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梭_分卷阅读_175
姚子墨:又多了一个小跟班!撩发~
不过,走到一半,姚子墨就跟他们分道扬镳了。看到对方迈入那道红漆大门,方立安并不感到意外。
到了蒋孟琴的办公室,方立安放下小书包后,便十分自觉地趴在茶几上做作业。
方立安第一次来蒋孟琴单位的时候,蒋孟琴是副处级,跟另一个女同事共用一个办公室。
如今,蒋孟琴还是副处级,只是曾经一个办公室的女同事上个月被派去了下属机构做一把手领导,所以现在和她一个办公室的是从其他单位外调过来的新同事。
新同事各方面都挺不错,只一点很让人受不了——话唠,特别能说的那种。不吹不黑,方立安第一次见到这么能说的男人。
她老老实实掏出作业本安安静静写作业的时候,对方都能硬凑上来说几句,诸如批评当下素质教育不过关之类的话。
方立安只当听不懂,眨巴眨巴眼就完了,只是可怜了蒋孟琴跟他一个办公室,经常要遭到荼毒。
好在蒋孟琴苦熬了一年以后,被正式提拔为综合计划处处长,从此拥有一间单人办公室。
好消息接二连三,蒋孟琴前脚升了处长,李高明后脚就升了办公室主任,加上放暑假前,一家三口正式搬进了星河国际花园,2001年绝对是值得庆祝的一年。
蒋孟琴是公职人员,工资涨得不多,但身处国企的李高明不同。
作为家中独女,方立安明显感觉到,自从李高明升职,蒋孟琴的消费档次提高了不少,这一点最直接地体现在逛街买衣服上。
以往,蒋孟琴带方立安逛商场,一般是逛一整天才买一两件。现在不仅数量增多,单价也上去了。曾经“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的店,如今也有底气进去买一件了,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对方立安来说,跟她最直接相关的是,蒋孟琴好像突然觉醒了某方面意识一样,打算培养她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音乐、绘画、舞蹈……
音乐兴趣班打听了古筝、长笛、钢琴、小提琴、单簧管……
绘画兴趣班试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
舞蹈兴趣班看了芭蕾舞、拉丁舞、古典舞、民族舞……
惯会察言观色的方立安发现蒋孟琴在提到钢琴的时候眼睛最亮,于是她选了钢琴。说不上是刻意讨好,勉强算是提前补偿吧。
具体补偿什么,方立安也说不清楚,只是心中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一个隐隐约约的轮廓。或许要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才能知道。
方立安是有钢琴基础的,盲女那一世,她学小提琴之余,曾顺带着学过钢琴。后来成了豪门千金,从小家里就请了专业级别的钢琴大师来教他们弹奏。
所以学钢琴对她来说一点难度没有,难的是如何装作一个懵懂无知的初学者,然后从初学者慢慢进步,最终停留在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除了钢琴这种兴趣班,蒋孟琴还带她报了几个培训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培训班这股妖风在各大中小学家长中愈刮愈烈。从小学到大学,从语文到生物,只有你不上的课程,没有培训班涉及不到的业务。
蒋孟琴给方立安报了一个钢琴兴趣班后,又给她报了数学、英语两个培训班。从此,方立安的周末时间被安排地满满的,蒋孟琴难得的周末时间也花在了接送孩子上下培训班的路上。
第286章
宁城某小学生培训机构因为受到家长们的热烈追捧,不久便成了颇具规模的教育专修学校。
看着大家周末马不停蹄地往培训学校赶,放学的时候,门口更是挤满乌泱泱的人群,全是来接孩子的家长,比正经学校放学还要热闹,方立安就觉得辛苦的不光是课业繁重的学生,还有那些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
一般,周六、周日的上午,方立安要去兴趣班学钢琴,下午去培训学校上课,晚上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培训学校发的各种试卷。等她磨磨唧唧把各种作业做完,基本上就可以洗洗睡了。
平时在学校表现良好的方立安都是如此,原本基础就差、成绩一般的小胖子周末两天几乎泡在苦水里。
方立安和姚子墨非常理智地给他打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人小分队中,只有自封老大的姚子墨可以在家度过周末,不过那是因为人家请了家教上门,一对一教学。
其实要说多辛苦,方立安是感觉不到的,在她看来最多是行程很满而已。她从不拖欠作业,从不被老师叫家长,从没考过98分以下的成绩,一切的一切都让蒋孟琴和李高明非常满意,引以为傲。
只是随着方立安年龄的增大,她越来越沉默了。好在精心拗了多年的人设十分有用,没人怀疑她不对劲,最多觉得这孩子性子太静。
身为父母的蒋孟琴和李高明虽然觉得闺女安静的过分,但是架不住方立安优秀啊。
这么优秀的孩子,有那么一丢丢缺点不是很正常吗?更何况安静也算不得什么缺点吧?自家孩子打小就是如此,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亲生父母都没什么意见了,其他人有意见也得憋着。
学校老师因为要管的学生太多,对方立安的认知仅限于乖巧、听话、学习好。至于性格方面,只要不在学校惹是生非,老师才不管你是话多还是话少。
小学六年过去,方立安总共交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幼儿园时期的姚子墨,另一个就是成绩始终吊车尾的廖毅波。
不知道是缘分还是人为,方立安跟姚子墨同班且同桌了六年,廖毅波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跟他们同班。三人每天一起放学,成为铁三角本铁。
直到小升初,铁三角被外力打破。
近几年,类似蒋孟琴这种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买学区房的家长越来越多。更别说,在诸多家长眼中,好初中意味着好高中,好高中意味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好未来。
所以,在小升初即将来临的时刻,家长们已经挑好了理想学校,只等摇号面测,蒋孟琴和李高明的第一选择是宁城国际学校。
宁城国际学校是江南省重点中学,因极高的升学率、丰富的素质教育和广泛的国际交流而闻名,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国际学校之一。
相传,宁城国际学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高考前就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剩下三分之一中,有大半被保送至国内一流大学,只有剩下的一小部分学生会参加高考。
蒋孟琴的目标十分明确,她想送方立安出国读大学,在她的精心劝说下,李高明也认同了她的想法,觉得闺女去国外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更高端的精英人才。
这件事在原主那一世也是发生过的,只是当时,原主成绩中等偏下,即便上了许多培训班,效果依旧不佳。
光是这样的成绩就愁煞了蒋孟琴,再加上最后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原主的乌鸦嘴灵验了,他们并没有摇上号,原主最终去了另一个普通中学。
现在,事情到了方立安这里,她打心底里有些排斥。一来,她根本没打算出国,二来,她对素质教育兴趣不大,或者说,她觉得还是埋身于题海的应试教育比较符合她这一世的个人情况。
但她并没有跟蒋孟琴提出来,不说蒋孟琴会不会认真考虑她的意见,以她对蒋孟琴的了解,对方只会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分不清好赖。
2006年6月18日,宁城国际学校报名结束,共有3228人报名,学校计划招生人数为390人,其中英语语种348名,小语种42名。
6月22日上午十点,经宁城公证部门全程公证,并邀请监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学校和部分家长代表现场监督,按照1:8的比例摇出2986人参加面测,摇中率约为92.5%。很快,2986个摇中名单正式出炉。
下午四点,网上公布了摇号结果,蒋孟琴将名单来来回回看了五、六遍也没找到自家闺女的名字,倒是廖明辉家的廖毅波摇上了。92.5%的摇中率都没摇上,这运气也是没sei了。
方立安静立在旁,微微一笑,现场教学——能动手就别逼逼。
蒋孟琴并不死心,将女儿培养成国际英才的计划止步于运气极差的摇号,这叫她如何能忍。之后几天拉着李高明各种走关系,然而效果微乎其微。
眼看着其他优质学校的最后报名期限即将到来,蒋孟琴不得不放弃国际学校,带着方立安去其他学校报名。
这次,方立安没有再动手脚,全凭运气,最后被宁城二十三中录取。
宁城二十三中在宁城是一所非常不错的中学,虽然没有国际学校的国际范儿,但中考升学率和高分段排名都很靠前。这样的结果让蒋孟琴心里顺当不少。
只是每每在单位碰上廖明辉一脸自谦地吹嘘廖毅波运气好,被国际学校录取了,蒋孟琴就觉得憋屈,回家后给方立安布置格外多的课外作业。
方立安乖巧惯了,做就做呗,多大点事。
只是她在蒋孟琴办公室做作业的时候被廖明辉看到了,害的廖毅波也没了暑假,整天不是补习班就是做补习班老师布置的作业,私底下跟方立安叫苦不迭。
姚子墨是京城人士,每年暑假都会回京城看望家中老人,今年也不例外。
方立安已经习惯了“姚老大”一到暑假就消失的习性,想到对方户口不在宁城,也不知道初中会不会回去念。不过就算不在京城,想来也会去宁城国际学校。
倒是单纯的廖小胖子十分好奇姚子墨被哪所学校录取了,天天跟方立安念叨,大概是初中还想跟着他继续混。
八月底,方立安背着小书包来到新学校报到,甫一迈进初一(16)班的大门,就看到小少爷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撑着下巴对她笑。
方立安惊讶有之,欣喜有之,有“姚老大”保驾护航,初中三年说不定又能轻快不少。
她不禁加快脚步,自觉来到姚子墨身边坐下,放下空荡荡的书包,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姚子墨不答反问,“怎么?我不该在这里?”
方立安给了他一个手肘:说人话。
姚子墨夸张地捂着胸口,控诉道,“你这狠心的丫头,小爷还不是怕你被人欺负,这才想着来罩着你。嘶!下手真狠,痛死我了。”
方立安相信他这话是真的,不然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去国际学校。只是,这种行为到底是出于友情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她也分不清楚。
别看姚子墨才十二岁,特殊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有着不同于一般小孩儿的经验和阅历。
方立安发现,对方每次从京城回来,都会成熟几分。而且不知从何时起,当年幼儿园的阴郁小孩已经能很好地掩饰起自己的情绪了。
她笑笑,没有说话,而是从书包里拿出本子和笔,在纸上写到,“胖波很想你,念叨了一个暑假,想跟你一个学校。”
姚子墨已经习惯了她这个怪癖,从小学二年级起,经常有什么话就写在纸上给他看,美其名曰“练习书法”。
课间,一个写,一个说;课上,你写,我也写。小本子传来传去,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
结果小学三年级的某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字在对方的衬托下和狗爬无异。
要面子的姚小爷一怒之下,不仅没收了当时“传纸条”专用的小本本,还猛练了一年书法,等他的字有了显著的进步后,才恢复了课堂上二人互写的“游戏”。
看清楚方立安在本子上写的话后,姚子墨扯了扯嘴角,“不管他,男子汉大丈夫要早点学会独立,老跟在我屁股后面,还怎么长大。”
话音一转,又道,“你这个字我觉得练得可以了,别老是闷着不说话,小爷都快忘了你什么声儿了。来,叫声‘子墨哥哥’听听,别哪天在大街上叫我,我都听不出来是谁。”
方立安白了他一眼,不理他。
姚子墨见状也不失望,他刚刚说怕有人欺负她,其实是心里话。这妮子他最了解,性格内向得一塌糊涂,从小就安静地过分,除了他和小胖子,几乎没别的小伙伴。
不知道打哪儿学来的毛病,就是不爱说话。课堂上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早读课从来都是只张嘴不发声,音乐课上也是一样。别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又不是聋子。
除了老师提她回答问题,别的同学跟她说话,她不是点头就是摇头,有时候还故意装作听不见。小学六年,要不是有他看着,说不定早被人欺负哭了。想想也是,那么不爱说话,估计被人欺负了也是不会告状的主。
姚子墨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毕竟是他来宁城以后收的第一个小弟,他得负责到底。
第287章
新学校,新学期,新班级,新同学。除了同桌,别的都是新的。
方立安这辈子不方便说话,注定了她要走孤僻不合群路线,所以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她只说了五个字,“我叫李希棠。”导致同学们对她的印象很有点深刻。
不过再怎么深刻,没两天也就忘了,直到第一次月考,方立安考了年级第一,大家这才重新想起她。
大多数人看学霸,本就有种高山仰止之感,再加上方立安确实不爱搭理人,慢慢的同学们也就对她敬而远之了。
方立安乐得清静,倒是姚子墨,虽然成绩好,性格孤傲,但不管男生女生,好像都很喜欢跟他玩。
迎着方立安疑惑不解的眼神,他十分臭屁道,“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人格的魅力。”
方立安刷刷刷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呕吐的表情,活灵活现。
姚子墨:你就嫉妒吧。
没多久,姚子墨的抽屉里开始出现粉色信封,第一次发现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别人放错了地方,举在手里喊了半天,“谁的谁的,赶紧拿走,没人要就扔了。”
结果当然是无人认领。
不过,走到一半,姚子墨就跟他们分道扬镳了。看到对方迈入那道红漆大门,方立安并不感到意外。
到了蒋孟琴的办公室,方立安放下小书包后,便十分自觉地趴在茶几上做作业。
方立安第一次来蒋孟琴单位的时候,蒋孟琴是副处级,跟另一个女同事共用一个办公室。
如今,蒋孟琴还是副处级,只是曾经一个办公室的女同事上个月被派去了下属机构做一把手领导,所以现在和她一个办公室的是从其他单位外调过来的新同事。
新同事各方面都挺不错,只一点很让人受不了——话唠,特别能说的那种。不吹不黑,方立安第一次见到这么能说的男人。
她老老实实掏出作业本安安静静写作业的时候,对方都能硬凑上来说几句,诸如批评当下素质教育不过关之类的话。
方立安只当听不懂,眨巴眨巴眼就完了,只是可怜了蒋孟琴跟他一个办公室,经常要遭到荼毒。
好在蒋孟琴苦熬了一年以后,被正式提拔为综合计划处处长,从此拥有一间单人办公室。
好消息接二连三,蒋孟琴前脚升了处长,李高明后脚就升了办公室主任,加上放暑假前,一家三口正式搬进了星河国际花园,2001年绝对是值得庆祝的一年。
蒋孟琴是公职人员,工资涨得不多,但身处国企的李高明不同。
作为家中独女,方立安明显感觉到,自从李高明升职,蒋孟琴的消费档次提高了不少,这一点最直接地体现在逛街买衣服上。
以往,蒋孟琴带方立安逛商场,一般是逛一整天才买一两件。现在不仅数量增多,单价也上去了。曾经“只能远观不能亵玩”的店,如今也有底气进去买一件了,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对方立安来说,跟她最直接相关的是,蒋孟琴好像突然觉醒了某方面意识一样,打算培养她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音乐、绘画、舞蹈……
音乐兴趣班打听了古筝、长笛、钢琴、小提琴、单簧管……
绘画兴趣班试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
舞蹈兴趣班看了芭蕾舞、拉丁舞、古典舞、民族舞……
惯会察言观色的方立安发现蒋孟琴在提到钢琴的时候眼睛最亮,于是她选了钢琴。说不上是刻意讨好,勉强算是提前补偿吧。
具体补偿什么,方立安也说不清楚,只是心中有一些模糊的想法,一个隐隐约约的轮廓。或许要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才能知道。
方立安是有钢琴基础的,盲女那一世,她学小提琴之余,曾顺带着学过钢琴。后来成了豪门千金,从小家里就请了专业级别的钢琴大师来教他们弹奏。
所以学钢琴对她来说一点难度没有,难的是如何装作一个懵懂无知的初学者,然后从初学者慢慢进步,最终停留在一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平。
除了钢琴这种兴趣班,蒋孟琴还带她报了几个培训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培训班这股妖风在各大中小学家长中愈刮愈烈。从小学到大学,从语文到生物,只有你不上的课程,没有培训班涉及不到的业务。
蒋孟琴给方立安报了一个钢琴兴趣班后,又给她报了数学、英语两个培训班。从此,方立安的周末时间被安排地满满的,蒋孟琴难得的周末时间也花在了接送孩子上下培训班的路上。
第286章
宁城某小学生培训机构因为受到家长们的热烈追捧,不久便成了颇具规模的教育专修学校。
看着大家周末马不停蹄地往培训学校赶,放学的时候,门口更是挤满乌泱泱的人群,全是来接孩子的家长,比正经学校放学还要热闹,方立安就觉得辛苦的不光是课业繁重的学生,还有那些一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
一般,周六、周日的上午,方立安要去兴趣班学钢琴,下午去培训学校上课,晚上不仅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培训学校发的各种试卷。等她磨磨唧唧把各种作业做完,基本上就可以洗洗睡了。
平时在学校表现良好的方立安都是如此,原本基础就差、成绩一般的小胖子周末两天几乎泡在苦水里。
方立安和姚子墨非常理智地给他打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人小分队中,只有自封老大的姚子墨可以在家度过周末,不过那是因为人家请了家教上门,一对一教学。
其实要说多辛苦,方立安是感觉不到的,在她看来最多是行程很满而已。她从不拖欠作业,从不被老师叫家长,从没考过98分以下的成绩,一切的一切都让蒋孟琴和李高明非常满意,引以为傲。
只是随着方立安年龄的增大,她越来越沉默了。好在精心拗了多年的人设十分有用,没人怀疑她不对劲,最多觉得这孩子性子太静。
身为父母的蒋孟琴和李高明虽然觉得闺女安静的过分,但是架不住方立安优秀啊。
这么优秀的孩子,有那么一丢丢缺点不是很正常吗?更何况安静也算不得什么缺点吧?自家孩子打小就是如此,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亲生父母都没什么意见了,其他人有意见也得憋着。
学校老师因为要管的学生太多,对方立安的认知仅限于乖巧、听话、学习好。至于性格方面,只要不在学校惹是生非,老师才不管你是话多还是话少。
小学六年过去,方立安总共交了两个好朋友,一个是幼儿园时期的姚子墨,另一个就是成绩始终吊车尾的廖毅波。
不知道是缘分还是人为,方立安跟姚子墨同班且同桌了六年,廖毅波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跟他们同班。三人每天一起放学,成为铁三角本铁。
直到小升初,铁三角被外力打破。
近几年,类似蒋孟琴这种为了孩子上好学校买学区房的家长越来越多。更别说,在诸多家长眼中,好初中意味着好高中,好高中意味着好大学,好大学意味着好未来。
所以,在小升初即将来临的时刻,家长们已经挑好了理想学校,只等摇号面测,蒋孟琴和李高明的第一选择是宁城国际学校。
宁城国际学校是江南省重点中学,因极高的升学率、丰富的素质教育和广泛的国际交流而闻名,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国际学校之一。
相传,宁城国际学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高考前就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剩下三分之一中,有大半被保送至国内一流大学,只有剩下的一小部分学生会参加高考。
蒋孟琴的目标十分明确,她想送方立安出国读大学,在她的精心劝说下,李高明也认同了她的想法,觉得闺女去国外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更高端的精英人才。
这件事在原主那一世也是发生过的,只是当时,原主成绩中等偏下,即便上了许多培训班,效果依旧不佳。
光是这样的成绩就愁煞了蒋孟琴,再加上最后不知道是运气不好,还是原主的乌鸦嘴灵验了,他们并没有摇上号,原主最终去了另一个普通中学。
现在,事情到了方立安这里,她打心底里有些排斥。一来,她根本没打算出国,二来,她对素质教育兴趣不大,或者说,她觉得还是埋身于题海的应试教育比较符合她这一世的个人情况。
但她并没有跟蒋孟琴提出来,不说蒋孟琴会不会认真考虑她的意见,以她对蒋孟琴的了解,对方只会觉得小孩子不懂事,分不清好赖。
2006年6月18日,宁城国际学校报名结束,共有3228人报名,学校计划招生人数为390人,其中英语语种348名,小语种42名。
6月22日上午十点,经宁城公证部门全程公证,并邀请监察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学校和部分家长代表现场监督,按照1:8的比例摇出2986人参加面测,摇中率约为92.5%。很快,2986个摇中名单正式出炉。
下午四点,网上公布了摇号结果,蒋孟琴将名单来来回回看了五、六遍也没找到自家闺女的名字,倒是廖明辉家的廖毅波摇上了。92.5%的摇中率都没摇上,这运气也是没sei了。
方立安静立在旁,微微一笑,现场教学——能动手就别逼逼。
蒋孟琴并不死心,将女儿培养成国际英才的计划止步于运气极差的摇号,这叫她如何能忍。之后几天拉着李高明各种走关系,然而效果微乎其微。
眼看着其他优质学校的最后报名期限即将到来,蒋孟琴不得不放弃国际学校,带着方立安去其他学校报名。
这次,方立安没有再动手脚,全凭运气,最后被宁城二十三中录取。
宁城二十三中在宁城是一所非常不错的中学,虽然没有国际学校的国际范儿,但中考升学率和高分段排名都很靠前。这样的结果让蒋孟琴心里顺当不少。
只是每每在单位碰上廖明辉一脸自谦地吹嘘廖毅波运气好,被国际学校录取了,蒋孟琴就觉得憋屈,回家后给方立安布置格外多的课外作业。
方立安乖巧惯了,做就做呗,多大点事。
只是她在蒋孟琴办公室做作业的时候被廖明辉看到了,害的廖毅波也没了暑假,整天不是补习班就是做补习班老师布置的作业,私底下跟方立安叫苦不迭。
姚子墨是京城人士,每年暑假都会回京城看望家中老人,今年也不例外。
方立安已经习惯了“姚老大”一到暑假就消失的习性,想到对方户口不在宁城,也不知道初中会不会回去念。不过就算不在京城,想来也会去宁城国际学校。
倒是单纯的廖小胖子十分好奇姚子墨被哪所学校录取了,天天跟方立安念叨,大概是初中还想跟着他继续混。
八月底,方立安背着小书包来到新学校报到,甫一迈进初一(16)班的大门,就看到小少爷坐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置,撑着下巴对她笑。
方立安惊讶有之,欣喜有之,有“姚老大”保驾护航,初中三年说不定又能轻快不少。
她不禁加快脚步,自觉来到姚子墨身边坐下,放下空荡荡的书包,问道,“你怎么在这里?”
姚子墨不答反问,“怎么?我不该在这里?”
方立安给了他一个手肘:说人话。
姚子墨夸张地捂着胸口,控诉道,“你这狠心的丫头,小爷还不是怕你被人欺负,这才想着来罩着你。嘶!下手真狠,痛死我了。”
方立安相信他这话是真的,不然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去国际学校。只是,这种行为到底是出于友情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她也分不清楚。
别看姚子墨才十二岁,特殊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他有着不同于一般小孩儿的经验和阅历。
方立安发现,对方每次从京城回来,都会成熟几分。而且不知从何时起,当年幼儿园的阴郁小孩已经能很好地掩饰起自己的情绪了。
她笑笑,没有说话,而是从书包里拿出本子和笔,在纸上写到,“胖波很想你,念叨了一个暑假,想跟你一个学校。”
姚子墨已经习惯了她这个怪癖,从小学二年级起,经常有什么话就写在纸上给他看,美其名曰“练习书法”。
课间,一个写,一个说;课上,你写,我也写。小本子传来传去,不会写的就用拼音代替。
结果小学三年级的某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字在对方的衬托下和狗爬无异。
要面子的姚小爷一怒之下,不仅没收了当时“传纸条”专用的小本本,还猛练了一年书法,等他的字有了显著的进步后,才恢复了课堂上二人互写的“游戏”。
看清楚方立安在本子上写的话后,姚子墨扯了扯嘴角,“不管他,男子汉大丈夫要早点学会独立,老跟在我屁股后面,还怎么长大。”
话音一转,又道,“你这个字我觉得练得可以了,别老是闷着不说话,小爷都快忘了你什么声儿了。来,叫声‘子墨哥哥’听听,别哪天在大街上叫我,我都听不出来是谁。”
方立安白了他一眼,不理他。
姚子墨见状也不失望,他刚刚说怕有人欺负她,其实是心里话。这妮子他最了解,性格内向得一塌糊涂,从小就安静地过分,除了他和小胖子,几乎没别的小伙伴。
不知道打哪儿学来的毛病,就是不爱说话。课堂上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早读课从来都是只张嘴不发声,音乐课上也是一样。别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又不是聋子。
除了老师提她回答问题,别的同学跟她说话,她不是点头就是摇头,有时候还故意装作听不见。小学六年,要不是有他看着,说不定早被人欺负哭了。想想也是,那么不爱说话,估计被人欺负了也是不会告状的主。
姚子墨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毕竟是他来宁城以后收的第一个小弟,他得负责到底。
第287章
新学校,新学期,新班级,新同学。除了同桌,别的都是新的。
方立安这辈子不方便说话,注定了她要走孤僻不合群路线,所以开学第一天的自我介绍,她只说了五个字,“我叫李希棠。”导致同学们对她的印象很有点深刻。
不过再怎么深刻,没两天也就忘了,直到第一次月考,方立安考了年级第一,大家这才重新想起她。
大多数人看学霸,本就有种高山仰止之感,再加上方立安确实不爱搭理人,慢慢的同学们也就对她敬而远之了。
方立安乐得清静,倒是姚子墨,虽然成绩好,性格孤傲,但不管男生女生,好像都很喜欢跟他玩。
迎着方立安疑惑不解的眼神,他十分臭屁道,“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人格的魅力。”
方立安刷刷刷在本子上画了一个呕吐的表情,活灵活现。
姚子墨:你就嫉妒吧。
没多久,姚子墨的抽屉里开始出现粉色信封,第一次发现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别人放错了地方,举在手里喊了半天,“谁的谁的,赶紧拿走,没人要就扔了。”
结果当然是无人认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