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老祖宗 第57节
她其实可以对路谦更好一些的,毕竟程家是真的不差养育路谦的那些钱。她也可以主动跟二老爷提一些要求,只因二老爷真的不是那种在意细节的人。但她当时是真的不敢,完全没有那个底气替路谦撑腰。
再看如今……
“今个儿是谦哥儿大喜的日子,你何苦又落泪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这是嫁闺女呢。”程二老爷乐呵呵的调侃着,“等下谦哥儿还说要给你敬茶呢,赶紧把眼泪擦擦,免得叫新娘子看了笑话。”
敬茶一事,是路谦提前跟程家人打过招呼的。
他的意思是,他既是无高堂在侧,便由姑父姑母替上。一则,姑母是他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亲人了,二则,姑父姑母也对他有实际上的养育之恩。
说是养育之恩真的不夸张,路谦从五岁起就养在了程府。至于五岁之前的记忆,到底是比较模糊的,他只知道自己并非程家人,而是从外面来的,但事实上,他对家的记忆主要还是来源于程府。
哪怕程家大房对他态度一般,程大少爷更是喜欢踩着他显摆自己,但这些其实都是小事一桩,比起外面的风霜雪雨,程家这点儿排挤嘲讽,他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这主要是仰赖于祖宗的折磨,看多了整日里不离不弃的祖宗,再看程大少爷,那怎叫一个眉清目秀。
总之,路谦强烈要求姑父姑母坐在高堂之上,替他主持拜堂之礼,到时候也要接过他这一杯茶。
初闻此言,程二太太路氏还深觉有愧,但一方面路谦坚持,另一方面程家大房夫妻俩恨不得取而代之,无论如何也不让他们推辞。
如此这般,这事儿便算是定下了。
路谦只道:“我虽无生身父母在侧,却也有养父母在前,到时候再带贤妻去祠堂拜祭父亲和祖父母,便是全了这礼节。”
他这么安排,愣是谁都挑不出理来。
值得一提的是,路家的牌位已经由程家一行人带过来了。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是让路谦亲自去做的,但无奈他实在是抽不出空来。因此,路氏以及她所出的两位少爷便代劳了,左右从血脉上来说,这些人身上也一样留着路家的血。
如此,路谦之父、祖父母的牌位都被安置在了路宅之中的祠堂里,每日焚香上供,也好叫他们在地下安生度日。
“谦哥儿啊,他前头这二十年,也过得太苦了。”路氏还是忍不住落泪,又急忙忙的拿帕子拭去。
“会好的,已经好起来了。这人呢,一辈子总是有些苦头要吃的,他已经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完了,接下来就舒坦了!”
路氏心道,若真是那样,倒也不错。
第51章 大结局中。
朱府。
饶是已经嫁过了七个闺女, 但对于这个年岁最小,且还是唯一嫡出的闺女,朱大人总觉得自己的心情颇为不平静。
倒是府上的大管家, 因着操办亲事经验格外得丰富,早不早的就准备好了一切, 甚至几年前就开始盘算着如何给嫡出的八小姐筹办婚事了。
因着清军入关也没多少年, 京城里的老百姓嫁闺女都是走旧例的。包括朱大人前头的那七个庶女, 一应的规矩都是依着早些年的习惯来的。
但眼下的情况到底不同。
一则, 这是他唯一的嫡出女儿,哪怕他府上女儿多了不稀罕,嫡出总归是要比庶出金贵很多的, 合该多上心一些。
二则,他本人虽是汉人,可他夫人却是个满洲姑奶奶。
得亏祖宗不知道这个事儿啊!!!
祖宗之前就反对路谦娶朱大人家的闺女, 但他其实也不是非要针对朱家, 而是瞧不起朝廷上的任何一家。
道理很简单,他所认可的人, 那必然是忠于明朝的。而明朝的忠臣,此时又在哪里?
在地里呢!
明朝的那些个忠臣, 被皇帝搞死了一半,被死太监杀了不少,又在清军入关时,被清军或杀或降的。只有一些见势不妙直接跑了的, 那也是就此归隐山林, 可便是那些人,在祖宗眼里,都是逃兵都是叛徒。
总之, 满朝上下就没一个是能让祖宗满意的亲家。
路谦就觉得很不可理喻,这祖宗莫不是想让他去地底下找媳妇儿?
因为两边直接没谈拢,在后续的三媒六聘过程中,祖宗压根就没参与。
在他看来,这门亲事就不能结,反而是后续的像宅子怎么修缮布置、彩礼要准备什么礼物、定亲的时候该怎么办席、成亲需要邀请谁等等……
这些重要吗?
祖宗的眼界可高了,事实上他生前,甭管是自己娶媳妇儿,还是给儿子、孙子们娶媳妇儿,都没在这些琐事方面上过心。说白了,他是那个制定方向和策略的人,一旦定下人选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无关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错过了最重要的剧情。
朱大人啊!
他如今的这位夫人,压根就是个满洲姑奶奶。
确切的说,朱大人的原配是个汉人,只是原配发妻去得早,他当时一心扑在朝廷要事上,况且他的发妻是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的。也因此,对于是否续弦一事,他其实也不是很在意。自然,当时的府上后院,也是美人如云。毕竟,是否续弦是一桩大事,但纳个妾什么的,又无所谓的。
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命,原配发妻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但妾室们生的却都是闺女。前头还可以说是原配发妻私底下搞了什么,但等到发妻没了呢?
那时候,管着后宅的是他亲娘,朱家的诰命夫人,自是不会跟一院子的莺莺燕燕过不去。况且,哪个当祖母的不盼着子孙满堂?只恨孙子不够多,是断然不会私底下做什么的。
等这样过了一些年,因为朱老太太将府上的中馈管理得妥妥当当,加上朱大人又有儿有女,什么都不缺,愣是没将续弦一事提上议案。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说,别看朱大人如今这模样是普通了点儿,可他都已经年过六旬了!
搁在年轻时候,他那样貌不说貌比潘安,但放在京城里的那些青年才俊里……反正相貌好的没他有出息,有出息的没他样貌好。
加上他本人也没什么坏毛病,纵是房里养了几个妾室,但都被朱老太太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他本人更是在官途上一帆风顺。
如此这般,看上朱大人的人还真不少。
朱八珍的亲娘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她姓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出身贵重,家中兄弟还多,父辈皆是有出息之人,当然都是武将。从曾祖父开始,就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到了她这辈儿,父兄仍能在朝廷里说上话,端的是正经的满洲贵女。
这么个人为何会嫁给汉人出身的朱大人?且还是给他当续弦?甚至朱大人前头发妻还生了两个嫡子。
原因也简单。
因为她长得丑。
据说,她到选秀年岁时,愣是差点儿把当时的顺治皇帝给吓懵了。只因她的出身太好,前头几关都不敢直接将她刷下去。况且,真要论才艺规矩,她是样样都不差的。直到她差点儿把人皇帝给吓死。
当场她就被撂了牌子。
这一出,外人是不太清楚的,但在小圈子里却是轰动一时的。虽说每回选秀都有不少人被撂了牌子,其中也包括了那些位高权重之人的女儿,但没有哪个人像她这般出名的。
出名本是一桩好事儿,君不见每年京城都有贵女在争这京城第一才女之名?其实,郭络罗氏的才情是极好的,还写了一手娟秀的好字,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起码满洲姑奶奶会的东西,她全部都会,且十分精通。
她甚至还曾跟着父兄一起去围场狩猎,论骑术、箭术并不比她兄弟差。
结果,她愣是活成了老大难。
兜兜转转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相中了朱大人。说真的,朱大人跟她原先见到的男人那是截然不同的类型,也不止男子会被独特的女子所吸引,女子一样如此。
见多了五大三粗的满洲儿郎,乍一看到朱大人这种文质彬彬、气质非凡的儒雅读书人,郭络罗氏当即拍板决定,就他了。
朱府当时得了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
朱老太太哭得死去活来,只道对不住早逝的老太爷,早知道会这样,她宁可从妾室里抬个懂事的,也不会由着儿子的性子一直没续弦。
但那边同意了啊!
眼瞅着自家的丑闺女都快三十了,还没嫁出去。虽说朱大人的年岁也不轻了,但他是娶过妻子的,他还有儿有女,他不续弦也是无妨。但自家这个……
快刀斩乱麻之下,朱大人被迫迎娶了新夫人。
当然,朱家也是有底线的。
朱老太太坚决不让出管家权,她还将两个孙子连夜送到了江南去求学,甚至求神拜佛跪祖宗的,千万不要让这个女人生出儿子来,最好就别生了,横竖她也不缺孙子孙女。
结果当然是已经摆在眼前的,朱八珍是她娘唯一亲生的孩子。
等朱八珍长到该选秀的年岁时,已是康熙年间了。
康熙帝直接大笔一挥,免了她入宫大选,让朱家自行聘嫁。
好家伙,就因为这事儿,就有人翻出了十几年前的事儿,直道这朱八小姐,长得俏似其母,活脱脱就是跟她娘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也是个能把人吓懵过去的人物。
当年,朱八珍的亲娘身为郭络罗家的女儿,都差点儿嫁不出去了。换成了朱八珍本人,那说亲看的是她家,又不是她外祖家。
况且,这十几年过去了,自从康熙帝真正的执掌了朝政之后,很是提拔了一些文臣。哪怕谈不上故意打压武将,但在哪儿都是一样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文臣的地位起来了,武将自是满满的弱了下去。况且,朱八珍外祖父的那一支族人,从上头顶梁柱没了后,也渐渐的式微了,底蕴仍在,但肯定是帮不了外嫁女的女儿了。
朱八珍的亲事愁坏了她父母。
“终于嫁出去了……夫人,你也别哭了,咱们闺女能赶在二十岁之前嫁出去,这是我毕生的心愿。”朱大人安慰身边的妻子,“况且那路谦的情况,你也遣人打探清楚了,他那边几乎可以说是没长辈的。是有个亲姑母在,但只听说婆母给儿媳妇做规矩的,没的说还有当姑母的做侄媳妇儿的规矩。况且,他们家不是还有个读书人吗?”
说的就是程大少爷。
朱大人当然不会拿程大少爷去威胁程家人,但以他在翰林院的身份地位,稍微给点儿甜头,就够程家高兴的了。
但凡程大少爷还想走科举仕途,程家上下就只能捧着他闺女。
至于路谦本人,朱大人却是十分放心的。
不是放心路谦的人品,而是……
“咱们闺女方方面面都好,只是她那个脾性哟,太强势了!我有时候都怀疑了,你说你是郭络罗家的闺女,脾气倒还成,怎么咱闺女比你娘家的侄女还要犟呢?”
朱夫人借着拿帕子拭泪的机会,悄悄的翻了个白眼。心说她这脾气,还不得是那些年一直没嫁出去,自己饱受周遭奚落,连带父兄的前程都被她牵连了,她会改?真该叫朱大人见识一下她十来岁时候的脾气,不过真要这样,朱大人只怕宁可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也绝对不会应下这桩婚事的。
“都这样了,眼下你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长叹一口气后,朱夫人只叹道:“我只盼着那路谦,真就像老爷您所说的那样,是个爱吃软饭的。”
“别说得这么直接!”
朱夫人又是一声叹息,借口去看闺女,转身走了。
都说娶亲的人家,得天不亮就起身,可她这个嫁闺女的,却是直接一晚上没睡。偏她又是这世上最了解闺女的人,既想让闺女的脾性软和下来,又不想让闺女吃她当年吃过的苦头。
左思右想之下,也就只能依了她家老爷的意思,择了这么个方方面面都不成的女婿。
你说路谦才华好?得了吧,能进入翰林院的人之中,哪个还能不是才华横溢的了?便是朱家的两个嫡子,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朱大人是愿意为两个儿子谋划的,但前提是他们得自个儿考中。那路谦还是词科出身的,朱家两个儿子却是正科出身的,堂堂正正的二榜进士。
你说路谦官运亨通?朱夫人可瞧不上了,说白了,路谦一则是得了康熙帝的青睐,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儿刚好对了胃口罢了。二则,还能不是她家老爷在背后支持着?只怕当年对亲儿子都没那么上心。
至于钱财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娶个媳妇,宅子都得靠亲眷帮忙。那还不是正经的亲人族人,是姑母的夫家。
多可笑呢?
人家对你有养育之恩,还要帮你置办个大宅子娶媳妇?
朱夫人都不敢开头要聘礼,只怕路谦出不了这个钱,回头还得继续跟程家人要钱。
“珍儿。”
再看如今……
“今个儿是谦哥儿大喜的日子,你何苦又落泪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这是嫁闺女呢。”程二老爷乐呵呵的调侃着,“等下谦哥儿还说要给你敬茶呢,赶紧把眼泪擦擦,免得叫新娘子看了笑话。”
敬茶一事,是路谦提前跟程家人打过招呼的。
他的意思是,他既是无高堂在侧,便由姑父姑母替上。一则,姑母是他在这世间唯一的血脉亲人了,二则,姑父姑母也对他有实际上的养育之恩。
说是养育之恩真的不夸张,路谦从五岁起就养在了程府。至于五岁之前的记忆,到底是比较模糊的,他只知道自己并非程家人,而是从外面来的,但事实上,他对家的记忆主要还是来源于程府。
哪怕程家大房对他态度一般,程大少爷更是喜欢踩着他显摆自己,但这些其实都是小事一桩,比起外面的风霜雪雨,程家这点儿排挤嘲讽,他压根就不放在心上。
——这主要是仰赖于祖宗的折磨,看多了整日里不离不弃的祖宗,再看程大少爷,那怎叫一个眉清目秀。
总之,路谦强烈要求姑父姑母坐在高堂之上,替他主持拜堂之礼,到时候也要接过他这一杯茶。
初闻此言,程二太太路氏还深觉有愧,但一方面路谦坚持,另一方面程家大房夫妻俩恨不得取而代之,无论如何也不让他们推辞。
如此这般,这事儿便算是定下了。
路谦只道:“我虽无生身父母在侧,却也有养父母在前,到时候再带贤妻去祠堂拜祭父亲和祖父母,便是全了这礼节。”
他这么安排,愣是谁都挑不出理来。
值得一提的是,路家的牌位已经由程家一行人带过来了。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是让路谦亲自去做的,但无奈他实在是抽不出空来。因此,路氏以及她所出的两位少爷便代劳了,左右从血脉上来说,这些人身上也一样留着路家的血。
如此,路谦之父、祖父母的牌位都被安置在了路宅之中的祠堂里,每日焚香上供,也好叫他们在地下安生度日。
“谦哥儿啊,他前头这二十年,也过得太苦了。”路氏还是忍不住落泪,又急忙忙的拿帕子拭去。
“会好的,已经好起来了。这人呢,一辈子总是有些苦头要吃的,他已经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完了,接下来就舒坦了!”
路氏心道,若真是那样,倒也不错。
第51章 大结局中。
朱府。
饶是已经嫁过了七个闺女, 但对于这个年岁最小,且还是唯一嫡出的闺女,朱大人总觉得自己的心情颇为不平静。
倒是府上的大管家, 因着操办亲事经验格外得丰富,早不早的就准备好了一切, 甚至几年前就开始盘算着如何给嫡出的八小姐筹办婚事了。
因着清军入关也没多少年, 京城里的老百姓嫁闺女都是走旧例的。包括朱大人前头的那七个庶女, 一应的规矩都是依着早些年的习惯来的。
但眼下的情况到底不同。
一则, 这是他唯一的嫡出女儿,哪怕他府上女儿多了不稀罕,嫡出总归是要比庶出金贵很多的, 合该多上心一些。
二则,他本人虽是汉人,可他夫人却是个满洲姑奶奶。
得亏祖宗不知道这个事儿啊!!!
祖宗之前就反对路谦娶朱大人家的闺女, 但他其实也不是非要针对朱家, 而是瞧不起朝廷上的任何一家。
道理很简单,他所认可的人, 那必然是忠于明朝的。而明朝的忠臣,此时又在哪里?
在地里呢!
明朝的那些个忠臣, 被皇帝搞死了一半,被死太监杀了不少,又在清军入关时,被清军或杀或降的。只有一些见势不妙直接跑了的, 那也是就此归隐山林, 可便是那些人,在祖宗眼里,都是逃兵都是叛徒。
总之, 满朝上下就没一个是能让祖宗满意的亲家。
路谦就觉得很不可理喻,这祖宗莫不是想让他去地底下找媳妇儿?
因为两边直接没谈拢,在后续的三媒六聘过程中,祖宗压根就没参与。
在他看来,这门亲事就不能结,反而是后续的像宅子怎么修缮布置、彩礼要准备什么礼物、定亲的时候该怎么办席、成亲需要邀请谁等等……
这些重要吗?
祖宗的眼界可高了,事实上他生前,甭管是自己娶媳妇儿,还是给儿子、孙子们娶媳妇儿,都没在这些琐事方面上过心。说白了,他是那个制定方向和策略的人,一旦定下人选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无关了。
也正因为如此,他错过了最重要的剧情。
朱大人啊!
他如今的这位夫人,压根就是个满洲姑奶奶。
确切的说,朱大人的原配是个汉人,只是原配发妻去得早,他当时一心扑在朝廷要事上,况且他的发妻是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的。也因此,对于是否续弦一事,他其实也不是很在意。自然,当时的府上后院,也是美人如云。毕竟,是否续弦是一桩大事,但纳个妾什么的,又无所谓的。
也不知道他这是什么命,原配发妻给他留下了两个嫡子,但妾室们生的却都是闺女。前头还可以说是原配发妻私底下搞了什么,但等到发妻没了呢?
那时候,管着后宅的是他亲娘,朱家的诰命夫人,自是不会跟一院子的莺莺燕燕过不去。况且,哪个当祖母的不盼着子孙满堂?只恨孙子不够多,是断然不会私底下做什么的。
等这样过了一些年,因为朱老太太将府上的中馈管理得妥妥当当,加上朱大人又有儿有女,什么都不缺,愣是没将续弦一事提上议案。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说,别看朱大人如今这模样是普通了点儿,可他都已经年过六旬了!
搁在年轻时候,他那样貌不说貌比潘安,但放在京城里的那些青年才俊里……反正相貌好的没他有出息,有出息的没他样貌好。
加上他本人也没什么坏毛病,纵是房里养了几个妾室,但都被朱老太太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他本人更是在官途上一帆风顺。
如此这般,看上朱大人的人还真不少。
朱八珍的亲娘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
她姓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出身贵重,家中兄弟还多,父辈皆是有出息之人,当然都是武将。从曾祖父开始,就跟着努尔哈赤打天下,到了她这辈儿,父兄仍能在朝廷里说上话,端的是正经的满洲贵女。
这么个人为何会嫁给汉人出身的朱大人?且还是给他当续弦?甚至朱大人前头发妻还生了两个嫡子。
原因也简单。
因为她长得丑。
据说,她到选秀年岁时,愣是差点儿把当时的顺治皇帝给吓懵了。只因她的出身太好,前头几关都不敢直接将她刷下去。况且,真要论才艺规矩,她是样样都不差的。直到她差点儿把人皇帝给吓死。
当场她就被撂了牌子。
这一出,外人是不太清楚的,但在小圈子里却是轰动一时的。虽说每回选秀都有不少人被撂了牌子,其中也包括了那些位高权重之人的女儿,但没有哪个人像她这般出名的。
出名本是一桩好事儿,君不见每年京城都有贵女在争这京城第一才女之名?其实,郭络罗氏的才情是极好的,还写了一手娟秀的好字,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起码满洲姑奶奶会的东西,她全部都会,且十分精通。
她甚至还曾跟着父兄一起去围场狩猎,论骑术、箭术并不比她兄弟差。
结果,她愣是活成了老大难。
兜兜转转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相中了朱大人。说真的,朱大人跟她原先见到的男人那是截然不同的类型,也不止男子会被独特的女子所吸引,女子一样如此。
见多了五大三粗的满洲儿郎,乍一看到朱大人这种文质彬彬、气质非凡的儒雅读书人,郭络罗氏当即拍板决定,就他了。
朱府当时得了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
朱老太太哭得死去活来,只道对不住早逝的老太爷,早知道会这样,她宁可从妾室里抬个懂事的,也不会由着儿子的性子一直没续弦。
但那边同意了啊!
眼瞅着自家的丑闺女都快三十了,还没嫁出去。虽说朱大人的年岁也不轻了,但他是娶过妻子的,他还有儿有女,他不续弦也是无妨。但自家这个……
快刀斩乱麻之下,朱大人被迫迎娶了新夫人。
当然,朱家也是有底线的。
朱老太太坚决不让出管家权,她还将两个孙子连夜送到了江南去求学,甚至求神拜佛跪祖宗的,千万不要让这个女人生出儿子来,最好就别生了,横竖她也不缺孙子孙女。
结果当然是已经摆在眼前的,朱八珍是她娘唯一亲生的孩子。
等朱八珍长到该选秀的年岁时,已是康熙年间了。
康熙帝直接大笔一挥,免了她入宫大选,让朱家自行聘嫁。
好家伙,就因为这事儿,就有人翻出了十几年前的事儿,直道这朱八小姐,长得俏似其母,活脱脱就是跟她娘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也是个能把人吓懵过去的人物。
当年,朱八珍的亲娘身为郭络罗家的女儿,都差点儿嫁不出去了。换成了朱八珍本人,那说亲看的是她家,又不是她外祖家。
况且,这十几年过去了,自从康熙帝真正的执掌了朝政之后,很是提拔了一些文臣。哪怕谈不上故意打压武将,但在哪儿都是一样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文臣的地位起来了,武将自是满满的弱了下去。况且,朱八珍外祖父的那一支族人,从上头顶梁柱没了后,也渐渐的式微了,底蕴仍在,但肯定是帮不了外嫁女的女儿了。
朱八珍的亲事愁坏了她父母。
“终于嫁出去了……夫人,你也别哭了,咱们闺女能赶在二十岁之前嫁出去,这是我毕生的心愿。”朱大人安慰身边的妻子,“况且那路谦的情况,你也遣人打探清楚了,他那边几乎可以说是没长辈的。是有个亲姑母在,但只听说婆母给儿媳妇做规矩的,没的说还有当姑母的做侄媳妇儿的规矩。况且,他们家不是还有个读书人吗?”
说的就是程大少爷。
朱大人当然不会拿程大少爷去威胁程家人,但以他在翰林院的身份地位,稍微给点儿甜头,就够程家高兴的了。
但凡程大少爷还想走科举仕途,程家上下就只能捧着他闺女。
至于路谦本人,朱大人却是十分放心的。
不是放心路谦的人品,而是……
“咱们闺女方方面面都好,只是她那个脾性哟,太强势了!我有时候都怀疑了,你说你是郭络罗家的闺女,脾气倒还成,怎么咱闺女比你娘家的侄女还要犟呢?”
朱夫人借着拿帕子拭泪的机会,悄悄的翻了个白眼。心说她这脾气,还不得是那些年一直没嫁出去,自己饱受周遭奚落,连带父兄的前程都被她牵连了,她会改?真该叫朱大人见识一下她十来岁时候的脾气,不过真要这样,朱大人只怕宁可一头撞死在金銮殿上,也绝对不会应下这桩婚事的。
“都这样了,眼下你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长叹一口气后,朱夫人只叹道:“我只盼着那路谦,真就像老爷您所说的那样,是个爱吃软饭的。”
“别说得这么直接!”
朱夫人又是一声叹息,借口去看闺女,转身走了。
都说娶亲的人家,得天不亮就起身,可她这个嫁闺女的,却是直接一晚上没睡。偏她又是这世上最了解闺女的人,既想让闺女的脾性软和下来,又不想让闺女吃她当年吃过的苦头。
左思右想之下,也就只能依了她家老爷的意思,择了这么个方方面面都不成的女婿。
你说路谦才华好?得了吧,能进入翰林院的人之中,哪个还能不是才华横溢的了?便是朱家的两个嫡子,也是正经的科举出身,朱大人是愿意为两个儿子谋划的,但前提是他们得自个儿考中。那路谦还是词科出身的,朱家两个儿子却是正科出身的,堂堂正正的二榜进士。
你说路谦官运亨通?朱夫人可瞧不上了,说白了,路谦一则是得了康熙帝的青睐,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儿刚好对了胃口罢了。二则,还能不是她家老爷在背后支持着?只怕当年对亲儿子都没那么上心。
至于钱财方面,那就更不用说了,娶个媳妇,宅子都得靠亲眷帮忙。那还不是正经的亲人族人,是姑母的夫家。
多可笑呢?
人家对你有养育之恩,还要帮你置办个大宅子娶媳妇?
朱夫人都不敢开头要聘礼,只怕路谦出不了这个钱,回头还得继续跟程家人要钱。
“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