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小书店[系统]_分卷阅读_44
这里是华人的聚集地,来往都是华人。
虽然他们有的早已在马来西亚定居,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二代移民。但是在此时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哭大笑。
一海之遥的那个国家,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要叶落归根的故土。现在她挣扎从泥潭里浮了出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泥潭,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看到了驱破黑雾的一丝希望。
就冲这稀薄到几乎都看不到的希望,就有无数人可以忍辱偷生,也有无数人可以为之效死。
不知疯了多久,林侨生终于镇定了下来。他擦干脸上的泪水鼻涕,小心把揉皱的报纸展平,折叠,放进布包里,他决定回家后一定要把报纸裱起来收藏。
到了服装厂里,工人们三三两两也都在议论这件事。
往常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忙的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哪有闲心来讲些闲话。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国内开始流行起锦纶做的衣物后,他们服装厂的生意就一日不如一日了。以前每天都在加工加点的做活,哪像现在清闲的不得了。
林侨生也见过那锦纶做的衣服。触感细腻光滑,结实耐磨,韧性惊人,既不是丝绸,也不是棉布,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特的面料。而这样的面料偏偏国内售价还不怎么贵,也怪不得受国人追捧。听说外国人都抢疯了呢!
因为今天林侨生太高兴了,所以一向勤勉的他破天荒没有去工作,而且选择了加入说闲话的大军。
就有一王姓工人(大家都称他为老王)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道:“哎,你们知道咱们为什么能赢吗?”
“当然是我军浴血奋战换来的呗!”
“嗨!你们这消息可过时了!”老王抬了抬下巴,露出一个神气的笑容,“你们知道,前段日子日本的‘经济危机’吗?”
经济危机?
工人们面面相觑。
这个词汇对于受教育程度不深的工人们来说是个太过高深的词汇。
林侨生虽然知道一点,但也只是一些粗浅的理念,他瞅着老王像是肚子里有货,就笑着催道:“哎哟,老王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知道什么你就说吧!”
于是老王就凑近神秘兮兮说了起来:“我有个同乡在日本留学。”
众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就有一年轻小伙子面露鄙夷之色,冷声道:“我要是你,就跟你同乡划清界限!这种人都是汉奸!卖国贼!”
老王面露尴尬之色,呐呐道:“他也是公派生,是为国学习,在日本也很不容易的。”
“我们也没人逼他啊!哪里都能学习,新加坡的大学不好麼!偏偏他非要去日本舔人家的屁股!”
“你!他绝不是这种人!而且他现在也回来了!”
眼看两人就要杠起来了,林侨生连忙调停,好不容易才劝服了两人。他难掩好奇地看向老王:“你那同乡,都跟你说什么了?”
老王这下也不敢卖关子了,一五一十地向诸位说来。
原来日本军队看似在华夏耀武扬威,国内其实也不好过。
首先,据他那同乡说,受美国那边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底层人民和中国穷人也差不多。
其次,日本高层内部分歧很多,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主张,纯粹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所以激进派和保守派矛盾很深。
最后,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岛国,国家人口有限。日军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战场上泥潭深陷太久了,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力,而且军部庞大的军费开支也让政府颇有微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
老王说:“我听我同乡说,最近我们政府花了好多好多亿日币来买日本人的东西。政府还给包括我同乡在内的留学生发了好多好多钱,让他们也买东西呢!”
这个说法让这些一直支持抵制日货的爱国青年有点无法接受。林侨生就质疑道:“国家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而且有那么多钱用在军队身上不好吗?”
老王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他看到众人质疑的眼神,连忙又补充道:“我同乡给我说,这样做造成了什么通货膨胀。他说、他说……”老王皱眉回忆片刻,终于想起了他同乡的原话:“此举加剧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到时候日元就不是钱了,军队暴动,人民起义指日可待。”
他现在还能想起他同乡当时的快意笑容。他那位同乡现在已经回国去重庆教书了。他走前他信誓旦旦地告诉老王,日本必败,胜利是属于华夏的!
老王一向信服他这位同乡。他可是他们村唯一一个读书人,既然他说日本会败,那么日本就一定会败!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期待,战争快点结束吧。这样他就可以回国作工了。家里他媳妇一个女人拉扯着四个孩子,还要照顾公婆,实在是太苦了。
这件事他们也只是听个热闹,聊过就算了。很快东家梁华明就来了,工人们纷纷一哄而散,林侨生也不敢偷懒了,连忙也回到了账房。倒是没过多久,东家把他喊了过去。
屋子不仅有他,还有几个服装厂里的骨干,他们都是老板的亲信。
梁华明满面红光的坐在椅子上,照顾几人道:“都坐,都坐。”
“我这次找几位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梁华明顿了顿,卖足了关子,才喜不自胜地说道:“从下周起,我们厂里也能卖锦纶做的衣服了!”
梁华明注视着众人惊喜的目光,心中也不免自得,同时更加庆幸他和乐景达成了合作关系。
他没想到他竟然能帮他和陈先生牵线搭桥,给了他一条锦纶的进货通道,从此他也可以做这锦纶生意了!要知道,他早就眼红这锦纶生意好久了。
而且他从乐景那里引进的新书迅速在华夏和南洋诸国的读书人圈子里打响名气,听说已经有懂中文的外国人着手准备这些书的翻译,准备把它们带回外国呢!
蹊跷的是,有很多书,比如《浮士德》就明显是外国文学,可是那些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所以他们也根本找不到作者的德文原本书,只能把这些书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才能带回国内。
不过前些日子乐景给他提供了这些书的外语原文书,不仅免去了那些人繁琐和漫长翻译,还成功让这些书迅速打入西方诸国。
现在刚刚打开市场,还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是梁华明坚信,要不了多久西方诸国也会和南洋诸国一样轰动的!
又想到他今日早上从报纸上看来的国军开封大捷,他的心情更是舒畅。虽然他已经在马来西亚挣得偌大家业,可是他父母,他列祖列宗都埋在华夏的土地里,他的根一直在华夏。
对他来说,国家就是他的衣服。所谓的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国家贫弱就相当于他自己穿的破破烂烂的,走出去他自己都心虚。和那些洋人做生意时,他自己的腰板也直不起来。
他是个自卑的人。
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他才能自信起来,他的奋斗也算有了意义。
他已经想好了,要把赚的两分利润捐给国内抗日用。现在正是紧要关头,他可不想国军因为缺钱而守不住胜利的果实。
同一时刻,如梁华明这般做下相似决定的还有无数人。他们分散在世界诸国,有的是腰缠万贯的富豪,有的是打几份工的留学生,有的是连饭都吃不起的贫苦百姓……
他们中有的甚至已经入了别国国籍,算不得是华夏人。
可是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爱国’便自发地从他们骨头缝里蹦了出来,在他们洋装覆盖下的血液里沸腾。
五千年的文化熏陶,五千年的文明认同,五千年的潜移默化,酝酿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型国家,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和向心力。
正应了那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一个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抗战时期有不少人去日本留学,而日本对此还颇为礼遇。抗战时期,日本政府给许多中国留日学生发放津贴,每人30-80日元。(这笔津贴的经费,出自中国赔偿给日本的庚子赔款)
不过九一八事变后,很多在日本留学的军校生纷纷脱去军装,上交军刀,意为下次见面便是兵戈相见你死我活的敌人。
给大家推荐《早年留日者谈日本》这本书,里面记述了很多留日留学生的见闻。晋江有一本书《百年家书》,较为详细的描述了中国的抗战全史。我只看了一遍,眼睛都哭肿了,不敢再看第二遍。
第49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9)
开封大捷的消息是陈先生专门来到书店告诉乐景的。
老先生虽然已经双鬓微霜,可还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提起这场胜利眼神烫的惊人。
乐景怔了怔,他没想到历史真的被这样改变了。
“这都要谢谢你给国家提供的资料啊。”陈老感慨道:“尼龙给国家创造了大批外汇,让我们有钱可以去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和生产设备,也让我们的军队不至于饿着肚子打仗,青霉素在战场上不知拯救了多少士兵的性命,日币的伪造方法剧烈冲击了日本国内的经济体系,对讲机让军队之间可以快速传递情报。还有电视。”陈老满面红光,喜不自胜道:“我们凭借部分电视的技术资料和美国的一家军火公司达成了合作,他们不仅会秘密帮我军生产芝加哥打字机等军火,还会派人到国内指导我们的军工厂建设……”
乐景看着滔滔不绝的陈老,忍不住抿嘴浅笑。
真好啊。
未来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他不知道华夏会如何赢得这场战争。
他不知道未来重庆是不是还会成为战场的大后方。
他也不知道战争的后期国民政府不会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绝望口号。
他只知道,起码这一次的华夏的抗战不会那么绝望。
而开封大捷,是命运的拐点,也是无数人的希望所在。
乐景只是大时代背景之下的小人物,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所有一切,现在就是等待了。等待华夏会给命运交出怎么样的答卷。
※
维克多灵活地在街道里穿行,因为他全黑的毛发不知惹了多少人白眼。
最后,他在沿街叫卖的报童脚下停下了脚步。
“喵。”他轻轻叫了一声。报童低头看到他,也见怪不怪了,笑道:“又来买报纸?”
维克多乖巧地点了点头。报童取下挂在他脖子上的钱袋,从中数出五个铜板放进口袋里,然后把报纸递给黑猫。
黑猫仰头轻巧地咬住报纸,飞快地离去了。报纸看着黑猫远去的背影,小声嘀咕道:“这猫都成精了。”
……而且这猫怎么跟个狗似的?
维克多走进书店,轻盈地跳到了柜台上,把报纸放到乐景的手上,神气地说道:“今天的报纸。”
乐景看着高高扬起的猫头,失笑摸了摸他的下巴,夸道:“真是帮了大忙了,谢谢你,维克多。”
维克多享受地眯起眼睛,偏偏还要别开眼不看乐景,嘴上高傲地说道:“我只是出去玩时顺手罢了。”
乐景又加大了夸奖的力度,终于把黑猫夸高兴了。他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问展开报纸开始看的乐景:“今天的报纸讲了什么?”
青年顿了十几秒,琥珀色的双眸一瞬间流光溢彩,好像夜空中炸开的烟花,嘴角笑容也越来越大:“徐州光复了!山东收复大片土地,解放山东全境有望!”
维克多对于人类的战争并不感兴趣,他无聊的晃动着尾巴,问:“今天就没有关于你店里书的报道吗?你和那个商人卖的书不是引起很大反响吗?”
也怪不得维克多会有此问。乐景书店里的书毫不夸张的说在世界诸国引起了轰动。
这个时空虽然大背景和地球历史上的民国相似,但是细节处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出现了很多地球历史上没有的名人,相对了也消失了很多在地球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大人物。
就比如歌德和列夫托尔斯泰,这两位在世界文坛上声名赫赫的人物,在这里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伟人作品中体现出的深邃思想并没有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消退。所以哪怕在现在,他们的作品也没有被埋没,反而大受追捧。这些日子,很多报纸,包括乐景手里的这份《马来西亚华人报》就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赏读和评析。
今天报纸上的四版就转载了国内的两篇书籍赏析,作者竟然都是同一个人——北大才女何晓雯,是个熟人,乐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她的文章。她前段时间对于《悟空传》的评读让乐景拍手叫好。可是说此女是国内青年中间的领袖人物。
这两篇评析的对象分别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
这两位作者因为时空的差异性,并没有在这个时空出现过,推理小说届和女权思想届因此少了两颗明珠,这未免太令人痛惜。
不过还好,虽然已经晚了很多年,这些书也不会因此被埋没。
乐景是福尔摩斯的忠实粉丝。自从小学接触福尔摩斯系列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把福尔摩斯全集看一遍,每个故事都滚瓜烂熟,因此他首先看的是何晓雯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评析。
“《读福尔摩斯:罪恶与智慧的交锋艺术》
初读这个故事时,是在晚上。外面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车鸣。我坐在书桌前,沉下心进入了这个秩序和混乱进行较量,罪恶和智慧融合在一起诞生出美妙艺术的世界。”
“这是一本典型的英式古典推理小说,作为主角的福尔摩斯毫无疑问是个怪人,他脾气很坏,性格孤僻冷漠,骄傲自负,总是试图装神弄鬼。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推理这个领域里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师,在我看来他甚至把推理上升到了艺术!”
虽然他们有的早已在马来西亚定居,有的甚至已经是第二代移民。但是在此时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大哭大笑。
一海之遥的那个国家,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要叶落归根的故土。现在她挣扎从泥潭里浮了出来,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离开泥潭,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看到了驱破黑雾的一丝希望。
就冲这稀薄到几乎都看不到的希望,就有无数人可以忍辱偷生,也有无数人可以为之效死。
不知疯了多久,林侨生终于镇定了下来。他擦干脸上的泪水鼻涕,小心把揉皱的报纸展平,折叠,放进布包里,他决定回家后一定要把报纸裱起来收藏。
到了服装厂里,工人们三三两两也都在议论这件事。
往常这个时候他们早就忙的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哪有闲心来讲些闲话。
可是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国内开始流行起锦纶做的衣物后,他们服装厂的生意就一日不如一日了。以前每天都在加工加点的做活,哪像现在清闲的不得了。
林侨生也见过那锦纶做的衣服。触感细腻光滑,结实耐磨,韧性惊人,既不是丝绸,也不是棉布,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特的面料。而这样的面料偏偏国内售价还不怎么贵,也怪不得受国人追捧。听说外国人都抢疯了呢!
因为今天林侨生太高兴了,所以一向勤勉的他破天荒没有去工作,而且选择了加入说闲话的大军。
就有一王姓工人(大家都称他为老王)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道:“哎,你们知道咱们为什么能赢吗?”
“当然是我军浴血奋战换来的呗!”
“嗨!你们这消息可过时了!”老王抬了抬下巴,露出一个神气的笑容,“你们知道,前段日子日本的‘经济危机’吗?”
经济危机?
工人们面面相觑。
这个词汇对于受教育程度不深的工人们来说是个太过高深的词汇。
林侨生虽然知道一点,但也只是一些粗浅的理念,他瞅着老王像是肚子里有货,就笑着催道:“哎哟,老王你就别卖关子了,你知道什么你就说吧!”
于是老王就凑近神秘兮兮说了起来:“我有个同乡在日本留学。”
众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就有一年轻小伙子面露鄙夷之色,冷声道:“我要是你,就跟你同乡划清界限!这种人都是汉奸!卖国贼!”
老王面露尴尬之色,呐呐道:“他也是公派生,是为国学习,在日本也很不容易的。”
“我们也没人逼他啊!哪里都能学习,新加坡的大学不好麼!偏偏他非要去日本舔人家的屁股!”
“你!他绝不是这种人!而且他现在也回来了!”
眼看两人就要杠起来了,林侨生连忙调停,好不容易才劝服了两人。他难掩好奇地看向老王:“你那同乡,都跟你说什么了?”
老王这下也不敢卖关子了,一五一十地向诸位说来。
原来日本军队看似在华夏耀武扬威,国内其实也不好过。
首先,据他那同乡说,受美国那边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影响,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底层人民和中国穷人也差不多。
其次,日本高层内部分歧很多,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战略主张,纯粹是为了打仗而打仗。所以激进派和保守派矛盾很深。
最后,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岛国,国家人口有限。日军在中国这个巨大的战场上泥潭深陷太久了,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力,而且军部庞大的军费开支也让政府颇有微词,国内反战呼声高涨。
老王说:“我听我同乡说,最近我们政府花了好多好多亿日币来买日本人的东西。政府还给包括我同乡在内的留学生发了好多好多钱,让他们也买东西呢!”
这个说法让这些一直支持抵制日货的爱国青年有点无法接受。林侨生就质疑道:“国家哪里来的那么多钱?而且有那么多钱用在军队身上不好吗?”
老王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他看到众人质疑的眼神,连忙又补充道:“我同乡给我说,这样做造成了什么通货膨胀。他说、他说……”老王皱眉回忆片刻,终于想起了他同乡的原话:“此举加剧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到时候日元就不是钱了,军队暴动,人民起义指日可待。”
他现在还能想起他同乡当时的快意笑容。他那位同乡现在已经回国去重庆教书了。他走前他信誓旦旦地告诉老王,日本必败,胜利是属于华夏的!
老王一向信服他这位同乡。他可是他们村唯一一个读书人,既然他说日本会败,那么日本就一定会败!
他忍不住在心里暗暗期待,战争快点结束吧。这样他就可以回国作工了。家里他媳妇一个女人拉扯着四个孩子,还要照顾公婆,实在是太苦了。
这件事他们也只是听个热闹,聊过就算了。很快东家梁华明就来了,工人们纷纷一哄而散,林侨生也不敢偷懒了,连忙也回到了账房。倒是没过多久,东家把他喊了过去。
屋子不仅有他,还有几个服装厂里的骨干,他们都是老板的亲信。
梁华明满面红光的坐在椅子上,照顾几人道:“都坐,都坐。”
“我这次找几位来,是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梁华明顿了顿,卖足了关子,才喜不自胜地说道:“从下周起,我们厂里也能卖锦纶做的衣服了!”
梁华明注视着众人惊喜的目光,心中也不免自得,同时更加庆幸他和乐景达成了合作关系。
他没想到他竟然能帮他和陈先生牵线搭桥,给了他一条锦纶的进货通道,从此他也可以做这锦纶生意了!要知道,他早就眼红这锦纶生意好久了。
而且他从乐景那里引进的新书迅速在华夏和南洋诸国的读书人圈子里打响名气,听说已经有懂中文的外国人着手准备这些书的翻译,准备把它们带回外国呢!
蹊跷的是,有很多书,比如《浮士德》就明显是外国文学,可是那些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所以他们也根本找不到作者的德文原本书,只能把这些书翻译成他们国家的语言才能带回国内。
不过前些日子乐景给他提供了这些书的外语原文书,不仅免去了那些人繁琐和漫长翻译,还成功让这些书迅速打入西方诸国。
现在刚刚打开市场,还看不出什么成效。但是梁华明坚信,要不了多久西方诸国也会和南洋诸国一样轰动的!
又想到他今日早上从报纸上看来的国军开封大捷,他的心情更是舒畅。虽然他已经在马来西亚挣得偌大家业,可是他父母,他列祖列宗都埋在华夏的土地里,他的根一直在华夏。
对他来说,国家就是他的衣服。所谓的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国家贫弱就相当于他自己穿的破破烂烂的,走出去他自己都心虚。和那些洋人做生意时,他自己的腰板也直不起来。
他是个自卑的人。
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他才能自信起来,他的奋斗也算有了意义。
他已经想好了,要把赚的两分利润捐给国内抗日用。现在正是紧要关头,他可不想国军因为缺钱而守不住胜利的果实。
同一时刻,如梁华明这般做下相似决定的还有无数人。他们分散在世界诸国,有的是腰缠万贯的富豪,有的是打几份工的留学生,有的是连饭都吃不起的贫苦百姓……
他们中有的甚至已经入了别国国籍,算不得是华夏人。
可是当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爱国’便自发地从他们骨头缝里蹦了出来,在他们洋装覆盖下的血液里沸腾。
五千年的文化熏陶,五千年的文明认同,五千年的潜移默化,酝酿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明型国家,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优越性和向心力。
正应了那句歌词:“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一个很有趣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抗战时期有不少人去日本留学,而日本对此还颇为礼遇。抗战时期,日本政府给许多中国留日学生发放津贴,每人30-80日元。(这笔津贴的经费,出自中国赔偿给日本的庚子赔款)
不过九一八事变后,很多在日本留学的军校生纷纷脱去军装,上交军刀,意为下次见面便是兵戈相见你死我活的敌人。
给大家推荐《早年留日者谈日本》这本书,里面记述了很多留日留学生的见闻。晋江有一本书《百年家书》,较为详细的描述了中国的抗战全史。我只看了一遍,眼睛都哭肿了,不敢再看第二遍。
第49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9)
开封大捷的消息是陈先生专门来到书店告诉乐景的。
老先生虽然已经双鬓微霜,可还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提起这场胜利眼神烫的惊人。
乐景怔了怔,他没想到历史真的被这样改变了。
“这都要谢谢你给国家提供的资料啊。”陈老感慨道:“尼龙给国家创造了大批外汇,让我们有钱可以去其他国家购买武器和生产设备,也让我们的军队不至于饿着肚子打仗,青霉素在战场上不知拯救了多少士兵的性命,日币的伪造方法剧烈冲击了日本国内的经济体系,对讲机让军队之间可以快速传递情报。还有电视。”陈老满面红光,喜不自胜道:“我们凭借部分电视的技术资料和美国的一家军火公司达成了合作,他们不仅会秘密帮我军生产芝加哥打字机等军火,还会派人到国内指导我们的军工厂建设……”
乐景看着滔滔不绝的陈老,忍不住抿嘴浅笑。
真好啊。
未来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他不知道华夏会如何赢得这场战争。
他不知道未来重庆是不是还会成为战场的大后方。
他也不知道战争的后期国民政府不会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绝望口号。
他只知道,起码这一次的华夏的抗战不会那么绝望。
而开封大捷,是命运的拐点,也是无数人的希望所在。
乐景只是大时代背景之下的小人物,他已经做了他能做的所有一切,现在就是等待了。等待华夏会给命运交出怎么样的答卷。
※
维克多灵活地在街道里穿行,因为他全黑的毛发不知惹了多少人白眼。
最后,他在沿街叫卖的报童脚下停下了脚步。
“喵。”他轻轻叫了一声。报童低头看到他,也见怪不怪了,笑道:“又来买报纸?”
维克多乖巧地点了点头。报童取下挂在他脖子上的钱袋,从中数出五个铜板放进口袋里,然后把报纸递给黑猫。
黑猫仰头轻巧地咬住报纸,飞快地离去了。报纸看着黑猫远去的背影,小声嘀咕道:“这猫都成精了。”
……而且这猫怎么跟个狗似的?
维克多走进书店,轻盈地跳到了柜台上,把报纸放到乐景的手上,神气地说道:“今天的报纸。”
乐景看着高高扬起的猫头,失笑摸了摸他的下巴,夸道:“真是帮了大忙了,谢谢你,维克多。”
维克多享受地眯起眼睛,偏偏还要别开眼不看乐景,嘴上高傲地说道:“我只是出去玩时顺手罢了。”
乐景又加大了夸奖的力度,终于把黑猫夸高兴了。他懒洋洋地趴在柜台上,问展开报纸开始看的乐景:“今天的报纸讲了什么?”
青年顿了十几秒,琥珀色的双眸一瞬间流光溢彩,好像夜空中炸开的烟花,嘴角笑容也越来越大:“徐州光复了!山东收复大片土地,解放山东全境有望!”
维克多对于人类的战争并不感兴趣,他无聊的晃动着尾巴,问:“今天就没有关于你店里书的报道吗?你和那个商人卖的书不是引起很大反响吗?”
也怪不得维克多会有此问。乐景书店里的书毫不夸张的说在世界诸国引起了轰动。
这个时空虽然大背景和地球历史上的民国相似,但是细节处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出现了很多地球历史上没有的名人,相对了也消失了很多在地球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大人物。
就比如歌德和列夫托尔斯泰,这两位在世界文坛上声名赫赫的人物,在这里根本就不存在。
但是伟人作品中体现出的深邃思想并没有随着时空的转换而消退。所以哪怕在现在,他们的作品也没有被埋没,反而大受追捧。这些日子,很多报纸,包括乐景手里的这份《马来西亚华人报》就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赏读和评析。
今天报纸上的四版就转载了国内的两篇书籍赏析,作者竟然都是同一个人——北大才女何晓雯,是个熟人,乐景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她的文章。她前段时间对于《悟空传》的评读让乐景拍手叫好。可是说此女是国内青年中间的领袖人物。
这两篇评析的对象分别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
这两位作者因为时空的差异性,并没有在这个时空出现过,推理小说届和女权思想届因此少了两颗明珠,这未免太令人痛惜。
不过还好,虽然已经晚了很多年,这些书也不会因此被埋没。
乐景是福尔摩斯的忠实粉丝。自从小学接触福尔摩斯系列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把福尔摩斯全集看一遍,每个故事都滚瓜烂熟,因此他首先看的是何晓雯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评析。
“《读福尔摩斯:罪恶与智慧的交锋艺术》
初读这个故事时,是在晚上。外面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车鸣。我坐在书桌前,沉下心进入了这个秩序和混乱进行较量,罪恶和智慧融合在一起诞生出美妙艺术的世界。”
“这是一本典型的英式古典推理小说,作为主角的福尔摩斯毫无疑问是个怪人,他脾气很坏,性格孤僻冷漠,骄傲自负,总是试图装神弄鬼。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推理这个领域里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师,在我看来他甚至把推理上升到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