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晏映抿了抿唇,有寒风吹过,身上披着狐裘也不觉得温暖了,她加快脚步,自己回了栖月阁。
侯府中的灯一直都是亮着的,黎明之时才会熄灭,府中的小路被灯火覆盖,为风声鹤唳的冬日平添了暖意,谢九桢却一眼也没看周身的光亮,他直直向前走着,脚步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乱。
鸣玉有些担忧:“大人,您——”
“闭嘴。”谢九桢烦乱地喝止了他,再没有一贯的风度。
揽月轩就在前面,谢九桢快步走了进去,进门之后便回身将门关上了,鸣玉被挡在外边,脸色焦急,想要冲进去,却又不敢,只好在门外徘徊。
星沉不知从哪里赶了过来,鸣玉见着他像遇到救星一样,跟他商量:“用不用把魏仓公请过来?大人情况不太好。”
星沉眯着眼:“大人刚从望月阁回来吧……他让你请魏仓公了吗?”
鸣玉摇头:“是我想要自作主张。”
“那还是算了吧,”星沉沉吟片刻才道,他看了看揽月轩,“这么晚了,不一定能把他请过来,何况大人应该不想惊动别人,咱们在外面守一晚吧。”
魏仓公又叫魏济,是掌管大胤粮仓的太仓长,有一手枯骨生肉的医术,华佗扁鹊再世,洛都人都尊他一声魏仓公,但他性情古怪,并不是谁请都会出手的。
鸣玉点了点头,同他一起站在门外值守,时刻仔细着屋里的动静,但并未听到什么奇怪的声响,便觉得大人已经睡下了。
谢九桢坐在灯下,屋中最亮的地方,他看着自己的手,眉头微不可闻地皱了皱,然后紧紧抓住了自己的衣角,右手抚着胸口不停地喘气。
只要一闭眼,就有令人窒息的黑暗袭来,有人不停地在他耳边说着话。
杀人,杀人,杀人。
好像他人生从此只有这一个目的了。
谢九桢按着胸口,忽然摸到脖颈上垂下来的带子,是身上披着的厚氅。呼吸终于渐渐归于平稳,眼中躁动的狠戾也消失不见,背后的汗微微发凉,像从鬼门关有过一遭,他轻轻笑了笑,往后躺下。
再闭眼,眼前都是那个娇俏妩媚的影子,对着他笑,对着他嗔,对着他哭喊求饶。
谢九桢躺在地上,拥着温暖的厚氅,渐渐睡着了。
栖月阁的人却并没有熄灯安寝。
晏映回去之后,便紧锁房门,把所有人都摒退,只留下清月一个人,她坐在桌子旁,手边是那把剪刀,身材虽娇小,却有一丝不怒自威的气势。
清月紧着手站在她身前,脸上惶惶不安。
“清月。”
“在!”
晏映看着她:“我把你从城郊捡回来,从来没过问你的身世,是害怕你有什么难言的过往,问你则是揭你伤疤,我已经为你考虑得够多了。”
清月跪下去:“夫人美意,奴婢全都知道!”
“那你还是不想说吗?”晏映看着她,见她沉默迟疑,肩膀抖得厉害,不知是害怕还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之前几次,我观你谈吐非凡,便知你绝非寻常乞丐,但你姓甚名谁于我来说并无关系。只是今日你见到秋娘时脸色大变,已被先生看在眼里,加上望月阁突然出现一把剪刀实属诡异……”
晏映把剪刀扔到地上:“你看看,这是从栖月阁出去的,我不想怀疑你,但是你总要给我个说法,只要你解释清楚为何看到秋娘会那么慌张,先生那边,我自给替你周旋。”
清月猛然抬头:“夫人不怀疑奴婢?”
“怀疑不怀疑,取决于你的解释。”晏映冷声道。平时见她笑惯了,突然严肃起来竟然也让人背后发冷。
清月却知道晏映留她一个人在这,就是给她机会,其实心底里是相信她的。
“那剪刀不是奴婢偷走的。”
晏映没出声,等她继续说,清月犹豫很久,才微微叹了一口气,决计不再隐瞒。
“奴婢是从掖庭逃出来的。”
晏映睁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掖庭属宫中建筑,里面多是一些因家中犯事而没入掖庭的女眷,寻常宫人到岁数即可放出宫去,可这些罪奴却是不可。
从掖庭里逃出来,被抓住是肯定会赐死的。
清月抬头看她,眼中含泪:“奴婢不说,是怕夫人会因此而赶我走,可每日跟在夫人身后,奴婢一直战战兢兢,从未睡过一天好觉,就怕有一日东窗事发,会牵累夫人……”
晏映直视她,眉头紧紧皱着:“可有人会认出你?”
清月摇了摇头:“能认得奴婢的人,都在掖庭,平日出不了宫。”
“你应该早些告诉我,有些场合我就不会带你出去了,”这种事情半分马虎不得,好在她在洛都不常出去,大抵也只有去淇阳侯府上赴宴那一次,“今后你最好还是待在侯府里,哪也别去了。”
清月苦着脸等待晏映责骂,却没想到只得到一句叮嘱,有些难以相信:“夫人不怪奴婢,不赶奴婢走吗?”
她如实相告,已做好了离府的打算,却没想到晏映对她这么好。
晏映摇了摇头:“这事我还是同先生商量商量,倘若他容不下你,我便把你送到父亲母亲身边,你放心,我不会赶你走的。”
清月一听,大为感动,俯身磕了三个响头,再说话时已有些哽咽,晏映扶住她,细声问她:“那你又怎么会认识秋娘呢?”
清月擦了擦眼睛,稳住情绪,声音不太确定:“其实奴婢也不敢认定就是她,但她的容貌太过美艳,按理来说,奴婢不会认错……”
“你把她认成谁了?”
“奴婢刚记事起就在掖庭了,景和六年,我才只有六岁,可却记得很清楚,那年京中发生一件大事,有许多罪奴都没入掖庭,我就是那时遇见的她。”
“你是说,秋娘也是掖庭出来的?”晏映眼中满是震惊。
“如果奴婢没认错,应该就是她。”
清月顿了顿,犹豫一瞬,又道:“而且不仅如此,她的身份更为复杂些……”
“怎么?”晏映心头有不好的预感。
“景和六年,京中发生的唯一一件大事便是太子谋逆案,太子自绝,陛下未牵连太子府的人,可身为同党的清河郡王府却遭灭门之祸,当时,王府很多女眷被打入掖庭,秋娘也是其中一个。”
晏映追问:“她是谁?”
“应当就是郡王妃。”
晏映脑中“嗡”一声,觉得眼前的景物都有些虚幻,身上一阵阵发冷,就像窥探到了什么隐秘一般,让人觉得恐惧又不安。
清河郡王萧彦清的妻子,为何会出现在定陵侯府?
她忽然想起,原来的清河郡王府也是先生的宅邸,如今还让给了她爹娘暂住。
会这般巧合吗?
“你还知道些什么,快说!”晏映回过神来,连忙问她,心中惴惴不安,好像被毒蛇缠绕着一般。
清月道:“她刚入掖庭时,身边有人护着,可是纵使之前再怎么风光,进了里面就是罪奴,谁也不比谁金贵,加之有宫人刁难,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得像我们这般做苦力。”
“她爱美,不管多累都把自己捯饬得漂漂亮亮的,起初我们这些孩子很羡慕她,常常得空去找她说话,她也很温柔,会教我们写字,认自己的名字,还会给我们念诗,遗武陵王的典故就是她教我们的,可是后来……”
“后来怎么了?”晏映知道后来很有可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不然她现在不会变成疯疯癫癫的样子。
清月果然变了脸色,神色不忍道:“掖庭是宫中最混乱的地方,一些腌臜事从来不少,她貌美,在人群中异常惹眼,很容易便被人记住。有一次,她被一个地位高于我们不少的内侍带走了,回来后又哭又笑,把自己关在房门里沐浴,怎么都不肯出来。”
“难道……”晏映白了脸。
清月知道她也猜到了,恨恨地点了下头:“我那时小,什么都不懂,听别人背后议论,说她被强迫着做了内侍的对食,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见她笑过。久而久之,人们也渐渐忘记了她的身份,只知道她是个阉人的玩物,后来有一天,她就突然在掖庭消失了。”
晏映听了她的话,心中难受,好像能感觉到那种绝望之苦,从云端跌落泥潭被人羞辱,会多么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无怪乎她变成如今的样子。
“你还记得她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吗?”
清月点了点头,回道:“大致记得,是景和十五年,那年郭皇后病逝,陛下接回在外流落的太子。”
赫连珏回京时,谢九桢便跟在他身边,那他应当也是景和十五年来到洛都的,或许秋娘的失踪跟他有关系。
可是,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晏映想不通,也不敢想,秋娘是先生的什么人,在先生心里有多重要,她只要一深思就会头疼。
任御史中尉的萧彦清被发现意图谋反,被当场斩杀,死前,魏王,淇阳侯,还有她祖父,都在场。
若真论清楚,她祖父手上,一定沾了萧彦清的血,还有之后的案情查办,亦有她祖父的参与。
晏映挥退清月,自己去床上躺着,却怎么都睡不着。她是景和八年生,往前推,父亲晏道成该是景和六年回的平阳,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父亲背弃族人,十六年都不肯回去,直到祖父去世才回京?
跟清河郡王的案子有关系吗?
先生呢,他到底是谁?
晏映心中烦乱,辗转反侧,浑浑噩噩睡着了,却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先生拿着剑要杀她,看她时眼中满是恨意。
她从噩梦中惊醒,才发觉外面已经亮天了,日头高挂,几乎快要到正午,她没想到自己会睡那么久。
额头上都是汗,她回头一看,枕头上竟然有一圈圈水渍,她蹭了蹭眼角,才发现自己哭了。
她竟然那么害怕。
晏映怔怔地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一声响动,门被打开,碧落匆匆走了进来。
她神色焦急:“小姐,你醒了!”
晏映看着她:“怎么了?”
“府上来了一位姓张的公公,说太后召见,让小姐即刻去宫里。”
“张公公?”晏映记得,之前去晏府宣读太后懿旨的公公也姓张,如果没错,太后突然召见她做什么?
晏映顾不得多想,急忙穿衣,坐到镜台边上时问碧落:“先生下朝了吗?”
“大人还没回来。”
早朝未散,太后此时应该还在重华宫垂帘才对,外面那个若是真的张公公,太后的旨意应当早就下了,这时候来叫她,是特意避开先生回府的时间?
晏映揣着疑惑,梳洗过后换了一件得体的衣服,匆匆赶去前院,一看来人真的是张公公。
也许是让他久等了,脸色十分难看,对她也颇为不耐。
“夫人真是人好等啊,我还以为要等到日落呢!”张公公说话阴阳怪气,晏映听着很不舒服,但脸上也没表现出来,只是问他:“不知太后召见所为何事?”
“夫人也不必紧张,太后娘娘在宫中寂寞,找个人说说话罢了。何况夫人与太傅大人的婚事都是太后定下的,按理说,成亲过后,你们二人应当去宫里谢恩才是。”
晏映一怔,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礼,先生没跟她说,她也想不起来还要谢恩这码事。
“如此,是我失礼了。”
“太后娘娘宅心仁厚,不会怪罪的,夫人,这便跟我走吧?”张公公显然也不想再在这里啰嗦,利落地转了话头,晏映本想耽搁一会儿看看先生会不会回来,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
她随张公公入了宫,有人将她引到了昭阳殿,大殿之上金碧辉煌,同低调淡雅的侯府很不一样,有种令人难受的压迫感。
太后不在,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宫人将她带到偏殿,宫人举止大方,恭敬地跟她说道:“前朝还未散,夫人在此歇息一会儿,太后娘娘散朝之后就会过来了。”
晏映笑看她:“不知姑姑怎么称呼?”
对面的人弯了弯身:“奴婢姓郑。”
她虽自称奴婢,能在太后身边侍奉的人地位绝不会低,一听说“郑”这个姓,晏映多少有些了然,她应当出自郑氏。郑氏虽不如六大世家那般兴盛,但在大胤也是个名门望族来着。
侯府中的灯一直都是亮着的,黎明之时才会熄灭,府中的小路被灯火覆盖,为风声鹤唳的冬日平添了暖意,谢九桢却一眼也没看周身的光亮,他直直向前走着,脚步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乱。
鸣玉有些担忧:“大人,您——”
“闭嘴。”谢九桢烦乱地喝止了他,再没有一贯的风度。
揽月轩就在前面,谢九桢快步走了进去,进门之后便回身将门关上了,鸣玉被挡在外边,脸色焦急,想要冲进去,却又不敢,只好在门外徘徊。
星沉不知从哪里赶了过来,鸣玉见着他像遇到救星一样,跟他商量:“用不用把魏仓公请过来?大人情况不太好。”
星沉眯着眼:“大人刚从望月阁回来吧……他让你请魏仓公了吗?”
鸣玉摇头:“是我想要自作主张。”
“那还是算了吧,”星沉沉吟片刻才道,他看了看揽月轩,“这么晚了,不一定能把他请过来,何况大人应该不想惊动别人,咱们在外面守一晚吧。”
魏仓公又叫魏济,是掌管大胤粮仓的太仓长,有一手枯骨生肉的医术,华佗扁鹊再世,洛都人都尊他一声魏仓公,但他性情古怪,并不是谁请都会出手的。
鸣玉点了点头,同他一起站在门外值守,时刻仔细着屋里的动静,但并未听到什么奇怪的声响,便觉得大人已经睡下了。
谢九桢坐在灯下,屋中最亮的地方,他看着自己的手,眉头微不可闻地皱了皱,然后紧紧抓住了自己的衣角,右手抚着胸口不停地喘气。
只要一闭眼,就有令人窒息的黑暗袭来,有人不停地在他耳边说着话。
杀人,杀人,杀人。
好像他人生从此只有这一个目的了。
谢九桢按着胸口,忽然摸到脖颈上垂下来的带子,是身上披着的厚氅。呼吸终于渐渐归于平稳,眼中躁动的狠戾也消失不见,背后的汗微微发凉,像从鬼门关有过一遭,他轻轻笑了笑,往后躺下。
再闭眼,眼前都是那个娇俏妩媚的影子,对着他笑,对着他嗔,对着他哭喊求饶。
谢九桢躺在地上,拥着温暖的厚氅,渐渐睡着了。
栖月阁的人却并没有熄灯安寝。
晏映回去之后,便紧锁房门,把所有人都摒退,只留下清月一个人,她坐在桌子旁,手边是那把剪刀,身材虽娇小,却有一丝不怒自威的气势。
清月紧着手站在她身前,脸上惶惶不安。
“清月。”
“在!”
晏映看着她:“我把你从城郊捡回来,从来没过问你的身世,是害怕你有什么难言的过往,问你则是揭你伤疤,我已经为你考虑得够多了。”
清月跪下去:“夫人美意,奴婢全都知道!”
“那你还是不想说吗?”晏映看着她,见她沉默迟疑,肩膀抖得厉害,不知是害怕还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之前几次,我观你谈吐非凡,便知你绝非寻常乞丐,但你姓甚名谁于我来说并无关系。只是今日你见到秋娘时脸色大变,已被先生看在眼里,加上望月阁突然出现一把剪刀实属诡异……”
晏映把剪刀扔到地上:“你看看,这是从栖月阁出去的,我不想怀疑你,但是你总要给我个说法,只要你解释清楚为何看到秋娘会那么慌张,先生那边,我自给替你周旋。”
清月猛然抬头:“夫人不怀疑奴婢?”
“怀疑不怀疑,取决于你的解释。”晏映冷声道。平时见她笑惯了,突然严肃起来竟然也让人背后发冷。
清月却知道晏映留她一个人在这,就是给她机会,其实心底里是相信她的。
“那剪刀不是奴婢偷走的。”
晏映没出声,等她继续说,清月犹豫很久,才微微叹了一口气,决计不再隐瞒。
“奴婢是从掖庭逃出来的。”
晏映睁大了眼睛,满脸不敢置信,掖庭属宫中建筑,里面多是一些因家中犯事而没入掖庭的女眷,寻常宫人到岁数即可放出宫去,可这些罪奴却是不可。
从掖庭里逃出来,被抓住是肯定会赐死的。
清月抬头看她,眼中含泪:“奴婢不说,是怕夫人会因此而赶我走,可每日跟在夫人身后,奴婢一直战战兢兢,从未睡过一天好觉,就怕有一日东窗事发,会牵累夫人……”
晏映直视她,眉头紧紧皱着:“可有人会认出你?”
清月摇了摇头:“能认得奴婢的人,都在掖庭,平日出不了宫。”
“你应该早些告诉我,有些场合我就不会带你出去了,”这种事情半分马虎不得,好在她在洛都不常出去,大抵也只有去淇阳侯府上赴宴那一次,“今后你最好还是待在侯府里,哪也别去了。”
清月苦着脸等待晏映责骂,却没想到只得到一句叮嘱,有些难以相信:“夫人不怪奴婢,不赶奴婢走吗?”
她如实相告,已做好了离府的打算,却没想到晏映对她这么好。
晏映摇了摇头:“这事我还是同先生商量商量,倘若他容不下你,我便把你送到父亲母亲身边,你放心,我不会赶你走的。”
清月一听,大为感动,俯身磕了三个响头,再说话时已有些哽咽,晏映扶住她,细声问她:“那你又怎么会认识秋娘呢?”
清月擦了擦眼睛,稳住情绪,声音不太确定:“其实奴婢也不敢认定就是她,但她的容貌太过美艳,按理来说,奴婢不会认错……”
“你把她认成谁了?”
“奴婢刚记事起就在掖庭了,景和六年,我才只有六岁,可却记得很清楚,那年京中发生一件大事,有许多罪奴都没入掖庭,我就是那时遇见的她。”
“你是说,秋娘也是掖庭出来的?”晏映眼中满是震惊。
“如果奴婢没认错,应该就是她。”
清月顿了顿,犹豫一瞬,又道:“而且不仅如此,她的身份更为复杂些……”
“怎么?”晏映心头有不好的预感。
“景和六年,京中发生的唯一一件大事便是太子谋逆案,太子自绝,陛下未牵连太子府的人,可身为同党的清河郡王府却遭灭门之祸,当时,王府很多女眷被打入掖庭,秋娘也是其中一个。”
晏映追问:“她是谁?”
“应当就是郡王妃。”
晏映脑中“嗡”一声,觉得眼前的景物都有些虚幻,身上一阵阵发冷,就像窥探到了什么隐秘一般,让人觉得恐惧又不安。
清河郡王萧彦清的妻子,为何会出现在定陵侯府?
她忽然想起,原来的清河郡王府也是先生的宅邸,如今还让给了她爹娘暂住。
会这般巧合吗?
“你还知道些什么,快说!”晏映回过神来,连忙问她,心中惴惴不安,好像被毒蛇缠绕着一般。
清月道:“她刚入掖庭时,身边有人护着,可是纵使之前再怎么风光,进了里面就是罪奴,谁也不比谁金贵,加之有宫人刁难,她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只得像我们这般做苦力。”
“她爱美,不管多累都把自己捯饬得漂漂亮亮的,起初我们这些孩子很羡慕她,常常得空去找她说话,她也很温柔,会教我们写字,认自己的名字,还会给我们念诗,遗武陵王的典故就是她教我们的,可是后来……”
“后来怎么了?”晏映知道后来很有可能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不然她现在不会变成疯疯癫癫的样子。
清月果然变了脸色,神色不忍道:“掖庭是宫中最混乱的地方,一些腌臜事从来不少,她貌美,在人群中异常惹眼,很容易便被人记住。有一次,她被一个地位高于我们不少的内侍带走了,回来后又哭又笑,把自己关在房门里沐浴,怎么都不肯出来。”
“难道……”晏映白了脸。
清月知道她也猜到了,恨恨地点了下头:“我那时小,什么都不懂,听别人背后议论,说她被强迫着做了内侍的对食,那之后我就再也没见她笑过。久而久之,人们也渐渐忘记了她的身份,只知道她是个阉人的玩物,后来有一天,她就突然在掖庭消失了。”
晏映听了她的话,心中难受,好像能感觉到那种绝望之苦,从云端跌落泥潭被人羞辱,会多么痛苦,简直难以想象。
无怪乎她变成如今的样子。
“你还记得她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吗?”
清月点了点头,回道:“大致记得,是景和十五年,那年郭皇后病逝,陛下接回在外流落的太子。”
赫连珏回京时,谢九桢便跟在他身边,那他应当也是景和十五年来到洛都的,或许秋娘的失踪跟他有关系。
可是,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晏映想不通,也不敢想,秋娘是先生的什么人,在先生心里有多重要,她只要一深思就会头疼。
任御史中尉的萧彦清被发现意图谋反,被当场斩杀,死前,魏王,淇阳侯,还有她祖父,都在场。
若真论清楚,她祖父手上,一定沾了萧彦清的血,还有之后的案情查办,亦有她祖父的参与。
晏映挥退清月,自己去床上躺着,却怎么都睡不着。她是景和八年生,往前推,父亲晏道成该是景和六年回的平阳,那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父亲背弃族人,十六年都不肯回去,直到祖父去世才回京?
跟清河郡王的案子有关系吗?
先生呢,他到底是谁?
晏映心中烦乱,辗转反侧,浑浑噩噩睡着了,却做了一个噩梦,梦见先生拿着剑要杀她,看她时眼中满是恨意。
她从噩梦中惊醒,才发觉外面已经亮天了,日头高挂,几乎快要到正午,她没想到自己会睡那么久。
额头上都是汗,她回头一看,枕头上竟然有一圈圈水渍,她蹭了蹭眼角,才发现自己哭了。
她竟然那么害怕。
晏映怔怔地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一声响动,门被打开,碧落匆匆走了进来。
她神色焦急:“小姐,你醒了!”
晏映看着她:“怎么了?”
“府上来了一位姓张的公公,说太后召见,让小姐即刻去宫里。”
“张公公?”晏映记得,之前去晏府宣读太后懿旨的公公也姓张,如果没错,太后突然召见她做什么?
晏映顾不得多想,急忙穿衣,坐到镜台边上时问碧落:“先生下朝了吗?”
“大人还没回来。”
早朝未散,太后此时应该还在重华宫垂帘才对,外面那个若是真的张公公,太后的旨意应当早就下了,这时候来叫她,是特意避开先生回府的时间?
晏映揣着疑惑,梳洗过后换了一件得体的衣服,匆匆赶去前院,一看来人真的是张公公。
也许是让他久等了,脸色十分难看,对她也颇为不耐。
“夫人真是人好等啊,我还以为要等到日落呢!”张公公说话阴阳怪气,晏映听着很不舒服,但脸上也没表现出来,只是问他:“不知太后召见所为何事?”
“夫人也不必紧张,太后娘娘在宫中寂寞,找个人说说话罢了。何况夫人与太傅大人的婚事都是太后定下的,按理说,成亲过后,你们二人应当去宫里谢恩才是。”
晏映一怔,不知道还有这么个礼,先生没跟她说,她也想不起来还要谢恩这码事。
“如此,是我失礼了。”
“太后娘娘宅心仁厚,不会怪罪的,夫人,这便跟我走吧?”张公公显然也不想再在这里啰嗦,利落地转了话头,晏映本想耽搁一会儿看看先生会不会回来,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
她随张公公入了宫,有人将她引到了昭阳殿,大殿之上金碧辉煌,同低调淡雅的侯府很不一样,有种令人难受的压迫感。
太后不在,是一个年近四十的宫人将她带到偏殿,宫人举止大方,恭敬地跟她说道:“前朝还未散,夫人在此歇息一会儿,太后娘娘散朝之后就会过来了。”
晏映笑看她:“不知姑姑怎么称呼?”
对面的人弯了弯身:“奴婢姓郑。”
她虽自称奴婢,能在太后身边侍奉的人地位绝不会低,一听说“郑”这个姓,晏映多少有些了然,她应当出自郑氏。郑氏虽不如六大世家那般兴盛,但在大胤也是个名门望族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