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恶性循环
见李心兰进来,两个人停住了话头。
安雅还没张嘴,高成功倒是先抢着开了口:“兰妹子,你只管在外面安心坐着,剩下这些菜我来炒就行了。”
“那怎么好意思——”
李心兰还想推拒,安雅笑着插了话:“妈,难得高叔有个机会展示下他的手艺,你就给他个机会呗。
你手上还涂了药膏呢,再挨着热气可不好,我在这里帮忙就行了。”
李心兰的手浸了凉水后,又被安雅捉去敷了一层烫伤膏,心里暖乎乎的,嘴上还是嗔怪了一句:
“一个油点子而已,以前哪年没被炸过几回,哪里就要这么正儿八经上药了?”
安雅只是笑:“以前是以前,现在妈你可金贵了,能跟以前比吗?等你厂子招人,门面一开,时间就更加是金钱了。
到时候我们请个人过来,专门搞家务,这些琐碎小事你就不要碰了,专心挣钱就行啦!”
李心兰骇笑:“那怎么行?家务事也就是几手工夫的事,这个都请人来做,那是以前地主家里才有的作派……”
“我觉得小雅说得对,”高成功忍不住插了话,“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面做生意,就专门请了人过来做家务。
这也不是什么作派不作派的问题,是各人有需要。有人只会做这些家务,能靠做这个挣钱,对她们也没什么不好的。
兰妹子你就不同了,同样的时间,你花在做生意上,能挣出更多的钱,何必还花在做家务上呢?还会累着自己。”
很多夫妻的争吵都源于做家务。
丈夫觉得做家务应该是女人做的事,回来后万事不揽,只管手脚长摊地歇着。
即使是同样要上班的女人,回来也半点轻松不得,做饭做菜,扫地拖地,抹桌子洗碗洗衣……
一年到头地忙活,还不得丈夫一句体谅,甚至有时候还经常被挑剔什么饭菜口味、家庭卫生,换谁谁心里舒服?
两口子过日子,互相体谅是必须的,但是在外面工作都累,回来后还要做家务,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总还是会有些矛盾,还不如一开始就请人来做。
安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见高成功在这方面思想还挺开通,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分。
琢磨着高成功最后那句话,又夸了她妈能干,又体贴了人别累着,似乎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
安雅打量了高成功一眼,见他说完了话正专心炒菜,也没点眉眼递给她妈,心里忍不住犯了嘀咕:
这个高成功,到底对她妈有没有想法啊?
高成功手脚也是个麻利的,很快就炒好了剩下的菜,几个人又等了一阵,才等到了下班回家的魏敏。
魏敏一脸的疲惫,见家里有客,赶紧振了振精神:“高……成功过来了啊,你们该先吃的,不用等我。”
她本来想叫“高厂长”,想到高成功已经辞职了,硬生生又换成了他的名字。
李心兰和安雅现在住在何家,魏敏也是主人家的,哪能不等主人家回来就先吃呢?
李心兰一眼就看到了魏敏脸色有些不好,笑着唤了她一声:“敏姐,我给你打盆温水,你先洗把脸吧。”
魏敏应了一声,跟着李心兰进了厨房,就听到她轻声问了句:“敏姐,是不是今天出了什么事?”
魏敏叹了一口气,跟李心兰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瞒的:“厂里出的一批货被退了,厂长开会骂了半下午。
几个生产车间的普通工人扣半个月工资,小组长和车间主任扣一个月工资。”
魏敏就是车间小组长,她现在还有和李心兰合伙这边的收入,扣了一个月工资是小事,关键是——
“可是厂里的设备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设备,现在早就落后了,这些设备做出来的面料,哪有外面那些厂里进的新设备生产的好?
现在退一批货回来就扣工资,因为不扣也确实发不了工资了,这个月算是扣了,下个月又怎么办?”
厂里倒是想上几台新纺机,可是这些纺机都是成套的,从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到染色,要换就要一套。
纺织面料的门幅不同,纺机就不同,短纤维、长纤维或者是混纺材料不同,就要换相应的纱锭。
县针织厂现在哪里还有资金去引进这些新设备?
越没钱换设备,生产出来的面料越卖不出去。
就是李心兰这里,原来做头花还让魏敏买她们厂里的碎布头回来,现在她已经看不上那些布头了,都是用从市里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回来的面料来做。
这样做出来的头花,花色更新巧,花型更挺拔饱满,缀上珠片之类的,那叫一个精美,就是批发价往上涨了点,那边批发商也乐意。
李心兰做着生意,自然通里头的事,听到魏敏这么说,也发愁叹了一声:
“要是隔三岔五地这么扣,大家哪里还有心思上班?
工资发不出来,到时候生产出来的面料更加不好了……这个不就是小雅说的那个恶性循环?”
魏敏拿热水洗了脸上的油汗,这才觉得清爽了很多,拧干了帕子挂到洗脸架上: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怎么说我们厂也是国家开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正儿八经招工进来的,总不能关了吧?”
安雅提着箪箩过来打饭,听到魏敏最后一句,笑着接了话:
“怎么不能关?再是国家开的,经营不下去了,越往后越亏损,肯定就得倒闭。”
李心兰脸色微变,连忙喝住了安雅:“小雅,这事儿在你魏婶面前说说就算了,在外面你可不能乱说。”
魏敏知道安雅是个有主意的,摆了摆手止住了李心兰:“小雅,你见识多,你给婶婶出个主意。像我们厂这样的,是不是以后真的会倒闭?”
当年搞工业,各地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都大建工厂,实在建不了钢厂,什么制药厂、针织厂、纺织厂、内衣厂也都一呼啦地建起来。
后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倒得最快的就是这些厂子。
安雅还没张嘴,高成功倒是先抢着开了口:“兰妹子,你只管在外面安心坐着,剩下这些菜我来炒就行了。”
“那怎么好意思——”
李心兰还想推拒,安雅笑着插了话:“妈,难得高叔有个机会展示下他的手艺,你就给他个机会呗。
你手上还涂了药膏呢,再挨着热气可不好,我在这里帮忙就行了。”
李心兰的手浸了凉水后,又被安雅捉去敷了一层烫伤膏,心里暖乎乎的,嘴上还是嗔怪了一句:
“一个油点子而已,以前哪年没被炸过几回,哪里就要这么正儿八经上药了?”
安雅只是笑:“以前是以前,现在妈你可金贵了,能跟以前比吗?等你厂子招人,门面一开,时间就更加是金钱了。
到时候我们请个人过来,专门搞家务,这些琐碎小事你就不要碰了,专心挣钱就行啦!”
李心兰骇笑:“那怎么行?家务事也就是几手工夫的事,这个都请人来做,那是以前地主家里才有的作派……”
“我觉得小雅说得对,”高成功忍不住插了话,“现在很多人都是在外面做生意,就专门请了人过来做家务。
这也不是什么作派不作派的问题,是各人有需要。有人只会做这些家务,能靠做这个挣钱,对她们也没什么不好的。
兰妹子你就不同了,同样的时间,你花在做生意上,能挣出更多的钱,何必还花在做家务上呢?还会累着自己。”
很多夫妻的争吵都源于做家务。
丈夫觉得做家务应该是女人做的事,回来后万事不揽,只管手脚长摊地歇着。
即使是同样要上班的女人,回来也半点轻松不得,做饭做菜,扫地拖地,抹桌子洗碗洗衣……
一年到头地忙活,还不得丈夫一句体谅,甚至有时候还经常被挑剔什么饭菜口味、家庭卫生,换谁谁心里舒服?
两口子过日子,互相体谅是必须的,但是在外面工作都累,回来后还要做家务,做多做少,做好做坏,总还是会有些矛盾,还不如一开始就请人来做。
安雅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见高成功在这方面思想还挺开通,对他的印象更好了一分。
琢磨着高成功最后那句话,又夸了她妈能干,又体贴了人别累着,似乎还真是有那么点意思?
安雅打量了高成功一眼,见他说完了话正专心炒菜,也没点眉眼递给她妈,心里忍不住犯了嘀咕:
这个高成功,到底对她妈有没有想法啊?
高成功手脚也是个麻利的,很快就炒好了剩下的菜,几个人又等了一阵,才等到了下班回家的魏敏。
魏敏一脸的疲惫,见家里有客,赶紧振了振精神:“高……成功过来了啊,你们该先吃的,不用等我。”
她本来想叫“高厂长”,想到高成功已经辞职了,硬生生又换成了他的名字。
李心兰和安雅现在住在何家,魏敏也是主人家的,哪能不等主人家回来就先吃呢?
李心兰一眼就看到了魏敏脸色有些不好,笑着唤了她一声:“敏姐,我给你打盆温水,你先洗把脸吧。”
魏敏应了一声,跟着李心兰进了厨房,就听到她轻声问了句:“敏姐,是不是今天出了什么事?”
魏敏叹了一口气,跟李心兰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瞒的:“厂里出的一批货被退了,厂长开会骂了半下午。
几个生产车间的普通工人扣半个月工资,小组长和车间主任扣一个月工资。”
魏敏就是车间小组长,她现在还有和李心兰合伙这边的收入,扣了一个月工资是小事,关键是——
“可是厂里的设备都是二十多年前的设备,现在早就落后了,这些设备做出来的面料,哪有外面那些厂里进的新设备生产的好?
现在退一批货回来就扣工资,因为不扣也确实发不了工资了,这个月算是扣了,下个月又怎么办?”
厂里倒是想上几台新纺机,可是这些纺机都是成套的,从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到染色,要换就要一套。
纺织面料的门幅不同,纺机就不同,短纤维、长纤维或者是混纺材料不同,就要换相应的纱锭。
县针织厂现在哪里还有资金去引进这些新设备?
越没钱换设备,生产出来的面料越卖不出去。
就是李心兰这里,原来做头花还让魏敏买她们厂里的碎布头回来,现在她已经看不上那些布头了,都是用从市里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回来的面料来做。
这样做出来的头花,花色更新巧,花型更挺拔饱满,缀上珠片之类的,那叫一个精美,就是批发价往上涨了点,那边批发商也乐意。
李心兰做着生意,自然通里头的事,听到魏敏这么说,也发愁叹了一声:
“要是隔三岔五地这么扣,大家哪里还有心思上班?
工资发不出来,到时候生产出来的面料更加不好了……这个不就是小雅说的那个恶性循环?”
魏敏拿热水洗了脸上的油汗,这才觉得清爽了很多,拧干了帕子挂到洗脸架上:
“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怎么说我们厂也是国家开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正儿八经招工进来的,总不能关了吧?”
安雅提着箪箩过来打饭,听到魏敏最后一句,笑着接了话:
“怎么不能关?再是国家开的,经营不下去了,越往后越亏损,肯定就得倒闭。”
李心兰脸色微变,连忙喝住了安雅:“小雅,这事儿在你魏婶面前说说就算了,在外面你可不能乱说。”
魏敏知道安雅是个有主意的,摆了摆手止住了李心兰:“小雅,你见识多,你给婶婶出个主意。像我们厂这样的,是不是以后真的会倒闭?”
当年搞工业,各地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都大建工厂,实在建不了钢厂,什么制药厂、针织厂、纺织厂、内衣厂也都一呼啦地建起来。
后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倒得最快的就是这些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