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北开加油站 第438节
库尔班江回答:“快了快了,工程队的老总说,还有个把月,就能修好了。”
说起这事儿,库尔班江就特别兴奋,接着又说:“村子里的老人商量了一下,等到了路修好的那天,把镇上的领导都请过来,我们搞个通车仪式,好好庆祝庆祝哩。”
这条公路是这十里八乡,第一条不是由公家出头建的公路,早就名声远扬了。
现在在巴河,没人不知道雅喀什村的。
乃至放大到整个x市,知道雅喀什村的人也很多。
原因无他,因为牧雅林业和雅喀什村的关系密切。
就连牧雅的雅字,都出自这条村子。
现在雅喀什村花巨资修了这么一条大公路,别提让人多羡慕了。
要知道对于荒漠上的人来说,一条公路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
库尔班江对陈牧问道:“小牧,你上一次说,等公路修好了,就要村子附近修建果子的加工厂,是不是真的哩?”
陈牧点点头:“对,等公路修好了,我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情。”
果园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只过了大半年,果园的面积就已经比去年大了将近两倍,果树的数量也增长了两倍。
这样一来,如果不未雨绸缪,等到今年收获的季节来了,陈牧恐怕有得头疼这些果子的出路了。
虽说上一次的果子顺利卖出去了,可那是陈牧使用了地图道具的结果,这道具可不是随时都能有的,陈牧可没信心今年还能像去年那样轻易把果子卖出去。
而且,大果沙棘越来越多。
这玩意儿营养价值是高,可保存起来也难。
去年拖了一段时间才出手,就有很多都坏了,损失也不小。
所以,陈牧已经下定决心要搞加工厂了。
他准备搞两种加工厂,一种是果品加工,专门处理自家的果子,另一种是肉苁蓉加工,加工自家产的肉苁蓉。
随着一年多来肉苁蓉给农民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看到了种植肉苁蓉的好处,所以现在基本上在x市种树的农户,已经家家户户都在种肉苁蓉了。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陈牧按照自己卖树和卖肉苁蓉种子的记录估算,明年的肉苁蓉收获恐怕还要增加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就x市一地的肉苁蓉,量就已经很大了,这还不包括x市以外的地区。
陈牧现在的肩膀上,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一点压力。
这压力并不来自于其他什么人,而来自于他自己。
那么多人因为他的关系种上了肉苁蓉,万一这里面出现什么问题,那损失可不只有他一家,而是千家万户。
虽然现在他收上来的肉苁蓉在阿奇善供不应求,可这种事儿还是得未雨绸缪,不能把出路都放在外头。
他自己也要投资加工产业,就算将来阿奇善那边的销量不行了,他还有能力把肉苁蓉吃下来,加工出来卖出去。
当然,想要搞一个厂子,千头万绪要看顾的事情很多,他未必有时间去盯着。
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就和处理北雁林场一样,他准备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加工厂。
管理一个新的工厂,怎么看也比管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的北雁林场要容易得多,陈牧觉得找这样的经理人应该不难,这事儿他早已经交给汪静汶去物色了。
另一个是要建加工厂,那就必须要有设备和生产线,这一点陈牧也想好了,以后要拜托帕孜勒去帮忙找。
帕孜勒一直做着农机生意,和国内外的许多贸易公司都很熟,有他穿针引线,买设备和生产线应该没问题。
现在对于陈牧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了。
“那两千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要回来……”
如果能把联和国那两千万要回来,一切都好办了。
否则,他可能就要去找地方贷款了。
第642章 用过都说好(1)
早在很久之前,联和国环境规划署就发动了一个名为“十亿树木行动”的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沙漠化、植树绿化、建立绿洲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范畴,减缓蓝星暖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后来,这个计划经过演化,又变成了“百万森林”植树计划,在全球五大洲种植了数以百万计的树木。
北菲地区,一直是土地沙漠化的重灾区。
因为整个地区发展落后,再加上长年遭到殖民者们的掠夺,大部分国家和百姓都生活在贫穷之中,这里基本上没有沙漠治理一说。
他们不可能像夏国这样,举一国之力进行集中治理,全民种树。
所以沙漠的面积每年都在变大,完全没有办法控制。
平常时候,只有环境规划署下面的一些小型环保组织,在做着植树治沙的事情,而他们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花钱雇佣当地的百姓来工作。
图库尔提就是其中一个受到雇佣的农民。
雇佣他的组织叫做北非青年环保战士联盟,他们的组织者是一名受过联和国奖励的女性环保者——赫巴阿尔法拉。
图库尔提一大早就在村子口等待着,今天是组织送来树苗的日子。
组织每个月都会定期给雇佣的农民送来树苗,让他们去种树,只要当月把树苗份额种完,就算完成工作。
当然,组织也会时不时派人检查种树的效果,因为有些喜欢偷奸耍滑的人,总会偷偷把树苗扔掉白领工资。
图库尔提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文化不高,仅限于识几百个字的水平,可他却很清楚沙漠的危害,种树是唯一能够让沙漠变好的方法,就算不给钱他也愿意去做,只要能在养活家人的前提下。
等了一会儿,树苗送过来了。
图库尔提站起来,朝着车子挥手。
车子停下,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都是熟人。
白人叫做迈克,是环境规划署的职员,主要工作是运送树苗,并且分派。
那个黑人小伙是当地人,叫做瓦利德,为北非青年环保战士联盟工作,主要任务是和当地百姓沟通,并且记录树苗分派的情况。
图库尔提平时就是和这两人打交道的,所以已经很熟,他用当地的语言先向对方问好,然后就问他们为什么迟到了,因为他一直在看着地上插着的那根树枝算时间,树枝的影子已经短了一半了。
“这一次的树苗运送过来迟了好多天,我们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交接,凌晨才整理完的,所以早上出发就迟了一点。”
白人迈克用他蹩脚的当地语解释,图库尔提很认真的听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
瓦利德笑着拍了拍图库尔提的肩膀:“先把树苗搬下来吧,我们要赶着去下一条村子。”
“好的。”
图库尔提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活。
车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树苗,一捆一捆的,和以前一样。
不过让图库尔提有点奇怪的是,这些树苗似乎和之前的有点不一样,所以他直接就问了:“这些树苗怎么和上两个月的不一样?”
迈克回答:“上一批树苗已经用完了,这是新的树苗。”
图库尔提有点失望的皱了皱眉,对迈克说:“为什么不用上一次的树苗?那些树苗很好,种下去就能长起来,比其他的树苗都要好,我喜欢种那样的树苗。”
图库尔提的话儿说得有点快,迈克听不太懂,只能靠瓦利德翻译。
等弄明白图库尔提的意思,他拿起一捆树苗,看了看,有点疑惑的说:“我怎么觉得这些树苗长得更大,应该更好的……唔,怎么你们都说之前的那一批树苗好啊?”
“不是长得大不大的问题,是种下去能不能种活的问题。”
图库尔提手脚并用的解释起来:“以前我们种树,树苗种下去以后,几天不浇水就会死掉一半,风沙来了就更不用说,刚种下去的树苗根本活不下来。可还上两个月的树苗非常好,小树苗种下去就能活,浇水少一点也没关系,而且风沙来了也不怕,活下来的很多,这样种树才快。”
瓦利德连忙又给迈克翻译了图库尔提的话儿,然后又多问一句:“迈克,之前那些树苗是从哪里来的?既然农民们都说好,为什么不继续用那些树苗?”
迈克沉吟不语。
撒啦啦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这里常年被强烈的亚热带气流所控制,气候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想要成功治理,目前根本看不到希望。
现在联和国环境规划署和各个环保组织所形成的共识,基本上是希望能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理,有效控制住撒啦啦沙漠继续扩大,让沙漠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仅此而已。
他们在撒啦啦沙漠周边种树,说实在这些年来收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因为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水资源严重缺乏,种下去的树苗很难成活,让他们的努力很多时候都变成无用功。
而且,树苗种活以后,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维护。
对他们来说,维护就意味着需要雇佣更多的人手,花更多的钱。
这些都会是沉重负担,像他们这样的环保组织,这样的负担甚至会直接压垮他们的财务,所以并不容易。
之前,一路送苗,已经走过好几个村子,那些村子的农民都像图库尔提这样,交口称赞之前的树苗好,希望能继续用之前的树苗。
这让迈克意识到,之前的那种树苗真的是与众不同的,回头他必须向上反应,说明这个情况。
当然,作为联和国环境规划署的职员,他也听说过近期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于选购专员受贿的事情,似乎这一次换树苗的事情就和它有关。
这让他感觉有点无奈,他只是底层职员,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准备回去之后,立即就向上头汇报这事儿,如果不行他还会写邮件越级汇报,总之要把这件事情反应上去,让上头尽快弄来那种好用的树苗
第643章 用过都说好(2)
以色列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大概因为国家立国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其国内,95%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私人土地仅占5%。
他们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基布兹,另一种是莫沙夫。
基布兹是集体农场,土地使用的是向国家租赁的土地,相当于国有农场的形式。
莫沙夫是农业合作社,同样需要向国家租赁土地,不过生产经营的单位是以家庭为主。
以色列国就依靠着这样的农业生产形式,一边发展着节水农业,另一边还要进行沙漠化治理的工程。
以利沙是以色列国内一个农社的社员。
在以色列,拥有不少于450个莫沙夫,以利沙所在莫沙夫农社在这450个莫沙夫中非常普通,他也同样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民。
站在自己家的林地里,以利沙查看着其中一棵已经枯死的树苗,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儿来。
自从上一个星期开始,林地里就陆续出现新种树苗死去的事情,这让他无比烦恼,心情很不好。
按照规定,他必须在这一片种上树木,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沙场、减少扬尘和风蚀,保护后面的河堤,不会让农田的灌溉遭到破坏。
说起这事儿,库尔班江就特别兴奋,接着又说:“村子里的老人商量了一下,等到了路修好的那天,把镇上的领导都请过来,我们搞个通车仪式,好好庆祝庆祝哩。”
这条公路是这十里八乡,第一条不是由公家出头建的公路,早就名声远扬了。
现在在巴河,没人不知道雅喀什村的。
乃至放大到整个x市,知道雅喀什村的人也很多。
原因无他,因为牧雅林业和雅喀什村的关系密切。
就连牧雅的雅字,都出自这条村子。
现在雅喀什村花巨资修了这么一条大公路,别提让人多羡慕了。
要知道对于荒漠上的人来说,一条公路意味着什么,他们的心里都非常清楚。
库尔班江对陈牧问道:“小牧,你上一次说,等公路修好了,就要村子附近修建果子的加工厂,是不是真的哩?”
陈牧点点头:“对,等公路修好了,我就开始着手这件事情。”
果园规模越来越大,现在只过了大半年,果园的面积就已经比去年大了将近两倍,果树的数量也增长了两倍。
这样一来,如果不未雨绸缪,等到今年收获的季节来了,陈牧恐怕有得头疼这些果子的出路了。
虽说上一次的果子顺利卖出去了,可那是陈牧使用了地图道具的结果,这道具可不是随时都能有的,陈牧可没信心今年还能像去年那样轻易把果子卖出去。
而且,大果沙棘越来越多。
这玩意儿营养价值是高,可保存起来也难。
去年拖了一段时间才出手,就有很多都坏了,损失也不小。
所以,陈牧已经下定决心要搞加工厂了。
他准备搞两种加工厂,一种是果品加工,专门处理自家的果子,另一种是肉苁蓉加工,加工自家产的肉苁蓉。
随着一年多来肉苁蓉给农民带来的收入越来越多,很多人都看到了种植肉苁蓉的好处,所以现在基本上在x市种树的农户,已经家家户户都在种肉苁蓉了。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陈牧按照自己卖树和卖肉苁蓉种子的记录估算,明年的肉苁蓉收获恐怕还要增加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就x市一地的肉苁蓉,量就已经很大了,这还不包括x市以外的地区。
陈牧现在的肩膀上,已经隐约感觉到了一点压力。
这压力并不来自于其他什么人,而来自于他自己。
那么多人因为他的关系种上了肉苁蓉,万一这里面出现什么问题,那损失可不只有他一家,而是千家万户。
虽然现在他收上来的肉苁蓉在阿奇善供不应求,可这种事儿还是得未雨绸缪,不能把出路都放在外头。
他自己也要投资加工产业,就算将来阿奇善那边的销量不行了,他还有能力把肉苁蓉吃下来,加工出来卖出去。
当然,想要搞一个厂子,千头万绪要看顾的事情很多,他未必有时间去盯着。
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就和处理北雁林场一样,他准备聘用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加工厂。
管理一个新的工厂,怎么看也比管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大堆的北雁林场要容易得多,陈牧觉得找这样的经理人应该不难,这事儿他早已经交给汪静汶去物色了。
另一个是要建加工厂,那就必须要有设备和生产线,这一点陈牧也想好了,以后要拜托帕孜勒去帮忙找。
帕孜勒一直做着农机生意,和国内外的许多贸易公司都很熟,有他穿针引线,买设备和生产线应该没问题。
现在对于陈牧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钱了。
“那两千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要回来……”
如果能把联和国那两千万要回来,一切都好办了。
否则,他可能就要去找地方贷款了。
第642章 用过都说好(1)
早在很久之前,联和国环境规划署就发动了一个名为“十亿树木行动”的计划。
这个计划主要目标是为了防沙漠化、植树绿化、建立绿洲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范畴,减缓蓝星暖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后来,这个计划经过演化,又变成了“百万森林”植树计划,在全球五大洲种植了数以百万计的树木。
北菲地区,一直是土地沙漠化的重灾区。
因为整个地区发展落后,再加上长年遭到殖民者们的掠夺,大部分国家和百姓都生活在贫穷之中,这里基本上没有沙漠治理一说。
他们不可能像夏国这样,举一国之力进行集中治理,全民种树。
所以沙漠的面积每年都在变大,完全没有办法控制。
平常时候,只有环境规划署下面的一些小型环保组织,在做着植树治沙的事情,而他们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花钱雇佣当地的百姓来工作。
图库尔提就是其中一个受到雇佣的农民。
雇佣他的组织叫做北非青年环保战士联盟,他们的组织者是一名受过联和国奖励的女性环保者——赫巴阿尔法拉。
图库尔提一大早就在村子口等待着,今天是组织送来树苗的日子。
组织每个月都会定期给雇佣的农民送来树苗,让他们去种树,只要当月把树苗份额种完,就算完成工作。
当然,组织也会时不时派人检查种树的效果,因为有些喜欢偷奸耍滑的人,总会偷偷把树苗扔掉白领工资。
图库尔提不是这样的人,他虽然文化不高,仅限于识几百个字的水平,可他却很清楚沙漠的危害,种树是唯一能够让沙漠变好的方法,就算不给钱他也愿意去做,只要能在养活家人的前提下。
等了一会儿,树苗送过来了。
图库尔提站起来,朝着车子挥手。
车子停下,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白人和一个黑人,都是熟人。
白人叫做迈克,是环境规划署的职员,主要工作是运送树苗,并且分派。
那个黑人小伙是当地人,叫做瓦利德,为北非青年环保战士联盟工作,主要任务是和当地百姓沟通,并且记录树苗分派的情况。
图库尔提平时就是和这两人打交道的,所以已经很熟,他用当地的语言先向对方问好,然后就问他们为什么迟到了,因为他一直在看着地上插着的那根树枝算时间,树枝的影子已经短了一半了。
“这一次的树苗运送过来迟了好多天,我们昨天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交接,凌晨才整理完的,所以早上出发就迟了一点。”
白人迈克用他蹩脚的当地语解释,图库尔提很认真的听了好一会儿才听明白。
瓦利德笑着拍了拍图库尔提的肩膀:“先把树苗搬下来吧,我们要赶着去下一条村子。”
“好的。”
图库尔提二话不说就开始干活。
车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树苗,一捆一捆的,和以前一样。
不过让图库尔提有点奇怪的是,这些树苗似乎和之前的有点不一样,所以他直接就问了:“这些树苗怎么和上两个月的不一样?”
迈克回答:“上一批树苗已经用完了,这是新的树苗。”
图库尔提有点失望的皱了皱眉,对迈克说:“为什么不用上一次的树苗?那些树苗很好,种下去就能长起来,比其他的树苗都要好,我喜欢种那样的树苗。”
图库尔提的话儿说得有点快,迈克听不太懂,只能靠瓦利德翻译。
等弄明白图库尔提的意思,他拿起一捆树苗,看了看,有点疑惑的说:“我怎么觉得这些树苗长得更大,应该更好的……唔,怎么你们都说之前的那一批树苗好啊?”
“不是长得大不大的问题,是种下去能不能种活的问题。”
图库尔提手脚并用的解释起来:“以前我们种树,树苗种下去以后,几天不浇水就会死掉一半,风沙来了就更不用说,刚种下去的树苗根本活不下来。可还上两个月的树苗非常好,小树苗种下去就能活,浇水少一点也没关系,而且风沙来了也不怕,活下来的很多,这样种树才快。”
瓦利德连忙又给迈克翻译了图库尔提的话儿,然后又多问一句:“迈克,之前那些树苗是从哪里来的?既然农民们都说好,为什么不继续用那些树苗?”
迈克沉吟不语。
撒啦啦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这里常年被强烈的亚热带气流所控制,气候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想要成功治理,目前根本看不到希望。
现在联和国环境规划署和各个环保组织所形成的共识,基本上是希望能努力通过科学的治理,有效控制住撒啦啦沙漠继续扩大,让沙漠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仅此而已。
他们在撒啦啦沙漠周边种树,说实在这些年来收效甚微。
原因很简单,因为恶劣的环境和气候,水资源严重缺乏,种下去的树苗很难成活,让他们的努力很多时候都变成无用功。
而且,树苗种活以后,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维护。
对他们来说,维护就意味着需要雇佣更多的人手,花更多的钱。
这些都会是沉重负担,像他们这样的环保组织,这样的负担甚至会直接压垮他们的财务,所以并不容易。
之前,一路送苗,已经走过好几个村子,那些村子的农民都像图库尔提这样,交口称赞之前的树苗好,希望能继续用之前的树苗。
这让迈克意识到,之前的那种树苗真的是与众不同的,回头他必须向上反应,说明这个情况。
当然,作为联和国环境规划署的职员,他也听说过近期传得沸沸扬扬的有关于选购专员受贿的事情,似乎这一次换树苗的事情就和它有关。
这让他感觉有点无奈,他只是底层职员,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他能做决定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准备回去之后,立即就向上头汇报这事儿,如果不行他还会写邮件越级汇报,总之要把这件事情反应上去,让上头尽快弄来那种好用的树苗
第643章 用过都说好(2)
以色列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大概因为国家立国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其国内,95%的土地归国家所有,私人土地仅占5%。
他们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基布兹,另一种是莫沙夫。
基布兹是集体农场,土地使用的是向国家租赁的土地,相当于国有农场的形式。
莫沙夫是农业合作社,同样需要向国家租赁土地,不过生产经营的单位是以家庭为主。
以色列国就依靠着这样的农业生产形式,一边发展着节水农业,另一边还要进行沙漠化治理的工程。
以利沙是以色列国内一个农社的社员。
在以色列,拥有不少于450个莫沙夫,以利沙所在莫沙夫农社在这450个莫沙夫中非常普通,他也同样是很普通的一个农民。
站在自己家的林地里,以利沙查看着其中一棵已经枯死的树苗,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儿来。
自从上一个星期开始,林地里就陆续出现新种树苗死去的事情,这让他无比烦恼,心情很不好。
按照规定,他必须在这一片种上树木,只有这样才能稳定沙场、减少扬尘和风蚀,保护后面的河堤,不会让农田的灌溉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