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巾帼英雄秦良玉(第一更,求订阅,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这是崇祯帝御制的一首诗作,褒奖的便是巾帼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也确实当得起如此夸赞,遍观她的大半生,为了大明朝廷四处奔走,募集子弟石柱兵剿贼战虏。
  遍观满朝公卿,能把国事当做家事认真对待的真没有几人。
  是以朱慈烺才会一即位就封秦良玉为忠贞候,授以四川招讨使之职,命其以镇东将军头衔督兵平定献贼。
  让朱慈烺感到惊讶的是,这位巾帼英雄竟然在两个月前辗转离川,并于昨日抵达南京。
  随行的都是一些秦家的后辈子侄,统共不过几十人。
  朱慈烺前世就对秦良玉十分敬仰,虽然不能理解她突然离川的举动,但还是想早些见见这位传奇女将。
  考虑到秦良玉今年已经七十岁的高龄,朱慈烺特赐肩舆准许秦良玉乘坐入宫。他更是把陛见地点定在了文华殿,这样秦良玉也可以少受一些折腾。
  一切准备妥当,朱慈烺换了一套大红色圆领团纹滚龙袍,端坐在文华殿正殿中。
  在内侍的宣诵声中,秦良玉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入殿中,冲朱慈烺行了臣礼。
  朱慈烺连忙让秦良玉平身,并赐下一方锦墩供其休息。
  “忠贞候此番离川入京是为何事?”
  朱慈烺急于问个究竟,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照理说,武将未经旨意便擅自离开驻守地前往京师,是件很犯君王忌讳的事情,有谋反的嫌疑。
  不过,秦良玉当然不在此列。
  “启禀陛下,老臣离川入京是为了替朝廷再尽一些绵薄之力。”
  秦良玉神情显得有些激动,颤声道:“如今献贼虽然窃据成都,但对于整个四川的控制力很薄弱。虽然他极力想要招降土司,但效果并不好。献贼的军纪败坏,民心尽失,不足为惧。老臣年事已高,即便坐镇四川也不可能亲自提枪上阵,倒不如把为国戍守的职责交给后辈,来南京出一份力。”
  “哦?忠贞候想怎么做?”
  朱慈烺越来越感兴趣了。
  “听说陛下在南都设立了一座南明军校?”
  秦良玉浑浊的双目中闪出了灼灼光彩。
  “确有此事。”
  朱慈烺微微颔首。
  “老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陛下成全。”
  秦良玉起身冲朱慈烺长揖礼道。
  朱慈烺连忙道:“忠贞候快坐下说。”
  从年龄看,秦良玉都可以算是朱慈烺的奶奶辈了,一生又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慈烺当然得对她以礼相待。
  秦良玉坐定之后才叹了一口气道:“老臣虽然已经提不动枪了,但还是想为大明做些什么。故请陛下准许老臣到皇明军校讲学。”
  朱慈烺闻言直是大喜。
  其实他一直觉得皇明军校的师资力量是个问题,虽然有不少从壕境(澳门)聘请来的泰西佛郎机(葡萄牙)人作为讲师,但更多的是宣传西式战法,与大明本土的战阵如鸳鸯阵的结合并不到位。
  再就是皇明军校的讲师多是年轻人,稍大一些的也就是四十来岁,不太能压得住阵。
  若是秦良玉能够到皇明军校讲学,那绝对是一件轰动事件。
  首先秦良玉履历很好看,有数不尽的战功。其次,秦良玉就是忠贞的代名词。如今国事艰难,神州大陆有倾覆之危。这种时候更应该在年轻人中宣传忠君报国的理念,充分挖掘内部潜能,君臣一心共度难关。
  秦良玉只要去到皇明军校讲学,不但可以激发军校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让整个南都的有志之士欢欣鼓舞。
  打仗打的就是一口气,朱慈烺要想带领南明逆袭,就必须把快咽下的这口气重新吊起来。
  不论是满清、李自成还是张献忠都是极为强大的敌人,要想战胜他们,光靠努力训练是不行的,还要在精神意志上多下些工夫。
  秦良玉主动请缨,朱慈烺当然不会拒绝。
  “忠贞候公忠体国,为朝分忧,朕心甚慰。”
  他稍顿了顿,笑声道:“忠贞候的那些子侄也可以进到皇明军校学习嘛。”
  这算是朱慈烺给秦良玉皇明军校讲学的一个回报。
  秦家中生代的一辈基本都在浑河血战中折损的差不多了,如今留下的都是初出茅庐的小辈。
  这些小辈虽然热血方刚,但因为经验不足,一腔报国热情往往无处施放。
  而皇明军校就是一个教导他们如何高效报国的地方。
  秦良玉愣了一愣,旋即恭敬道:“老臣谢陛下恩典。”
  其实她带这些后辈一同前来南京,主要是为了路上有个照应。毕竟现在天下不太平,到处都是流贼土寇。秦良玉虽然是名将,但上了年纪有些事情有心无力,有后辈子侄护卫同行才可以安心上路。
  当然,带这些后辈来南京见见世面也是秦良玉的一个目的。
  远的不说,秦拱明不是已经做到德州总兵的高位了吗?若不是他当初执意离开四川前往淮安,在漕运总督、淮安巡抚路振飞帐下做事,累功出任团练总兵,又怎会遇到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圣上。
  人这一辈子能够达到多高的成就真的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对秦良玉来说,她只有两个愿望。
  其一便是看到大明收复神京,击败东虏、闯贼、献贼的那一天。其二便是能让后辈子侄有个好前程。
  这两个愿望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的。
  换句话说,只有当今圣上坐稳了江山平定了天下,秦家子侄后辈才能跟着获得荣华富贵。
  而如果是东虏、李自成、张献忠坐了江山,秦家肯定会落得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秦良玉把事情看得明白,便时常叮咛后辈子侄要多把国事放在心上。
  因为有国才有家,大明若是亡了,秦家自然便无足轻重了。
  秦良玉活了一辈子,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
  与当今天子交谈一番后,她已笃定这位年轻的天子是个有抱负、有担当、有手段的君王。
  有这样的雄主在,她一定能在生前看到大明中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