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生活苦不堪言
“咦,这不是郑大哥吗,他的左袖怎么空荡荡,难道是我瞧错了?”坐在自家院子里往木盆里剥着豌豆的王大脑袋盯着坐在驴车上的灰衣青年,自言自语,都没发现跟着驴车小跑的人是他的堂哥王浩。
很快,就有村人认出了两个青年的身份,坐驴车没有左臂的灰衣青年是郑元,跟着驴车小跑的青衣青年是王浩。
这两个青年是同一年服徭役当兵,竟是一起回村。
灰驴车停在了郑元家门口。王浩把郑元从车上扶了下来,然后给白胡子老头付了驴车钱。
这一路每天坐驴车都是王浩付钱,路上吃喝食宿也是王浩付钱。
白胡子老头一直看在眼里,忍不住夸赞道:“后生,你人真好,你对你战友可真好。”
“老伯可要喝口水再走?”王浩见白胡子老头着急走,就不再挽留。
从后院菜地小跑出来左手还拿着一把小葱的郑花,看到郑元,喜得大声叫道:“爹!”
郑元的眼珠子转了起来,目光落到个子刚到他大腿的唯一的女儿郑花身上,缓缓道:“花花。”
上次他回家还是一年多前,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为了让女儿能够记住他,他当大马让女儿骑在肩膀上去镇里,还给女儿买了一些好吃的。
这回以为女儿又会不认识他,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叫他爹了。
五岁多的郑花朝后院大声喊道:“奶奶,我爹回来了!”
很快,郑元的娘冯氏就从后院菜地走至,看到郑元先是十分惊喜,再看到郑元的左袖子空荡荡,顿时,难以置信的失声问道:“你的左胳膊呢?”
郑元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哽咽道:“娘,儿子的左臂被贼人砍断,军队让儿子返乡,儿子只能回来。”
王浩眼瞅着冯氏头往后要栽倒在地,连忙把冯氏扶住,劝道:“冯姨,我郑哥还活着,活着就好,活着生活就有希望,你可别想不开。”
“我的天爷啊,我儿子的命怎么这么苦,老天爷怎么就让我儿子没了一只胳膊。我儿子以后可怎么活?”冯氏哭得伤心欲绝。
冯氏四十岁出头,生着一张方脸,高颧骨大嘴巴,看上去有点刻薄,其实人挺好的。
冯氏是寡妇,十八岁时丈夫就去世了,留给她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郑元是长子。郑林是二儿子。
几年前郑元参军后,郑林为了赚银钱娶媳妇,去县城拜师学瓦匠,谁知一次盖房时房梁倒塌,正好砸中郑林的脑袋,郑林就这么没了。
现在冯氏只有郑元这么一个儿子。郑元又断了胳膊,冯氏看到郑元断了一条胳膊,能不悲痛吗?
“爹。奶奶。”小小的郑花也有些明白了,吓得呜呜哭。
“进家里说话吧。”王浩把郑家祖孙三人劝到简陋破旧的大厅里面,扭头看见院子外面站了几个村人,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他简明扼要的把郑元在军队发生的事说给冯氏听,而后问道:“我嫂子呢?”
冯氏哭着道:“她回娘家了。”
王浩好心的问道:“冯姨,你看要不要我去我嫂子娘家把她叫回来?”
郑家是外姓人,在村里没有亲戚。
王浩小时候跟郑元玩得挺好,郑元还差点当了王浩的姐夫,后来两人又成了战友,关系很好。
王浩不能眼睁睁看着郑元因为失去一条胳膊而放弃生活的勇气。他想先说服郑元的家人不要放弃郑元。
院子外面传来王大脑袋的声音,“浩哥,你刚从军队回来,别再跑远路,赶紧回家。我去把花花娘叫回来。”
冯氏听到有人说儿媳妇,立即冷静下来。
她是郑元的亲娘,郑元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是绝对不会嫌弃郑元,可儿媳妇就难说了,这年头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事情屡屡皆是。
她哭着跟孙女嘱咐道:“花花跟着一起去。花花别哭。花花见了你娘不要哭。”
郑花跟着王大脑袋去十五里外叫郑元媳妇黄氏了。
王浩又劝了劝冯氏,就告辞离开,让这对苦命的母子单独说说话。
王族人见到王浩,纷纷十分热情的上来打招呼,“浩弟,你怎么回来了?”
王浩也没隐瞒立功的事,跟族人说了几句,得到族人真诚的道贺还有浓浓的羡慕。
以前王浩在村里时,因为识字懂道理,家风严谨,孝顺长辈,尊重兄长,爱护弟弟妹妹,还会来事说话,村民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他并没察觉今天族人对他跟往日有些不同。
“郑元没了左臂!”
“不得了,郑元从军队回来断了左臂。”
“唉哟,郑元的左臂是怎么断的?上次他回家时还好好的呢,怎么这回就没了左臂?”
“唉,当兵根本不是好事,郑元只断了一条胳膊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有的人直接命都没了!”
“没听说打仗,怎么郑元左臂没了,是被谁弄断的?”
“郑元没有左臂,以后怎么拿锄头种地?好可怜。”
“唉,好端端的人,怎么去了军队就这个样子回来呢?”
凡是发现郑元没了左臂变成残疾的人均是特别震惊感慨,还有深深的同情。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郑元身上,都忽略了立功提职返家的王浩。
王浩走在通向自家家门村子的土路上,想到亲人,因为郑元带来的悲伤少了些,特别是想到刚娶进门的小媳妇李青青,心里一团火热。
“你家盖了砖房!特别大,特别好的砖房!”
“你家卖咸蛋、卖包子发财有钱。哦,咸蛋、包子都是你媳妇想出来的。”
王浩还没走到家门,就有村人急切的把王家这几月的好事全部说出来。
“三哥!”王亮十分激动的声音从不远处传出来。
紧接着是刘氏特有的女高音,带着浓浓的惊喜,“王浩!王浩你回来了!”
王浩已经在自家的位置看到了被村民吹上天的砖房,感觉像在做梦,然后就被母亲、弟弟的叫喊声带动了情绪,欢喜激动的差点落泪。
他回家了,平安完好的回家了。
很快,就有村人认出了两个青年的身份,坐驴车没有左臂的灰衣青年是郑元,跟着驴车小跑的青衣青年是王浩。
这两个青年是同一年服徭役当兵,竟是一起回村。
灰驴车停在了郑元家门口。王浩把郑元从车上扶了下来,然后给白胡子老头付了驴车钱。
这一路每天坐驴车都是王浩付钱,路上吃喝食宿也是王浩付钱。
白胡子老头一直看在眼里,忍不住夸赞道:“后生,你人真好,你对你战友可真好。”
“老伯可要喝口水再走?”王浩见白胡子老头着急走,就不再挽留。
从后院菜地小跑出来左手还拿着一把小葱的郑花,看到郑元,喜得大声叫道:“爹!”
郑元的眼珠子转了起来,目光落到个子刚到他大腿的唯一的女儿郑花身上,缓缓道:“花花。”
上次他回家还是一年多前,女儿已经不认识他了,为了让女儿能够记住他,他当大马让女儿骑在肩膀上去镇里,还给女儿买了一些好吃的。
这回以为女儿又会不认识他,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叫他爹了。
五岁多的郑花朝后院大声喊道:“奶奶,我爹回来了!”
很快,郑元的娘冯氏就从后院菜地走至,看到郑元先是十分惊喜,再看到郑元的左袖子空荡荡,顿时,难以置信的失声问道:“你的左胳膊呢?”
郑元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哽咽道:“娘,儿子的左臂被贼人砍断,军队让儿子返乡,儿子只能回来。”
王浩眼瞅着冯氏头往后要栽倒在地,连忙把冯氏扶住,劝道:“冯姨,我郑哥还活着,活着就好,活着生活就有希望,你可别想不开。”
“我的天爷啊,我儿子的命怎么这么苦,老天爷怎么就让我儿子没了一只胳膊。我儿子以后可怎么活?”冯氏哭得伤心欲绝。
冯氏四十岁出头,生着一张方脸,高颧骨大嘴巴,看上去有点刻薄,其实人挺好的。
冯氏是寡妇,十八岁时丈夫就去世了,留给她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
郑元是长子。郑林是二儿子。
几年前郑元参军后,郑林为了赚银钱娶媳妇,去县城拜师学瓦匠,谁知一次盖房时房梁倒塌,正好砸中郑林的脑袋,郑林就这么没了。
现在冯氏只有郑元这么一个儿子。郑元又断了胳膊,冯氏看到郑元断了一条胳膊,能不悲痛吗?
“爹。奶奶。”小小的郑花也有些明白了,吓得呜呜哭。
“进家里说话吧。”王浩把郑家祖孙三人劝到简陋破旧的大厅里面,扭头看见院子外面站了几个村人,长叹一声摇了摇头。
他简明扼要的把郑元在军队发生的事说给冯氏听,而后问道:“我嫂子呢?”
冯氏哭着道:“她回娘家了。”
王浩好心的问道:“冯姨,你看要不要我去我嫂子娘家把她叫回来?”
郑家是外姓人,在村里没有亲戚。
王浩小时候跟郑元玩得挺好,郑元还差点当了王浩的姐夫,后来两人又成了战友,关系很好。
王浩不能眼睁睁看着郑元因为失去一条胳膊而放弃生活的勇气。他想先说服郑元的家人不要放弃郑元。
院子外面传来王大脑袋的声音,“浩哥,你刚从军队回来,别再跑远路,赶紧回家。我去把花花娘叫回来。”
冯氏听到有人说儿媳妇,立即冷静下来。
她是郑元的亲娘,郑元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是绝对不会嫌弃郑元,可儿媳妇就难说了,这年头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事情屡屡皆是。
她哭着跟孙女嘱咐道:“花花跟着一起去。花花别哭。花花见了你娘不要哭。”
郑花跟着王大脑袋去十五里外叫郑元媳妇黄氏了。
王浩又劝了劝冯氏,就告辞离开,让这对苦命的母子单独说说话。
王族人见到王浩,纷纷十分热情的上来打招呼,“浩弟,你怎么回来了?”
王浩也没隐瞒立功的事,跟族人说了几句,得到族人真诚的道贺还有浓浓的羡慕。
以前王浩在村里时,因为识字懂道理,家风严谨,孝顺长辈,尊重兄长,爱护弟弟妹妹,还会来事说话,村民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他并没察觉今天族人对他跟往日有些不同。
“郑元没了左臂!”
“不得了,郑元从军队回来断了左臂。”
“唉哟,郑元的左臂是怎么断的?上次他回家时还好好的呢,怎么这回就没了左臂?”
“唉,当兵根本不是好事,郑元只断了一条胳膊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有的人直接命都没了!”
“没听说打仗,怎么郑元左臂没了,是被谁弄断的?”
“郑元没有左臂,以后怎么拿锄头种地?好可怜。”
“唉,好端端的人,怎么去了军队就这个样子回来呢?”
凡是发现郑元没了左臂变成残疾的人均是特别震惊感慨,还有深深的同情。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郑元身上,都忽略了立功提职返家的王浩。
王浩走在通向自家家门村子的土路上,想到亲人,因为郑元带来的悲伤少了些,特别是想到刚娶进门的小媳妇李青青,心里一团火热。
“你家盖了砖房!特别大,特别好的砖房!”
“你家卖咸蛋、卖包子发财有钱。哦,咸蛋、包子都是你媳妇想出来的。”
王浩还没走到家门,就有村人急切的把王家这几月的好事全部说出来。
“三哥!”王亮十分激动的声音从不远处传出来。
紧接着是刘氏特有的女高音,带着浓浓的惊喜,“王浩!王浩你回来了!”
王浩已经在自家的位置看到了被村民吹上天的砖房,感觉像在做梦,然后就被母亲、弟弟的叫喊声带动了情绪,欢喜激动的差点落泪。
他回家了,平安完好的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