俊这些人;
尤其是叶向高,此人虽然已经致仕,但其资历在家父之上,且善于用势,手段高明,如今又在庙堂之外,就更加难抓到把柄,但底下的这些从不服管教的东林官员就好对付了;
我的意思是先把底下这些东林官员的丑事先揭露出来,这本冯佥都所撰写的《东林朋党祸事揭露》当速速刊印,并摘抄精彩处写成匿名揭帖帖于各处!让世人皆知东林诸人的丑事,甚至请说书人讲之,改成童谣令街巷小孩唱之!总之,目的就一个,把这些东林君子搞臭,让他们不再好意思自称君子!”
方世鸿此时向来到自己东院的顾秉谦、冯铨等文官士子说了起来。
这些文官士子都是被方世鸿以文会友的方式结交的一帮亲信文人,其主要任务就是替方从哲写文章黑东林党。
韩爌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叶向高这个德高望重的前首辅会这么尊重他,且还主动放低姿态。
这让韩爌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
本来韩爌因为未能借着士子罢考的事整到方从哲而郁闷,所以在通过秘密渠道得知叶向高只是给赵南星、郑三俊、钱谦益写信而未给自己写信时也就更加愤慨起来,而发了脾气。
但现在听黄道周这么一说,韩爌则顿时释怀,并道:“仆刚才失态了!”
说着,韩爌就继续问着黄道周:“叶公可还有其他话要你转达给仆?”
“叶公自言,如今东林失势,乃至整个士林不能辖制天子,就在于人心不齐,且上下无序,尤其是我东林诸君,行事没有章法,刘季晦(刘一燝)在阁时,与阁老您同列于禁内,然当时东林诸君子皆倚台谏之权而轻阁老之尊,故凡事行于鲁莽,而从未遵循阁老等劝,甚至还失礼傲慢以至于阁老们不但不能训借其势谏阻君王,反而被其连累。”
黄道周这么说后,韩爌连连点头。
他也不得不承认东林党就是太松散了,自己和刘一燝这些阁臣很多时候根本管不住东林党的言官,甚至还被东林党的言官拖累。
“知我者,叶公也!”
韩爌因此叹气说了一句。
“所以,阁老希望您能成为我东林之首,他写信于赵公与郑公以及钱公,其意就是要将门生故吏尽皆托于阁老门下,并要东林诸君子以后皆听阁老之言,另外,叶公还说希望阁老不要与方大兴过于龃龉,当效徐华亭(徐阶)和张蒲州(张四维)二公,忍而后动。”
黄道周说了起来。
韩爌听后很是敬服,尤其是当他想到自己没能借着士子罢考的事让方从哲吃亏后,他不得不承认叶向高到底是前首辅,虽远在乡间,但对朝局的认识比自己清楚。
所以,韩爌不由得说道:“若是叶公回内阁,朝堂也不至于到如此局面,可陛下就是不用叶公,唉!”
黄道周没有在皇帝朱由校没让叶向高回内阁的话题上继续聊下去,因为他知道韩爌其实也只是嘴上说说想让叶向高回来而已。
黄道周只说道:“赵公与郑公以及钱公已经开始劝士子们不要罢考,甚至也劝他们让更多举子和在京官员子弟来京赴考,次辅也有不少门生,到时候还请阁老也劝说一下要罢考的门下士子。”
韩爌点首:“这个自然,仆已让人连夜去打了招呼,甚至没打算今年应试的都来应试,以免真让非东林士子占尽风头。”
与此同时。
方府。
亓诗教来见了方从哲,且道:“元辅,下官已按您的吩咐人让立即通报与我们走得近的北方士子,让他们积极应考,即便没打算今年应考的,也来应考,争取在这增多的一百个进士名额中多占份额。”
方从哲听后点了点头:“也不知道那些罢考的近千南方士子还罢考不罢考。”
……
这一天是顺天乡试开考的日子。
应考举子甚多。
整个考场外塞满了人,摩肩接踵,冠带如云。
而方从哲则因此不由得皱着眉头问着李汝华和孙如游等人:“诸位,不是说有很多士子罢考吗,怎么今年顺天乡试的人数似乎比往年更多?”
“想必是陛下增加乡试名额的法子真起了作用,按照规制,在京官员子弟是准许参加顺天府乡试的,如今看来,只怕是官员们阻止了自家子弟罢考的行为,甚至还让自家子弟积极应考。”
李汝华说了起来。
方从哲则点首道:“圣旨还没下多久呢,能一下子增加这么多参加乡试的人,可见不仅仅是因为陛下的恩德起了作用,是背后有人先活动了起来。”
李汝华听后也恍然大悟:“元辅说得对,你说会是谁呢?”
“只能是在福建养闲的那位,不然谁会有这能耐。”
方从哲神色不悦地回了一句。
他知道他想借这次机会让更多北方士子进入朝堂的打算已经被叶向高所阻挡,所以心情有些不爽。
……
“他方从哲也遇到对手了,他应该感谢朕没让叶向高回到内阁。”
朱由校在得知顺天府乡试应考人数不但没有少反而比往年多不少士子后就因此笑了起来。
当然。
朱由校一开始就已经猜到南方的士绅们不可能那么老实的在自己出了那样狠厉的政策后还罢考。
所以,朱由校也没指望可以靠这次士子罢考以及顺天府乡试与明年会试让北方士绅打压得了南方士绅。
毕竟南方士绅又不傻,在明知道皇帝拉拢北方士绅而不惧怕士子罢考之事且严厉打击罢考之事后还傻傻的罢考。
朱由检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南北士绅的矛盾的达到自己稳固皇权的目的。
这一次,因为夷了李三才三族与杀了八十七名大闹锦衣卫的士子而导致士子罢考之事因为南方士绅准确说是东林士绅的主动妥协而没有发生。
所以,这无疑意味着朱由校对士子不妥协乃至强硬处理的行为不会影响士大夫们要继续为朝廷效命的动力。
谁让大明是目前整个华夏大地唯一可以出仕的朝廷呢。
方从哲有些失落地回了家。
但他一回家,就看见了自家门前停满了车轿,而且在自家东院房里还站满了人。
方从哲怕被打扰干脆从垂花门西侧绕了过去,然后来到柳氏房中问:“那个逆子在做什么?”
大户人家,长子一般住东厢房,所以,方从哲一见东院房里人很多,也就猜到是自己儿子请来的这么多人。
柳氏忙回道:“现在东院里天天有人来,说是要开书铺。”
“书铺?”
方从哲有些不解,但旋即明白了过来,也就失笑道:“由他吧,这样他也能开心点。”
……
“次辅就是次辅!只要家父还在首辅一日,他韩爌就永远是个摆设,所以他是不足为虑的,真正难对付的还是叶向高、赵南星、郑三俊这些人;
尤其是叶向高,此人虽然已经致仕,但其资历在家父之上,且善于用势,手段高明,如今又在庙堂之外,就更加难抓到把柄,但底下的这些从不服管教的东林官员就好对付了;
我的意思是先把底下这些东林官员的丑事先揭露出来,这本冯佥都所撰写的《东林朋党祸事揭露》当速速刊印,并摘抄精彩处写成匿名揭帖帖于各处!让世人皆知东林诸人的丑事,甚至请说书人讲之,改成童谣令街巷小孩唱之!总之,目的就一个,把这些东林君子搞臭,让他们不再好意思自称君子!”
方世鸿此时向来到自己东院的顾秉谦、冯铨等文官士子说了起来。
这些文官士子都是被方世鸿以文会友的方式结交的一帮亲信文人,其主要任务就是替方从哲写文章黑东林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