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锦路_分卷阅读_5
天和帝听后心中更加怜爱,三年前的毒杀,让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儿到今日连吃饭也不能随心,可见平日里受了多少苦难。
一想到那次毒杀,时隔三年,天和帝还是不能释怀。确切的说,是仍然心有余悸。当时,整盘糕点被切成可食用的小块,除了试毒太监吃的那一块儿,其余全部有毒,可见楚王一党的计划多么缜密,只要自己吃了,哪怕是一点,也一定会中毒,轻则昏迷,重则丧命。
后来,宫中彻查时发现,宫中有近百人为楚王所用,连自己身边的试毒内监也已经被买通,朝堂上也有数位高官参与此事。这些发现,让天和帝内心发寒,登基十余年,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不在掌控之中。这对于帝王来说,无疑是最可怕的。
楚王一直为天和帝所忌惮,先帝再朝时,偏宠纯王一脉,而楚王是纯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时的夺嫡之争,楚王还小。后来,天和帝斩杀纯王,在接到传位圣旨时,还一同接到了先帝对楚王的安排,令天和帝不得对其降罪。
再加上楚王当时只有十岁,天和帝便没再追究。只是清洗了支持纯王的党羽,可谁都没想到,纯王暗地里留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心腹给楚王,只差一点,天和帝便会命丧黄泉。可惜,这么缜密的计划,居然会栽在一个不到三岁的幼儿身上,当真是天意弄人啊。
自此之后,天和帝对沈皎的宠爱更多出于真心,功利的想法逐渐变少。
用手抚摸着女孩的头,温和地开口“那就让御膳房作一碗燕窝粥,那个最滋补身体了。”听到燕窝粥这三个字,沈皎的内心是崩溃的。想想前世作为一个穷人,一辈子也没尝过燕窝是什么味道,而这短短几年,居然天天一碗燕窝粥,便是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腻味啊。她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换食谱啊。
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头还配合地点了点,反正,在这不喝,回家还是要喝,都一样。说不定御膳房的大厨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呢。沈皎努力让自己以乐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沈皎就看到十几个宫人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朱漆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紫宸宫的膳桌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大齐的烹饪技巧已经十分完善,而且整桌的御膳不止造型精致,连盛放的器具也都用心挑选,与菜品一起,相得益彰。其实,大齐皇家平日的膳食并不十分奢侈,整张膳桌上也不过二十几道菜,不过,每道菜用料都十分讲究,全都是最时令,最新鲜的材料。
沈皎看着一个宫人端着一份冰糖血燕雪梨蛊放在自己面前,橙黄的梨皮包裹着雪白的梨肉,中心是鲜红的血燕,上面的梨肉沿边被切成倒三角行,十分精致好看。
天和帝看到沈皎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的碗,还以为她是喜欢喝燕窝粥,便开口“元嘉喜欢喝燕窝粥?正巧,朕这里还有两盒血燕,等会儿都给你带走。”
听到天和帝的话,沈皎赶紧起身,用她那甜甜的,软软的童音谢道“谢谢皇舅舅。”血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年各地一共也只进贡了六盒血燕,皇舅舅能一次给自己两盒,也是十分难得了。
一顿饭后,沈皎带走了天和帝的大量赏赐,云锦,蜀锦,水晶,玛瑙,珍珠,各色宝石的首饰数不胜数,还有各种名贵补品。
从始至终,天和帝也没有提及三公主的半点事情。可见,这是判定此事是三公主的过错了。
回到兴庆宫中,又接受了来自太后,皇后和淑慧长公主的连翻关心。皇后还特意提及十日后赏花宴,让她也来参加。
沈皎明白,皇舅母是想借这个机会,向京中宣布,自己回京了。这将是自己回京后第一次正事出席宴会,也是以此来表达皇家对自己的重视。
皇后和太后也同样赐下了不少东西。最后,沈皎和淑慧长公主出宫时,除了乘坐的铜辇外,后面还跟着两辆车,都是宫中赐下的赏赐。
沈皎回到家中时,已经天黑了。一身疲惫,和家人一起用过晚饭后,就回屋休息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起床后,感觉精神很好,便练了一会儿大字。随后听到老太太带人过府了,阿娘唤自己过去。
不愿耽搁,沈皎很快换了一身见客的衣服,往正院走去。在一片行礼问安中,沈皎进了屋子,便看到府中女眷除了正在养病的四婶外,全都在。另外,还多了一个穿着素净,身材消瘦的妇人,和一个明显营养不良的女孩,正在像淑慧长公主行礼谢恩。
看到沈皎进来,淑慧长公主连忙让人扶起三姑太太母女,对沈皎介绍到:“这是你三姑母和你表姐。”沈皎感到一道灼灼的目光盯着自己。
第11章 表姐
听到淑慧长公主的介绍,三姑太太母女连忙下拜。三姑太太只是一个七品官的妻子,身上别说是诰命,就是敕命也没有,一介白身而已。别说是见沈皎这个礼同公主的郡主,就是见普通诰命夫人也需下拜。
不等三姑太太弯下腰,沈皎便连忙叫起。长辈给晚辈行礼,前世是不会出现的,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事情便稀松平常了。
回府当日,淑慧长公主便说过在府中,一切都行家礼,这是出于对梁国公府长辈的尊重,也是为沈皎的名声着想。便是有这句话,也没人敢受沈皎的礼。这便是君臣之别。
等让人扶起三姑太太,沈皎看到一个明显营养不良的女孩正好奇的望着自己,心里明白,这便是三姑母的女儿,那位吴家的表姐了。
只听三姑太太介绍道:“郡主,这是我的女儿,唤作雅安。”
沈皎细细地打量着这位表姐,据说三姑母能逃出来,还是因为表姐以一己之力打晕了吴家的下人,并劝着三姑母来京城投奔的。可以说,这位表姐是整件事情的主导者。
这位吴家表姐今天穿着一身素白色锦缎襦裙,有些发黄的头发上插着两朵小巧宫花。衣服一看就是赶做出来的,并不十分合身,宫花仔细一瞧也是前两日自己送过去的。只是面黄肌瘦的脸上,却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熠熠发光,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很是出彩。
沈皎在观察这位吴家表姐时,对方也在兴致满满地观察她。吴雅安看着面前这位据说极得盛宠的元嘉郡主,五官精致,眉眼如画,只是脸色雪白,一看就是气血不足的样子,站在那里,乖巧柔弱的样子,十分惹人怜惜。
“郡主好。”吴雅安在三姑太太的介绍下,行了个蹲礼。
“安姐姐好。”沈皎只回了半礼,不是她故意轻视吴家表姐,而是身份地位所限。
认完人,淑慧长公主便让人带姑娘们去花园中玩耍,只留下长辈,一看就是要商量事情。
沈皎作为公主府中唯一的姑娘,自然承担起了作陪的责任。
公主府不是公主的私产,等到公主逝去,这府邸便会被礼部收回 ,再赐给下一位公主。平日里的一切修善改造均由内官监负责。
淑慧长公主的府邸,是历代嫡公主的府邸,最是华美奢靡。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都极具章法,花园里更是一步一景。树木茂盛,各种珍贵的名花竞相开放,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花香弥漫在院子里,芬香扑鼻。引得蝴蝶围绕着翩翩起舞。
沈皎领着姐妹们走在由各种花街,雕砖,蒲草等方式铺地的路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最后,停在一个凉亭中休息。
沈皎看着面前的姐妹也都个自有着自己的小团体。大姑娘自幼由淑慧长公主扶养,又是长姐,身份贵重,因此在姑娘中十分具有威严,但大姑娘秉性温柔,待众姐妹亲近和善,下面的妹妹们都很敬重她。
二姑娘是二房庶出,自幼跟大姑娘大少爷一起被留在京中一同长大,所以跟嫡兄嫡姐关系很好,平日里对大姑娘。很是依赖。
三姑娘身份尴尬,庶嫡出,一与老太太没有血缘关系,二无父亲兄弟,母亲还终日缠绵病榻,所以平日里深居简出,独来独往,很少说话,像个隐形人一样。
六姑娘被五太太教育的很是骄傲,认为自己嫡嫡出身份,最是尊贵,平日里不屑与自己那些庶出的姐妹为伍。所以,同三姑娘一样,也是总是一个人。
剩下的五姑娘,七姑娘和十姑娘都是五房庶出,所以平日里形影不离。
而刚到的吴家表姐正在试图和不同的人搭话,试图融入进这个圈子。她身份低,又是寄人篱下,所以只能努力挑起话题,让大家注意到她。
“郡主在江南三年,想必那得风景建筑与京中不同吧。”
姑娘们大多没出过远门,见识有限,但这不妨碍她们向往外面的世界,所以听到吴雅安提起这个话题,都兴致勃勃的看着沈皎。
“江南气候温和,冬天不会很冷。房屋大多都是白墙黑瓦,园林大多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和金钟很是不同。听说,有的地方出门都用船只,而不用车。”沈皎在江南三年基本上都在皇家园林中修养,很少出门,只能结合前世对江南的印象一起说一说。
“那安姐姐的家乡又是什么样子?山东可是齐鲁故地,想必另有一番不同吧。”沈皎知道吴表姐想融入到沈家姑娘中,就是为了她能有勇气劝说三姑母从吴家逃出来这一点,她也不介意帮帮她,反正只是举手之劳,又不碍着什么。
果然,她看到吴表姐感激地看着自己。然后对着梁国公府的姑娘们介绍起山东的建筑风俗,她语气幽默风趣,讲得很是引人入胜,让大家都忍不住竖起耳朵倾听。直到她说得口干舌燥,大家才放过她。
吴雅安知道,自己这才算是被梁国公府的姑娘所接纳。她不像元嘉郡主,身份高贵,刚回府什么也不做,这些姑娘们也要表现的与她熟稔,与她交好,这就是身份,这就是地位。不过,她并不嫉妒她,若不是淑慧长公主和元嘉郡主有意帮她们,她和母亲弟弟也不会过上现在这样无人怠慢的生活。
即使母亲是梁国公府亲女,她们这般身无分文的来投靠,也是寄人篱下,让人看不起。前两日淑慧长公主的丰厚赏赐,让她们站稳了脚跟,下人无人敢怠慢。更别说淑慧长公主给了弟弟进学的机会,只这一条,就够吴雅安一生感激淑慧长公主。
今日,元嘉郡主对自己伸出援手,更让她感激不尽。看着元嘉郡主倚靠着大姑娘,坐在那儿好奇地听自己讲各种小故事,便知道她爱听。如今,她没有能力报答元嘉郡主和淑慧长公主,索性就多讲两个故事,让元嘉郡主听个尽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很快就到了中午,淑慧长公主派人来叫众人去花厅用膳时,大家还都听得意犹未尽。最小的十姑娘还缠着吴雅安要她下午继续。
午饭后,因为老太太年龄大了,要歇午觉,便带着姑娘们回了梁国公府,吴雅安又急着和三姑太太商议事情,这故事就没有讲成。
梁国公府,梧桐院。
三姑太太看着面前的女儿,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和你那些表姐妹们相处的如何?可有人为难你吗?”
“没有,今日郡主对我很是照顾,不曾有人为难。淑慧长公主那边是怎么说得?可是对吴家的事有什么变动?”
三姑太太看着面前只有八岁大的女儿,想着自从两个月前高烧好了以后,便像个大人似的,给自己出谋划策,一步步地走出吴家的牢笼,前往京中。可以说,若不是女儿,自己是没有那个胆量从吴家逃出的。已婚妇人携子女逃出夫家,可是大过。
若是吴雅安知道自己母亲此时心中的想法,肯定要翻个白眼儿。灵魂都换了一个人了,能不变吗?
没错,吴雅安是个穿越女,她穿越前是个孤儿,自然渴望亲情。每当感受到三姑太太对子女毫不保留的母爱,便觉得这次穿越是上天对自己前世的补偿,心里把三姑太太当做真正的母亲敬重,依恋。但她知道自己这位母亲被这个时代的思想束缚,有些软弱。所以,凡事大事基本都是她在拿主意。
“淑慧长公主说明日你三舅舅和五舅舅就会前往吴家,这件事一定会解决,到时,我的嫁妆也会拿回来,咱们日后也不会过得太苦了。另外,你们的亲事也不会由吴家做主。”说到这,三姑太太整个人都心情舒畅了,眉眼都带着喜色。
“那真是再好不过。日后,只要弟弟努力上进,母亲和我也就有了依靠。可这决定,前日不就已经做好了吗?今日,又说些什么?”吴雅安不解。
三姑太太想起淑慧长公主对自己毫无隐瞒的说出的此事的内情,心中有些复杂。但到底还是恩怨分明,明辨是非,对女儿讲述着其中的情况。看着女儿眼中怒火越来越盛,不由拍着后背安抚:“安姐儿不要生气。你记恨吴家何家都可以,但要知道此事不是梁国公府之过。
吴家一开始就要至我们三人于死地,只是时间晚上几个月而已,他们图得是我的嫁妆,是财。你祖父祖母向来不喜欢我们,为了养活你的那些叔叔伯伯们,只能夺取我的嫁妆。
后来为了攀上吴家,为了他们的权势更近一步,自然更快地舍弃我们。所以,这都是吴家的过错,你不要怨错了人。”
吴雅安听了母亲语重心长地劝解,有些无奈,自己还不至于不懂是非,怨错旁人。
“我知道,一切都是吴家和何家的过错。仅凭淑慧长公主和元嘉郡主对我们这两日的照顾,也足以另我们感恩不尽了。”何况,淑慧长公主愿意对他们说出真相,已经是坦诚相待了,若淑慧长公主不愿说出真相,她们估计这辈子也不会知道。她们实在是不能,也不该有什么怨言。
梧桐院中,三姑太太母女温情脉脉。
而淑慧长公主府却因为一张晋王的拜帖,气氛有些压抑。
第12章 拜帖
淑慧长公主看着面前刚刚送来的拜帖,淡黄素雅的锦纸上会出精美的纹路,很是漂亮。
一双凤眼微微眯起,盯着帖子上“晋王拜上”四个字,嘴角勾出淡淡的弧度,虽是笑着,却令人发寒。涂满丹蔻的手指在八仙桌上十分有节奏的敲击着,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到淑慧长公主的吩咐响起“将拜帖给国公爷送去。”下人赶紧领命而去。
梁国公沈邦靖今日当值,收到书慧长公主派人前来的消息时,还很惊讶,有什么急事不能等他晚上回去再说,非要现在派人前来,虽这么想,但也让人立马领进来。他清楚淑慧长公主的性情,生在皇家,又经历先帝时的。,一项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一般不会让人在他处理政务时来打扰。
等他看到下人呈上来的拜帖时,是便明白了。帖子上的意思是,明日晋王亲带重礼,前往淑慧长公主府,替何贵妃与三公主赔罪,望梁国公府能够原谅其过失。可这明显是做给龙椅上的那位看得,三公主与何贵妃是皇家人,而梁国公府只是臣子,这天下哪有臣子原谅君上的道理?
况且皇帝已经对他们做出了惩戒,梁国公府也没有意见。但若是他们收了礼,便是默认梁国公府对何贵妃和三公主的事情一直心怀怨恨,直到晋王献礼赔罪才算了结,这便是对皇帝所做出的惩罚不满。单凭对圣上不满这一条,也足够沈氏一族失去圣心了,对晋王来说真可谓是一招妙棋,一般人看到这个拜帖,也只会认为晋王是为了挽回圣心,想马上回到朝堂而赔礼,断不会想到这一层。可是,无论梁国公还是淑慧长公主,都浸淫朝堂多年,自是能看清这些算计。只是,也不知是谁给晋王出的主意,以沈邦靖对晋王的了解,他若是有这脑子,也不会在朝堂上毫无建树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沈邦靖便明白了此事的厉害,对前来送帖子的下人说道:“回去告诉殿下,此时我已知晓,我马上进宫面圣。”然后让人退下。又吩咐旁边侍从:“来人,备马。”
紫辰宫中,天和帝与太子刚商议完朝政,听到太子对朝政的见解越发独到,天和帝心中颇为欣慰。太子是皇后嫡子,从小天资聪慧,对自己孝顺孺慕,对兄弟姐妹也十分有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继承人。心中正高兴着,便听到内监传报,梁国公求见,便一边一挥手让人传进来。
一边还与太子说笑:“近日元嘉归京,幸亏他那张整日严肃的脸缓和不少,要不然元嘉还得以为她父亲不喜欢她呐,还不得伤心得哭了。”
太子生的眉目俊朗,英俊潇洒,一身气度雍容有礼,很能让人生出好感。听到天和帝的玩笑,也跟着开口:“元嘉妹妹身体日渐康健,儿臣听了心中也很是欢喜。昨日元嘉妹妹进宫,本是与太子妃商议好得一同前往兴庆宫去看看妹妹。可谁料前两日有些感染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大家,太子妃又留在东宫照顾儿臣,便没有前去。今日大好,才敢来给父皇请安。
三年没见,也不知道元嘉妹妹长成什么样了。今儿个早上还与太子妃商议接妹妹去东宫玩儿,如今,姑父来了,也不要派人去姑母府中传话了。”
天和帝听到太子话,十分舒心:“你能想着你妹妹自然是好。平日里也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听着天和帝关心的话语,太子自然点头应是。在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父子的对话中,沈邦靖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沈邦靖朝着天和帝跪拜行礼。
“起来吧。”不等沈邦靖行完礼,天和帝就叫了起。笑着问道“你怎么想起进宫来看朕了?”
“微臣惶恐。今日实在是有一件事想请示皇上,若是不说,臣心中时在难安。”
“有什么事还能让你这位一等国公,朕的妹夫为难?说来听听”天和帝有些好奇地问道。太子也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沈邦靖。
“这是今日晋王殿下送到公主府中的帖子,公主收到后便交给了微臣。看了帖子,臣心中实在不安,微臣一家并没有对三公主和何贵妃有何不满,元嘉与三公主在御花园中之事,元嘉也有不对,皇上仁慈并没有降罪,微臣心中已是感激不尽,岂敢有怨言。还望圣上明察。”沈邦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中拿出拜帖,呈给天和帝。
天和帝看着帖子中的字,又听着沈邦靖的一番言语,怒从心起,眼中一片冰寒,又把帖子递给旁边的太子:“你也看看。这就是老六办的事,他想干嘛?”
太子从天和帝手中接过帖子,看完后对着天和帝劝解:“六皇弟还小,父皇以后慢慢教就是了。”这便是对事情定了基调,这件事是晋王的错,丝毫不为其辩解。
为晋王辩解,太子可没有这样的菩萨心肠。晋王从一进入朝堂就开始与太子作对,对东宫的觊觎不言而喻。这时候太子不对其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怎么可能替晋王开罪?
“晋王最近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为着王妃的人选,上下窜动,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如此做,这将朕和皇后置于何地?这两日没说他,他不仅不知道收敛,还更是不消停,在府中闭门思过都能出现这样的事,实在是可恼。”天和帝听着太子的话,并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反而要太子多加教育晋王。
“来人,传旨。晋王在府中,安心思过,大婚之前就不要出来上朝了。”说完,又安慰沈邦靖“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就像今天一样,直接告诉朕,朕会为你做主的。”
“微臣谢过皇上。”沈邦靖叩谢圣恩,又和皇上聊起了别的事情,不知不觉便说起了自己的女儿。
一想到那次毒杀,时隔三年,天和帝还是不能释怀。确切的说,是仍然心有余悸。当时,整盘糕点被切成可食用的小块,除了试毒太监吃的那一块儿,其余全部有毒,可见楚王一党的计划多么缜密,只要自己吃了,哪怕是一点,也一定会中毒,轻则昏迷,重则丧命。
后来,宫中彻查时发现,宫中有近百人为楚王所用,连自己身边的试毒内监也已经被买通,朝堂上也有数位高官参与此事。这些发现,让天和帝内心发寒,登基十余年,居然还有那么多人不在掌控之中。这对于帝王来说,无疑是最可怕的。
楚王一直为天和帝所忌惮,先帝再朝时,偏宠纯王一脉,而楚王是纯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当时的夺嫡之争,楚王还小。后来,天和帝斩杀纯王,在接到传位圣旨时,还一同接到了先帝对楚王的安排,令天和帝不得对其降罪。
再加上楚王当时只有十岁,天和帝便没再追究。只是清洗了支持纯王的党羽,可谁都没想到,纯王暗地里留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心腹给楚王,只差一点,天和帝便会命丧黄泉。可惜,这么缜密的计划,居然会栽在一个不到三岁的幼儿身上,当真是天意弄人啊。
自此之后,天和帝对沈皎的宠爱更多出于真心,功利的想法逐渐变少。
用手抚摸着女孩的头,温和地开口“那就让御膳房作一碗燕窝粥,那个最滋补身体了。”听到燕窝粥这三个字,沈皎的内心是崩溃的。想想前世作为一个穷人,一辈子也没尝过燕窝是什么味道,而这短短几年,居然天天一碗燕窝粥,便是再好的东西,天天吃,也腻味啊。她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换食谱啊。
不过,面上却不动声色,头还配合地点了点,反正,在这不喝,回家还是要喝,都一样。说不定御膳房的大厨能做出不一样的味道呢。沈皎努力让自己以乐观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沈皎就看到十几个宫人右手托着用黄色的绣龙布罩着的朱漆食盒,左手拿一条红罗绣的手巾,将食盒摆放在紫宸宫的膳桌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大齐的烹饪技巧已经十分完善,而且整桌的御膳不止造型精致,连盛放的器具也都用心挑选,与菜品一起,相得益彰。其实,大齐皇家平日的膳食并不十分奢侈,整张膳桌上也不过二十几道菜,不过,每道菜用料都十分讲究,全都是最时令,最新鲜的材料。
沈皎看着一个宫人端着一份冰糖血燕雪梨蛊放在自己面前,橙黄的梨皮包裹着雪白的梨肉,中心是鲜红的血燕,上面的梨肉沿边被切成倒三角行,十分精致好看。
天和帝看到沈皎正目不转睛地看着面前的碗,还以为她是喜欢喝燕窝粥,便开口“元嘉喜欢喝燕窝粥?正巧,朕这里还有两盒血燕,等会儿都给你带走。”
听到天和帝的话,沈皎赶紧起身,用她那甜甜的,软软的童音谢道“谢谢皇舅舅。”血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今年各地一共也只进贡了六盒血燕,皇舅舅能一次给自己两盒,也是十分难得了。
一顿饭后,沈皎带走了天和帝的大量赏赐,云锦,蜀锦,水晶,玛瑙,珍珠,各色宝石的首饰数不胜数,还有各种名贵补品。
从始至终,天和帝也没有提及三公主的半点事情。可见,这是判定此事是三公主的过错了。
回到兴庆宫中,又接受了来自太后,皇后和淑慧长公主的连翻关心。皇后还特意提及十日后赏花宴,让她也来参加。
沈皎明白,皇舅母是想借这个机会,向京中宣布,自己回京了。这将是自己回京后第一次正事出席宴会,也是以此来表达皇家对自己的重视。
皇后和太后也同样赐下了不少东西。最后,沈皎和淑慧长公主出宫时,除了乘坐的铜辇外,后面还跟着两辆车,都是宫中赐下的赏赐。
沈皎回到家中时,已经天黑了。一身疲惫,和家人一起用过晚饭后,就回屋休息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起床后,感觉精神很好,便练了一会儿大字。随后听到老太太带人过府了,阿娘唤自己过去。
不愿耽搁,沈皎很快换了一身见客的衣服,往正院走去。在一片行礼问安中,沈皎进了屋子,便看到府中女眷除了正在养病的四婶外,全都在。另外,还多了一个穿着素净,身材消瘦的妇人,和一个明显营养不良的女孩,正在像淑慧长公主行礼谢恩。
看到沈皎进来,淑慧长公主连忙让人扶起三姑太太母女,对沈皎介绍到:“这是你三姑母和你表姐。”沈皎感到一道灼灼的目光盯着自己。
第11章 表姐
听到淑慧长公主的介绍,三姑太太母女连忙下拜。三姑太太只是一个七品官的妻子,身上别说是诰命,就是敕命也没有,一介白身而已。别说是见沈皎这个礼同公主的郡主,就是见普通诰命夫人也需下拜。
不等三姑太太弯下腰,沈皎便连忙叫起。长辈给晚辈行礼,前世是不会出现的,可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这样的事情便稀松平常了。
回府当日,淑慧长公主便说过在府中,一切都行家礼,这是出于对梁国公府长辈的尊重,也是为沈皎的名声着想。便是有这句话,也没人敢受沈皎的礼。这便是君臣之别。
等让人扶起三姑太太,沈皎看到一个明显营养不良的女孩正好奇的望着自己,心里明白,这便是三姑母的女儿,那位吴家的表姐了。
只听三姑太太介绍道:“郡主,这是我的女儿,唤作雅安。”
沈皎细细地打量着这位表姐,据说三姑母能逃出来,还是因为表姐以一己之力打晕了吴家的下人,并劝着三姑母来京城投奔的。可以说,这位表姐是整件事情的主导者。
这位吴家表姐今天穿着一身素白色锦缎襦裙,有些发黄的头发上插着两朵小巧宫花。衣服一看就是赶做出来的,并不十分合身,宫花仔细一瞧也是前两日自己送过去的。只是面黄肌瘦的脸上,却一双乌黑的大眼睛熠熠发光,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很是出彩。
沈皎在观察这位吴家表姐时,对方也在兴致满满地观察她。吴雅安看着面前这位据说极得盛宠的元嘉郡主,五官精致,眉眼如画,只是脸色雪白,一看就是气血不足的样子,站在那里,乖巧柔弱的样子,十分惹人怜惜。
“郡主好。”吴雅安在三姑太太的介绍下,行了个蹲礼。
“安姐姐好。”沈皎只回了半礼,不是她故意轻视吴家表姐,而是身份地位所限。
认完人,淑慧长公主便让人带姑娘们去花园中玩耍,只留下长辈,一看就是要商量事情。
沈皎作为公主府中唯一的姑娘,自然承担起了作陪的责任。
公主府不是公主的私产,等到公主逝去,这府邸便会被礼部收回 ,再赐给下一位公主。平日里的一切修善改造均由内官监负责。
淑慧长公主的府邸,是历代嫡公主的府邸,最是华美奢靡。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都极具章法,花园里更是一步一景。树木茂盛,各种珍贵的名花竞相开放,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花香弥漫在院子里,芬香扑鼻。引得蝴蝶围绕着翩翩起舞。
沈皎领着姐妹们走在由各种花街,雕砖,蒲草等方式铺地的路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最后,停在一个凉亭中休息。
沈皎看着面前的姐妹也都个自有着自己的小团体。大姑娘自幼由淑慧长公主扶养,又是长姐,身份贵重,因此在姑娘中十分具有威严,但大姑娘秉性温柔,待众姐妹亲近和善,下面的妹妹们都很敬重她。
二姑娘是二房庶出,自幼跟大姑娘大少爷一起被留在京中一同长大,所以跟嫡兄嫡姐关系很好,平日里对大姑娘。很是依赖。
三姑娘身份尴尬,庶嫡出,一与老太太没有血缘关系,二无父亲兄弟,母亲还终日缠绵病榻,所以平日里深居简出,独来独往,很少说话,像个隐形人一样。
六姑娘被五太太教育的很是骄傲,认为自己嫡嫡出身份,最是尊贵,平日里不屑与自己那些庶出的姐妹为伍。所以,同三姑娘一样,也是总是一个人。
剩下的五姑娘,七姑娘和十姑娘都是五房庶出,所以平日里形影不离。
而刚到的吴家表姐正在试图和不同的人搭话,试图融入进这个圈子。她身份低,又是寄人篱下,所以只能努力挑起话题,让大家注意到她。
“郡主在江南三年,想必那得风景建筑与京中不同吧。”
姑娘们大多没出过远门,见识有限,但这不妨碍她们向往外面的世界,所以听到吴雅安提起这个话题,都兴致勃勃的看着沈皎。
“江南气候温和,冬天不会很冷。房屋大多都是白墙黑瓦,园林大多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和金钟很是不同。听说,有的地方出门都用船只,而不用车。”沈皎在江南三年基本上都在皇家园林中修养,很少出门,只能结合前世对江南的印象一起说一说。
“那安姐姐的家乡又是什么样子?山东可是齐鲁故地,想必另有一番不同吧。”沈皎知道吴表姐想融入到沈家姑娘中,就是为了她能有勇气劝说三姑母从吴家逃出来这一点,她也不介意帮帮她,反正只是举手之劳,又不碍着什么。
果然,她看到吴表姐感激地看着自己。然后对着梁国公府的姑娘们介绍起山东的建筑风俗,她语气幽默风趣,讲得很是引人入胜,让大家都忍不住竖起耳朵倾听。直到她说得口干舌燥,大家才放过她。
吴雅安知道,自己这才算是被梁国公府的姑娘所接纳。她不像元嘉郡主,身份高贵,刚回府什么也不做,这些姑娘们也要表现的与她熟稔,与她交好,这就是身份,这就是地位。不过,她并不嫉妒她,若不是淑慧长公主和元嘉郡主有意帮她们,她和母亲弟弟也不会过上现在这样无人怠慢的生活。
即使母亲是梁国公府亲女,她们这般身无分文的来投靠,也是寄人篱下,让人看不起。前两日淑慧长公主的丰厚赏赐,让她们站稳了脚跟,下人无人敢怠慢。更别说淑慧长公主给了弟弟进学的机会,只这一条,就够吴雅安一生感激淑慧长公主。
今日,元嘉郡主对自己伸出援手,更让她感激不尽。看着元嘉郡主倚靠着大姑娘,坐在那儿好奇地听自己讲各种小故事,便知道她爱听。如今,她没有能力报答元嘉郡主和淑慧长公主,索性就多讲两个故事,让元嘉郡主听个尽兴。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很快就到了中午,淑慧长公主派人来叫众人去花厅用膳时,大家还都听得意犹未尽。最小的十姑娘还缠着吴雅安要她下午继续。
午饭后,因为老太太年龄大了,要歇午觉,便带着姑娘们回了梁国公府,吴雅安又急着和三姑太太商议事情,这故事就没有讲成。
梁国公府,梧桐院。
三姑太太看着面前的女儿,用手抚摸着她的头:“和你那些表姐妹们相处的如何?可有人为难你吗?”
“没有,今日郡主对我很是照顾,不曾有人为难。淑慧长公主那边是怎么说得?可是对吴家的事有什么变动?”
三姑太太看着面前只有八岁大的女儿,想着自从两个月前高烧好了以后,便像个大人似的,给自己出谋划策,一步步地走出吴家的牢笼,前往京中。可以说,若不是女儿,自己是没有那个胆量从吴家逃出的。已婚妇人携子女逃出夫家,可是大过。
若是吴雅安知道自己母亲此时心中的想法,肯定要翻个白眼儿。灵魂都换了一个人了,能不变吗?
没错,吴雅安是个穿越女,她穿越前是个孤儿,自然渴望亲情。每当感受到三姑太太对子女毫不保留的母爱,便觉得这次穿越是上天对自己前世的补偿,心里把三姑太太当做真正的母亲敬重,依恋。但她知道自己这位母亲被这个时代的思想束缚,有些软弱。所以,凡事大事基本都是她在拿主意。
“淑慧长公主说明日你三舅舅和五舅舅就会前往吴家,这件事一定会解决,到时,我的嫁妆也会拿回来,咱们日后也不会过得太苦了。另外,你们的亲事也不会由吴家做主。”说到这,三姑太太整个人都心情舒畅了,眉眼都带着喜色。
“那真是再好不过。日后,只要弟弟努力上进,母亲和我也就有了依靠。可这决定,前日不就已经做好了吗?今日,又说些什么?”吴雅安不解。
三姑太太想起淑慧长公主对自己毫无隐瞒的说出的此事的内情,心中有些复杂。但到底还是恩怨分明,明辨是非,对女儿讲述着其中的情况。看着女儿眼中怒火越来越盛,不由拍着后背安抚:“安姐儿不要生气。你记恨吴家何家都可以,但要知道此事不是梁国公府之过。
吴家一开始就要至我们三人于死地,只是时间晚上几个月而已,他们图得是我的嫁妆,是财。你祖父祖母向来不喜欢我们,为了养活你的那些叔叔伯伯们,只能夺取我的嫁妆。
后来为了攀上吴家,为了他们的权势更近一步,自然更快地舍弃我们。所以,这都是吴家的过错,你不要怨错了人。”
吴雅安听了母亲语重心长地劝解,有些无奈,自己还不至于不懂是非,怨错旁人。
“我知道,一切都是吴家和何家的过错。仅凭淑慧长公主和元嘉郡主对我们这两日的照顾,也足以另我们感恩不尽了。”何况,淑慧长公主愿意对他们说出真相,已经是坦诚相待了,若淑慧长公主不愿说出真相,她们估计这辈子也不会知道。她们实在是不能,也不该有什么怨言。
梧桐院中,三姑太太母女温情脉脉。
而淑慧长公主府却因为一张晋王的拜帖,气氛有些压抑。
第12章 拜帖
淑慧长公主看着面前刚刚送来的拜帖,淡黄素雅的锦纸上会出精美的纹路,很是漂亮。
一双凤眼微微眯起,盯着帖子上“晋王拜上”四个字,嘴角勾出淡淡的弧度,虽是笑着,却令人发寒。涂满丹蔻的手指在八仙桌上十分有节奏的敲击着,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到淑慧长公主的吩咐响起“将拜帖给国公爷送去。”下人赶紧领命而去。
梁国公沈邦靖今日当值,收到书慧长公主派人前来的消息时,还很惊讶,有什么急事不能等他晚上回去再说,非要现在派人前来,虽这么想,但也让人立马领进来。他清楚淑慧长公主的性情,生在皇家,又经历先帝时的。,一项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一般不会让人在他处理政务时来打扰。
等他看到下人呈上来的拜帖时,是便明白了。帖子上的意思是,明日晋王亲带重礼,前往淑慧长公主府,替何贵妃与三公主赔罪,望梁国公府能够原谅其过失。可这明显是做给龙椅上的那位看得,三公主与何贵妃是皇家人,而梁国公府只是臣子,这天下哪有臣子原谅君上的道理?
况且皇帝已经对他们做出了惩戒,梁国公府也没有意见。但若是他们收了礼,便是默认梁国公府对何贵妃和三公主的事情一直心怀怨恨,直到晋王献礼赔罪才算了结,这便是对皇帝所做出的惩罚不满。单凭对圣上不满这一条,也足够沈氏一族失去圣心了,对晋王来说真可谓是一招妙棋,一般人看到这个拜帖,也只会认为晋王是为了挽回圣心,想马上回到朝堂而赔礼,断不会想到这一层。可是,无论梁国公还是淑慧长公主,都浸淫朝堂多年,自是能看清这些算计。只是,也不知是谁给晋王出的主意,以沈邦靖对晋王的了解,他若是有这脑子,也不会在朝堂上毫无建树了。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沈邦靖便明白了此事的厉害,对前来送帖子的下人说道:“回去告诉殿下,此时我已知晓,我马上进宫面圣。”然后让人退下。又吩咐旁边侍从:“来人,备马。”
紫辰宫中,天和帝与太子刚商议完朝政,听到太子对朝政的见解越发独到,天和帝心中颇为欣慰。太子是皇后嫡子,从小天资聪慧,对自己孝顺孺慕,对兄弟姐妹也十分有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继承人。心中正高兴着,便听到内监传报,梁国公求见,便一边一挥手让人传进来。
一边还与太子说笑:“近日元嘉归京,幸亏他那张整日严肃的脸缓和不少,要不然元嘉还得以为她父亲不喜欢她呐,还不得伤心得哭了。”
太子生的眉目俊朗,英俊潇洒,一身气度雍容有礼,很能让人生出好感。听到天和帝的玩笑,也跟着开口:“元嘉妹妹身体日渐康健,儿臣听了心中也很是欢喜。昨日元嘉妹妹进宫,本是与太子妃商议好得一同前往兴庆宫去看看妹妹。可谁料前两日有些感染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大家,太子妃又留在东宫照顾儿臣,便没有前去。今日大好,才敢来给父皇请安。
三年没见,也不知道元嘉妹妹长成什么样了。今儿个早上还与太子妃商议接妹妹去东宫玩儿,如今,姑父来了,也不要派人去姑母府中传话了。”
天和帝听到太子话,十分舒心:“你能想着你妹妹自然是好。平日里也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听着天和帝关心的话语,太子自然点头应是。在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父子的对话中,沈邦靖走了进来。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太子。”沈邦靖朝着天和帝跪拜行礼。
“起来吧。”不等沈邦靖行完礼,天和帝就叫了起。笑着问道“你怎么想起进宫来看朕了?”
“微臣惶恐。今日实在是有一件事想请示皇上,若是不说,臣心中时在难安。”
“有什么事还能让你这位一等国公,朕的妹夫为难?说来听听”天和帝有些好奇地问道。太子也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沈邦靖。
“这是今日晋王殿下送到公主府中的帖子,公主收到后便交给了微臣。看了帖子,臣心中实在不安,微臣一家并没有对三公主和何贵妃有何不满,元嘉与三公主在御花园中之事,元嘉也有不对,皇上仁慈并没有降罪,微臣心中已是感激不尽,岂敢有怨言。还望圣上明察。”沈邦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中拿出拜帖,呈给天和帝。
天和帝看着帖子中的字,又听着沈邦靖的一番言语,怒从心起,眼中一片冰寒,又把帖子递给旁边的太子:“你也看看。这就是老六办的事,他想干嘛?”
太子从天和帝手中接过帖子,看完后对着天和帝劝解:“六皇弟还小,父皇以后慢慢教就是了。”这便是对事情定了基调,这件事是晋王的错,丝毫不为其辩解。
为晋王辩解,太子可没有这样的菩萨心肠。晋王从一进入朝堂就开始与太子作对,对东宫的觊觎不言而喻。这时候太子不对其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怎么可能替晋王开罪?
“晋王最近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为着王妃的人选,上下窜动,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如此做,这将朕和皇后置于何地?这两日没说他,他不仅不知道收敛,还更是不消停,在府中闭门思过都能出现这样的事,实在是可恼。”天和帝听着太子的话,并没有察觉出什么不对,反而要太子多加教育晋王。
“来人,传旨。晋王在府中,安心思过,大婚之前就不要出来上朝了。”说完,又安慰沈邦靖“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就像今天一样,直接告诉朕,朕会为你做主的。”
“微臣谢过皇上。”沈邦靖叩谢圣恩,又和皇上聊起了别的事情,不知不觉便说起了自己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