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君王的功劳
  南苍这一次还真是想错了。
  事实上,这一次深夜急召还真不是刘穆之的主意。
  赵信虽然称不上什么权谋大家,但是毕竟是从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穿越来的,别的不说,他读过的史书、演义的数量,这个世界怕是没有人能媲美。
  更不要说那些烂大街的宫斗剧了。
  而且他前世好歹也算是一个资本家……手下的打工仔,职场斗争什么的多少也接触过一点。
  所以这些东西他也并非一窍不通。
  再加上他来这个世界也有一段时间了,一次次的斗智斗勇,他也不可能没有丝毫成长。
  所以,当锦衣卫把前线战败的消息送到他手中的时候,他一开始没有在意,因为这事在原剧情中早就已经发生过了,对他来说不过就是剧情的重演罢了。
  最多也就是感叹一下,历史的惯性,他这只小蝴蝶虽然已经奋力的扇了好多次翅膀了,但真正的大局却并没有因此而发生偏移。
  不过随即灵光一闪,他便猛然意识到了一些什么,虽然不清晰,但却意识到这个时候他也许可以秀一波存在感。
  “秀存在感?”
  刘穆之赶到的时候,他的诏令已经传出去了。
  刘穆之听说之后,先是一愣,随即却禁不住眼睛一亮,赞叹一声“高明”。
  但听赵信说明动机之后,却又不禁哑然。
  仔细一想,却又发现赵信的定位和描述都十分准确。
  而且一点也不幼稚,更不可笑。
  赵信见刘穆之表情怪异,一副拼命忍住肌肉抽搐的样子,也有点不好意思,讪讪笑道:“然后穆之见笑了,朕也知道这种雕虫小技,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不过今时今日,朕能做的也就是这种花拳绣腿了。”
  说完不由微微轻叹。
  他这段时间虽然动作不少,目前为止也算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终究还是一个傀儡,权力无法出紫禁一步。
  这次七王之乱,本来应该是一个大好机会,但可惜,他手中的筹码太少。
  就算鹬蚌相争,他也没法渔翁得利。
  能做的也就是耍耍花招,秀秀存在感了。
  “陛下此言差矣。”
  刘穆之听到赵信这句话,却瞬间肃穆起来,正色道:“陛下这一举措可不是什么雕虫小技,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羚羊挂角,大巧不工。
  老实说,就算是我,也没法做到如此恰当及时的反应。”
  “呃……”
  赵信闻言一愣,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想秀一下存在感的举动,居然被刘穆之给以这么高的评价。
  “这个……穆之,你这是不是有点……咳,太过了。”
  要不是知道刘穆之的人设,他都要以为这是刘穆之在拍马屁了。
  倒是一旁站立的雨化田一阵沉思之后好像明悟了什么,但是作为一个宦官近侍,他很自觉的管住了自觉的嘴巴,赵信不主动开口询问,绝对不对朝政妄加评议,这是一个近侍的基本素质。
  刘穆之呵呵一笑摇摇头,“陛下,臣此言一点都不过。”
  说着微微一顿,随即正色道:“陛下,常言道蛇无头不行,作为上位者,当国家遇到大事时,所要做的不是拿出什么计策,拿出什么解决方案,而是能够及时的做出反馈,让所有人知道谁是这条蛇的头。
  如今南方战败的事,京城各方肯定都已经收到了消息,而陛下在所有人都没有做出反馈的时候,第一个做出了反馈,只要朝臣今日奉诏来了,那么之后获得任何成绩,不管是谁主导的。
  丞相大人也罢,太尉大人也罢,最后的胜利都是在陛下领导下取得的,史书上都要铭记陛下一笔。”
  赵信听到这里,心中忽然恍悟,不由微微点头。
  之前只是隐约有些想法,现在也豁然清晰起来。
  “原来如此。”
  这个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赵信前世看到的听到的也不在少数,别的不说,就是历史上那么多所谓的盛世明君,除了有限的几位,又有几个人是真的有什么卓越的功绩吗?
  很多不过就是当时的事件恰巧发生在他的时代而已。
  但是不管是恰巧也好,还是其他人的功劳也好,作为君王只要做出了反馈,那么这功绩就是他的领导之功。
  “那他们要是不奉诏呢?”
  李存孝在旁眼睛瞪的溜圆,好像听得很认真,但是目光却明显有些散乱,显然他并没有完全听懂。
  不过对于他这个问题,刘穆之只是微微一笑,不容置疑的道:“他们不敢!”
  赵信同样也微微一笑。
  不奉诏,呵呵……
  要是平时那些朝臣或许敢不奉诏,甚至会有称病的,但这个时机,赵信倒是希望有这种肉头,那么他正好再刷一波存在感。
  这是战时,是国难当头,这种时候你不奉诏,你是不想为国效力了吗?
  那好,你不用来了,永远都不用来了。
  可惜,大秦朝堂或许有蠢货,但蠢到这种地步的怕是已经早死了。
  当众臣在黄门官引领下步入勤政殿,赵信端坐御座之上,目光一扫,不由微微失望,居然该来的都来了。
  哎,存在感刷不成了。
  不过心中虽然遗憾,但面上却很平静,静静的看着一众朝臣大礼参拜,赵信面上古井不波。
  但看到前排的那几个家伙只是微微躬身,只是微微皱眉,也没太过在意。
  大秦在制度上依然还保留着对朝臣一定的尊重,即使是在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也不用行跪拜之礼,部分场合和天子坐而论道也是常态。
  倒也不算是崔岑等人跋扈骄横。
  而且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信也不太在乎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等众人行礼完毕之后,微微摆手道:“众卿免礼,此处不是紫宸殿,也不是早朝,众卿不必拘礼。”
  说罢又对旁边太监吩咐道:“给众卿看座!”
  一众太监宫女也早有准备,很快便有人搬来绣墩,请一众公卿落座。
  不过赵信目光随意一扫,便发现在场大多数朝臣都还维持着最起码的臣道,并没有坐实。
  不过却也有例外,首先就是崔岑和南苍,这两人虽然不算大马金刀,但也都坐的踏踏实实的。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公卿,同样正襟危坐,甚至还有人拿目光瞥向那些没用坐实的朝臣,颇有讥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