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非洲危机
因为战争的形势实在是堪忧,与会人员都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进入会议的主题内容。
当前的首要当然是解决非洲危机。
苏伊士运河战役以盟军失败而告终,英国军队被切割成两个部分,前方后退到利比亚、苏丹一线,后方被赶到了伊朗一带。
德国陆军的节节胜利也带动了海军的疯狂,邓尼茨将狼群战术发挥到极致,大西洋上的盟军舰队遭受到了空前的袭击,损失惨重。
苏伊士战役的失败,使得英伦三岛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云,巨大的威胁感简直是扑面而来。
为了保护英国本土安全,英国皇家海军调回了能调回来的所有海军舰队,严密封锁英吉利海峡,除了保证了冰岛航线以运输美国援助物资以外, 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大西洋航线,米国也由于现阶段的重心在太平洋上,无力西顾,盟军几乎将诺大的大西洋拱手相。
一时间,大西洋成了德国海军的天堂,破袭盟军商船,封锁英国航道,威胁冰岛航线,出访南美各个中立国国家,德国人玩的不亦乐乎。
更可怕的是,德军占领埃及之后,兵锋并没有继续向前推进,反而将矛头指向了伊朗。
伊朗是连通苏联的最后交通要道,只要伊朗在,盟军的物资还可以通过转道好望角继续向苏联提供物资支援,但伊朗一失去,苏联就几乎完全被孤立了。
尤其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可靠情报证明,伊朗政府正在与德军接洽,有倒向德军的重大嫌疑,这就给伊朗的丢失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早在二战爆发后不久,伊朗就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开国皇帝礼萨汗其人却非常亲德,为了避免后患,1941年,苏联和英国联合进攻伊朗,并很快占领了伊朗全境,礼萨汗被迫退位。
而此时德军气势如虹地杀到,礼萨汗政权死灰复燃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这种极为糟糕的大环境下,米、英、苏三国首脑一致认为,蒋浩然的东南亚战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力挽狂澜,由他们西出印度,挡住德意联军前进的脚步,在保证伊朗不失的前提下,向敌人发起进攻,以配合非洲的蒙哥马利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
对此,蒋浩然断然拒绝,理由很简单,德意联军来势汹汹,后援部队恐怕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来,德国人必然知道伊朗的重要,攻占伊朗就在眼前。
东南亚战区虽然头衔大得惊人,可兵力也就四个集团军,其中远征军三个集团军,英军一个集团军,兵力不足百万,但要监管的区域却囊括印度、缅甸全境,而且现在又多了一个马来半岛,整个远二集团军根本挪不了窝了,眼见远一集团军也正准备开赴暹罗,收拾岛军南方军残余。剩下的远三集团军要兼顾整个缅甸,还要配合已经构筑印度防线。
就这种兵力配置自己都有些应付不过来,哪里还能向西突进向德军发起攻击,一个把握不好,搞不好印度都会丢掉,所以,这个方案蒋浩然是断断不能接受。
英国首相丘吉尔劝慰蒋浩然,眼下英军多次袭击德军的后方工业,并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别看眼前德军来势汹汹,但他们的后勤已经十分脆弱,只要挡住了德军眼前的这一轮攻击,势头很快就会锐减,盟军可以再往东南亚增兵,一定可以扭转当前的局势,只要能配合非洲军团夺回苏伊士运河,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蒋浩然也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不会被丘吉尔这番言论说动。
英军袭击了德军的部分工业是不假,但这就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致命的严重后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德国的殖民地虽然在一战结束后就被瓜分完毕,不过那些殖民地生产力落后,又远离德国本土,对德国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
二战前的德国版图并不小,纳粹希特勒上台后,在1936年控制了西班牙,1938年先后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绥靖政策”,对德国的军事行动置之不理。
“莫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演绎到了顶峰,它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使德国得到那里训练有速,装备精良的40个师和欧洲大陆第2大的兵工厂,这个兵工厂的年产量相当于英国所有兵工厂的总和。
二战爆发,波兰沦陷,随后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先后战败投降,沦为德国控制区,整个欧洲除了苏联、英国、葡萄牙、北欧部分等已经全部在德国的势力范围内,控制区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千米。
欧洲又是当时世界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希特勒占领这些地区之后,所有与战争无关的工业全部关停,用来生产战略物资,德国正是用这个方案养活上千万军队和生产出这么多军工武器,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所以,英国人的轰炸可能会给德国工业带来一段时间的颓废,但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久,最多一个月,他们就能完全恢复。
而眼前德国人分明知道伊朗是勒死苏联的最后要地,必然是重兵压境势在必得,这一点从他们暂时放弃苏联战场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此时以本身薄弱的兵力,贸然与强敌正面对抗,搞不好就会把战火引到东南亚。
要知道岛军虽然已经退出缅甸,但南方军主力可还囤积在暹罗、法属印度支那,一旦德军在印度得势,他们随时可能从后面掩杀出来,与德国前后夹击远征军,德日第二次印度会师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所以,现阶段远征军只能在印度西线构筑起一条钢铁防线,以守势保证印度的安全,后方则加紧对岛军的围剿,将他们消灭或是赶出去,只有消除了后患,才能集中兵力与德军正面决战。
蒋浩然的这番言论,让整个会场长时间鸦雀无声,在座的各位都是世界顶级的战略、战术家,他们能从中听出其中的厉害,蒋浩然所言非虚。
但如此一来,苏联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当前的首要当然是解决非洲危机。
苏伊士运河战役以盟军失败而告终,英国军队被切割成两个部分,前方后退到利比亚、苏丹一线,后方被赶到了伊朗一带。
德国陆军的节节胜利也带动了海军的疯狂,邓尼茨将狼群战术发挥到极致,大西洋上的盟军舰队遭受到了空前的袭击,损失惨重。
苏伊士战役的失败,使得英伦三岛都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云,巨大的威胁感简直是扑面而来。
为了保护英国本土安全,英国皇家海军调回了能调回来的所有海军舰队,严密封锁英吉利海峡,除了保证了冰岛航线以运输美国援助物资以外, 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大西洋航线,米国也由于现阶段的重心在太平洋上,无力西顾,盟军几乎将诺大的大西洋拱手相。
一时间,大西洋成了德国海军的天堂,破袭盟军商船,封锁英国航道,威胁冰岛航线,出访南美各个中立国国家,德国人玩的不亦乐乎。
更可怕的是,德军占领埃及之后,兵锋并没有继续向前推进,反而将矛头指向了伊朗。
伊朗是连通苏联的最后交通要道,只要伊朗在,盟军的物资还可以通过转道好望角继续向苏联提供物资支援,但伊朗一失去,苏联就几乎完全被孤立了。
尤其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可靠情报证明,伊朗政府正在与德军接洽,有倒向德军的重大嫌疑,这就给伊朗的丢失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早在二战爆发后不久,伊朗就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开国皇帝礼萨汗其人却非常亲德,为了避免后患,1941年,苏联和英国联合进攻伊朗,并很快占领了伊朗全境,礼萨汗被迫退位。
而此时德军气势如虹地杀到,礼萨汗政权死灰复燃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这种极为糟糕的大环境下,米、英、苏三国首脑一致认为,蒋浩然的东南亚战区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力挽狂澜,由他们西出印度,挡住德意联军前进的脚步,在保证伊朗不失的前提下,向敌人发起进攻,以配合非洲的蒙哥马利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
对此,蒋浩然断然拒绝,理由很简单,德意联军来势汹汹,后援部队恐怕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来,德国人必然知道伊朗的重要,攻占伊朗就在眼前。
东南亚战区虽然头衔大得惊人,可兵力也就四个集团军,其中远征军三个集团军,英军一个集团军,兵力不足百万,但要监管的区域却囊括印度、缅甸全境,而且现在又多了一个马来半岛,整个远二集团军根本挪不了窝了,眼见远一集团军也正准备开赴暹罗,收拾岛军南方军残余。剩下的远三集团军要兼顾整个缅甸,还要配合已经构筑印度防线。
就这种兵力配置自己都有些应付不过来,哪里还能向西突进向德军发起攻击,一个把握不好,搞不好印度都会丢掉,所以,这个方案蒋浩然是断断不能接受。
英国首相丘吉尔劝慰蒋浩然,眼下英军多次袭击德军的后方工业,并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别看眼前德军来势汹汹,但他们的后勤已经十分脆弱,只要挡住了德军眼前的这一轮攻击,势头很快就会锐减,盟军可以再往东南亚增兵,一定可以扭转当前的局势,只要能配合非洲军团夺回苏伊士运河,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蒋浩然也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不会被丘吉尔这番言论说动。
英军袭击了德军的部分工业是不假,但这就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致命的严重后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德国的殖民地虽然在一战结束后就被瓜分完毕,不过那些殖民地生产力落后,又远离德国本土,对德国根本没有多大的影响。
二战前的德国版图并不小,纳粹希特勒上台后,在1936年控制了西班牙,1938年先后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英法从本国利益出发,采取“绥靖政策”,对德国的军事行动置之不理。
“莫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演绎到了顶峰,它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使德国得到那里训练有速,装备精良的40个师和欧洲大陆第2大的兵工厂,这个兵工厂的年产量相当于英国所有兵工厂的总和。
二战爆发,波兰沦陷,随后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法国等先后战败投降,沦为德国控制区,整个欧洲除了苏联、英国、葡萄牙、北欧部分等已经全部在德国的势力范围内,控制区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千米。
欧洲又是当时世界生产力最发达的地区,希特勒占领这些地区之后,所有与战争无关的工业全部关停,用来生产战略物资,德国正是用这个方案养活上千万军队和生产出这么多军工武器,支撑着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所以,英国人的轰炸可能会给德国工业带来一段时间的颓废,但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久,最多一个月,他们就能完全恢复。
而眼前德国人分明知道伊朗是勒死苏联的最后要地,必然是重兵压境势在必得,这一点从他们暂时放弃苏联战场就可以看出来,所以,此时以本身薄弱的兵力,贸然与强敌正面对抗,搞不好就会把战火引到东南亚。
要知道岛军虽然已经退出缅甸,但南方军主力可还囤积在暹罗、法属印度支那,一旦德军在印度得势,他们随时可能从后面掩杀出来,与德国前后夹击远征军,德日第二次印度会师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所以,现阶段远征军只能在印度西线构筑起一条钢铁防线,以守势保证印度的安全,后方则加紧对岛军的围剿,将他们消灭或是赶出去,只有消除了后患,才能集中兵力与德军正面决战。
蒋浩然的这番言论,让整个会场长时间鸦雀无声,在座的各位都是世界顶级的战略、战术家,他们能从中听出其中的厉害,蒋浩然所言非虚。
但如此一来,苏联就只能坐以待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