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工业井喷
  教育经费占据中央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这个比例也许看上去会觉得非常低,远不如后世的百分之十几,但是具体时代不同,所以肯定不能把二十一世纪的比例直接套用到十九世纪中期上。
  此外这里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只是说中央财政支出,并不包括地方财政支出。
  根据帝国的税务相关条例,税收由财务部统一收取,其中的大部分会直接上缴国库,一部分则是留给当地财政充当地方经费。
  所以说财政收入、支出的时候,得细分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
  而这也是为什么上海、松江府、广州等一些经济较好的地方能够自行发展工业以及兴办教育的原因,因为他们尽管给国库上缴了大量的税收,但是留下来的部分依旧数额庞大。
  而帝国内的大部分普通州府的地方财政里头,其中大部分都是行政开支,用以给国家雇员发放薪资补贴等,因为国家雇员的薪资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中央财政直接支付,这个是固定的,比如省巡抚的每年八千圆的年薪,另外一部分则是地方财政发放的职位工资,这个根据各地方不同发放标准也不同,当然了具体标准也不是地方可以自行制定,而是财务部会根据各地方的收入、物价水平进行调整给出一个指导标准,地方财政则是在这个标准内给国家雇员发放职位工资。
  地方财政的一部分用来发工资了,剩下一部分就是用来修路铺桥,维护水利设施等,而自从推广新式教育后,教育经费却是成为了各地方,尤其是一些县、府财政的大头开支。
  每年几千圆的投入对于一个地方财政收入只有几万甚至不足一万的穷州县而言,其教育经费占据财政开支的比例是相当大的。
  总体而言,教育经费在各地方财政的开支里头,普遍占据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一些州府的教育经费支出甚至能够达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这倒不是各地方官员有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觉悟,而是因为开办新式学校,推广新式学科是政治任务,而且还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政绩,自古以来‘文风教化’就是地方官员的一大政绩所在,对于帝国而言同样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的州府,要资源没资源,要工业没工业,甚至要农业都没农业,这些啥都没有的地方官员要想获得政绩可就太难了,工业办不了,而农业方面田地也就那么多,这年头天上又不可能掉下政绩让他们升官,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官员是不犯错但是也出不了头。
  而如今呢,就算你治理的县啥都没,但是也可以通过兴办教育来摆脱这种困境啊。
  咬咬牙办上几所学校,过上几年自己兴许就能够落下一个‘教化有方’的考语,兴许仕途就一片明朗了。
  如此也就造成在地方财政上,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是比较大的。
  如果结合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话,虽然具体数据难以统计,但是在整体财政支出上,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该是会在百分之十左右,兴许还会再多那么一两个百分点。
  不过就算帝国对教育投入再大,但是受限于帝国本身的经济发展有限,投入的比例就算大一些,但是也难以满足帝国全国范围内的新式教育开办。
  全中国有多大,按面积算可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按人口算的话大约是三点五亿到三点八亿之间,帝国的具体人口有多少,帝国民政部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做一个大概的推测。
  省级单位就有二十四个,领土以及行政划分基本上沿袭前清时代,不过也有所改变,和前清相比,增加了东北三省,草原蒙古,乌台两省,增设西藏省,而关内十八省则是照旧。
  偌大的帝国领土上,需要多少新式学校才能够彻底普及新式教育?
  所以哪怕是帝国已经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全国性普及,并让所有的适龄孩子都能上学的话估计都得几十年以后了。
  如今帝国的教育虽然开始推广新式教育,但是依旧是和封建时期的精英教育一样,帝国的教育资源只对少部分学子开放,而绝大部分的民众是无法享受到帝国的教育资源的。
  以前一个县也就一个县学,现在一个县普通也就只有一所高等小学,一个县的高等小学的学生多则数百,少则数十。
  而一个县的适龄学童肯定是不止这么多的。
  执行精英教育模式是目前帝国的教育现状,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教育经费就这么多,学位就这么点,根本无法让所有适龄学子都能上学。
  不过如此也就有了一个好处,那就是学校少了,求学的人又多,相对而言竞争都比较大,通常能够考入高等中学的学子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学霸级的角色,至于那些能够考入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学子,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在这个时代说是天才也不为过。
  这从高等教育学校里,学生们的自学风气非常流行就可以看得出来。
  要知道除了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外,其他学校的教育质量其实相当有限,哪怕是那些高等中学的教学水平也相当有限,更不要说在下面那些州府的初等中学,高等小学了。
  这些就读的学生们要想脱颖而出,基本都得需要一颗聪明绝顶的脑袋,老师水平有限教不了你,你就得自学,如果自学学不了,那么就别指望能够考上大学了。
  这年岁里,能够考上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学子们,个个都是学霸,这些学生的水平在报考大学之前,基本上就已经超越了之前教授他们的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全国那么多考试里脱颖而出。
  因此目前状态下的那些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的学生们是和后世的大学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混日子上几年学的人基本没有。
  这种经营教育制度下,等到直隶大学、南广大学、上海大学以及数所高等师范学校顺利开办,并顺利提供毕业生的时候,以后每年都可以为帝国供应数千名各类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这些人普遍会进入官场。
  毕竟数千年来学子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不过也有一部分会进入工商界,尚有一部分会留在教育、学术界里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
  这些学子也成为了帝国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不过每年要提供数千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现在还太早,因为如今直隶大学、南广大学、上海大学都还处于筹办期,首期招生会是在今年的夏季,而等这三所大学的首批学生毕业,那都得四年以后了。
  也就是说,未来的这三四年里,帝国的大学生依旧只有帝国大学和江南大学这两所大学的学生。
  此外还有几所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以及比较特殊的上海工商学校的学生。
  未来数年内,帝国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高等人才还是比较稀少的。
  不过现在高端人才少了不代表帝国就会停下发展的脚步。
  事实上,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主持负责帝国发展,尤其是工商业发展的还是一些半路出家的人才,他们并没有接受正规的新式教育,但是他们好学,同时很多干脆本身都是工商业出身的。
  要知道早年林哲的幕府里,众多幕僚们基本都是从工商界里招募,还有一些南洋地区的华人。
  他们兴许不知道怎么炼钢铁,但是他们却是知道钢铁行业的重要性,以及支持钢铁行业的发展。
  比如郭龙云,他就是帝国发展工商业的代表人物,但是你要说他多懂得纺织、钢铁这些行业也是不对的,因为他压根就不懂这些。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大力扶持纺织和钢铁业的发展。
  这一点对于官员而言尤为重要。
  人嘛,不可能是全才,对于一个官员来说,你是不是懂得一些具体行业的知识其实并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那些行业是需要支持的,那些行业是需要发展的就已经足够了。
  帝国很多新派官员里,其实都是这种人,说起发展工商业里头头是道,但是你让他说具体怎么筹办一个钢铁厂或者纺纱厂那是肯定要抓瞎的,但是这并不会妨碍组织部给他们一个善于实业的评价。
  因为怎么办厂那是商人们需要考虑的事,具体技术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的事,对于官员而言,推出各种政策吸引商人们办厂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事。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个满口之乎者也,句句不离圣人的传统儒家科举出身的官员们大谈特谈如何发展工商业。
  进入1862年 后的帝国,兴办工商已经成为了帝国的主要施政方阵,也是官员们最容易出政绩的一个突破方向,所以你可以看到凡是有些条件的地方州府都是积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通商港口里更是如此,大量的工厂再各个通商港口城市里建立了起来,然后依靠地理优势发展经济。
  1862年,对于帝国的工商业而言,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年份!
  仅仅是1862年的第一季度,全国范围内申请设立的各类企业就高达四百多家,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
  其中新增了三十五家煤矿,六家铁矿,一座金矿,此外尚有设计零件制造,维修等业务的机械产业六家。
  同时纺织业依旧是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新增纺纱,织布,印染等棉纺企业三十六家。
  生丝行业倒是增长速度不快,只有一家生丝企业建立,但是这家设立在南通的蒸汽缫丝厂的注册资金就高达五百万,由此可以看出帝国的生丝行业的资本集中有多么厉害。
  如今帝国的生丝行业有朝着资本密集化,甚至垄断化的步伐前进,由于一些规模庞大的生丝厂商有着各种优势,一些投资小的生丝厂商基本上很难生存下去,往往会被那些大型生丝企业收购吞并。
  如此也就导致了,生丝行业里的新建工厂虽然速度缓慢了下来,但是基本上只有有人敢涉足投资生丝行业,那基本都是带着至少好几百万资金入场的,要不然很有可能被那些大资本吞的一干二净。
  尤其是在上海这边,能够涉足生丝产业的都是一些大型资本,皇室产业的上海纺织公司就不说了,其他的一些生丝企业基本也都是一些资本巨无霸,背后里基本都站着外资银行、本土的一些传统钱庄或者新式银行,还有就是一些传统的富豪家族,资产少说也有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
  现在的生丝产业乃是属于非常典型的资本密集产业,利润高,但是投入也大,没有几百万资金在手根本就玩不转,就算勉强开起来了也是给人打白工,最后只能惨兮兮的赚一点加工费。
  因为开办蒸汽缫丝厂,固定资产的投入其实并不算大,区区些许机器设备而已,工人的薪资也不算高,真正开支大的是收购蚕茧,然后生产出来后贩卖给洋行或者干脆运输到欧洲出售的这一个过程中,会严重的挤压流动资金。
  随随便便都是上百万的货款压在上头,大型一些的蒸汽缫丝厂甚至会被挤占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货款。
  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资金的话,就得借贷,而不管什么时代,银行家都是最贪心的,每年的蚕茧上市时,那些蒸汽缫丝厂去找银行或者钱庄融资的时候,银行家们就会开出极高的利息。
  如果借了,你一年坐下来就会发现大半的利润都被那些银行家的吸血鬼给拿走了!
  不借的话,你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收购蚕茧,更不要说和那些农民直接签订预购协议来保障蚕茧供应了,到时候没有货源那就是妥妥的倒闭破产啊。
  因此对于生丝行业而言,自身的资金充足与否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是能够和上海纺织公司一样,随时都能够有上千万圆的流动资金作为保障,自身有着充足的资金来收购蚕茧,囤积货物,甚至能够自行组织远洋商船把生丝运往欧洲贩卖,那么就能够独吞超高利润。
  但是如果你自身没有充足的资金,那么就得去借,而这样一来,大头都会被那些银行家们拿走,最后在出货过程中,由于无法直接运往欧洲贩卖,只能是把生丝出售给洋行或者上海纺织公司这些有着远洋运输以及销售渠道的企业,这一过程里少说也会再被剥削一层利润。到最后一年忙和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只赚了个辛苦钱,预料中的生丝暴利和自己根本就没啥关系。
  如此也就导致了上海的生丝产业越来越朝着资本密集化发展,以往的时候商人们随便投个几十万就能够办厂,但是现在你投资几十万办厂虽然能够把工厂办起来,但是后续要生产的话肯定需要贷款,这样利润就会被严重压缩。
  生丝产业资本密集化,这也导致了很多原本投资生丝产业的商人们转移到棉纺产业来。
  此时的棉纺产业和生丝产业比起来,棉纺产业的投资无疑要小得多。
  同样是几百万的投资,如果是在生丝产业里顶多算是小字辈,只能勉强过得去。
  但是投资几百万在棉纺产业上,那就是妥妥的巨无霸了。
  甚至很多地方的棉纺企业都是只有几万几十万的投资,超过百万的都很少。
  但是别看他们的投资小,但是他们的雇工人数并不会少,对帝国税收的贡献也不会少。
  不管是生丝还是棉纺,对于帝国而言,都是经济支柱,都是需要大力扶持的行业。
  而就在1862年帝国掀起一番工商业经济建设高潮的时候,国外的形势也是逐渐变化,其中最让帝国关注的不外乎就是越南那边的战争局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