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1
离开公园后,他们沿着河岸往回走,沉静的河面泛着星光,尖顶的教堂透出暖黄的灯,夜幕下的苏黎世仿若童话里的国度。
韩念初连连打着哈欠,眼睛也是疲惫地半睁着。何谨修看了眼时间,还不到8点,国内已经是凌晨3点。
“要不回去睡觉吧?”何谨修说。
“我想吃披萨。”
“明天再吃?”何谨修说,“现在很多店都关门了。”
“都怪你走错路,本来往学校走,有家餐厅的……”韩念初咕哝着,眼看桥还有一段距离,眼皮却已经开始打架了。
何谨修敏感地捕捉到她话里的信息,眼见她已经困得步伐都开始乱了,也无暇多想。瞟了一眼酒店的方向,至少还有300米,附近没见到出租车,叫车来接,等候的时间比走回去还长。
搂着她走出一小段,她的头靠在他肩上,眼睛眯得只剩一条缝,何谨修看得好气又好笑,低声咕哝道:“还说要熬到12点?”
到底还是半蹲着背起她,慢慢地往前走,即便他常年锻炼,背着100斤的她也是相当吃力。
没一会儿,就感觉她的身体沉了,正当他以为她睡着了时,她在他耳边含混不清地喊了一声:“阿谨!”
何谨修脚步蓦地一滞,夜风清冷地吹进他敞着外套的胸口,他的心里顿时一阵激荡,他试探地问道:“你想起来了?”
贴在他后颈的脸转了个向,呼出的温热气息洒在他的耳后,越来越均匀。
何谨修抬眼望着灯火宁静的陌生城市,一股难以名状的孤独从心里冒出来。
他抬起脚继续往前走,她又动了一下,大概是睡不实,突然又小声嘀咕道:“我很重是不是?你是不是希望我长得像苏锦和小曲那么娇小?”
这家伙根本没睡着,却又赖着不肯下来。
“不是,”何谨修笑着摇了摇头,脚步放缓,神色肃凝,语气郑重,“你就是你,我喜欢的就是你,高一厘米,矮一厘米都不是你。”
“嗯,”她轻轻地应道,抬起头问,“那我多高?”
“……”
他走到桥上,咬牙说道:“你要是不困就下来自己走。”
韩念初立刻抱紧他的脖子,“小时候我不想走路,只要装作很困,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我爸就会背我,你跟他一样好骗!”
所以刚刚就是在耍赖?
何谨修任劳任怨,背着她走过长长的桥,“你刚刚为什么叫我阿谨?”
“你的名字起得好严肃,”她说,“想了好久,你叫我中间那个字,那我也一样吧。”
何谨修心里那微弱的光被轻轻吹熄了。
除了她的身体不排斥他,所有的过往都没有在她心里留下痕迹。
孤独浸骨蚀髓。
韩念初在酒店门前才她愿意下来自己走,何谨修浑身一轻,被秋夜的凉风吹了一夜,贴身的衣服却被汗浸湿了一遍,回房间脱了外套就去了浴室。
洗完澡,一身清爽地出来,就见韩念初躺床上睡着了。
替她脱了鞋和线衫,盖上被子,才躺在旁边,撑着头仔细观察她的睡相。
她睡着的时候,眉毛微垂,没有白天的笔直凌厉,紧闭的双眸遮住了冷漠的目光,整个人显得柔软而温顺。
何谨修凝视她,眼皮也越垂越低,逐渐阖上。
第二天醒来,床的另一侧照旧是空的,浴室响起隐隐约约的水声。
他翻身下床,拉开窗帘,城市与河流笼罩在淡蓝色的晨曦里,世界仿佛被压缩成他眼前的一小块,充满了柔和,寂静,期待,还有淡淡的,令他愉悦的甜蜜。
水声停了,又是一阵窸窸簌簌的响动,他望着远处那弥散扩大的白光,世界逐渐变得明晰,当他转过身,见她还穿着家居服,简单中透着温馨。
“还不到8点。”韩念初说,“我们现在能吃到的只有酒店的早餐和麦当劳。”
“你饿了?”
“我十二个小时没吃东西了。”
何谨修用极快的速度洗漱完,在酒店用完早餐,便步行去班霍夫大街。
十点开工的瑞士,街上行人寥落,苏黎世湖的天鹅在岸边栖息,他们走到伸向湖心中的栈道尽头,阳光破晓而出,苏黎世湖在寂静的阳光下泛着浅蓝。
人少,空气清新,揽着韩念初缓慢而悠闲地散步,何谨修只觉得这个城市比他去过的所有欧洲城市都美。
“我们为什么要像两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街头游荡?”
她仰起脸,疑惑地望着他。
何谨修的呼吸一滞,“游荡?”
“明明可以回酒店房间待着。”韩念初说。
何谨修望着天空几秒,觉得不必理会她的意见,裹挟着她往班霍夫大街里走。行人逐渐密集,橱窗逐渐明亮,店铺也陆续开门。
这条跟纽约第五大道齐名的商街,韩念初每次都是经过,从未注意过道旁鳞次栉比的奢侈品店,而何谨修却一家又一家地逛过去。
“你要买东西?”韩念初问。
“嗯。”
“还真是显著。”
“什么意思?”
说着话,何谨修又拉着她进了一家表店,华语店员立刻迎了过来,用中文问候。
“显著的游客特征,来了瑞士一定要买块表回去。”韩念初低声吐槽。
从进入这条街开始,何谨修的耳朵就自动过滤她的发言,不然从一早醒来的好心情要被她败干净。
他的目光扫过玻璃柜里陈列的表,都是匆匆一瞥,直到他转过身,看到中岛展示的那块优雅精致的腕表后,才眼睛一亮。
店员经验丰富,从口袋里摸出手套戴上,取来了钥匙,问何谨修:“要拿给您看看吗?”
何谨修点头。
店员开锁,小心地将手表移到掌心里,像托着一顶王冠,迈着庄重的步子走到休息区,才将表从底坐上取下来,盯着韩念初。
韩念初也盯着她。
何谨修无奈地抓起她的手腕,送到店员跟前。
店员谨慎专注地将腕表套进她的手腕,细心地扣紧。
她的手腕细长,环形的细钻显得手腕越发白皙,表盘里深蓝色的夜空用神秘的星座做点缀,月相仪显示着满月将近的形状,何谨修神色相当满意,而韩念初拾起标签看了一眼,当即就去解。
店员神色一惊,“我来,我来,”连忙伸手帮她解下来。
手表刚离手,韩念初就往外走。
店员见何谨修往外追,眼疾手快地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他。
何谨修收起名片就追出门外,拉住韩念初问:“怎么了?”
“39万的表,我戴十秒就算赚到了,”她说,“再留一分钟,就可能损失39万。”
何谨修对她的抠门儿已经习以为常,摇了下头,又瞅着两旁店铺的橱窗。
韩念初见状,踮脚捂住他的眼睛,抱着他的脑袋走到街口。
何谨修挣脱出来,怒视着她。
韩念初毫不在意他的怒气,戳着他的胸口说:“你这里现在是不是塞满了花钱败家的欲望?”
何谨修退一步,躲开。
韩念初揪住他风衣一侧的襟口,拖着往反方向走,又走回班霍夫大街入口的布鲁克广场。与进来时的空旷不同,此时却密密匝匝地支起了小货摊,就像凭空冒出了一个秩序井然的集市。
他被韩念初拉进集市里,有地摊和桌子搭成的简易小摊,卖的大都是二手的玉器,银器,各国陶器,灯具等收藏品……与其他跳蚤市场不同的是,这里的货品旧而不破,似乎摆在这里的每一件小玩意儿都曾经都被主人珍爱过,值得每个路过的买家细细品味把玩,直至将它们带走。
“这里是欧洲最有名的二手集市,可以淘到很多有趣的东西,”韩念初说,“我们运气不错,它只有每周六早上才开。”
何谨修嫌弃地撇开脸,“我不要别人用过的东西。”
“我要。”韩念初说着就走到一个陶器铺子前,边看边跟老板瞎侃起来。
何谨修瞥了一眼旁边立着的纸牌,上面写着价格,2——10瑞法,哪个傻子会花10瑞法去买一个人家喝过的杯子。
他看到韩念初要去拿杯子,抬手拦住,“再去别处看看。”
银器铺卖的大都也是银筷,银匙等,像十八世纪的古董,被他直接略过,到了装饰小摆件的摊位,才阔气地对韩念初说:“这里的可以随便挑。”
韩念初挑挑拣拣,一口气拿了七八件,何谨修付钱之际,韩念初已经转移到了旁边的灯具地摊。
都是造型复古的灯具——应该说就是几十年前的吊灯,一根粗绳吊着陶制或是玻璃制的灯罩,韩念初指着一个垂着流苏的绿色灯罩说:“我还要这个。”
何谨修把灯也买了。
她一直逛到集市收摊,东西买得不多,大部份时间都蹲在地上跟摊主瞎侃,而人家也不介意她买不买,细细地跟她讲述每件小玩意儿的来历。她又转述给他听,仿佛每个小玩意儿都是在世间历经辗转,因缘际会才得以让她遇到。
听完他都感到缘份的奇妙。他飞行八千公里,早一天,或者晚一天,都不可能遇到这盏不知道从哪家天花板上拆下来的吊灯。
此刻,他想不想要已经不重要了。
※※※※※※※※※※※※※※※※※※※※
这算不算三观不合啊?两个人的消费观念天差地远。
韩念初连连打着哈欠,眼睛也是疲惫地半睁着。何谨修看了眼时间,还不到8点,国内已经是凌晨3点。
“要不回去睡觉吧?”何谨修说。
“我想吃披萨。”
“明天再吃?”何谨修说,“现在很多店都关门了。”
“都怪你走错路,本来往学校走,有家餐厅的……”韩念初咕哝着,眼看桥还有一段距离,眼皮却已经开始打架了。
何谨修敏感地捕捉到她话里的信息,眼见她已经困得步伐都开始乱了,也无暇多想。瞟了一眼酒店的方向,至少还有300米,附近没见到出租车,叫车来接,等候的时间比走回去还长。
搂着她走出一小段,她的头靠在他肩上,眼睛眯得只剩一条缝,何谨修看得好气又好笑,低声咕哝道:“还说要熬到12点?”
到底还是半蹲着背起她,慢慢地往前走,即便他常年锻炼,背着100斤的她也是相当吃力。
没一会儿,就感觉她的身体沉了,正当他以为她睡着了时,她在他耳边含混不清地喊了一声:“阿谨!”
何谨修脚步蓦地一滞,夜风清冷地吹进他敞着外套的胸口,他的心里顿时一阵激荡,他试探地问道:“你想起来了?”
贴在他后颈的脸转了个向,呼出的温热气息洒在他的耳后,越来越均匀。
何谨修抬眼望着灯火宁静的陌生城市,一股难以名状的孤独从心里冒出来。
他抬起脚继续往前走,她又动了一下,大概是睡不实,突然又小声嘀咕道:“我很重是不是?你是不是希望我长得像苏锦和小曲那么娇小?”
这家伙根本没睡着,却又赖着不肯下来。
“不是,”何谨修笑着摇了摇头,脚步放缓,神色肃凝,语气郑重,“你就是你,我喜欢的就是你,高一厘米,矮一厘米都不是你。”
“嗯,”她轻轻地应道,抬起头问,“那我多高?”
“……”
他走到桥上,咬牙说道:“你要是不困就下来自己走。”
韩念初立刻抱紧他的脖子,“小时候我不想走路,只要装作很困,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我爸就会背我,你跟他一样好骗!”
所以刚刚就是在耍赖?
何谨修任劳任怨,背着她走过长长的桥,“你刚刚为什么叫我阿谨?”
“你的名字起得好严肃,”她说,“想了好久,你叫我中间那个字,那我也一样吧。”
何谨修心里那微弱的光被轻轻吹熄了。
除了她的身体不排斥他,所有的过往都没有在她心里留下痕迹。
孤独浸骨蚀髓。
韩念初在酒店门前才她愿意下来自己走,何谨修浑身一轻,被秋夜的凉风吹了一夜,贴身的衣服却被汗浸湿了一遍,回房间脱了外套就去了浴室。
洗完澡,一身清爽地出来,就见韩念初躺床上睡着了。
替她脱了鞋和线衫,盖上被子,才躺在旁边,撑着头仔细观察她的睡相。
她睡着的时候,眉毛微垂,没有白天的笔直凌厉,紧闭的双眸遮住了冷漠的目光,整个人显得柔软而温顺。
何谨修凝视她,眼皮也越垂越低,逐渐阖上。
第二天醒来,床的另一侧照旧是空的,浴室响起隐隐约约的水声。
他翻身下床,拉开窗帘,城市与河流笼罩在淡蓝色的晨曦里,世界仿佛被压缩成他眼前的一小块,充满了柔和,寂静,期待,还有淡淡的,令他愉悦的甜蜜。
水声停了,又是一阵窸窸簌簌的响动,他望着远处那弥散扩大的白光,世界逐渐变得明晰,当他转过身,见她还穿着家居服,简单中透着温馨。
“还不到8点。”韩念初说,“我们现在能吃到的只有酒店的早餐和麦当劳。”
“你饿了?”
“我十二个小时没吃东西了。”
何谨修用极快的速度洗漱完,在酒店用完早餐,便步行去班霍夫大街。
十点开工的瑞士,街上行人寥落,苏黎世湖的天鹅在岸边栖息,他们走到伸向湖心中的栈道尽头,阳光破晓而出,苏黎世湖在寂静的阳光下泛着浅蓝。
人少,空气清新,揽着韩念初缓慢而悠闲地散步,何谨修只觉得这个城市比他去过的所有欧洲城市都美。
“我们为什么要像两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街头游荡?”
她仰起脸,疑惑地望着他。
何谨修的呼吸一滞,“游荡?”
“明明可以回酒店房间待着。”韩念初说。
何谨修望着天空几秒,觉得不必理会她的意见,裹挟着她往班霍夫大街里走。行人逐渐密集,橱窗逐渐明亮,店铺也陆续开门。
这条跟纽约第五大道齐名的商街,韩念初每次都是经过,从未注意过道旁鳞次栉比的奢侈品店,而何谨修却一家又一家地逛过去。
“你要买东西?”韩念初问。
“嗯。”
“还真是显著。”
“什么意思?”
说着话,何谨修又拉着她进了一家表店,华语店员立刻迎了过来,用中文问候。
“显著的游客特征,来了瑞士一定要买块表回去。”韩念初低声吐槽。
从进入这条街开始,何谨修的耳朵就自动过滤她的发言,不然从一早醒来的好心情要被她败干净。
他的目光扫过玻璃柜里陈列的表,都是匆匆一瞥,直到他转过身,看到中岛展示的那块优雅精致的腕表后,才眼睛一亮。
店员经验丰富,从口袋里摸出手套戴上,取来了钥匙,问何谨修:“要拿给您看看吗?”
何谨修点头。
店员开锁,小心地将手表移到掌心里,像托着一顶王冠,迈着庄重的步子走到休息区,才将表从底坐上取下来,盯着韩念初。
韩念初也盯着她。
何谨修无奈地抓起她的手腕,送到店员跟前。
店员谨慎专注地将腕表套进她的手腕,细心地扣紧。
她的手腕细长,环形的细钻显得手腕越发白皙,表盘里深蓝色的夜空用神秘的星座做点缀,月相仪显示着满月将近的形状,何谨修神色相当满意,而韩念初拾起标签看了一眼,当即就去解。
店员神色一惊,“我来,我来,”连忙伸手帮她解下来。
手表刚离手,韩念初就往外走。
店员见何谨修往外追,眼疾手快地将自己的名片递给他。
何谨修收起名片就追出门外,拉住韩念初问:“怎么了?”
“39万的表,我戴十秒就算赚到了,”她说,“再留一分钟,就可能损失39万。”
何谨修对她的抠门儿已经习以为常,摇了下头,又瞅着两旁店铺的橱窗。
韩念初见状,踮脚捂住他的眼睛,抱着他的脑袋走到街口。
何谨修挣脱出来,怒视着她。
韩念初毫不在意他的怒气,戳着他的胸口说:“你这里现在是不是塞满了花钱败家的欲望?”
何谨修退一步,躲开。
韩念初揪住他风衣一侧的襟口,拖着往反方向走,又走回班霍夫大街入口的布鲁克广场。与进来时的空旷不同,此时却密密匝匝地支起了小货摊,就像凭空冒出了一个秩序井然的集市。
他被韩念初拉进集市里,有地摊和桌子搭成的简易小摊,卖的大都是二手的玉器,银器,各国陶器,灯具等收藏品……与其他跳蚤市场不同的是,这里的货品旧而不破,似乎摆在这里的每一件小玩意儿都曾经都被主人珍爱过,值得每个路过的买家细细品味把玩,直至将它们带走。
“这里是欧洲最有名的二手集市,可以淘到很多有趣的东西,”韩念初说,“我们运气不错,它只有每周六早上才开。”
何谨修嫌弃地撇开脸,“我不要别人用过的东西。”
“我要。”韩念初说着就走到一个陶器铺子前,边看边跟老板瞎侃起来。
何谨修瞥了一眼旁边立着的纸牌,上面写着价格,2——10瑞法,哪个傻子会花10瑞法去买一个人家喝过的杯子。
他看到韩念初要去拿杯子,抬手拦住,“再去别处看看。”
银器铺卖的大都也是银筷,银匙等,像十八世纪的古董,被他直接略过,到了装饰小摆件的摊位,才阔气地对韩念初说:“这里的可以随便挑。”
韩念初挑挑拣拣,一口气拿了七八件,何谨修付钱之际,韩念初已经转移到了旁边的灯具地摊。
都是造型复古的灯具——应该说就是几十年前的吊灯,一根粗绳吊着陶制或是玻璃制的灯罩,韩念初指着一个垂着流苏的绿色灯罩说:“我还要这个。”
何谨修把灯也买了。
她一直逛到集市收摊,东西买得不多,大部份时间都蹲在地上跟摊主瞎侃,而人家也不介意她买不买,细细地跟她讲述每件小玩意儿的来历。她又转述给他听,仿佛每个小玩意儿都是在世间历经辗转,因缘际会才得以让她遇到。
听完他都感到缘份的奇妙。他飞行八千公里,早一天,或者晚一天,都不可能遇到这盏不知道从哪家天花板上拆下来的吊灯。
此刻,他想不想要已经不重要了。
※※※※※※※※※※※※※※※※※※※※
这算不算三观不合啊?两个人的消费观念天差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