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皇上圣明
满清军队未曾出关,晋州就一直是关闭城门戒严的。
这一日,城头上的人忽然看到有一队骑士飞马而来,到了近处,发现为首那人身穿白色飞鱼服,身后跟着一大堆穿黑色飞鱼服的,很显然,是一名锦衣卫百户带着将近三十来个锦衣卫过来了。
顿时,他们就想到自家知州大人和首辅大人的冲突。他们都不用猜,锦衣卫忽然跑来晋州,肯定是和这个事情有关。这么一想,他们就立刻担心了起来。
不同于上次来得是军队,眼下外面没有满清鞑子,对方又是皇帝亲军,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谁也没胆子,敢不放锦衣卫入城。
正在衙门议事的陈弘绪一听锦衣卫已经到了城外,马上要进城,不由得也立刻紧张了起来。虽然他知道,卢象升会帮他说话,可这次得罪的,毕竟是大明首辅,百官之首,要说他不担心,那也是假的。
跟着他一起议事的衙门官吏,还有城中领头的几个乡绅也都吓到了,其中有一人立刻向陈弘绪建议道:“大人,锦衣卫此来,肯定不是好事。要不,就借口怕有奸细,不放他们入城?”
“对,别打开城门,锦衣卫进不来,就奈何不了大人的!”其他人也有附议道。
陈弘绪一听,立刻摇头道:“不行,本官毕竟是朝廷命官,锦衣卫肯定是奉旨而来,怎么能拒其不入?”
说到这里,看到他们似乎还想说话,他就立刻又补充道:“再说了,躲得了初一,难道还能躲得过十五?一起去迎接吧,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虽然是说了这话,可他自己都不大相信。只是事已至此,唯有安慰自己而已,就往好的方面去想好了。
说完之后,他就率先大步往外而走。
其他人见了,互相看了看,都看到互相之间的担忧。不过确实没办法,只能随着知州大人出门。
不过,知州大人是为了晋州才得罪了首辅,不管如何,他们都不想陈弘绪有事。因此,他们稍微落后了一些,压低着声音,边走边商量了起来。
“要我看,锦衣卫这么快就来了,肯定是对知州大人不利的!”
“对,虽然听说卢尚书会替知州大人说话,可卢尚书还能大过首辅大人?我觉得皇上肯定会信首辅的话!”
“要不这样,我们不能再等了,要立刻派人赶往京师,联络在京为官的乡亲活动起来,为知州大人伸冤!”
“大家听着,一会要是锦衣卫要当场拿人的话,我们一起为大人求情,陈述大人的苦衷!不妨也塞点银子,让锦衣卫回去也能替我们照顾下大人,要是能转达我们晋州全城百姓的心愿,就更好了!”
“……”
他们这么说着,路人听到了,纷纷加入他们的行里。等到陈弘绪赶到城门口时,在他的身后,已经全是闻讯赶来的晋州百姓了!
城门打开,已经有点等得不耐烦的锦衣卫进入城门洞,抬头地第一眼,看到密密麻麻地人头时,顿时就吓了一跳。
不过锦衣卫百户陈浩看到领头那人,穿着晋州知州的官服,心中便定了不少,立刻问道:“你可是晋州知州陈弘绪?”
陈弘绪对于身后来了那么多百姓,心中感动之余也有点担心,就怕要是事情真要是往坏处发展,这些锦衣卫是来当场抓自己的话,万一引起民变就不好了。
因此,他听到锦衣卫百户问话,就连忙回道:“本官正是晋州知州陈弘绪,请百户去衙门说话!”
如果到了衙门里面,人少一些的话,应该不至于引起晋州百姓大的反弹。再选择一个人少的时间出城,说不定就能悄然离去,也不用担心晋州民变,反而引来祸事。
可谁知,那名锦衣卫百户确认眼前这人就是晋州知州陈弘绪时,心中一宽,又看到眼前一个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之色,便露出微笑,大声说道:“皇上口谕,晋州知州陈弘绪接旨!”
陈弘绪一听,心中不由得苦笑,看来自己的苦心都白费了,竟然在这里宣旨。
不过锦衣卫百户已经说出口,他也没了办法,只能跪下听旨。身后的百姓也都跟着跪下,不过他们都抬着头,紧张地看着那锦衣卫百户,也看着陈弘绪的背影,一脸地担心。
“朕已令东厂查明真相,晋州知州陈弘绪不愧为国之栋梁,在十万满清大军围攻之下坚守住了城池不失,保全了晋州百姓,朕心甚慰,待战后回京叙功,朕另有重用……”
听到这话,陈弘绪愕然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后面的晋州官吏、百姓,也都一个个惊讶极了,甚至好多人都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名正在说话的锦衣卫百户。
“……如今满清军队还在关内肆虐,晋州的守城经验当快速推广,令各城学之。故此,陈卿速速总结晋州之守城经验,交由锦衣卫传至各城,以御满清军队,钦此!”
听到这里,陈弘绪可以确认,自己真得是没有听错。想起在皇帝的口谕中,还称赞自己是国之栋梁,顿时,他就激动了!
作为一名臣子,被皇帝评价为国之栋梁,这是多高的荣誉!一时之间,他都忘记了接旨,有点傻在那里了。
而他身后的那些人,听清了皇帝口谕的那些人,也都高兴坏了。他们没有发傻,而是激动地七嘴八舌起来。
“皇上圣明!”
“皇上万岁!”
“好人有好报,知州大人这么好的官,皇上英明啊!”
“……”
听到这些话,后面没听到口谕内容的人,心中顿时就急了。是什么好事,到底是什么好事?快点,快点说说啊,真是急死了!
在这嘈杂声中,陈弘绪终于回过神来,当即激动万分地领旨谢恩。而后起来后,立刻伸手示意,请锦衣卫随他去衙门,他立刻去写守城经验。
通往衙门的街道上,站满了的百姓,立刻自动分开一条道路,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看着知州大人陪同着锦衣卫往衙门而去。不久之后,他们散去,也把这个消息传遍了晋州城。顿时,鞭炮声,此起伏彼地响起,犹如过年了一般。
到了衙门,周边人少了一些,陈弘绪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奇怪地,想着首辅难道只是嘴巴凶凶而已,回京之后没有弹劾自己?
想不明白,他就顺便问锦衣卫百户道:“不知道首辅大人可有弹劾本官?”
这一日,城头上的人忽然看到有一队骑士飞马而来,到了近处,发现为首那人身穿白色飞鱼服,身后跟着一大堆穿黑色飞鱼服的,很显然,是一名锦衣卫百户带着将近三十来个锦衣卫过来了。
顿时,他们就想到自家知州大人和首辅大人的冲突。他们都不用猜,锦衣卫忽然跑来晋州,肯定是和这个事情有关。这么一想,他们就立刻担心了起来。
不同于上次来得是军队,眼下外面没有满清鞑子,对方又是皇帝亲军,赫赫有名的锦衣卫,谁也没胆子,敢不放锦衣卫入城。
正在衙门议事的陈弘绪一听锦衣卫已经到了城外,马上要进城,不由得也立刻紧张了起来。虽然他知道,卢象升会帮他说话,可这次得罪的,毕竟是大明首辅,百官之首,要说他不担心,那也是假的。
跟着他一起议事的衙门官吏,还有城中领头的几个乡绅也都吓到了,其中有一人立刻向陈弘绪建议道:“大人,锦衣卫此来,肯定不是好事。要不,就借口怕有奸细,不放他们入城?”
“对,别打开城门,锦衣卫进不来,就奈何不了大人的!”其他人也有附议道。
陈弘绪一听,立刻摇头道:“不行,本官毕竟是朝廷命官,锦衣卫肯定是奉旨而来,怎么能拒其不入?”
说到这里,看到他们似乎还想说话,他就立刻又补充道:“再说了,躲得了初一,难道还能躲得过十五?一起去迎接吧,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虽然是说了这话,可他自己都不大相信。只是事已至此,唯有安慰自己而已,就往好的方面去想好了。
说完之后,他就率先大步往外而走。
其他人见了,互相看了看,都看到互相之间的担忧。不过确实没办法,只能随着知州大人出门。
不过,知州大人是为了晋州才得罪了首辅,不管如何,他们都不想陈弘绪有事。因此,他们稍微落后了一些,压低着声音,边走边商量了起来。
“要我看,锦衣卫这么快就来了,肯定是对知州大人不利的!”
“对,虽然听说卢尚书会替知州大人说话,可卢尚书还能大过首辅大人?我觉得皇上肯定会信首辅的话!”
“要不这样,我们不能再等了,要立刻派人赶往京师,联络在京为官的乡亲活动起来,为知州大人伸冤!”
“大家听着,一会要是锦衣卫要当场拿人的话,我们一起为大人求情,陈述大人的苦衷!不妨也塞点银子,让锦衣卫回去也能替我们照顾下大人,要是能转达我们晋州全城百姓的心愿,就更好了!”
“……”
他们这么说着,路人听到了,纷纷加入他们的行里。等到陈弘绪赶到城门口时,在他的身后,已经全是闻讯赶来的晋州百姓了!
城门打开,已经有点等得不耐烦的锦衣卫进入城门洞,抬头地第一眼,看到密密麻麻地人头时,顿时就吓了一跳。
不过锦衣卫百户陈浩看到领头那人,穿着晋州知州的官服,心中便定了不少,立刻问道:“你可是晋州知州陈弘绪?”
陈弘绪对于身后来了那么多百姓,心中感动之余也有点担心,就怕要是事情真要是往坏处发展,这些锦衣卫是来当场抓自己的话,万一引起民变就不好了。
因此,他听到锦衣卫百户问话,就连忙回道:“本官正是晋州知州陈弘绪,请百户去衙门说话!”
如果到了衙门里面,人少一些的话,应该不至于引起晋州百姓大的反弹。再选择一个人少的时间出城,说不定就能悄然离去,也不用担心晋州民变,反而引来祸事。
可谁知,那名锦衣卫百户确认眼前这人就是晋州知州陈弘绪时,心中一宽,又看到眼前一个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之色,便露出微笑,大声说道:“皇上口谕,晋州知州陈弘绪接旨!”
陈弘绪一听,心中不由得苦笑,看来自己的苦心都白费了,竟然在这里宣旨。
不过锦衣卫百户已经说出口,他也没了办法,只能跪下听旨。身后的百姓也都跟着跪下,不过他们都抬着头,紧张地看着那锦衣卫百户,也看着陈弘绪的背影,一脸地担心。
“朕已令东厂查明真相,晋州知州陈弘绪不愧为国之栋梁,在十万满清大军围攻之下坚守住了城池不失,保全了晋州百姓,朕心甚慰,待战后回京叙功,朕另有重用……”
听到这话,陈弘绪愕然抬头,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后面的晋州官吏、百姓,也都一个个惊讶极了,甚至好多人都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那名正在说话的锦衣卫百户。
“……如今满清军队还在关内肆虐,晋州的守城经验当快速推广,令各城学之。故此,陈卿速速总结晋州之守城经验,交由锦衣卫传至各城,以御满清军队,钦此!”
听到这里,陈弘绪可以确认,自己真得是没有听错。想起在皇帝的口谕中,还称赞自己是国之栋梁,顿时,他就激动了!
作为一名臣子,被皇帝评价为国之栋梁,这是多高的荣誉!一时之间,他都忘记了接旨,有点傻在那里了。
而他身后的那些人,听清了皇帝口谕的那些人,也都高兴坏了。他们没有发傻,而是激动地七嘴八舌起来。
“皇上圣明!”
“皇上万岁!”
“好人有好报,知州大人这么好的官,皇上英明啊!”
“……”
听到这些话,后面没听到口谕内容的人,心中顿时就急了。是什么好事,到底是什么好事?快点,快点说说啊,真是急死了!
在这嘈杂声中,陈弘绪终于回过神来,当即激动万分地领旨谢恩。而后起来后,立刻伸手示意,请锦衣卫随他去衙门,他立刻去写守城经验。
通往衙门的街道上,站满了的百姓,立刻自动分开一条道路,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看着知州大人陪同着锦衣卫往衙门而去。不久之后,他们散去,也把这个消息传遍了晋州城。顿时,鞭炮声,此起伏彼地响起,犹如过年了一般。
到了衙门,周边人少了一些,陈弘绪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奇怪地,想着首辅难道只是嘴巴凶凶而已,回京之后没有弹劾自己?
想不明白,他就顺便问锦衣卫百户道:“不知道首辅大人可有弹劾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