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零开闲渔 第34节
徐寒梅被女儿怼的半天接不上茬。
心里多少有点发虚。
是啊,请人吃饭,再没有不让吃饱的道理。
之前是她小家子气了。
可就算这样也不能用红薯面。
女儿年龄小,在厨房帮忙的次数少,她不明白。
可徐寒梅知道,红薯面因为没有黏性,做面食很难搅成团。用它做饺子皮儿,颜色发黑不说,万一掌握不好比例,到最后粘不住很可能会变成一锅面片汤。
难得请人吃顿饭,真做成那样还不得让人笑话?
想到这儿,徐寒梅咬了咬牙:“再掺点白面……”
“不用。”姜晓菱赶紧说。
一边说一边将面盆举到了母亲的眼前:“妈,你看没多黑,我放的时候注意着呢。”
……
许是因为掺了红薯面,徐寒梅心里不安的缘故,在拌馅儿的时候,她大方的放了两勺子猪油。
于是今天做出的饺子,那是扑鼻的香。
虽然面里掺了红薯粉,可因为掺的少,并没有妨碍饺子皮儿的筋道,反倒让它多出了一点微微的甜。
而那面更是又细又滑,没有丝毫的粗粝感。以至于让人觉得往下吞咽的感觉都变成了一种享受。
今天这饺子的量,姜家是往宽里放的,生怕会让客人吃不饱。
可即便是这样,那满满几大盘子的饺子,还是很快就被扫荡一空。
大家几乎全是头一次,感受到了肚子滚圆是什么滋味。就这还意犹未尽,连那半锅饺子汤也被他们分着喝了个一干二净。
韩兵更是一叠声的感叹,说自己长这么大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让“徐阿姨,姜奶奶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跟他说,他保证随叫随到。”
听得徐寒梅,还有姜老太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觉得很有面子。
因为吃得好,俩小伙儿干劲儿十足,中午也没休息,足足干了大半天。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就把两张高低床全给加工好了。
说是做了两张床,其实就是用木板做了两个床架,与之前的两个组合钉在了一起。另外多做了两个方便上下的□□。
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可即便如此,这两个床一做好,还是得到了家属院好多人的赞叹。
也让好多邻居有了过来和姜家人说说话,接触一下的机会。
姜立南那个人为人比较低调,平时有什么事也不怎么给家里说。
所以姜家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家的顶梁柱其实在机械厂的分量可不轻。
他和王厂长是最早一批入厂的,可以说机械厂建厂之初,靠的就是他们这批老人撑起来的。
厂子发展起来了,他们自然就得到了重用。
现在的姜立南是机械厂的汽车队副大队长,虽然不是干部,可那也是手底下管着十好几辆汽车的人。
除了大队长谢长义,队里就属他说话算数。
现在这年月,什么东西都管控的那么死,只有司机们走南闯北。他们见多识广,手里多少都有点活路子。
因为每天干的都是往各个公社,大队跑的活儿,和下面的人关系自然处的不错。
别的不说,哪个大队今年收成好,哪个大队留的余粮多,他们门清。
隔三差五悄悄帮关系好的人家换点粮食,带点粗布回来这种事,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谢长义虽然是车队的大队长,却是个没什么文化的。
所以每天的派工单基本上都是姜立南在签发。
让谁去哪儿,谁和谁搭班儿一起走这些事,都是他说了算。
这就很让人高看一眼了。
再加上他又是个人品好,脾气又好的,从来没有利用手里的权利坑过谁,给谁穿过小鞋。
反之,谁求上门来让帮忙,能办的事儿他都不声不响给办了。也没见找谁邀过功,给谁要过东西。
邻里邻居的大家都记着他的那份好。
只是这人太不爱和人打交道了。
他除了最早一批进厂的几个兄弟,平时并不太和邻居闲聊。
所以即便都知道姜师傅的家属来了,大家也没个登门到访的理由。
现在,家里添了新家具,还是少有人用的物件。借着来看床为幌子,过来表示亲近的人一堆一堆的。
从下午床做好,一直到快晚上八点,天都黑了,孩子都困了,家里的人愣是一直没有断。
在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访客之后,一家子简直累得人仰马翻,那种感觉,比坐了三天的卡车都累。
真的是,笑得脸都麻木,嘴皮子都磨薄了。
谁都懒得说话,几乎是立刻全都睡着了。
姜晓菱还惦记着做梦去梦里看一看自己的店铺呢,结果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天都亮了。
因为有了昨天的经历,姜晓菱不想在家里窝着了,她想出去转一转。
来宁林已经好几天了,除了去买冬储菜,她几乎连门都没有出过。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学校早已经放了假,她连出去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自己找点理由出门逛逛,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东西换取其他的粮食呢?
家里的白面就剩下那么一丁点儿了,想把店铺里换来的面拿出来现在对于姜晓菱来说都是一件没有办法解决的事。
可要想换别的吃的……她总不能再跟弟弟抢石头吧?
姜晓菱从房间里走了出去。
正在想找个什么理由出门一趟,就听见妈妈对她说:“你赶紧吃饭,吃完饭去一趟邮局。刚才你谢伯伯送来了一个包裹单,说是你爸寄到厂子里的。你快去看看寄来了什么?他这才走了几天,怎么就寄包裹回来了?”
姜晓菱连忙答应,心中一阵暗喜。
行了,这连出门的理由都不用找了。
她盛了一碗饭坐在桌边吃,妈妈在旁边拆着爸爸之前领回来的劳保用品,白色的棉线手套。
嘴里还念叨着:“我想给彦成织一件线衣,也不知道哪儿有染色的地方?直接用这白色太不好看了,也不耐脏。
哎呀,到了新地方就这点儿不好,什么都摸不清楚。你待会儿和美芳一起出去的时候,顺便帮我问问,看附件有没有染色的地方?”
姜晓菱原本想问一句妈妈怎么舍得把她存了那么久的手套拿出来邵彦成织线衣了?结果却被她后面一句话吸引了注意力。
“美芳要过来?”
“是呀。刚才我出去洗东西,正好她在洗漱,我就跟她商量了让她等一会儿陪你一起去取东西。不然,你能找得到邮局在什么地方?”
心里多少有点发虚。
是啊,请人吃饭,再没有不让吃饱的道理。
之前是她小家子气了。
可就算这样也不能用红薯面。
女儿年龄小,在厨房帮忙的次数少,她不明白。
可徐寒梅知道,红薯面因为没有黏性,做面食很难搅成团。用它做饺子皮儿,颜色发黑不说,万一掌握不好比例,到最后粘不住很可能会变成一锅面片汤。
难得请人吃顿饭,真做成那样还不得让人笑话?
想到这儿,徐寒梅咬了咬牙:“再掺点白面……”
“不用。”姜晓菱赶紧说。
一边说一边将面盆举到了母亲的眼前:“妈,你看没多黑,我放的时候注意着呢。”
……
许是因为掺了红薯面,徐寒梅心里不安的缘故,在拌馅儿的时候,她大方的放了两勺子猪油。
于是今天做出的饺子,那是扑鼻的香。
虽然面里掺了红薯粉,可因为掺的少,并没有妨碍饺子皮儿的筋道,反倒让它多出了一点微微的甜。
而那面更是又细又滑,没有丝毫的粗粝感。以至于让人觉得往下吞咽的感觉都变成了一种享受。
今天这饺子的量,姜家是往宽里放的,生怕会让客人吃不饱。
可即便是这样,那满满几大盘子的饺子,还是很快就被扫荡一空。
大家几乎全是头一次,感受到了肚子滚圆是什么滋味。就这还意犹未尽,连那半锅饺子汤也被他们分着喝了个一干二净。
韩兵更是一叠声的感叹,说自己长这么大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让“徐阿姨,姜奶奶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跟他说,他保证随叫随到。”
听得徐寒梅,还有姜老太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觉得很有面子。
因为吃得好,俩小伙儿干劲儿十足,中午也没休息,足足干了大半天。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就把两张高低床全给加工好了。
说是做了两张床,其实就是用木板做了两个床架,与之前的两个组合钉在了一起。另外多做了两个方便上下的□□。
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
可即便如此,这两个床一做好,还是得到了家属院好多人的赞叹。
也让好多邻居有了过来和姜家人说说话,接触一下的机会。
姜立南那个人为人比较低调,平时有什么事也不怎么给家里说。
所以姜家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家的顶梁柱其实在机械厂的分量可不轻。
他和王厂长是最早一批入厂的,可以说机械厂建厂之初,靠的就是他们这批老人撑起来的。
厂子发展起来了,他们自然就得到了重用。
现在的姜立南是机械厂的汽车队副大队长,虽然不是干部,可那也是手底下管着十好几辆汽车的人。
除了大队长谢长义,队里就属他说话算数。
现在这年月,什么东西都管控的那么死,只有司机们走南闯北。他们见多识广,手里多少都有点活路子。
因为每天干的都是往各个公社,大队跑的活儿,和下面的人关系自然处的不错。
别的不说,哪个大队今年收成好,哪个大队留的余粮多,他们门清。
隔三差五悄悄帮关系好的人家换点粮食,带点粗布回来这种事,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谢长义虽然是车队的大队长,却是个没什么文化的。
所以每天的派工单基本上都是姜立南在签发。
让谁去哪儿,谁和谁搭班儿一起走这些事,都是他说了算。
这就很让人高看一眼了。
再加上他又是个人品好,脾气又好的,从来没有利用手里的权利坑过谁,给谁穿过小鞋。
反之,谁求上门来让帮忙,能办的事儿他都不声不响给办了。也没见找谁邀过功,给谁要过东西。
邻里邻居的大家都记着他的那份好。
只是这人太不爱和人打交道了。
他除了最早一批进厂的几个兄弟,平时并不太和邻居闲聊。
所以即便都知道姜师傅的家属来了,大家也没个登门到访的理由。
现在,家里添了新家具,还是少有人用的物件。借着来看床为幌子,过来表示亲近的人一堆一堆的。
从下午床做好,一直到快晚上八点,天都黑了,孩子都困了,家里的人愣是一直没有断。
在终于送走了最后一批访客之后,一家子简直累得人仰马翻,那种感觉,比坐了三天的卡车都累。
真的是,笑得脸都麻木,嘴皮子都磨薄了。
谁都懒得说话,几乎是立刻全都睡着了。
姜晓菱还惦记着做梦去梦里看一看自己的店铺呢,结果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天都亮了。
因为有了昨天的经历,姜晓菱不想在家里窝着了,她想出去转一转。
来宁林已经好几天了,除了去买冬储菜,她几乎连门都没有出过。
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学校早已经放了假,她连出去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自己找点理由出门逛逛,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东西换取其他的粮食呢?
家里的白面就剩下那么一丁点儿了,想把店铺里换来的面拿出来现在对于姜晓菱来说都是一件没有办法解决的事。
可要想换别的吃的……她总不能再跟弟弟抢石头吧?
姜晓菱从房间里走了出去。
正在想找个什么理由出门一趟,就听见妈妈对她说:“你赶紧吃饭,吃完饭去一趟邮局。刚才你谢伯伯送来了一个包裹单,说是你爸寄到厂子里的。你快去看看寄来了什么?他这才走了几天,怎么就寄包裹回来了?”
姜晓菱连忙答应,心中一阵暗喜。
行了,这连出门的理由都不用找了。
她盛了一碗饭坐在桌边吃,妈妈在旁边拆着爸爸之前领回来的劳保用品,白色的棉线手套。
嘴里还念叨着:“我想给彦成织一件线衣,也不知道哪儿有染色的地方?直接用这白色太不好看了,也不耐脏。
哎呀,到了新地方就这点儿不好,什么都摸不清楚。你待会儿和美芳一起出去的时候,顺便帮我问问,看附件有没有染色的地方?”
姜晓菱原本想问一句妈妈怎么舍得把她存了那么久的手套拿出来邵彦成织线衣了?结果却被她后面一句话吸引了注意力。
“美芳要过来?”
“是呀。刚才我出去洗东西,正好她在洗漱,我就跟她商量了让她等一会儿陪你一起去取东西。不然,你能找得到邮局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