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横渠四句
  正所谓看人下菜,被岳山邀请而留在会议室内的这些人大多都不是世家出身的人,他们的家族观念没有世家子弟那么重。否则他绝对不会在这里浪费口舌。
  世家的人最重家族传承,把家族的利益至于万物之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维护自己地位的工具。如果儒家不行他们马上就能改换门庭。
  普通的读书人对儒家的感情反而更深,他们虽然也有私心,但总体来说也关心儒家的未来。
  很显然,岳山的一席话触动了这些人。
  儒家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汉朝,佛教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蛊惑了汉明帝,修建了中国史上第一座官方寺庙。
  从此佛教正式得到官方认可,可以在中原大地合法传教。而后一步步成为最大的教派之一,甚至很多时候连儒家都要被他们打压。
  唐朝创立到现在也一直是佛道争锋,儒家只能在一旁干看着。而现在皇帝李世民更是不加掩饰的表现出了对儒家的厌恶。
  但凡对儒家有感情的人无不忧心忡忡。这也是为什么突然有那么多大儒入京参加大字典编撰工作的原因之一。
  他们期望用这部大字典巩固儒家的地位,或者说改变皇帝对儒家的看法。
  但这种方法可行吗?谁都不知道。他们只能抓住任何一根稻草不放过。
  “纵使你说的有道理,可这和开书院有什么关系,难道书院能扭转圣人的看法?”刘德耿脸色阴郁的道。
  他是寒门出身,少年时期四处拜师勤学不辍渐渐有了今日的成就。因为求学不易,对于自己一身学问更加珍惜,对于儒家的感情也比较深。
  “诸位有想过一个问题吗?为何汉武帝一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令就让传承千百年的百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几乎没有掀起任何风浪。”岳山问道:
  “而佛教在中原传教不过几百年,却能挺过数次灭佛之灾屹立不倒,时至今日甚至能盖过儒家和道家争锋?”
  众人一愣,他们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佛教的经历比百家可残酷太多了。汉武帝只是不允许百家的人当官,又没有杀还百家的传人,也没有焚毁百家的典籍。
  而历史上数次灭佛,那都是捣毁寺庙,焚毁经书,强迫和尚还俗,不还俗的统统杀掉,敢言佛事的也杀掉。可就是这样,佛教依然停了过来,一次次发展壮大。
  这是为什么?
  众人都不傻,心中隐隐已经有了答案,可这个答案他们都不愿意说出口。
  他们不愿意说岳山愿意,只听他道:“因为百家只在士人之中传播,离广大百姓太远。甚至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百家,是儒家当道还是道家当道,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都不如一碗稀汤有吸引力。”
  “士人才有几个?再说尊儒尊道对他们来说就真的那么重要吗?皇帝尊儒我就学儒,皇帝尊法我就学法,不过是换个皮囊而已。”
  “当然百家也有忠诚的传人在世,可仅靠他们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佛教则不同,他们扎根在民间,天下万民都是他们的信徒。即便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也会念阿弥陀佛。皇帝能禁佛,能捣毁佛寺焚毁经书,却无法灭去人心中的佛。”
  “所以佛教总是能死灰复燃,并很快就成燎原之势。”
  说到这里,岳山停顿了一下,扫视众人一眼,才问道:“诸位你们以为我之言如何?”
  众人再次沉默,好半晌邢愈彦才艰难的道:“清水候之言另辟蹊径,实在让我等大开眼界,我等……我等……”
  邢愈彦是标准平民出身,他们当地的一个小世家遭了兵灾家破人亡。那时候他年纪还小,去废墟上翻找可以使用的东西。然后就找到了几本书。
  别人都觉得这东西没用就扔了,他好奇之下就捡回了家。这些书正是论语和大学,以及这个小世家传承下来的读书笔记。说白了,这几本书就是这个小世家的核心传承。
  邢愈彦就是靠着这几本书才有了今天,所以他对儒家的感情最深。也非常认同这些书里所说的东西,希望有一天能实现。
  岳山把儒家说的如此危险,他下意识的就想反驳。可话才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
  什么另辟蹊径?什么大开眼界?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他都知道岳山说的是对的。
  可正因为正确,他们才不愿意接受。难道他们把学位的位置抬那么高错了吗?
  等他们缓了缓神,岳山继续说道:“圣人对儒家有意见,且他的许多话都直指儒家思想的缺陷之所在。要想扭转他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弥补这些缺陷。”
  “然而,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非一日之功。眼下我们必须要想到一个办法自保,让圣人不敢真的废弃儒术。甚至就算他真的这样做了,也要给儒学保留一个复起的希望。”
  这时,大多数人都已经被岳山说服,心中同意了他的看法。但谨慎还是让他们无法当场作出决定。
  “可是儒家思想过于深奥难懂,只怕无法如佛教那样被万民所接受。”刘德耿有气无力的道。
  “难道百姓就真的懂佛教是什么吗?不,他们只知道阿弥陀佛,只知道佛能庇佑苍生,佛讲究积阴德修来世。”岳山反驳道:
  “儒家有孔圣孟圣,孔曰成仁孟曰成义,难道仁义很难懂吗?孔孟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赡养老人,要爱护孩童,这很难懂吗?”
  “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太高深的学问,只需要让他们在朋友来访的时候说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很难吗?”
  “这……”众人这下真的意动了,不过还是没有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
  岳山决定给他们下一剂猛药:“其实在棣州我已经这样做了,每个乡里都建立一所学堂,所有八岁以上十四岁一下的孩子都可以在此就读。”
  “每个县都有一所县学,乡学的学子可以通过考核进入县学学习。州府又有府学,县学学子可以通过考核进入府学学习。”
  “而在府学学有所成者,我会推荐他们来京城参加科举,或者直接在棣州任职。”
  “用不了几年儒学就将为最卑微的百姓所熟知,到那时没有人能动摇的了它的根基。”
  “且用不了几年棣州就可以为我培养出足够的先生,到时候我一样能在京师把书院开起来,甚至在全大唐任何一个地方开书院。”
  “所以即便你们不同意也没关系,我最多就是多等几年时间而已。”
  “但这次回京之后我得知诸位主动去为书院的学子授业解惑,让我知道你们也是心向儒学之人,不愿意看到儒学式微。”
  “我这才动了这个念头,邀请诸位一起参与此盛事。所以我希望诸位能看在儒学未来的情分上,成全我的这个请求。”
  说到这里,岳山拿出了真正的杀手锏:“我有四言赠与诸位,也赠与天下所有的儒家门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