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白月光(重生)_分卷阅读_65
自从萧逸安去了西北,萧柔出嫁,这安国公府的后宅一下便冷清了下来。
李氏原本念着周枫也去西北了,萧柔一个人独守空房,想接她回娘家住。但萧柔却说婆母需得照料,不便回娘家,拒绝了母亲的好意。
林氏强打了精神,每日照常料理宅院后事。李氏虽不悦,但好在女儿还算守在跟前,倒也罢了。
唯独萧月白,兄姐都不在了,只觉得寂寞十分,想见陈博衍,也不是那般容易。
她便每日都伴在祖母身侧,有时回房写几句诗词话本,想了几个开头,都不如之前那本冤屈录来的顺畅自如。
文心书肆在京中的名声越发大了,集会亦多起来,不乏文士名流。
书肆私下资助了许多寒门子弟,故此在书院之中,口碑远盖过了京中另外几间书肆。亦有几家想效仿文心书肆的路数,一来舍不得本钱,二来也没有兰春生同萧竹君这样撑门面的笔杆子,最终也只是弄了个不伦不类。
陈博衍也日益忙碌,时常连着几日不见踪影。
两人纵然彼此挂念,但都知正事要紧,婚期又在眼前,也不急在一时。
这忙中带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京中便又出了一件大事。
河南山西一代发了蝗灾,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遭了这场劫难,地里略带些青意的都被啃了个干净,人没了吃的,便都纷纷外逃,不是北上,便是南下。
无数的灾民涌进了京城。
一时之间,京城街头皆是流民,或坐或卧,行乞者有之,卖儿卖女卖身者有之。
因着人口杂乱,京中盗窃抢劫案频发,各大衙门与京城兵士忙的不可开交。
安国公萧覃于赈灾却是早有经验,早年河南水患,便是他前往处置的。
朝中暂时不能拨银,安国公府便自行出资,在京中几个菜市口处设了粥棚,一日早晚两次施舍粥饭。
那米粥熬的甚稀,清汤寡水的,但于这些灾民而言,却是救命的口粮。每日一到施舍时候,粥棚跟前便人满为患。
这些灾民有了果腹之食,便少了许多戾气,亦免了那为了口粮食去行窃行抢的。
而陈博衍则知会了京城步兵衙门,每日加强街头巡查,将街上的人头如过篦子一般的过了几遍,将其中那些有为非作歹前科的、耍强斗狠的一一排查出来,先行丢进了牢里。
如此一番整治,京中便太平了许多。
那些豪门大户,最怕流民歹民肆扰,他们家财万贯,又有如花美眷。自流民进京,他们日夜担惊受怕,生恐被人劫财又糟蹋了女眷。陈博衍这般整治了一回,人心大定,不论民间还是权贵,都称这四皇子才干过人。
这消息,自也传到了陈恒远的耳朵里。
这日,又是御书房议事的日子。
皇帝看了几份近来的折子,便向几个儿子与臣子问道“这流民一事,诸位作何见解”
陈恒远忙不迭上前奏报“父皇,儿臣以为,应当即刻便将这起流民尽数撵离京城为是”
陈博衍剑眉微蹙,却没有说话。
几位老臣却已率先开口道“太子此策大大不妥,这起百姓是家乡遭灾方才流入京城。朝廷不能及时赈灾,又要将他们驱逐了之,只怕要激起民变啊”
陈恒远怒斥道“尔等匹夫,倚老卖老,知道些什么这起流民在京中为非作歹,闹得京中人心惶惶,真是可恶至极。再说,我大周乃上邦之国,有这么一帮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在京城街头,我大周颜面何存”
斥罢,他便向皇帝跪禀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降旨,即刻便将这些流民尽数逐出京城”
第86章
皇帝没有言语,他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了案上,目光便落在了陈博衍身上。
陈博衍神色淡然,无一丝一毫的波澜,听了陈恒远的“高论”竟无言语,且似乎并不打算说些什么。
皇帝微微有些疲倦,他问道“老四,怎的不出声朕招你来,是建言献策的,不是杵在这里当木头的”
陈博衍这方回道“皇上教训的是,太子殿下所言,尽为皇上与大周的颜面所虑,用心良苦,臣自愧弗如。”
这不咸不淡的几句话,让皇帝太阳穴上青筋暴起,一团怒火直透泥丸。
自从胡欣儿死了之后,后宫之中是越发无趣了,所见尽是老面孔,想要纳几个新人,又被太后拦着。去长春宫,皇贵妃却又总是一副冰冷的态度,她恭敬守礼,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处,又无可亲近。
偏偏,太后还爱撺掇他去长春宫,直说皇贵妃贤德,要他常去这一切,都令皇帝深感沮丧。他自觉得同皇贵妃的情分还在,却被她如此对待。
不过是宠幸了一个新人罢了,她至于如此摆脸子给他看么再有,便是眼前的陈博衍。
往常,他时常觉得自己这个四儿子恃才傲物,甚而不把自己的父皇放在眼中。但如今想想,陈博衍那些建言,虽然大多刺耳,却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照着实施下去,也往往能收到成效。
难民大批涌进京城,朝廷颜面无存不说,也使得京中地面乱象横生,已有许多世家大族的族长进宫抱怨过了。
皇帝亦在犯难,虽说已吩咐了户部官员加紧赈灾,但京中这起流民,却不知该如何处置。
以往,还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
皇帝倒也曾有过陈恒远那般的念头,将这些碍眼闹事的流民驱逐了之。如此作为,民心固然会不稳,但这些灾民流民的民心,重要么但今日听这话从陈恒远嘴里冒出来,皇帝的心中便不踏实了。
他也明白,自己这个儿子的主意,从来有些不着调。再听了那些臣子的言语,他便更觉得没底了。然而,他想要的是一个确实的策略,并非是这样泛泛之言。
因此,他便等着陈博衍献策,谁晓得这个四儿子竟然一反常态,附和起了陈恒远。
这节骨眼上,要他出主意想对策,他到客气上了,摆这谱给谁瞧呢皇帝脸色阴沉,陈恒远脸却也拉了下来。
他可不信这个四弟会突然来奉承自己,往常自己但凡在御前献策,陈博衍必定百般挑刺,把自己的讽刺的体无完肤。如今,他突然一改常态来奉承自己,其中必定有诈陈博衍却依旧面淡如水,他是有对策,这场流民之灾上一世也曾有过,还在京城闹过不小的乱子。那时候,皇帝听信了陈恒远的言辞,又被胡欣儿猛吹了一阵枕头风,那维护天家威严的念头占了上风,便将这些流民撵出了京城。
然而因朝廷腐败,赈灾的粮款未能发到百姓手中,皆被那些贪官污吏贪墨了,这些灾民无处安身,又被官兵驱逐,越发震怒,便结社立帮,成了一伙乱党,在京畿一代活动。
起初,他们还只敢劫掠寻常富户,有了钱粮之后便日渐壮大,朝廷几次清剿不利,终于南方叛乱之时,趁乱打进了京城,而宝禄郡主姚软儿亦是丧命乱中。
这起乱党不过是一起乌合之众,最终仍旧是被京城驻军镇压了下去,但这一次叛乱却给了周朝皇室一个重大打击,自此民间越发动荡,直至陈博衍登上皇位,方才稳定下来。
今生,胡欣儿已然死了,没有人乱吹枕头风,再有太后与母亲在后面提点着,皇帝倒也没那般容易便听了陈恒远的癫狂主意,余下的事情自然便是自己的事了。
陈恒远浓眉忽然一扬,皮笑肉不笑道“四弟的岳父如今在外头广设粥棚,施舍粥饭。每日到了饭时,那菜市口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如今谁不称赞安国公仁义,这等沽名钓誉,笼络人心,你又虚客气些什么”
陈博衍那张冷峻的脸上,这方有了那么一丝波动。
他转眸看着陈恒远,淡淡说道“太子殿下这话未免过了,安国公忧国忧民,自掏银两安抚灾民,不曾肆扰朝廷一分一毫,如何算得上沽名钓誉有那粥棚在,不知免了多少抢盗案件。这样一件好事,怎么到了太子口中,成了笼络人心再则,安国公需替谁笼络人心”
陈恒远轻浮一笑,切齿道“当然是为了你,你立马就要当人家的女婿了,这萧家上下还不为你肝脑涂地”
这话,他说的愤恨无比,心中却满是妒恨。
从献祥瑞案发以来,他便一路栽跟头到现下。
姚软儿卖了他,胡欣儿又死了,太后也不甚待见他,他连一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后宫,几乎就是陈博衍的囊中之物。
宫外,又有安国公府替他收买人心。
陈恒远是打从心底里的恐慌着,自己这太子之位,似乎真的是不稳了。如今人人都称赞他陈博衍才干过人,谁还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中甚而,太后已隐隐有意,劝皇帝改立储君了。他听到这风声时,只觉的后脖子上都是冷汗,即刻招来了他的清客谋士商议此事。
那些谋士便替他出了这个主意。
“皇上素重颜面,如若殿下能为皇上除此忧患,皇上必定对殿下刮目相看。原本,这储君就是殿下,改立他人并非易事,再看殿下如此能干,自然打消了改立储君的心思。”
陈恒远便依了这人的言语,今日议政之时,便将这主意讲了出来。
然而,皇帝好似并不高兴,反倒还向陈博衍问计策,这岂不是嫌他主意不好,他这个太子治国无方么陈博衍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个高位得宠的娘,又早早寻了个好亲事,万事自有人替他谋划,又惯会在父皇面前卖弄聪明。
这样一个人,真就是他的心头刺老天,干嘛要生个这样的人下来陈博衍笑了笑,淡淡道“太子这话更是稀奇了,臣笼络这人心有何用处”
陈恒远看着他那张笑意浅淡的脸,狭长的眸子里尽是讥讽的意思,他一时火冲上头,想也不想道“帮你收买人心,好助你在父皇跟前邀宠,而后唆使父皇改立你为储君”
这话落地,堂上死寂一片。
众臣无不震惊,没料到太子竟能当众说出这等惊世骇俗的言论来陈博衍没有接话,只是唇角微扬。
果不其然,一道暴喝响起“混账”
陈恒远打了个寒颤,忙忙看了过去,只见皇帝怒目圆睁,正瞪着自己。
皇帝怒斥道“难道你以为,朕是个无辨识之能的昏君,任凭别人挑唆几句,就活动了心思”
陈恒远见皇帝目光如电射来,腿上一软,就跪了下去,忙忙回道“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儿臣只是、只是看不惯四弟的做派”
皇帝怒道“你看不惯哪些是看不惯你四弟素来才干过人,还是看不惯安国公为国分忧你每日里都在心中盘算些什么,没有家国子民,尽是这些狡诈鬼蜮的心思你心中怕不是对你四弟嫉妒不满已久,难怪能将这样的混账话宣之于口”
陈恒远伏在地下,瑟瑟发抖,只能说出些“儿臣不敢儿臣并无此意”等言语。
皇帝目光越发冷厉起来,一字一句道“你身为储君,不知为国远谋,倒是对自己的手足兄弟视如仇敌。看来,之前太后对你的教导惩罚,还是太轻了。你,回宫去闭门思过,将礼记抄上百遍。无朕旨意,不得外出”
陈恒远跪地发抖,却找不出一句求饶的语句来。
皇帝看着他瑟缩的样子,再看陈博衍立在一旁,相较之下越发的丰神俊朗,气度不凡,对于陈恒远的嫌恶之情更甚,斥了一句“去”
陈恒远磕了几个头,便退了出去。
皇帝心中怪异,似乎胡欣儿死了之后,这个儿子也愈加不入眼了。
他按下这心思,看了一眼陈博衍,问“你还是无话可说”
陈博衍回道“回皇上,是。”
皇帝怒道“你也去”
陈博衍便告退离去。
出了门,跟他的太监元宝立马上来,行礼罢,陪笑道“爷今儿倒是出了口恶气,小的在外听着,皇上可是将太子殿下狠狠教训了一顿。小的才看见了,太子灰溜溜的走了,真是狼狈不堪。”
陈博衍笑了笑,拍了他的头一下“他是太子,你言辞上当有些礼数。”说着,便下了台阶,长舒了口气,仰头看着天高云远,心中兴致极好,撂下一句“走,咱们瞧瞧月儿去。”
元宝愣了一下,赶忙追了上去,嘴里兀自说道“爷是得去瞧瞧了,听来人回报,月姑娘没少念叨爷呢”
撵走了两个儿子,皇帝已无心再议政,便要众臣散去。
群臣将适才的情形看在眼中,不论皇帝如何想法,到底是因着四皇子,训斥责罚了太子,且还侧面认可了四皇子的才干,这里面的事不得不让人多想。
便有人奏道“皇上,四皇子成婚在即,是否择日封王,以备完婚离宫”
皇帝微一沉吟,颔首道“准”
封王诏书降下,已是多日后的事了。
陈博衍此生封号,依旧是一个成字。
第87章
封王的消息传到安国公府时,萧月白正同萧柔在三房里剥果仁吃。
李氏原本念着周枫也去西北了,萧柔一个人独守空房,想接她回娘家住。但萧柔却说婆母需得照料,不便回娘家,拒绝了母亲的好意。
林氏强打了精神,每日照常料理宅院后事。李氏虽不悦,但好在女儿还算守在跟前,倒也罢了。
唯独萧月白,兄姐都不在了,只觉得寂寞十分,想见陈博衍,也不是那般容易。
她便每日都伴在祖母身侧,有时回房写几句诗词话本,想了几个开头,都不如之前那本冤屈录来的顺畅自如。
文心书肆在京中的名声越发大了,集会亦多起来,不乏文士名流。
书肆私下资助了许多寒门子弟,故此在书院之中,口碑远盖过了京中另外几间书肆。亦有几家想效仿文心书肆的路数,一来舍不得本钱,二来也没有兰春生同萧竹君这样撑门面的笔杆子,最终也只是弄了个不伦不类。
陈博衍也日益忙碌,时常连着几日不见踪影。
两人纵然彼此挂念,但都知正事要紧,婚期又在眼前,也不急在一时。
这忙中带静的日子没过多久,京中便又出了一件大事。
河南山西一代发了蝗灾,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遭了这场劫难,地里略带些青意的都被啃了个干净,人没了吃的,便都纷纷外逃,不是北上,便是南下。
无数的灾民涌进了京城。
一时之间,京城街头皆是流民,或坐或卧,行乞者有之,卖儿卖女卖身者有之。
因着人口杂乱,京中盗窃抢劫案频发,各大衙门与京城兵士忙的不可开交。
安国公萧覃于赈灾却是早有经验,早年河南水患,便是他前往处置的。
朝中暂时不能拨银,安国公府便自行出资,在京中几个菜市口处设了粥棚,一日早晚两次施舍粥饭。
那米粥熬的甚稀,清汤寡水的,但于这些灾民而言,却是救命的口粮。每日一到施舍时候,粥棚跟前便人满为患。
这些灾民有了果腹之食,便少了许多戾气,亦免了那为了口粮食去行窃行抢的。
而陈博衍则知会了京城步兵衙门,每日加强街头巡查,将街上的人头如过篦子一般的过了几遍,将其中那些有为非作歹前科的、耍强斗狠的一一排查出来,先行丢进了牢里。
如此一番整治,京中便太平了许多。
那些豪门大户,最怕流民歹民肆扰,他们家财万贯,又有如花美眷。自流民进京,他们日夜担惊受怕,生恐被人劫财又糟蹋了女眷。陈博衍这般整治了一回,人心大定,不论民间还是权贵,都称这四皇子才干过人。
这消息,自也传到了陈恒远的耳朵里。
这日,又是御书房议事的日子。
皇帝看了几份近来的折子,便向几个儿子与臣子问道“这流民一事,诸位作何见解”
陈恒远忙不迭上前奏报“父皇,儿臣以为,应当即刻便将这起流民尽数撵离京城为是”
陈博衍剑眉微蹙,却没有说话。
几位老臣却已率先开口道“太子此策大大不妥,这起百姓是家乡遭灾方才流入京城。朝廷不能及时赈灾,又要将他们驱逐了之,只怕要激起民变啊”
陈恒远怒斥道“尔等匹夫,倚老卖老,知道些什么这起流民在京中为非作歹,闹得京中人心惶惶,真是可恶至极。再说,我大周乃上邦之国,有这么一帮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在京城街头,我大周颜面何存”
斥罢,他便向皇帝跪禀道“父皇,儿臣恳请父皇降旨,即刻便将这些流民尽数逐出京城”
第86章
皇帝没有言语,他将手中的折子放在了案上,目光便落在了陈博衍身上。
陈博衍神色淡然,无一丝一毫的波澜,听了陈恒远的“高论”竟无言语,且似乎并不打算说些什么。
皇帝微微有些疲倦,他问道“老四,怎的不出声朕招你来,是建言献策的,不是杵在这里当木头的”
陈博衍这方回道“皇上教训的是,太子殿下所言,尽为皇上与大周的颜面所虑,用心良苦,臣自愧弗如。”
这不咸不淡的几句话,让皇帝太阳穴上青筋暴起,一团怒火直透泥丸。
自从胡欣儿死了之后,后宫之中是越发无趣了,所见尽是老面孔,想要纳几个新人,又被太后拦着。去长春宫,皇贵妃却又总是一副冰冷的态度,她恭敬守礼,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处,又无可亲近。
偏偏,太后还爱撺掇他去长春宫,直说皇贵妃贤德,要他常去这一切,都令皇帝深感沮丧。他自觉得同皇贵妃的情分还在,却被她如此对待。
不过是宠幸了一个新人罢了,她至于如此摆脸子给他看么再有,便是眼前的陈博衍。
往常,他时常觉得自己这个四儿子恃才傲物,甚而不把自己的父皇放在眼中。但如今想想,陈博衍那些建言,虽然大多刺耳,却言之有物,行之有效,照着实施下去,也往往能收到成效。
难民大批涌进京城,朝廷颜面无存不说,也使得京中地面乱象横生,已有许多世家大族的族长进宫抱怨过了。
皇帝亦在犯难,虽说已吩咐了户部官员加紧赈灾,但京中这起流民,却不知该如何处置。
以往,还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
皇帝倒也曾有过陈恒远那般的念头,将这些碍眼闹事的流民驱逐了之。如此作为,民心固然会不稳,但这些灾民流民的民心,重要么但今日听这话从陈恒远嘴里冒出来,皇帝的心中便不踏实了。
他也明白,自己这个儿子的主意,从来有些不着调。再听了那些臣子的言语,他便更觉得没底了。然而,他想要的是一个确实的策略,并非是这样泛泛之言。
因此,他便等着陈博衍献策,谁晓得这个四儿子竟然一反常态,附和起了陈恒远。
这节骨眼上,要他出主意想对策,他到客气上了,摆这谱给谁瞧呢皇帝脸色阴沉,陈恒远脸却也拉了下来。
他可不信这个四弟会突然来奉承自己,往常自己但凡在御前献策,陈博衍必定百般挑刺,把自己的讽刺的体无完肤。如今,他突然一改常态来奉承自己,其中必定有诈陈博衍却依旧面淡如水,他是有对策,这场流民之灾上一世也曾有过,还在京城闹过不小的乱子。那时候,皇帝听信了陈恒远的言辞,又被胡欣儿猛吹了一阵枕头风,那维护天家威严的念头占了上风,便将这些流民撵出了京城。
然而因朝廷腐败,赈灾的粮款未能发到百姓手中,皆被那些贪官污吏贪墨了,这些灾民无处安身,又被官兵驱逐,越发震怒,便结社立帮,成了一伙乱党,在京畿一代活动。
起初,他们还只敢劫掠寻常富户,有了钱粮之后便日渐壮大,朝廷几次清剿不利,终于南方叛乱之时,趁乱打进了京城,而宝禄郡主姚软儿亦是丧命乱中。
这起乱党不过是一起乌合之众,最终仍旧是被京城驻军镇压了下去,但这一次叛乱却给了周朝皇室一个重大打击,自此民间越发动荡,直至陈博衍登上皇位,方才稳定下来。
今生,胡欣儿已然死了,没有人乱吹枕头风,再有太后与母亲在后面提点着,皇帝倒也没那般容易便听了陈恒远的癫狂主意,余下的事情自然便是自己的事了。
陈恒远浓眉忽然一扬,皮笑肉不笑道“四弟的岳父如今在外头广设粥棚,施舍粥饭。每日到了饭时,那菜市口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如今谁不称赞安国公仁义,这等沽名钓誉,笼络人心,你又虚客气些什么”
陈博衍那张冷峻的脸上,这方有了那么一丝波动。
他转眸看着陈恒远,淡淡说道“太子殿下这话未免过了,安国公忧国忧民,自掏银两安抚灾民,不曾肆扰朝廷一分一毫,如何算得上沽名钓誉有那粥棚在,不知免了多少抢盗案件。这样一件好事,怎么到了太子口中,成了笼络人心再则,安国公需替谁笼络人心”
陈恒远轻浮一笑,切齿道“当然是为了你,你立马就要当人家的女婿了,这萧家上下还不为你肝脑涂地”
这话,他说的愤恨无比,心中却满是妒恨。
从献祥瑞案发以来,他便一路栽跟头到现下。
姚软儿卖了他,胡欣儿又死了,太后也不甚待见他,他连一个能商量的人都没有。
后宫,几乎就是陈博衍的囊中之物。
宫外,又有安国公府替他收买人心。
陈恒远是打从心底里的恐慌着,自己这太子之位,似乎真的是不稳了。如今人人都称赞他陈博衍才干过人,谁还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中甚而,太后已隐隐有意,劝皇帝改立储君了。他听到这风声时,只觉的后脖子上都是冷汗,即刻招来了他的清客谋士商议此事。
那些谋士便替他出了这个主意。
“皇上素重颜面,如若殿下能为皇上除此忧患,皇上必定对殿下刮目相看。原本,这储君就是殿下,改立他人并非易事,再看殿下如此能干,自然打消了改立储君的心思。”
陈恒远便依了这人的言语,今日议政之时,便将这主意讲了出来。
然而,皇帝好似并不高兴,反倒还向陈博衍问计策,这岂不是嫌他主意不好,他这个太子治国无方么陈博衍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个高位得宠的娘,又早早寻了个好亲事,万事自有人替他谋划,又惯会在父皇面前卖弄聪明。
这样一个人,真就是他的心头刺老天,干嘛要生个这样的人下来陈博衍笑了笑,淡淡道“太子这话更是稀奇了,臣笼络这人心有何用处”
陈恒远看着他那张笑意浅淡的脸,狭长的眸子里尽是讥讽的意思,他一时火冲上头,想也不想道“帮你收买人心,好助你在父皇跟前邀宠,而后唆使父皇改立你为储君”
这话落地,堂上死寂一片。
众臣无不震惊,没料到太子竟能当众说出这等惊世骇俗的言论来陈博衍没有接话,只是唇角微扬。
果不其然,一道暴喝响起“混账”
陈恒远打了个寒颤,忙忙看了过去,只见皇帝怒目圆睁,正瞪着自己。
皇帝怒斥道“难道你以为,朕是个无辨识之能的昏君,任凭别人挑唆几句,就活动了心思”
陈恒远见皇帝目光如电射来,腿上一软,就跪了下去,忙忙回道“父皇,儿臣绝无此意儿臣、儿臣只是、只是看不惯四弟的做派”
皇帝怒道“你看不惯哪些是看不惯你四弟素来才干过人,还是看不惯安国公为国分忧你每日里都在心中盘算些什么,没有家国子民,尽是这些狡诈鬼蜮的心思你心中怕不是对你四弟嫉妒不满已久,难怪能将这样的混账话宣之于口”
陈恒远伏在地下,瑟瑟发抖,只能说出些“儿臣不敢儿臣并无此意”等言语。
皇帝目光越发冷厉起来,一字一句道“你身为储君,不知为国远谋,倒是对自己的手足兄弟视如仇敌。看来,之前太后对你的教导惩罚,还是太轻了。你,回宫去闭门思过,将礼记抄上百遍。无朕旨意,不得外出”
陈恒远跪地发抖,却找不出一句求饶的语句来。
皇帝看着他瑟缩的样子,再看陈博衍立在一旁,相较之下越发的丰神俊朗,气度不凡,对于陈恒远的嫌恶之情更甚,斥了一句“去”
陈恒远磕了几个头,便退了出去。
皇帝心中怪异,似乎胡欣儿死了之后,这个儿子也愈加不入眼了。
他按下这心思,看了一眼陈博衍,问“你还是无话可说”
陈博衍回道“回皇上,是。”
皇帝怒道“你也去”
陈博衍便告退离去。
出了门,跟他的太监元宝立马上来,行礼罢,陪笑道“爷今儿倒是出了口恶气,小的在外听着,皇上可是将太子殿下狠狠教训了一顿。小的才看见了,太子灰溜溜的走了,真是狼狈不堪。”
陈博衍笑了笑,拍了他的头一下“他是太子,你言辞上当有些礼数。”说着,便下了台阶,长舒了口气,仰头看着天高云远,心中兴致极好,撂下一句“走,咱们瞧瞧月儿去。”
元宝愣了一下,赶忙追了上去,嘴里兀自说道“爷是得去瞧瞧了,听来人回报,月姑娘没少念叨爷呢”
撵走了两个儿子,皇帝已无心再议政,便要众臣散去。
群臣将适才的情形看在眼中,不论皇帝如何想法,到底是因着四皇子,训斥责罚了太子,且还侧面认可了四皇子的才干,这里面的事不得不让人多想。
便有人奏道“皇上,四皇子成婚在即,是否择日封王,以备完婚离宫”
皇帝微一沉吟,颔首道“准”
封王诏书降下,已是多日后的事了。
陈博衍此生封号,依旧是一个成字。
第87章
封王的消息传到安国公府时,萧月白正同萧柔在三房里剥果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