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支流
余建成最喜欢有耐心的人,因为他更有耐心。今日一见何潮,他在开心之余,还是有意按捺了几分雀跃之意:“何潮,我邀请了安涌和之心下周到我的山居作客,你到时也一起过来。不许拒绝,不来的话就是你对我这个老头子有意见了。上次的比试,已经过去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你不会还耿耿于怀吧?”
虽然不知道余建成为何对他颇有兴趣,何潮却还是坚持他的原则,不想和余建成有过多来往,只是余建成的话又让人不好回绝,只好笑道:“既然安涌他们也去,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也凑个热闹好了,到时我也带我的女友一起,省得显得我好像没有姑娘喜欢一样。”
“好,好,没问题。”余建成看了江阔一眼,“江阔是个好姑娘,名字也好,和你正好响应。你是浪潮,她是江河,百川奔涌终归海,何潮,我很看好你的未来。”
周安涌正好路过,听到余建成的话,不由眉头一皱,他的名字也被代入了其中,终归海,何潮是大海,岂不是说在余建成眼中,他们最终都是何潮的支流?
但愿余建成只是随口一说,并非是心中真实所想。
何潮却顺水推舟,一指余知海:“余老师说得没错,百川奔涌千里长,终归大海是故乡,我们都要奔流到余区长的麾下,听余区长的指挥。”
余知海本来正在和武陵春说话,听到身后有人提及他的名字,回身一看,是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不由一愣:“你认识我?”
对余知海何潮一向敬佩,不仅仅因为余知海曾是少年班的天才少年,而且余知海政名颇好,不但在政商很有口碑,在商界也深得许多商界大佬的赞赏。余知海学识过人,知识渊博不说,为人处世也颇有手段,人脉极广,遍布政商两界。
何潮早就对余知海心向往之,一直想认识却不得其门而入。有几次武陵春安排好了时间,何潮急匆匆赶到时,余知海又因临时有会而错过了。何潮后来也就熄了心思,只等机缘成熟时。
今日一进门,他就注意到了余知海的身影,刚才借余建成的话转移话题到了余知海身上,也是他有意为之。
武陵春虽然认识何潮在先周安涌在后,却和周安涌接触多一些,原本他在郭统用和江离的推荐下,对何潮极有兴趣,有意结交何潮。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和何潮几次约定的见成未能成行,反倒和周安涌频繁接触,就和周安涌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人都一样,经常见面的朋友和很少联系的朋友,在心理的亲切度上肯定有远近之分。再加上周安涌能说会道,特别擅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武陵春就慢慢将重心转移到了周安涌身上。
余知海作为主抓经济的副区长,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扶植区内一两家新兴企业。在武陵春的推荐下,周安涌的七合集团顺利入围。
本来余知海并不打算出席周安涌的婚礼,毕竟作为官员,应当避免参加私人婚礼,不过武陵春却再三强调周安涌的婚礼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婚礼,会有许多重量级的嘉宾出席,而且还是西式婚礼,不会吵闹,就和酒会的性质差不多,是一个极好的结识商界精英的机会。
余知海就又改变了主意,亲自前来了。余知海骨子里崇尚儒家的持正守中之道,从来不以官员自居,将自己放低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角色,希望借周安涌的婚礼,可以结交更多的商界朋友,为南山区招商引资以及经济发展寻求新的机会。
何潮忙谦恭一笑:“区长好,我叫何潮。整个深圳谁不知道余区长,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形容用在余区长身上,再恰当不过。”
“何潮,你就是何潮?”余知海早就听说过何潮,利道快递现在是深圳第一大快递公司,他不只一次从不同渠道听到利道快递的传奇事迹,从樟木头起步的三五个人在何潮的带领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上千名员工的深圳乃至广东第一大快递公司,简直就是奇迹。更让他大感兴趣的是,利道快递和星辰快递的一次轰动深圳的比试,不但让利道快递打出了名气,还借机吞并了老牌的星辰快递,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如果说利道的迅猛发展和未来前景让余知海只是兴奋和期待的话,那么何潮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就更让他迫切想要认识何潮了。
虽然和何潮未曾谋面,但何潮的为人和风格,早已传到了余知海的耳中。余知海一向爱才,尤其是对年轻有为又有理想的年轻人,格外青睐。他很清楚,深圳在建市之才招揽人才之时,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前来,当时的深圳太荒凉太落后,都看不到未来和前景,谁愿意放下眼下的利益、收入、社会地位和家庭,来一个不毛之地赌明天?
所以最早来深圳的开拓者,要么是在当地过得不太如意的,要么是什么都没有愿意出来闯荡的,反正就算输了也不过还是一无所有,要么是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心比天高却没有用武之地的……几乎很少有在当地如鱼得水、能力出众的杰出人才舍弃一切前来深圳从零开始。
当然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也是因为深圳的基础建设比以前好了太多的缘故,再加上深圳的gdp已经跃居到了全国第四,人均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才开始陆续吸引了全国各地真正的杰出人才向往深圳。
发自内心的向往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余知海一直有一个论断,他始终认为当年第一批前来深圳的人才中,出于对现实的不满然后想要改变现状的出发点是大多数人的出发点,而真正的出于对深圳的向往和热爱前来深圳的人才,1997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1997年是香港回归,对深圳的冲击巨大,此时还看好深圳前景的人,都是具有卓越长远眼光的人才。
虽然现在每年前来深圳的人才很多,还有不少海归,甚至还有不少自带资金和项目的高端人才,但都没有引起余知海的注意,只有两个人格外进入了他的视线,一个是周安涌,另一个是何潮。
周安涌引起了他的关注是因为武陵春之故。
武陵春不只一次向他隆重推荐周安涌,说周安涌如何优秀如何杰出,他就记住了周安涌的名字。和一般政府官员不同的是,余知海了解一个人,很少会受到下属的影响。下属的推荐也好引荐也罢,他只当作参考,并不会做出判断。因为他很清楚,在利益纠葛的商场和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场,所有人的推荐和引荐,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动机。
他只想从侧面不带偏见的去客观地了解一个人。
尽管余知海也清楚一点,所有人的客观都是主观。但至少在没有利益和矛盾的前提下去观察和了解一个人,不带好感和偏见,会更接近真实。一旦见面并且接触之后,人都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导致理智的判断出现偏差。
他不是怀疑武陵春什么,武陵春是他最信任的手下,他也认可武陵春的人品。但武陵春毕竟年轻,经历少,对人的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好感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喜欢的性格和欣赏的人群,不管是谁,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己喜好的影响而对一个人做出主观判断。
年轻就意味着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容易被经验老道的人发现弱点并且加以利用。情绪上的弱点很难改变,被人利用时也是不知不觉之中。
余知海还算认可武陵春的为人和眼光,在通过各方渠道了解了周安涌之后,他发现了问题!
周安涌确实如武陵春所说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余知海最看重的不是周安涌北大毕业的文凭,也不是周安涌在来深圳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成为了一家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成就,而是他的人脉关系和长袖善舞的能力。
平心而论,在深圳如周安涌一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出身更好资源更多人脉更广的二代们,他们同样时间内所做出的成绩比周安涌强多了。当然,排除他们借助了父辈影响力的因素之外,他们自身成长的环境带来的见多识广,也比周安涌起点更高优势更明显。
不过余知海也清楚,拿二代们和周安涌对比,对平民出身在深圳没有根基的周安涌并不公平。话又说回来,和周安涌同样出身同年来到深圳的杰作人才中,周安涌的成就也不算最突出的一个,甚至还有不少学历没他高头脑没他灵活的人,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而周安涌虽然是七合集团的董事长,并且是最大股东,实际上七合集团只是一个空壳,并不值多少钱。
虽然不知道余建成为何对他颇有兴趣,何潮却还是坚持他的原则,不想和余建成有过多来往,只是余建成的话又让人不好回绝,只好笑道:“既然安涌他们也去,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也凑个热闹好了,到时我也带我的女友一起,省得显得我好像没有姑娘喜欢一样。”
“好,好,没问题。”余建成看了江阔一眼,“江阔是个好姑娘,名字也好,和你正好响应。你是浪潮,她是江河,百川奔涌终归海,何潮,我很看好你的未来。”
周安涌正好路过,听到余建成的话,不由眉头一皱,他的名字也被代入了其中,终归海,何潮是大海,岂不是说在余建成眼中,他们最终都是何潮的支流?
但愿余建成只是随口一说,并非是心中真实所想。
何潮却顺水推舟,一指余知海:“余老师说得没错,百川奔涌千里长,终归大海是故乡,我们都要奔流到余区长的麾下,听余区长的指挥。”
余知海本来正在和武陵春说话,听到身后有人提及他的名字,回身一看,是一个不认识的年轻人,不由一愣:“你认识我?”
对余知海何潮一向敬佩,不仅仅因为余知海曾是少年班的天才少年,而且余知海政名颇好,不但在政商很有口碑,在商界也深得许多商界大佬的赞赏。余知海学识过人,知识渊博不说,为人处世也颇有手段,人脉极广,遍布政商两界。
何潮早就对余知海心向往之,一直想认识却不得其门而入。有几次武陵春安排好了时间,何潮急匆匆赶到时,余知海又因临时有会而错过了。何潮后来也就熄了心思,只等机缘成熟时。
今日一进门,他就注意到了余知海的身影,刚才借余建成的话转移话题到了余知海身上,也是他有意为之。
武陵春虽然认识何潮在先周安涌在后,却和周安涌接触多一些,原本他在郭统用和江离的推荐下,对何潮极有兴趣,有意结交何潮。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和何潮几次约定的见成未能成行,反倒和周安涌频繁接触,就和周安涌建立了牢固的友谊。
人都一样,经常见面的朋友和很少联系的朋友,在心理的亲切度上肯定有远近之分。再加上周安涌能说会道,特别擅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武陵春就慢慢将重心转移到了周安涌身上。
余知海作为主抓经济的副区长,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扶植区内一两家新兴企业。在武陵春的推荐下,周安涌的七合集团顺利入围。
本来余知海并不打算出席周安涌的婚礼,毕竟作为官员,应当避免参加私人婚礼,不过武陵春却再三强调周安涌的婚礼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私人婚礼,会有许多重量级的嘉宾出席,而且还是西式婚礼,不会吵闹,就和酒会的性质差不多,是一个极好的结识商界精英的机会。
余知海就又改变了主意,亲自前来了。余知海骨子里崇尚儒家的持正守中之道,从来不以官员自居,将自己放低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角色,希望借周安涌的婚礼,可以结交更多的商界朋友,为南山区招商引资以及经济发展寻求新的机会。
何潮忙谦恭一笑:“区长好,我叫何潮。整个深圳谁不知道余区长,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形容用在余区长身上,再恰当不过。”
“何潮,你就是何潮?”余知海早就听说过何潮,利道快递现在是深圳第一大快递公司,他不只一次从不同渠道听到利道快递的传奇事迹,从樟木头起步的三五个人在何潮的带领下,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了上千名员工的深圳乃至广东第一大快递公司,简直就是奇迹。更让他大感兴趣的是,利道快递和星辰快递的一次轰动深圳的比试,不但让利道快递打出了名气,还借机吞并了老牌的星辰快递,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如果说利道的迅猛发展和未来前景让余知海只是兴奋和期待的话,那么何潮的个人能力和魅力,就更让他迫切想要认识何潮了。
虽然和何潮未曾谋面,但何潮的为人和风格,早已传到了余知海的耳中。余知海一向爱才,尤其是对年轻有为又有理想的年轻人,格外青睐。他很清楚,深圳在建市之才招揽人才之时,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前来,当时的深圳太荒凉太落后,都看不到未来和前景,谁愿意放下眼下的利益、收入、社会地位和家庭,来一个不毛之地赌明天?
所以最早来深圳的开拓者,要么是在当地过得不太如意的,要么是什么都没有愿意出来闯荡的,反正就算输了也不过还是一无所有,要么是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又心比天高却没有用武之地的……几乎很少有在当地如鱼得水、能力出众的杰出人才舍弃一切前来深圳从零开始。
当然现在比以前好了许多,也是因为深圳的基础建设比以前好了太多的缘故,再加上深圳的gdp已经跃居到了全国第四,人均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才开始陆续吸引了全国各地真正的杰出人才向往深圳。
发自内心的向往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余知海一直有一个论断,他始终认为当年第一批前来深圳的人才中,出于对现实的不满然后想要改变现状的出发点是大多数人的出发点,而真正的出于对深圳的向往和热爱前来深圳的人才,1997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1997年是香港回归,对深圳的冲击巨大,此时还看好深圳前景的人,都是具有卓越长远眼光的人才。
虽然现在每年前来深圳的人才很多,还有不少海归,甚至还有不少自带资金和项目的高端人才,但都没有引起余知海的注意,只有两个人格外进入了他的视线,一个是周安涌,另一个是何潮。
周安涌引起了他的关注是因为武陵春之故。
武陵春不只一次向他隆重推荐周安涌,说周安涌如何优秀如何杰出,他就记住了周安涌的名字。和一般政府官员不同的是,余知海了解一个人,很少会受到下属的影响。下属的推荐也好引荐也罢,他只当作参考,并不会做出判断。因为他很清楚,在利益纠葛的商场和关系错综复杂的官场,所有人的推荐和引荐,都有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动机。
他只想从侧面不带偏见的去客观地了解一个人。
尽管余知海也清楚一点,所有人的客观都是主观。但至少在没有利益和矛盾的前提下去观察和了解一个人,不带好感和偏见,会更接近真实。一旦见面并且接触之后,人都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而导致理智的判断出现偏差。
他不是怀疑武陵春什么,武陵春是他最信任的手下,他也认可武陵春的人品。但武陵春毕竟年轻,经历少,对人的判断容易受到主观好感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喜欢的性格和欣赏的人群,不管是谁,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己喜好的影响而对一个人做出主观判断。
年轻就意味着很容易被情绪左右,容易被经验老道的人发现弱点并且加以利用。情绪上的弱点很难改变,被人利用时也是不知不觉之中。
余知海还算认可武陵春的为人和眼光,在通过各方渠道了解了周安涌之后,他发现了问题!
周安涌确实如武陵春所说一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余知海最看重的不是周安涌北大毕业的文凭,也不是周安涌在来深圳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成为了一家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成就,而是他的人脉关系和长袖善舞的能力。
平心而论,在深圳如周安涌一样年轻有为的青年,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出身更好资源更多人脉更广的二代们,他们同样时间内所做出的成绩比周安涌强多了。当然,排除他们借助了父辈影响力的因素之外,他们自身成长的环境带来的见多识广,也比周安涌起点更高优势更明显。
不过余知海也清楚,拿二代们和周安涌对比,对平民出身在深圳没有根基的周安涌并不公平。话又说回来,和周安涌同样出身同年来到深圳的杰作人才中,周安涌的成就也不算最突出的一个,甚至还有不少学历没他高头脑没他灵活的人,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而周安涌虽然是七合集团的董事长,并且是最大股东,实际上七合集团只是一个空壳,并不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