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新送到,求推荐票支持啊~感谢书友关山离歌的200币打赏、感谢书友书草我是豪哥的100币打赏~)
姜瓖降清。
朱慈烺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太过惊讶。毕竟姜瓖已经跟李自成撕破脸,那么除了降明就是降清,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大明如今在北方除了山东并没有任何地盘,给不了姜瓖有效的接应,姜瓖降清是迟早的事情。
但接下来的消息就让朱慈烺感到震惊了。
多尔衮调多铎、孔有德、耿仲明驰援太原,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坚城!
因为朱慈烺的决策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终于开始显现,使得历史走向悄然发生了改变。
首先朱慈烺命高杰、秦拱明收复了山东,这直接导致南下的觉罗巴哈纳部、石廷柱部在德州惨败。
历史上二人收取山东后立即调转方向奔往太原驰援叶臣部,最终拿下了太原。
但在这个时空,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损兵折将严重,显然不可能作为主力投入战场。即便要派他们去太原,也最多是辅力。
太原是一定要增兵的,多尔衮索性派出多铎、孔有德、耿仲明的豪华阵容。
多铎不必说了,手中攥着镶白旗,是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一只。剩下两个也不是善茬。尤其是孔有德,其部汉军有不少红衣大炮,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多尔衮令孔有德部跟随多铎一同前往太原,就是为了用红衣大炮直接轰开太原城墙。
辽东三矿工中有两个都去攻打太原,可以预料太原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走向肯定是由阿济格、多铎领兵从两个方向对陕西发动猛攻。
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绕道蒙古,从陕北进攻榆林。
多铎、孔有德、耿仲明渡过黄河,猛攻潼关继而占据西安。
乍然一看和原本历史惊人一致,但细节却完全不同。
原本历史中,多尔衮是打算让阿济格独自进攻陕西,多铎南下灭掉南明的。
最终因为临汾的顺军发动突袭攻打清廷治下的河南怀庆,最终让多尔衮改变了主意。
多尔衮意识到如果阿济格在榆林战败,李自成便能够立刻调兵遣将从河南一路打过去直捣黄龙。
而京畿兵力空虚,根本就没有可供调遣的军队。
多尔衮当然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是以他立即调遣多铎前去攻打潼关,和阿济格两路夹击,力求一口吃掉李自成。
而那已经是十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是怀庆战役打醒了多尔衮,让他做出了先灭顺再灭明的战略部署。
但在这个时空多尔衮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多铎、阿济格兵分两路夹击陕西!
而现在不过只是八月!
虽然只差了两个月,但意义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朱慈烺训练新军的时间又少了两个月!
摆在朱慈烺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如今京畿包括河南肯定兵力空虚,要不要派出一只军队攻打?
若是能够收复失地,威慑清廷逼清军做出调整,对整个战局都是有利的。
李自成当然不能算大明的盟友,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却可以说是大明的利益共同体。
只要陕西的李自成不倒,朱慈烺便有时间继续厉兵秣马。
而一旦李自成像历史中的那样丢掉陕西,像只丧家之犬一样逃亡湖广,南面的大明势必成为满清的下一个目标。
哪怕朱慈烺无法改变清军拿下陕西的结局,也一定要让这个过程变得艰难一些,耗时更长一些。唯有如此,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他必须利用这个时机做些什么。
朱慈烺在暖阁之中来回踱步,分析着利弊得失,最终决定命高杰部北上攻打河南,威慑京畿。
这个决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杰部北上,驻防的山东各地必须有人填补空缺。
可供朱慈烺选择的人并不多。
黄得功部兵马最强,但要驻守江防,以防左良玉起不臣之心顺江而下。
是以朱慈烺只能调动神策军了。
他准备把第一批征募的老兵以及一部分新兵调往山东,统共两万人。
剩下的三万神策军依然留在南京镇守。
这个决定做的很仓促,但没有办法,若是不做出这一番调动,整个局势就会像原本历史那样发展,甚至更快!
不过这对于神策军来说也算是件好事。
如今的山东已经算是前线,让他们尽早感受战争才能迅速成长。
虽然神策军老兵也才入伍三个月,但在乱世必须要有如此强的适应性才能生存下去。
统兵的任务朱慈烺决定交给赵信。他是神策军指挥使,率军驻防山东名正言顺。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各个地方都在调兵,随时可能燃起战火。
这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
...
“王大哥,咱们这回真的要去山东了?”
刘三水直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山东不是有高杰部驻守吗,为何突然要调他们北上?
“是啊,指挥使大人已经接到圣旨,传令各营三日后开拔。”
“嘶!”
刘三水倒抽了一口凉气。
三日,这也太快了吧!
“你也准备准备,不过不用带太多东西。”
王富贵隐隐有些兴奋。
虽说山东不比南京舒服,可怎么也算是前线,随时可能和鞑子干仗,想想就觉得刺激。
“这次去的就我们四个老营?”
“听说还有六个新营,统共十个营,两万人。”
王富贵倒也是实在人,把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刘三水。
“去这么多人!”
刘三水吓了一跳。
这已经不算是小规模的兵力调动了,难道北面有大事要发生?
他的心蹦蹦直跳,面色有些惨白。
“三水兄弟,怎么了?”
王富贵见刘三水面色不好,上前一步关切的问道。
“没,没什么。”
刘三水强自挤出一抹笑容道:“当兵打仗天经地义嘛,我就是一时有些没回过味来。”
自打被选入神策军,吃上皇粮刘三水的人生便彻底改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饥一顿饱一顿,在码头上扛麻袋卸货的力棒了,而是天子亲军的一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话在理,既然吃了皇粮就该在朝廷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想到这里刘三水的心情宽慰了几分。
...
...
姜瓖降清。
朱慈烺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太过惊讶。毕竟姜瓖已经跟李自成撕破脸,那么除了降明就是降清,没有其他的选择。
而大明如今在北方除了山东并没有任何地盘,给不了姜瓖有效的接应,姜瓖降清是迟早的事情。
但接下来的消息就让朱慈烺感到震惊了。
多尔衮调多铎、孔有德、耿仲明驰援太原,打算一鼓作气拿下这座坚城!
因为朱慈烺的决策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终于开始显现,使得历史走向悄然发生了改变。
首先朱慈烺命高杰、秦拱明收复了山东,这直接导致南下的觉罗巴哈纳部、石廷柱部在德州惨败。
历史上二人收取山东后立即调转方向奔往太原驰援叶臣部,最终拿下了太原。
但在这个时空,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损兵折将严重,显然不可能作为主力投入战场。即便要派他们去太原,也最多是辅力。
太原是一定要增兵的,多尔衮索性派出多铎、孔有德、耿仲明的豪华阵容。
多铎不必说了,手中攥着镶白旗,是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一只。剩下两个也不是善茬。尤其是孔有德,其部汉军有不少红衣大炮,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多尔衮令孔有德部跟随多铎一同前往太原,就是为了用红衣大炮直接轰开太原城墙。
辽东三矿工中有两个都去攻打太原,可以预料太原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接下来的走向肯定是由阿济格、多铎领兵从两个方向对陕西发动猛攻。
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绕道蒙古,从陕北进攻榆林。
多铎、孔有德、耿仲明渡过黄河,猛攻潼关继而占据西安。
乍然一看和原本历史惊人一致,但细节却完全不同。
原本历史中,多尔衮是打算让阿济格独自进攻陕西,多铎南下灭掉南明的。
最终因为临汾的顺军发动突袭攻打清廷治下的河南怀庆,最终让多尔衮改变了主意。
多尔衮意识到如果阿济格在榆林战败,李自成便能够立刻调兵遣将从河南一路打过去直捣黄龙。
而京畿兵力空虚,根本就没有可供调遣的军队。
多尔衮当然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是以他立即调遣多铎前去攻打潼关,和阿济格两路夹击,力求一口吃掉李自成。
而那已经是十月的事情了。
可以说是怀庆战役打醒了多尔衮,让他做出了先灭顺再灭明的战略部署。
但在这个时空多尔衮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多铎、阿济格兵分两路夹击陕西!
而现在不过只是八月!
虽然只差了两个月,但意义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朱慈烺训练新军的时间又少了两个月!
摆在朱慈烺面前的是一道难题。
如今京畿包括河南肯定兵力空虚,要不要派出一只军队攻打?
若是能够收复失地,威慑清廷逼清军做出调整,对整个战局都是有利的。
李自成当然不能算大明的盟友,但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却可以说是大明的利益共同体。
只要陕西的李自成不倒,朱慈烺便有时间继续厉兵秣马。
而一旦李自成像历史中的那样丢掉陕西,像只丧家之犬一样逃亡湖广,南面的大明势必成为满清的下一个目标。
哪怕朱慈烺无法改变清军拿下陕西的结局,也一定要让这个过程变得艰难一些,耗时更长一些。唯有如此,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他必须利用这个时机做些什么。
朱慈烺在暖阁之中来回踱步,分析着利弊得失,最终决定命高杰部北上攻打河南,威慑京畿。
这个决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杰部北上,驻防的山东各地必须有人填补空缺。
可供朱慈烺选择的人并不多。
黄得功部兵马最强,但要驻守江防,以防左良玉起不臣之心顺江而下。
是以朱慈烺只能调动神策军了。
他准备把第一批征募的老兵以及一部分新兵调往山东,统共两万人。
剩下的三万神策军依然留在南京镇守。
这个决定做的很仓促,但没有办法,若是不做出这一番调动,整个局势就会像原本历史那样发展,甚至更快!
不过这对于神策军来说也算是件好事。
如今的山东已经算是前线,让他们尽早感受战争才能迅速成长。
虽然神策军老兵也才入伍三个月,但在乱世必须要有如此强的适应性才能生存下去。
统兵的任务朱慈烺决定交给赵信。他是神策军指挥使,率军驻防山东名正言顺。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各个地方都在调兵,随时可能燃起战火。
这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
...
“王大哥,咱们这回真的要去山东了?”
刘三水直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相信,山东不是有高杰部驻守吗,为何突然要调他们北上?
“是啊,指挥使大人已经接到圣旨,传令各营三日后开拔。”
“嘶!”
刘三水倒抽了一口凉气。
三日,这也太快了吧!
“你也准备准备,不过不用带太多东西。”
王富贵隐隐有些兴奋。
虽说山东不比南京舒服,可怎么也算是前线,随时可能和鞑子干仗,想想就觉得刺激。
“这次去的就我们四个老营?”
“听说还有六个新营,统共十个营,两万人。”
王富贵倒也是实在人,把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刘三水。
“去这么多人!”
刘三水吓了一跳。
这已经不算是小规模的兵力调动了,难道北面有大事要发生?
他的心蹦蹦直跳,面色有些惨白。
“三水兄弟,怎么了?”
王富贵见刘三水面色不好,上前一步关切的问道。
“没,没什么。”
刘三水强自挤出一抹笑容道:“当兵打仗天经地义嘛,我就是一时有些没回过味来。”
自打被选入神策军,吃上皇粮刘三水的人生便彻底改变了。
他不再是那个饥一顿饱一顿,在码头上扛麻袋卸货的力棒了,而是天子亲军的一员。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话在理,既然吃了皇粮就该在朝廷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想到这里刘三水的心情宽慰了几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