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换人
城头上的耿仲明,就看着城外的明军,肆无忌惮地纵马驰骋,追向四散而逃的大清军卒和那些老爷们。只是一会的功夫,就已经杀了不少,不由得脸色铁青。
他的一名手下见了,带着一点惶急之色,提醒他道:“王爷,不能看着满洲族人被杀啊!回头会被皇上降罪的!”
大清国内,满洲族人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城外出去监工的,至少有几百人吧,都是金州城内有势力的。就这么被明军杀了,肯定会被他们的家属向朝廷、向皇上告状的。
可是,耿仲明抬头看看远处,一队队地明军步卒已经按小队拥过来,只是目测,至少有一千人,再远处,就没法估计了,搞不好三千都是有的。这么多明军在城外,要是自己派兵出城救援的话,万一被明军冲进城来,失陷金州的罪名,那绝对是要问罪的。
这么想着,心中衡量了一番之后,耿仲明便坚决地摇了摇头。
“耿仲明,快开门放我们进去!”
“智顺王,行行好,快点开门,开一条缝也好!”
“快点开门,你知道我是谁么?要是我死在这里,你就得偿命!”
“……”
突然,贴着城墙,绕城而走的那些幸运儿,看着明军正在四处追杀他们,甚至有一部分又往城下逼过来,吓得立刻大喊了起来。
这些人中,有哀求的,有威胁的,反正什么样都有,就想着让耿仲明快点开了城门,把他们放进城里去。
耿仲明的亲卫中,有一个低头看看,而后连忙提醒他道:“王爷,下面有一个是智顺王府的家人,还有一个好像是镶白旗固山额真的奴才……”
耿仲明听了,稍微低头看了一眼,发现就是拿话威胁他的那几个,是有背景的。不过,他又抬头,发现明军那几十骑虽然在追杀,可却离城门不远。经验告诉他,这些明军还在想着借机冲击城门。
这么想着,他便厉声下令道:“没有本王军令,任何人不得开门。全都戒备好了,防止明军攻城!”
说完之后,他转身离开城垛处,往箭楼而去。
表面上看,他好像很冷酷,并不为外界动静所动。
可是,这时候,耿仲明其实却在心中叹气。眼前这一幕,是那么的熟悉!
几年之前的时候,他还是明军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建虏也一样在城外嚣张,可是,他却无能为力;
这才过去了几年,竟然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一幕,轮到明军在城外嚣张,而他却无能为力。
难道……难道自己是扫把星转世,人在哪一边,就那一边会倒霉?
想到这里,他心中自嘲一笑,蹬上了箭楼,再度看向城外时,明国步军已经更多了。不过,吸引他目光的,是那些汉人奴隶。就见他们之中,有的人跪地迎接明军,淘淘大哭;有的人,挥动着手中的锄头等工具,或者拦截想要逃走的监工,或者就干脆加入了对监工的追杀中。
看着这一幕,耿仲明心中并没有多少悲愤之意。是非我族类的原因么,还是见多了已经麻木了?
陷入沉思中的耿仲明,一直到更近的惨叫声响起,他才回过神来。再定睛看去时,却是有明军用火铳,或者弓箭开始攻击城墙下的那些监工了。
不过,耿仲明并不关注这个。在他下令紧闭城门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城外那些监工,肯定难逃一死。明军难得有机会报仇,绝对不会放过的。
此时,他关注的是,城外还真有两千多明军,如今就在城外集结了。看他们的样子,好像还想着攻城。
看明白了这点,他立刻紧张了起来,传下军令,让手下严阵以待。
他的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兵力的。虽然金州墙高,可也大,他的手下,都上了城头,显得稀稀疏疏的,防御力量并不强大。这一点,似乎也被城外明军发现了,为首的那些人,正在商量着什么。甚至还在问那些汉人百姓话,很显然,是在问城里的情况。
“快,通知城内各家,所有男丁,全部上城防守,一旦城破,明军肯定要报复,他们谁都逃不了!”耿仲明不淡定了,立刻转身,对自己的亲卫命令道。
他的亲卫一听,立刻飞奔前去传令。金州城内,也不可避免地乱成了一团。
好好的,怎么明军会突然杀过来呢?
城外明军,是李过领军。耿仲明没有料错,在李过到达之后,他就想着能不能把金州拿下来。一边观阵,一边和先一步到达的李定国商量,甚至也找来了被救出来的百姓打听城里的情况。
“大人,金州城内的是建虏的智顺王耿仲明!”有个年纪稍微大点的青壮,知道得多一些,正在回答李过的话道,“他手下兵力不多,大概就一千多人,最多三千人。都是假鞑子,以前也是朝廷官军,投降了建虏的。”
局外人,终归是不知道城内鞑子的真实兵力,一千多人到三千人,这个区间实在有点大了。
“大人,城里有不少粮草,都是这次鞑子大军带来的。”
“大人,行行好,我爹还在城内,我们好多家人都在城内。救救他们吧?”
“大人,给我一把刀,我有力气的,我也砍鞑子!”
“……”
李过的问话,最终成了这些百姓七嘴八舌地要求。
听着他们的话,李来亨忽然插嘴,大声说道:“义父,干了,杀进去把叛将都给总督大人带回去,绝对大功一件!”
“嗯,这里没有义父!”李过一听,恼怒地训了一句。
崇祯皇帝有下旨,军队中不兴家丁那一套,没有私兵。什么义父,老爷什么的,绝对不能在军中出现。这一点,在御马监三大营和卢象升辖下军队中,执行地最为彻底。
李来亨习惯了,就这么叫上一句,就被李过给训了。而后,他指着城墙道:“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城墙这么高,怎么打?拿人命去填么?”
他的这话刚说完,就见刚才带头求情的那个百姓一下跪倒在地,向李过说道:“大人,小人以前是木匠,会打造云梯,也会打造投石车的,大人,给小人点时间……”
李过听到摇摇头,打造云梯和投石车这些,是要耗费很多时间的,而他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的。
见他不同意,这人就连连磕头道:“大人,小人父亲还在城内,请大人救救吧!”
立刻,又有一群汉人百姓向李过跪下,他们都是有家属在城内的,恳请李过攻城救人。这些跪着的百姓,至少有五百来人。
李过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下,顿时,眉头皱了起来。不是他不想攻城,而是目前不可能打得下金州。并且他要为他的手下负责,哪能轻易损耗兵力。要知道,这些兵力中的大部分,都是他以前的老兄弟来的。
他还没开口说话,忽然,马蹄声急促而来。人未到,就有声音传回来了:“大人,旅顺方向,发现有鞑子军队过来了,人数不明,不过从迹象上看,至少有两三千人。”
一听这话,李过立刻转头看向旅顺方向。这边是丘陵地带,加上天气晴朗,能看到很远。
果然,在很远处,有尘土飞扬。凭着多年的经验能估算出来,回金州的鞑子绝对不少!
得到这个结论,李过当机立断,马上传令道:“收兵,带着他们一起撤!”
令行禁止,明军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始整队,然后就准备撤退了。
到此时,李过才对跪着的那些百姓说道:“鞑子援军回来了,我们必须马上撤退。总督大人有令,要把你们带回去,再不用在这里受苦受难,被鞑子欺辱!”
听到这话,看到明军真得准备撤退,有的人站起来了,但是,还是有大部分人跪在那里,没有动。其中领头的那个人说道:“小人的爹还在城内,要是小人走了,小人的爹必死无疑。小人谢大人相救之德,小人不走了!”
其他还跪着的,也是牵挂城里的亲人,最终也选择不走了。
从他们的脸色能看出来,他们是真得想趁着这么难得的机会,脱离苦海的。可是,有亲人的牵挂,让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放弃这次机会。
李过看着他们,不由得眉头一皱。
他这次领军过来的目的,能拿下金州最好,拿不下金州,也要让建虏知道,大明如今已经有骚扰辽东各地的能力。同时,解救那些被掠来的汉人百姓,击杀鞑子人口,打击建虏的综合实力。
这些汉人百姓要是不走的话,他们就会继续为鞑子劳作,这其实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那怎么办?难道杀了他们?这样就能很好地执行军令了。
可是,真要杀这些百姓的话,不但他自己于心不忍,总督大人那边知道了,也不会同意的。
这么想着,他便想放弃他们算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定国忽然指着城墙那边说道:“我有个主意,让城里的那什么鸟王用他们换城内的汉人百姓!”
李过一听,转头看去,却见金州城墙下,贴着墙根,还有三、四十人趴在那里,躲过了之前明军的射杀。
这一看之下,李过顿时心中一喜,立刻挥手调来大队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全部瞄准那些人,而后才大声对城头上喊道:“耿仲明,不废话,拿城里汉人换这些人的狗命,要不同意的,便立刻射杀了这些人!”
箭楼上的耿仲明,自然是看到了远处的尘土飞扬,心中已经松了口气,金州肯定是保住没问题的。因此,之前的时候,他就有心情看城外的动静。
不过,看到后来,他忽然叹了口气,看到援军带来的一点兴奋之意,又没有了。
当他听到城外李过的喊声时,目光便又看向那些还跪在那里的汉人。虽然他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他能猜出来,肯定是那些人在求这位明将,才有了这换人的说法。
抬头看看远处的尘土,耿仲明还没有说什么,就有人冲过来大声喊道:“智顺王,没听到没,快点换人,要不然底下的人就没命了!”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两个,都是有背景的那些人。
而城墙下,那些趴着的人,自然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明军敢不敢进这一箭之地来射杀他们,因此也都纷纷在大喊,让耿仲明快点答应明军的要求。
耿仲明见此,也不见他有什么表情,只是转身吩咐他的亲卫道:“立刻派人去把城里那些汉奴,不管哪家的,全部驱赶出城。”
他的亲卫听了,稍微犹豫下,似乎想要说什么话。
“还不快去?”耿仲明一见,便皱着眉头催了下,而后,才转过头,向城外喊道:“那明将,不要乱来,本王答应你就是,已经派人去做了!”
城外那些跪着的百姓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向李过大声谢恩,也有的,向李定国道谢。
李过心里其实很急,不时转头看看身后远处的尘土到那里了。
军队开始结阵,缓缓撤向海边,而大部分百姓,则先一步撤离,那些威胁城下监工的弓箭手和火铳手还没有撤退,当然了,那些有家属在城里的百姓也没有撤退,焦急地等待着亲人的出城。
在这等待的时间内,是煎熬的,不管是李过,还是那些等待亲人的百姓,又或者,是那些趴在城下的监工。
万幸的是,尚可喜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动作也很快,就见一大群老弱妇孺被驱赶出了金州城。当然,这也是他看到大部分明军已经撤离,因此才敢开这个城门。
金州城下,那些老弱妇孺都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可城外那些等待的青壮,却是喜出望外,甚至都忘记了城头上的危险,奔入一箭之地去迎接自己的亲人。
看着城下不少百姓喜极而泣,耿仲明面无表情。只有他身边熟悉他的亲卫知道,王爷这个时候又在发呆了。
李过看到人出城了,便不再逗留,立刻下令撤退。
在撤往海边的途中,李定国望着尘土飞扬的远处,有点纳闷地说道:“建虏援军好像来得太慢了吧?”
他的一名手下见了,带着一点惶急之色,提醒他道:“王爷,不能看着满洲族人被杀啊!回头会被皇上降罪的!”
大清国内,满洲族人第一,这是毋庸置疑的。城外出去监工的,至少有几百人吧,都是金州城内有势力的。就这么被明军杀了,肯定会被他们的家属向朝廷、向皇上告状的。
可是,耿仲明抬头看看远处,一队队地明军步卒已经按小队拥过来,只是目测,至少有一千人,再远处,就没法估计了,搞不好三千都是有的。这么多明军在城外,要是自己派兵出城救援的话,万一被明军冲进城来,失陷金州的罪名,那绝对是要问罪的。
这么想着,心中衡量了一番之后,耿仲明便坚决地摇了摇头。
“耿仲明,快开门放我们进去!”
“智顺王,行行好,快点开门,开一条缝也好!”
“快点开门,你知道我是谁么?要是我死在这里,你就得偿命!”
“……”
突然,贴着城墙,绕城而走的那些幸运儿,看着明军正在四处追杀他们,甚至有一部分又往城下逼过来,吓得立刻大喊了起来。
这些人中,有哀求的,有威胁的,反正什么样都有,就想着让耿仲明快点开了城门,把他们放进城里去。
耿仲明的亲卫中,有一个低头看看,而后连忙提醒他道:“王爷,下面有一个是智顺王府的家人,还有一个好像是镶白旗固山额真的奴才……”
耿仲明听了,稍微低头看了一眼,发现就是拿话威胁他的那几个,是有背景的。不过,他又抬头,发现明军那几十骑虽然在追杀,可却离城门不远。经验告诉他,这些明军还在想着借机冲击城门。
这么想着,他便厉声下令道:“没有本王军令,任何人不得开门。全都戒备好了,防止明军攻城!”
说完之后,他转身离开城垛处,往箭楼而去。
表面上看,他好像很冷酷,并不为外界动静所动。
可是,这时候,耿仲明其实却在心中叹气。眼前这一幕,是那么的熟悉!
几年之前的时候,他还是明军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建虏也一样在城外嚣张,可是,他却无能为力;
这才过去了几年,竟然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一幕,轮到明军在城外嚣张,而他却无能为力。
难道……难道自己是扫把星转世,人在哪一边,就那一边会倒霉?
想到这里,他心中自嘲一笑,蹬上了箭楼,再度看向城外时,明国步军已经更多了。不过,吸引他目光的,是那些汉人奴隶。就见他们之中,有的人跪地迎接明军,淘淘大哭;有的人,挥动着手中的锄头等工具,或者拦截想要逃走的监工,或者就干脆加入了对监工的追杀中。
看着这一幕,耿仲明心中并没有多少悲愤之意。是非我族类的原因么,还是见多了已经麻木了?
陷入沉思中的耿仲明,一直到更近的惨叫声响起,他才回过神来。再定睛看去时,却是有明军用火铳,或者弓箭开始攻击城墙下的那些监工了。
不过,耿仲明并不关注这个。在他下令紧闭城门的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城外那些监工,肯定难逃一死。明军难得有机会报仇,绝对不会放过的。
此时,他关注的是,城外还真有两千多明军,如今就在城外集结了。看他们的样子,好像还想着攻城。
看明白了这点,他立刻紧张了起来,传下军令,让手下严阵以待。
他的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兵力的。虽然金州墙高,可也大,他的手下,都上了城头,显得稀稀疏疏的,防御力量并不强大。这一点,似乎也被城外明军发现了,为首的那些人,正在商量着什么。甚至还在问那些汉人百姓话,很显然,是在问城里的情况。
“快,通知城内各家,所有男丁,全部上城防守,一旦城破,明军肯定要报复,他们谁都逃不了!”耿仲明不淡定了,立刻转身,对自己的亲卫命令道。
他的亲卫一听,立刻飞奔前去传令。金州城内,也不可避免地乱成了一团。
好好的,怎么明军会突然杀过来呢?
城外明军,是李过领军。耿仲明没有料错,在李过到达之后,他就想着能不能把金州拿下来。一边观阵,一边和先一步到达的李定国商量,甚至也找来了被救出来的百姓打听城里的情况。
“大人,金州城内的是建虏的智顺王耿仲明!”有个年纪稍微大点的青壮,知道得多一些,正在回答李过的话道,“他手下兵力不多,大概就一千多人,最多三千人。都是假鞑子,以前也是朝廷官军,投降了建虏的。”
局外人,终归是不知道城内鞑子的真实兵力,一千多人到三千人,这个区间实在有点大了。
“大人,城里有不少粮草,都是这次鞑子大军带来的。”
“大人,行行好,我爹还在城内,我们好多家人都在城内。救救他们吧?”
“大人,给我一把刀,我有力气的,我也砍鞑子!”
“……”
李过的问话,最终成了这些百姓七嘴八舌地要求。
听着他们的话,李来亨忽然插嘴,大声说道:“义父,干了,杀进去把叛将都给总督大人带回去,绝对大功一件!”
“嗯,这里没有义父!”李过一听,恼怒地训了一句。
崇祯皇帝有下旨,军队中不兴家丁那一套,没有私兵。什么义父,老爷什么的,绝对不能在军中出现。这一点,在御马监三大营和卢象升辖下军队中,执行地最为彻底。
李来亨习惯了,就这么叫上一句,就被李过给训了。而后,他指着城墙道:“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城墙这么高,怎么打?拿人命去填么?”
他的这话刚说完,就见刚才带头求情的那个百姓一下跪倒在地,向李过说道:“大人,小人以前是木匠,会打造云梯,也会打造投石车的,大人,给小人点时间……”
李过听到摇摇头,打造云梯和投石车这些,是要耗费很多时间的,而他是没有那么多时间的。
见他不同意,这人就连连磕头道:“大人,小人父亲还在城内,请大人救救吧!”
立刻,又有一群汉人百姓向李过跪下,他们都是有家属在城内的,恳请李过攻城救人。这些跪着的百姓,至少有五百来人。
李过看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跪下,顿时,眉头皱了起来。不是他不想攻城,而是目前不可能打得下金州。并且他要为他的手下负责,哪能轻易损耗兵力。要知道,这些兵力中的大部分,都是他以前的老兄弟来的。
他还没开口说话,忽然,马蹄声急促而来。人未到,就有声音传回来了:“大人,旅顺方向,发现有鞑子军队过来了,人数不明,不过从迹象上看,至少有两三千人。”
一听这话,李过立刻转头看向旅顺方向。这边是丘陵地带,加上天气晴朗,能看到很远。
果然,在很远处,有尘土飞扬。凭着多年的经验能估算出来,回金州的鞑子绝对不少!
得到这个结论,李过当机立断,马上传令道:“收兵,带着他们一起撤!”
令行禁止,明军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始整队,然后就准备撤退了。
到此时,李过才对跪着的那些百姓说道:“鞑子援军回来了,我们必须马上撤退。总督大人有令,要把你们带回去,再不用在这里受苦受难,被鞑子欺辱!”
听到这话,看到明军真得准备撤退,有的人站起来了,但是,还是有大部分人跪在那里,没有动。其中领头的那个人说道:“小人的爹还在城内,要是小人走了,小人的爹必死无疑。小人谢大人相救之德,小人不走了!”
其他还跪着的,也是牵挂城里的亲人,最终也选择不走了。
从他们的脸色能看出来,他们是真得想趁着这么难得的机会,脱离苦海的。可是,有亲人的牵挂,让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放弃这次机会。
李过看着他们,不由得眉头一皱。
他这次领军过来的目的,能拿下金州最好,拿不下金州,也要让建虏知道,大明如今已经有骚扰辽东各地的能力。同时,解救那些被掠来的汉人百姓,击杀鞑子人口,打击建虏的综合实力。
这些汉人百姓要是不走的话,他们就会继续为鞑子劳作,这其实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那怎么办?难道杀了他们?这样就能很好地执行军令了。
可是,真要杀这些百姓的话,不但他自己于心不忍,总督大人那边知道了,也不会同意的。
这么想着,他便想放弃他们算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定国忽然指着城墙那边说道:“我有个主意,让城里的那什么鸟王用他们换城内的汉人百姓!”
李过一听,转头看去,却见金州城墙下,贴着墙根,还有三、四十人趴在那里,躲过了之前明军的射杀。
这一看之下,李过顿时心中一喜,立刻挥手调来大队的火铳手和弓箭手,全部瞄准那些人,而后才大声对城头上喊道:“耿仲明,不废话,拿城里汉人换这些人的狗命,要不同意的,便立刻射杀了这些人!”
箭楼上的耿仲明,自然是看到了远处的尘土飞扬,心中已经松了口气,金州肯定是保住没问题的。因此,之前的时候,他就有心情看城外的动静。
不过,看到后来,他忽然叹了口气,看到援军带来的一点兴奋之意,又没有了。
当他听到城外李过的喊声时,目光便又看向那些还跪在那里的汉人。虽然他听不到他们的对话,但他能猜出来,肯定是那些人在求这位明将,才有了这换人的说法。
抬头看看远处的尘土,耿仲明还没有说什么,就有人冲过来大声喊道:“智顺王,没听到没,快点换人,要不然底下的人就没命了!”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两个,都是有背景的那些人。
而城墙下,那些趴着的人,自然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明军敢不敢进这一箭之地来射杀他们,因此也都纷纷在大喊,让耿仲明快点答应明军的要求。
耿仲明见此,也不见他有什么表情,只是转身吩咐他的亲卫道:“立刻派人去把城里那些汉奴,不管哪家的,全部驱赶出城。”
他的亲卫听了,稍微犹豫下,似乎想要说什么话。
“还不快去?”耿仲明一见,便皱着眉头催了下,而后,才转过头,向城外喊道:“那明将,不要乱来,本王答应你就是,已经派人去做了!”
城外那些跪着的百姓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向李过大声谢恩,也有的,向李定国道谢。
李过心里其实很急,不时转头看看身后远处的尘土到那里了。
军队开始结阵,缓缓撤向海边,而大部分百姓,则先一步撤离,那些威胁城下监工的弓箭手和火铳手还没有撤退,当然了,那些有家属在城里的百姓也没有撤退,焦急地等待着亲人的出城。
在这等待的时间内,是煎熬的,不管是李过,还是那些等待亲人的百姓,又或者,是那些趴在城下的监工。
万幸的是,尚可喜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动作也很快,就见一大群老弱妇孺被驱赶出了金州城。当然,这也是他看到大部分明军已经撤离,因此才敢开这个城门。
金州城下,那些老弱妇孺都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可城外那些等待的青壮,却是喜出望外,甚至都忘记了城头上的危险,奔入一箭之地去迎接自己的亲人。
看着城下不少百姓喜极而泣,耿仲明面无表情。只有他身边熟悉他的亲卫知道,王爷这个时候又在发呆了。
李过看到人出城了,便不再逗留,立刻下令撤退。
在撤往海边的途中,李定国望着尘土飞扬的远处,有点纳闷地说道:“建虏援军好像来得太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