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 快穿_分卷阅读_296
  第273章 第11章
  现在的宁州府安和堂
  今天是义诊, 刘芳一大早就坐在安和堂的门前, 与林大夫,以及另外一位安和堂坐堂大夫, 一起给来看病的百姓们诊治。
  其实古代的百姓,大病都很少,小病倒是挺多的。
  自从上次她给那个书生诊治后, 她就开始有意识地在给林大夫和另外一位坐堂大夫普及这个体弱之症了。
  一般体弱当然不算病, 可一直持续下去, 就相当于后世的亚健康一样, 会引起很多毛病的。
  而许多的大病也都会因此而引发。
  病,这个东西, 还是防患于未然更好。
  刘芳三人正忙得不可开交, 那天曾来看过病的贫寒书生也来了。
  …………
  李勤之是宁州府外姚县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户之子,家中贫寒,而且身体虚弱, 并不能下地务农。
  所以,自小他在村里的学堂扒着窗口学习,他运气好, 被学堂的夫子看到,考较了一番后,发现他天资聪颖, 便心生怜惜,免费让他来上学读书,并一直提供了笔墨纸砚跟书籍, 直到如今。
  说实话,李勤之这样的寒门之子,能够凭着自己的本领,与夫子,寡母的支持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可是,他家中太贫寒了,即使他这次考中举试,成了举人,他未来还要进一步,就必须要有一个更强大的支持者——钱。
  李勤之考完举试,出来歇息了两天后,在等待举试结果的过程中,就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
  诚然,他能够快速得到更大支持的唯一途径,就是自己的婚事了。
  可他思来想去,却根本想不到有什么好人选。等他看到自己简陋的房间中,留下的那个包装药材的纸,他才想起来:安和堂的掌柜年纪看似与他相仿啊!
  想到刘芳的美貌,还有她这般年纪就已经是安和堂的掌柜,李勤之心头一热:他觉得,这就是他想找的最强大支持!
  于是,他就打听了一番,得知今日刘芳会在安和堂门外义诊,他就赶紧匆匆忙忙地过来了。
  当然,借口他都想好了:感谢她当日救治了自己,才让自己得以安然参加举试。
  为此,他还特意买了一提糕点过来,虽
  然不贵,但也是他的心意,想必安和堂的掌柜会喜欢的。
  一个愿意每月出来义诊的药堂掌柜,她一定是心地善良之人,而且这样的女子,只要他付出诚意来,就能打动她的芳心。
  可惜,他并不知道,刘芳纵使容貌怎么改变,心性却并不是他所想的那般。
  因此,当他趁着人不多,刘芳歇口气的间隙,提着点心上前来道谢时,刘芳只是十分平淡地点点头,让白术接过点心,应下了他这份谢礼,随后就继续转头给别人诊病,并没有搭理他的意思。
  别说芳心萌动了,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他一个。
  这不禁让李勤之有些茫然,这,安和堂的掌柜刘姑娘,怎么反应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等早上的义诊结束,一名身穿水蓝色锦衣的年轻公子走上前来与刘芳说话时,他才一副恍然的样子:原来,刘姑娘是如此表里不一之辈,竟然是个爱慕虚荣的!
  …………
  洛寒羽并不知道旁边有人竟然会这般想他与刘芳的关系,要是知道,他肯定会摆手摇头:不不不,这样的女煞星,他才不敢招惹呢。
  洛寒羽是负责刘芳暗中的一些药品售卖的,那些药品,不太适合打着安和堂的名号。因此,遇到了洛寒羽这个出身贩药世家的公子哥,她就索性把这些药方都交给他来打理。
  至于他会不会贪墨掉这些药方?
  呵!
  给他向老天爷借胆子,洛寒羽都不敢的。
  反正,在看到才十一岁的刘芳淡定地将一个劫道的劫匪给废了手脚,丢到官府门口之后,洛寒羽是再也不敢对这位长得好看,却心狠手辣的女煞神有什么不敬之心。
  别说是给他药方,你好我好地这样做生意了,就算是她想白抢他的钱,洛寒羽也只能是捏着鼻子,恭恭敬敬地给,绝不敢起什么小心思的。
  况,每次报账,这位女煞神根本就不用看账本,就能巴拉巴拉地把他每个月卖出的药量都报一遍,收益多少也一清二楚,他是神经病才会敢跟她斗。
  老老实实的,自然而然有他的好处,他何必折腾这么多?
  洛寒羽今天过来倒不是报账的,一月一次,这还没到月底呢。
  他这次来,是要跟刘芳商量大事的:边
  关不稳,朝廷混乱,现在,边关战士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
  而关外又有别国在虎视眈眈,他们这样下去,迟早得被攻破国门。
  刘芳听闻他的来意后,就带着他进了安和堂后院,白术跟着他们身后,洛寒羽的贴身护卫兼小厮东升也跟着。
  林大夫与另一位坐堂大夫则用过午膳后,就去午休了,午后还得继续义诊呢。
  店里的其他伙计也都各自收拾好案桌,然后留了一个人看店,就各自去用饭,午休。
  李勤之站在门口看着,眼神暗沉,最后还是不甘心地离开了。
  …………
  安和堂后院
  刘芳就坐在院子的石桌旁,洛寒羽坐在她对面。
  “现在,西北,西南,还有北疆这些地方,粮饷都告急,朝廷上每天都是在吵吵,根本一点事儿也不干,眼看着就要入秋了。
  西北与北疆那边,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咱们派人到陈州府周围去收购粮食,派人送去。”
  西北,北疆入秋后的天气就非常冷了,到时候要是没有充足的粮食,边关将士们就真的只能等死,更别谈什么护卫边境了。
  而陈州府虽然年年都发水灾,可那里的确是一个鱼米之乡,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粮食。
  加上现在的陈州府百姓们都学精了,粮食都种在梯田上,低的就不说,高处的都基本可以保住。
  这样一来,数量就非常可观了。
  再加上,前两年她已经派人送去了一些增产的粮种,现在陈州府那边的粮食产量,实际上是比之前翻了两倍有余。
  也正是由此,洛寒羽才会想到去陈州府收购粮食的。
  反正,现在陈州府的官民都团结在一起,死死瞒住了这个粮食增产的事情,宁可给别的府城的底下老百姓们偷偷种,也不会上报朝廷知道。
  不过,也难怪,当初陈州府年年水灾,一发水灾,皇帝就把陈州府的官员给发作一遍,这么些年来,凡是来陈州府任职的官员们,都只有一个要求:能活着就行。
  平安地度过任期,无功无过,不争不抢,好好地等待调走就行。
  这么一来,这些官员们看到百姓做什么,只要不会威胁到他们的生命安全,这些当官的都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
  也是因为陈州府在京中那些权贵眼里,就是一个比西北好不了多少的破烂地方,基本上没人争这个位置,反而是各种推托,最终能够被调来这里任职的,基本上都是寒门出身的官员。
  这些官员不能说百分百的好,爱民如子啥的,但至少他们都不太愿意为难老百姓的。
  毕竟他们也都经历过底层百姓的生活,所以更能理解陈州府百姓们的想法。
  因此,他们才可以上下一气,两年下来,依旧将陈州府暗地里真实的改变给瞒的死死的。
  至于多出来的粮食?
  给老百姓们留着不好吗?
  老百姓们吃饱了,手里有钱了,他们自然而然就不会闹了。
  况,陈州府年年都有水患,前丞相在的时候还修一修防洪的堤坝,现在?呵,皇上压根就不管。
  他们这些官员纵然想管,那也有心无力。
  看着陈州府的百姓在水灾之下都能好好活下来,日子慢慢过好,那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哪里会多事儿地去上报?
  上报了有他们的好处吗?
  不一定。
  万一被上面的人知道了现在陈州府的真实情况后,又来争功了,他们这些没有背景的寒门官员,最后只能是落个官职丢了不说,还有可能命都没了。
  想当初,前丞相在的时候,每年都修防洪的堤坝,那堤坝还是年年崩,那么,这些修堤坝的钱去哪儿了?
  这其中的事情就不能想,一想就是细思极恐,关系重大。
  所以,这些官员也才会把这样明明是功劳的事情,也都串通一气,全部瞒着京都的人。
  不然,这么些年陈州府百姓们也无法用那简单的计策,每年都得到赈灾的银子,还能暗地里种植增产的粮食了。
  说实话,现在的陈州府里的官员,再不好,那也至少是为民考虑了,也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保住整个府城的百姓们的利益,帮着他们欺上。
  陈州府这边,粮食是有的,不过水灾的现实也是在,数量对于边疆这样的地方来说,还是不够的。
  宁州府这里倒是粮食充足,刘芳当初选择在这里定居,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每年她都会以城外的慈安院收容孤儿的名义分开购买粮食,当然不是在府城里
  购买,而是在宁州府内的各处县城里买。
  加上她自己在城外购买的那些荒地,良田什么的,粮食倒是有。
  只是,该怎么送,这个需要好好想想。
  于是她和洛寒羽商量了一番,先捐一部分,让这些边疆的军士们先度过两个月,然后再看看要不要继续。
  这样一来,这些将士们大概就看得出来,现在的杨国到底已经到了什么境地了。
  刘芳虽然有心推翻这个国家,可她并不打算走战争路线,那肯定会死很多人的。
  她想要用更温和的方式,一点一点蚕食这个国家。
  其实也不难,只要给她时间,她培养足够多的人手,就可以慢慢地替代掉现在的朝廷官员们。
  而只要她掌控了最主要的几个位置,她想要反,那真是直接到京城就可以反。
  底下的百姓们是不会管上面在位的皇帝到底是谁的,他们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能不能吃饱穿暖,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只要能够保证他们的平静生活,安居乐业,他们才没时间去想谁是皇帝呢。
  正因此,刘芳才不想挑起战争。
  那对于上面的人来说不痛不痒,对于下面的百姓来说,却悲惨到极致。
  能让百姓好好活着,就让他们好好活着,这才是刘芳想要的。
  只是,这样一来,她需要花费的心力以及时间就很多,很长,所以她才会给京都的四皇子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