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分卷阅读_52
不过,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已经是常态,他早已习以为常,对付晋王,他自有自己的办法。
“六皇兄的想法固然是好,可是也要顾及父皇的态度,便是太子,父皇也不会允许他这般做的。”晋王最在意的便是拿自己同太子比较,这样说是最快让其警醒的办法。
“可是若是我们不趁此机会得到那些附属国的兵力支持,那我们手中可就是一点军队的筹码都不会有了。”晋王在燕王的劝说下已经有些迟疑和动摇,“朝中和边关的那些将领可都是顽固的很,根本对本王送去的示好的礼物无动于衷。”
那些将领,看到他送去的礼物,有的回了更厚的礼或是相同的礼,有得甚至直接给他送了回来。美人,美酒等等,他都送遍了,可各个都油盐不进,难搞的很。
“军队这方面六皇兄不用担心。”燕王温和地安抚着晋王。
第104章 态度
晋王听到燕王的话, 很是着急:“军队这样的大事, 怎么容得本王不急?”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愤怒和质问。
“军队, 那可是军队。”晋王压低声音嘶吼道:“在最紧要的关头,可是最能助本王的臂力。”
至于什么最紧要的关头,晋王不说, 燕王也清楚,他父皇只要活着, 就没人感擅动,但他的父皇一旦出现意外,或者是其百年之后, 这每个皇子手中握着的兵权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去争夺这皇位最后的归属。
这是晋王迫切想要得到军权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并且,这夺嫡的皇子,只有手握兵权,底气更足,心中更踏实。
“本王手中现在一点兵权都没有。可是太子,”提起太子,晋王连坐都坐不住, “太子有一个正二品指挥使的舅父,半个北境的人马为其命是从, 可是本王呢?除了这王府卫队, 手里哪里有一点兵马?本王怎么能不急?”
太子生来便是嫡子, 地位尊贵, 有一个出身卫氏的母亲, 整个卫氏都为其所用,卫氏人才济济,哪里是他的母族可以比得?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而不是向太子一般,生下来什么都有。
他有时真的怨恨这命运的不公。
听到晋王的这句话,燕王不可置否,太子是有一个卫渊这么统领半个北境人马的一个舅父。
“父皇今年有意召卫渊进京为其贺寿,另外这次胡人也有来为父皇贺寿的使臣,父皇令卫渊亲自送其进京。”今年是天和帝五十大寿,又逢大齐国泰民安之际,自是会大办,所以各地的使臣都纷纷于今年进京朝贺。
除了使臣,天和帝还会召一些边关将领回京祝寿,以示恩宠,更有将领会直接留在京中。
“这件事并没有父皇正式的旨意和朝中文书,只是在朝中传一传。不过,胡人进京的事情礼部已经证实,再加上听说卫府正在翻新宅院。依我看,此事应是真的。”燕王回道。
晋王听后大喜,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卫渊要回京的真实性,毕竟胡人很少来大齐朝贺,且卫家是士族,无论是其吴郡的本家,还是京中的宅院,都是精心修护的。正在居住的房子,不存在翻新的事。
只有常年没人住的院子,就算平日里维护的再细心,这待其要有人入住时,也是要修一修的,按照即将入住的主人换上其喜爱的院中景色和屋内的摆设,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节,卫家是世家,最重这个。
如今卫家的二房三房人员俱在,这翻新的院子只能是为卫渊夫妻准备的。
“如此,那便再好不过。”晋王笑得十分欢快,“只要回了京城,便是再高的官,这没有兵权也是徒然,父皇早该如此做了。”
对于太子这即将失去兵权的事,晋王十分开心,叫他说,他父皇就是太偏爱卫家,这卫家的高官实在是太多了,手中还握着兵权,这朝中哪个家族像卫家这般,便是颜家也没如此。
“所以,六皇兄现在不必担忧军权的问题,这件事慢慢图谋便可,但绝不能和父皇忌讳的附属国扯上关系。”燕王见晋王脾气已经缓和下来,便赶紧劝道,这克斯他前来的最主要的目的。
“你说的对,本王还是不要犯父皇忌讳的好。”晋王沉吟了一声,点了点头。既然太子已经快没了兵权,快和他一样了,那他也就不急了。
燕王听到这句话后,便知道自己今日来此的目的已经达成。
对于应付晋王,他心中已经很厌烦了,若不是他的母族获罪,同是皇子,他何至于去辅佐一个这样的母族低微,又愚蠢之极的皇兄,在朝中只会被当作晋王一党,晋王的附庸,整日里要给一个蠢货收拾烂摊子,真的厌恶极了。
他那位父皇对他和对晋王的态度,他多少也能猜出一二,他们不过是一颗棋子,可笑晋王还不自知,以为真的得到了父皇的宠爱,妄想于太子真的一争皇位,当真是可笑。
不过,与他来说,这棋子,有时未必会真的如那下棋者意愿一般被摆布,特别是那个棋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太子看着自己身边的卫赜,笑着道:“晋王收到父皇的旨意,想必快乐疯了,他如愿以偿了。”
“本王之前还有意为七皇弟争取一下这个差事,到也是件憾事。”对于这件事,他遗憾的也就这么多。
不过是些战败之国,哪里值得他这个大齐储君接待,这岂不是自降身份,也只有晋王才会如此在意这个差事。
卫赜点了点头,道:“殿下眼界开阔,胸襟豁达。这个差事本赵王殿下得不到也没什么,不过是名义上好听,比起这些,还是朝堂的事情更为紧要些。”
七皇子赵王,和其母妃母族,一直坚定的站在太子一方,所以太子对其也有不少兄弟情谊,平日里很是照拂。赵王的性子有些荒诞不羁,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地说就是个喜欢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平日里有些游手好闲,整日里喝酒赛马没个正行,连太子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打算给其找点事做,让其踏上正途。
这都是兄弟,不能他只有他一人忙得脚不沾地不是?赵王每日的日子过得舒服的,他都快看不下去了。
“不错。”太子道:“孤有意回禀父皇,七皇弟和八皇弟应该入朝历练。”八皇子韩王一直受他母后照拂,对他也十分恭敬,事事以他为尊,所以他也对其和赵王一样。只是其不受父皇待见,母妃出身不好,所以这接待使臣的事不可能轮到起身身上,但这入朝历练的是却是可以的。
在大齐,皇子成年后,便要入朝历练,这比赵王和韩王年龄都小的燕王都已入朝,没有道理不让他们入朝历练。
虽然赵王是自己不想去的,但韩王却不是,他是被自己那位父皇遗忘的。
第105章 孤臣
东宫
卫赜听到太子对于赵王和韩王的打算, 问道:“不知殿下对两位王爷有何安排?”虽然皇子成年后入朝参政是惯例, 但这参与进哪, 是六部还是其它,这都是有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况且,太子是储君, 未来的天子,其看重的兄弟, 必然是其日后和左膀右臂,是其进入登基后的班底。
就如当今圣上和现在的端王一般,端王是天和帝最为信任的异母弟弟, 从先皇时期就一直追随当今圣上,现在被天和帝委以重任,在宗室中的地位仅次于宗正令闵王,是皇子们都必须敬重以对的人物,分量颇重。
“孤打算让七皇弟随闵王叔祖身边做事。”太子说着自己的打算,赵王母族永昌侯府虽然逐渐趋于落寞,但其出身依旧是众皇子中除了他自己外,母族最好的一个, 比之晋王的母族何家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以其的身份,足够能够弹压住宗室中的皇族。
至于将韩王放到朝中哪个地方, 他却还没有想好。
“至于八皇弟, 不知阿赜可有什么建议?”太子笑着问道, 他相信卫赜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建议。
比之三年前初中状元之际, 卫赜比之前更添了几分沉稳, 对于太子的问题,不急不慢地徐徐道:“赜以为与韩王的性子和身份来说,工部或是都察院比较适合韩王。”
“为何?”太子问道。
“韩王性子清冷,不善口舌之争,也不喜与人打交道,想必对朝中的各种官司也无心应对。”卫赜一句句地分析着,“六部之中,礼部以礼做事,繁复不堪,兵部,吏部,户部,是重中之重,陛下想必不会想让韩王插手,刑部负责核审案件,虽是不错,可是据赜所知,韩王似乎不善此道。剩下的只剩下工部。
工部是六部中各级关系最为简单的存在,虽然工部尚书梁知大人支持晋王,但与韩王殿下一个皇子来说,也不敢为难。”最起码在表面上不敢为难,而暗地里的绊子,以韩王的性子,也不会在乎。
工部就是个清水衙门,正是因为油水不多,里面的官员大多都是只是各顾各事,比起其余各部凶险至极的明争暗斗,工部虽然也有些争斗,但却好多了。
“那都察院呢?”让韩王去工部的缘由他已经明白,之前也有次打算,但这让韩王进都察院的原因他倒是不明白,他这位八皇弟可不擅写言辞,御史可是有时在朝堂上全凭一张嘴的。
“恭嫔娘娘的父族已经无人,所以韩王殿下除了恭嫔娘娘外,并无什么牵挂。”卫赜没有直接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讲了恭嫔和韩王的背景。
至于韩王妃,因韩王不愿,此时到现在也没有,天和帝对其不重视,也不在意,只要求韩王在燕王前成婚就好。
倒是恭嫔很是着急,还去求了皇后,恭嫔依靠皇后生存,皇后对其和韩王颇为照顾,最近正想办一场宴会挑一挑这韩王妃的人选,顺便也替燕王相看燕王妃。
因为天和帝对韩王的漠视,所以其婚事基本上是皇后和恭嫔说了算,为韩王选一个没有合适家室的妻子,让他继续保持这种情形,虽不容易,但也不难。
而无牵挂的人,才能毫无顾忌,才敢直言不讳,敢参奏任何有罪证的官员,敢于监察百官,才能做好一个御史应尽的职责,才能做太子日后的孤臣。
至于这口舌之能和奏疏的文笔等问题,是可以练的。
在他看来,韩王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孤臣的人,比起工部的职位,都察院更适合韩王。
“殿下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需要一个身份贵重的孤臣坐镇都察院,在赜看来,没有人比韩王殿下更适合都察院的职位了。”
听到卫赜的话,太子陷入了沉思,良久才道:“孤要和韩王谈一谈。”
听到太子这样的回答,卫赜明白太子对他的提议已经动心。
太子说完这句话后,似乎没有意继续说下去,直接转了话题:“听说大舅父快回京了。”
“是。”卫赜没有隐瞒,道:“陛下和祖父说父亲将于一个月后护送胡使一同进京,多谢殿下惦念惦念。”虽然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舅父,太子也客气地以大舅父称呼,但君君臣臣,太子是君,他们是臣,即便是再有亲缘关系,这君臣之别也要时刻牢记于心,太子肯称呼一声舅父,是对卫家的尊重,但这绝不是卫家可以自矜的理由,所谓君臣之别,当时刻铭记于心,时刻恪守为臣之道,才是卫家成为士族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还与孤客气什么?”太子笑得十分舒心,随后又对着卫赜打趣道:“这次大舅父回来,你的亲事想必快定下了吧到时京中不知有多少女儿家要心碎了!”
他这个表弟这些年一直没有成亲,京中的贵女对此还抱有幻想,可等他那位大舅父带着其妻子归京,他不觉得卫赜的婚事会再拖下去了。
以前卫家一直以婚事是“父母之命”,而卫渊夫妻无法回京为卫赜主持婚事当做卫赜至今不成婚的理由。
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一看就是托词,太子也十分清楚,可卫赜是卫家嫡长房独子,不可能不成婚。
虽然他也不清楚卫赜为什么拖这么没有结婚,但现在卫赜的年纪也不太适合再接着拖下去,所以在他看来,这次卫渊夫妻进京,卫赜的婚事一定会有着落。
“赜的婚事不急。”卫赜对于太子的打趣,没有任何害羞,似乎和之前的样子一般无二。
对于卫赜的这副淡定的样子,太子觉得很是无趣,卫赜一直都是这样清心寡欲的意思,打趣他,自己真的没有一点成就感,正了正神色,继续谈起了正事:“大舅父这次回京,父皇有何圣意?”
只是太子没有注意到,卫赜在提起婚事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温柔。
第106章 生辰
不过, 这温柔宠溺的眼神也只是出现一瞬就消失不见,没有露出丝毫端倪。
“关于父亲接下来的职务,陛下现在并未有任何圣意。”卫赜对于太子的问话, 正了正神色, 严肃地道:“这件事, 陛下自有圣裁,殿下不必在此事上费心。”
卫家是太子的母族,可卫渊这个从二品武将的任职, 太子却不宜过多的插手, 以免引起天和帝的不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职,全凭天和帝圣裁,其余人无权过问, 即便是太子也不例外。
“殿下对于陛下的心思想必很清楚。”卫赜看着太子眉间有些蹙起,放缓声音道:“现在陛下有意扶持晋王一系,与殿下在朝堂上达到制衡局面。”
“孤自是清楚。”太子皱眉道:“孤也没和父皇反着来,打压晋王啊。”正是因为清楚他父皇的心思, 所以他才没有在一开始就打压晋王,不然晋王怎么可能崛起的这么快。
可晋王没有武将支持那是他愚蠢, 没本事,又要创建平衡的局面,就将他身后的军方实力也消弱啊。
“殿下英明睿智, 一直做得很好。“这些年, 太子虽然不打压晋王, 但却一直压着晋王, 这些年虽然晋王在朝堂上耀眼的紧,但无论其怎么做,都无法掩盖太子的风采和能力。
无论是天和帝还是朝中的大臣,对太子这个储君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陛下和朝臣都看在眼中。”卫赜继续道:“但赜想说得是,殿下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太过操心,有时殿下应该相信陛下。”
听到这句话,太子不明所以地看向卫赜,对于天家来说,血缘淡薄,为了皇位,弑父杀兄者不在少数,尽管他相信自己不在此列。他是他的父皇教导长大的,对他的父皇崇敬敬重,但也绝不会完全的相信自己的父皇,他的父皇英明睿智,果决明断,是一代明君,却也最是心思难测之人,特别是在其登基后遇到两次刺杀后,疑心越发地重起来,心思诡谲地很,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再者,他是储君,若是全心全意地信赖别人,即便那个人是他的父皇,他的这个储君也早就不用做了,他的父皇也早就对他不满了。
什么是储君,储君是未来的帝王,帝王应该具有的能力,帝王会有的悲哀,他都应该有,这不会,也不能全心地信赖一个人,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的父皇教给他的。
卫赜看着太子皱眉沉思的样子,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太子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继续道:“赜的意思是,陛下是一代明君,父亲镇守边关多年,陛下看在眼里,是不会亏待功臣的,所以,殿下不必为此事忧心。”若是陛下亏待了他的父亲,寒得不仅是卫家的心,而是整个大齐军士的心。
这才是他不让太子操心的原因。
他让太子信任的是天和帝的英明,而不是什么亲情之类的事,显然太子似乎想错了。不过,这让太子对天和帝多些孺慕也是好的。毕竟,帝王总是会对自己有孺慕之情的孩子多几分宽宥。
对于卫赜的话,太子很是赞同,点了点头,放下了心,又和卫赜讨论起了别的朝政。
淑惠长公主府
淑惠长公主看着今日比平日里早归一个时辰的女儿,笑得很是开心:“今日回来的倒是早。”
“给阿娘请安。”沈皎对着淑惠长公主一礼后,又对着坐在旁边的乔氏和永安郡主道:“给大嫂三嫂请安。”
“六皇兄的想法固然是好,可是也要顾及父皇的态度,便是太子,父皇也不会允许他这般做的。”晋王最在意的便是拿自己同太子比较,这样说是最快让其警醒的办法。
“可是若是我们不趁此机会得到那些附属国的兵力支持,那我们手中可就是一点军队的筹码都不会有了。”晋王在燕王的劝说下已经有些迟疑和动摇,“朝中和边关的那些将领可都是顽固的很,根本对本王送去的示好的礼物无动于衷。”
那些将领,看到他送去的礼物,有的回了更厚的礼或是相同的礼,有得甚至直接给他送了回来。美人,美酒等等,他都送遍了,可各个都油盐不进,难搞的很。
“军队这方面六皇兄不用担心。”燕王温和地安抚着晋王。
第104章 态度
晋王听到燕王的话, 很是着急:“军队这样的大事, 怎么容得本王不急?”语气中还带着一丝愤怒和质问。
“军队, 那可是军队。”晋王压低声音嘶吼道:“在最紧要的关头,可是最能助本王的臂力。”
至于什么最紧要的关头,晋王不说, 燕王也清楚,他父皇只要活着, 就没人感擅动,但他的父皇一旦出现意外,或者是其百年之后, 这每个皇子手中握着的兵权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去争夺这皇位最后的归属。
这是晋王迫切想要得到军权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并且,这夺嫡的皇子,只有手握兵权,底气更足,心中更踏实。
“本王手中现在一点兵权都没有。可是太子,”提起太子,晋王连坐都坐不住, “太子有一个正二品指挥使的舅父,半个北境的人马为其命是从, 可是本王呢?除了这王府卫队, 手里哪里有一点兵马?本王怎么能不急?”
太子生来便是嫡子, 地位尊贵, 有一个出身卫氏的母亲, 整个卫氏都为其所用,卫氏人才济济,哪里是他的母族可以比得?他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他自己,而不是向太子一般,生下来什么都有。
他有时真的怨恨这命运的不公。
听到晋王的这句话,燕王不可置否,太子是有一个卫渊这么统领半个北境人马的一个舅父。
“父皇今年有意召卫渊进京为其贺寿,另外这次胡人也有来为父皇贺寿的使臣,父皇令卫渊亲自送其进京。”今年是天和帝五十大寿,又逢大齐国泰民安之际,自是会大办,所以各地的使臣都纷纷于今年进京朝贺。
除了使臣,天和帝还会召一些边关将领回京祝寿,以示恩宠,更有将领会直接留在京中。
“这件事并没有父皇正式的旨意和朝中文书,只是在朝中传一传。不过,胡人进京的事情礼部已经证实,再加上听说卫府正在翻新宅院。依我看,此事应是真的。”燕王回道。
晋王听后大喜,这两件事情加在一起,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卫渊要回京的真实性,毕竟胡人很少来大齐朝贺,且卫家是士族,无论是其吴郡的本家,还是京中的宅院,都是精心修护的。正在居住的房子,不存在翻新的事。
只有常年没人住的院子,就算平日里维护的再细心,这待其要有人入住时,也是要修一修的,按照即将入住的主人换上其喜爱的院中景色和屋内的摆设,这是一种尊重和礼节,卫家是世家,最重这个。
如今卫家的二房三房人员俱在,这翻新的院子只能是为卫渊夫妻准备的。
“如此,那便再好不过。”晋王笑得十分欢快,“只要回了京城,便是再高的官,这没有兵权也是徒然,父皇早该如此做了。”
对于太子这即将失去兵权的事,晋王十分开心,叫他说,他父皇就是太偏爱卫家,这卫家的高官实在是太多了,手中还握着兵权,这朝中哪个家族像卫家这般,便是颜家也没如此。
“所以,六皇兄现在不必担忧军权的问题,这件事慢慢图谋便可,但绝不能和父皇忌讳的附属国扯上关系。”燕王见晋王脾气已经缓和下来,便赶紧劝道,这克斯他前来的最主要的目的。
“你说的对,本王还是不要犯父皇忌讳的好。”晋王沉吟了一声,点了点头。既然太子已经快没了兵权,快和他一样了,那他也就不急了。
燕王听到这句话后,便知道自己今日来此的目的已经达成。
对于应付晋王,他心中已经很厌烦了,若不是他的母族获罪,同是皇子,他何至于去辅佐一个这样的母族低微,又愚蠢之极的皇兄,在朝中只会被当作晋王一党,晋王的附庸,整日里要给一个蠢货收拾烂摊子,真的厌恶极了。
他那位父皇对他和对晋王的态度,他多少也能猜出一二,他们不过是一颗棋子,可笑晋王还不自知,以为真的得到了父皇的宠爱,妄想于太子真的一争皇位,当真是可笑。
不过,与他来说,这棋子,有时未必会真的如那下棋者意愿一般被摆布,特别是那个棋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
太子看着自己身边的卫赜,笑着道:“晋王收到父皇的旨意,想必快乐疯了,他如愿以偿了。”
“本王之前还有意为七皇弟争取一下这个差事,到也是件憾事。”对于这件事,他遗憾的也就这么多。
不过是些战败之国,哪里值得他这个大齐储君接待,这岂不是自降身份,也只有晋王才会如此在意这个差事。
卫赜点了点头,道:“殿下眼界开阔,胸襟豁达。这个差事本赵王殿下得不到也没什么,不过是名义上好听,比起这些,还是朝堂的事情更为紧要些。”
七皇子赵王,和其母妃母族,一直坚定的站在太子一方,所以太子对其也有不少兄弟情谊,平日里很是照拂。赵王的性子有些荒诞不羁,这是好听的说法,难听地说就是个喜欢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平日里有些游手好闲,整日里喝酒赛马没个正行,连太子都有些看不过去了,打算给其找点事做,让其踏上正途。
这都是兄弟,不能他只有他一人忙得脚不沾地不是?赵王每日的日子过得舒服的,他都快看不下去了。
“不错。”太子道:“孤有意回禀父皇,七皇弟和八皇弟应该入朝历练。”八皇子韩王一直受他母后照拂,对他也十分恭敬,事事以他为尊,所以他也对其和赵王一样。只是其不受父皇待见,母妃出身不好,所以这接待使臣的事不可能轮到起身身上,但这入朝历练的是却是可以的。
在大齐,皇子成年后,便要入朝历练,这比赵王和韩王年龄都小的燕王都已入朝,没有道理不让他们入朝历练。
虽然赵王是自己不想去的,但韩王却不是,他是被自己那位父皇遗忘的。
第105章 孤臣
东宫
卫赜听到太子对于赵王和韩王的打算, 问道:“不知殿下对两位王爷有何安排?”虽然皇子成年后入朝参政是惯例, 但这参与进哪, 是六部还是其它,这都是有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况且,太子是储君, 未来的天子,其看重的兄弟, 必然是其日后和左膀右臂,是其进入登基后的班底。
就如当今圣上和现在的端王一般,端王是天和帝最为信任的异母弟弟, 从先皇时期就一直追随当今圣上,现在被天和帝委以重任,在宗室中的地位仅次于宗正令闵王,是皇子们都必须敬重以对的人物,分量颇重。
“孤打算让七皇弟随闵王叔祖身边做事。”太子说着自己的打算,赵王母族永昌侯府虽然逐渐趋于落寞,但其出身依旧是众皇子中除了他自己外,母族最好的一个, 比之晋王的母族何家不知好到哪里去了。
以其的身份,足够能够弹压住宗室中的皇族。
至于将韩王放到朝中哪个地方, 他却还没有想好。
“至于八皇弟, 不知阿赜可有什么建议?”太子笑着问道, 他相信卫赜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建议。
比之三年前初中状元之际, 卫赜比之前更添了几分沉稳, 对于太子的问题,不急不慢地徐徐道:“赜以为与韩王的性子和身份来说,工部或是都察院比较适合韩王。”
“为何?”太子问道。
“韩王性子清冷,不善口舌之争,也不喜与人打交道,想必对朝中的各种官司也无心应对。”卫赜一句句地分析着,“六部之中,礼部以礼做事,繁复不堪,兵部,吏部,户部,是重中之重,陛下想必不会想让韩王插手,刑部负责核审案件,虽是不错,可是据赜所知,韩王似乎不善此道。剩下的只剩下工部。
工部是六部中各级关系最为简单的存在,虽然工部尚书梁知大人支持晋王,但与韩王殿下一个皇子来说,也不敢为难。”最起码在表面上不敢为难,而暗地里的绊子,以韩王的性子,也不会在乎。
工部就是个清水衙门,正是因为油水不多,里面的官员大多都是只是各顾各事,比起其余各部凶险至极的明争暗斗,工部虽然也有些争斗,但却好多了。
“那都察院呢?”让韩王去工部的缘由他已经明白,之前也有次打算,但这让韩王进都察院的原因他倒是不明白,他这位八皇弟可不擅写言辞,御史可是有时在朝堂上全凭一张嘴的。
“恭嫔娘娘的父族已经无人,所以韩王殿下除了恭嫔娘娘外,并无什么牵挂。”卫赜没有直接回答太子的问题,而是讲了恭嫔和韩王的背景。
至于韩王妃,因韩王不愿,此时到现在也没有,天和帝对其不重视,也不在意,只要求韩王在燕王前成婚就好。
倒是恭嫔很是着急,还去求了皇后,恭嫔依靠皇后生存,皇后对其和韩王颇为照顾,最近正想办一场宴会挑一挑这韩王妃的人选,顺便也替燕王相看燕王妃。
因为天和帝对韩王的漠视,所以其婚事基本上是皇后和恭嫔说了算,为韩王选一个没有合适家室的妻子,让他继续保持这种情形,虽不容易,但也不难。
而无牵挂的人,才能毫无顾忌,才敢直言不讳,敢参奏任何有罪证的官员,敢于监察百官,才能做好一个御史应尽的职责,才能做太子日后的孤臣。
至于这口舌之能和奏疏的文笔等问题,是可以练的。
在他看来,韩王真的是一个非常适合做孤臣的人,比起工部的职位,都察院更适合韩王。
“殿下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都需要一个身份贵重的孤臣坐镇都察院,在赜看来,没有人比韩王殿下更适合都察院的职位了。”
听到卫赜的话,太子陷入了沉思,良久才道:“孤要和韩王谈一谈。”
听到太子这样的回答,卫赜明白太子对他的提议已经动心。
太子说完这句话后,似乎没有意继续说下去,直接转了话题:“听说大舅父快回京了。”
“是。”卫赜没有隐瞒,道:“陛下和祖父说父亲将于一个月后护送胡使一同进京,多谢殿下惦念惦念。”虽然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舅父,太子也客气地以大舅父称呼,但君君臣臣,太子是君,他们是臣,即便是再有亲缘关系,这君臣之别也要时刻牢记于心,太子肯称呼一声舅父,是对卫家的尊重,但这绝不是卫家可以自矜的理由,所谓君臣之别,当时刻铭记于心,时刻恪守为臣之道,才是卫家成为士族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还与孤客气什么?”太子笑得十分舒心,随后又对着卫赜打趣道:“这次大舅父回来,你的亲事想必快定下了吧到时京中不知有多少女儿家要心碎了!”
他这个表弟这些年一直没有成亲,京中的贵女对此还抱有幻想,可等他那位大舅父带着其妻子归京,他不觉得卫赜的婚事会再拖下去了。
以前卫家一直以婚事是“父母之命”,而卫渊夫妻无法回京为卫赜主持婚事当做卫赜至今不成婚的理由。
这个理由实在是太过牵强,一看就是托词,太子也十分清楚,可卫赜是卫家嫡长房独子,不可能不成婚。
虽然他也不清楚卫赜为什么拖这么没有结婚,但现在卫赜的年纪也不太适合再接着拖下去,所以在他看来,这次卫渊夫妻进京,卫赜的婚事一定会有着落。
“赜的婚事不急。”卫赜对于太子的打趣,没有任何害羞,似乎和之前的样子一般无二。
对于卫赜的这副淡定的样子,太子觉得很是无趣,卫赜一直都是这样清心寡欲的意思,打趣他,自己真的没有一点成就感,正了正神色,继续谈起了正事:“大舅父这次回京,父皇有何圣意?”
只是太子没有注意到,卫赜在提起婚事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温柔。
第106章 生辰
不过, 这温柔宠溺的眼神也只是出现一瞬就消失不见,没有露出丝毫端倪。
“关于父亲接下来的职务,陛下现在并未有任何圣意。”卫赜对于太子的问话, 正了正神色, 严肃地道:“这件事, 陛下自有圣裁,殿下不必在此事上费心。”
卫家是太子的母族,可卫渊这个从二品武将的任职, 太子却不宜过多的插手, 以免引起天和帝的不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职,全凭天和帝圣裁,其余人无权过问, 即便是太子也不例外。
“殿下对于陛下的心思想必很清楚。”卫赜看着太子眉间有些蹙起,放缓声音道:“现在陛下有意扶持晋王一系,与殿下在朝堂上达到制衡局面。”
“孤自是清楚。”太子皱眉道:“孤也没和父皇反着来,打压晋王啊。”正是因为清楚他父皇的心思, 所以他才没有在一开始就打压晋王,不然晋王怎么可能崛起的这么快。
可晋王没有武将支持那是他愚蠢, 没本事,又要创建平衡的局面,就将他身后的军方实力也消弱啊。
“殿下英明睿智, 一直做得很好。“这些年, 太子虽然不打压晋王, 但却一直压着晋王, 这些年虽然晋王在朝堂上耀眼的紧,但无论其怎么做,都无法掩盖太子的风采和能力。
无论是天和帝还是朝中的大臣,对太子这个储君也是越来越满意了。
“陛下和朝臣都看在眼中。”卫赜继续道:“但赜想说得是,殿下不应该在这件事上太过操心,有时殿下应该相信陛下。”
听到这句话,太子不明所以地看向卫赜,对于天家来说,血缘淡薄,为了皇位,弑父杀兄者不在少数,尽管他相信自己不在此列。他是他的父皇教导长大的,对他的父皇崇敬敬重,但也绝不会完全的相信自己的父皇,他的父皇英明睿智,果决明断,是一代明君,却也最是心思难测之人,特别是在其登基后遇到两次刺杀后,疑心越发地重起来,心思诡谲地很,他是越来越看不懂了。
再者,他是储君,若是全心全意地信赖别人,即便那个人是他的父皇,他的这个储君也早就不用做了,他的父皇也早就对他不满了。
什么是储君,储君是未来的帝王,帝王应该具有的能力,帝王会有的悲哀,他都应该有,这不会,也不能全心地信赖一个人,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他的父皇教给他的。
卫赜看着太子皱眉沉思的样子,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太子理解错了他的意思,继续道:“赜的意思是,陛下是一代明君,父亲镇守边关多年,陛下看在眼里,是不会亏待功臣的,所以,殿下不必为此事忧心。”若是陛下亏待了他的父亲,寒得不仅是卫家的心,而是整个大齐军士的心。
这才是他不让太子操心的原因。
他让太子信任的是天和帝的英明,而不是什么亲情之类的事,显然太子似乎想错了。不过,这让太子对天和帝多些孺慕也是好的。毕竟,帝王总是会对自己有孺慕之情的孩子多几分宽宥。
对于卫赜的话,太子很是赞同,点了点头,放下了心,又和卫赜讨论起了别的朝政。
淑惠长公主府
淑惠长公主看着今日比平日里早归一个时辰的女儿,笑得很是开心:“今日回来的倒是早。”
“给阿娘请安。”沈皎对着淑惠长公主一礼后,又对着坐在旁边的乔氏和永安郡主道:“给大嫂三嫂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