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穿成极品他妈_分卷阅读_337
如果等秋天交货,五十万个卤鸡蛋就是六万五千块钱的利润。
一万斤鸡蛋干就是三万块钱的利润。加起来就是九万五千块钱。
一个个全都激动地睡不着觉。
等拿到那台价值七千六百块钱的真空包装机,大家也不觉得烧钱了,反而觉得这玩意就跟沈万三的聚宝盆是一样的宝物。
这次他们不仅仅只定了真空包装机,还定了许多配件和塑料薄膜。
回去的时候,大家是包着火车皮。
因为塑料薄膜比较占地方,占了整整半个车皮才装得下。
到了县城,钱淑兰又请王守义帮忙找车给送到生产队。
回到王家村,大家自然也听说了定单的事儿。
一个个振奋得不行。
之前孵小鸡的时候,大家的兴致已经不是很高了。
这些小鸡都是别的生产队的,可都是抢他们钱的人。
要不是因为跟人家已经签了合同,大家伙早就罢工了。
虽然孵小鸡也算是尽职尽责,可到底没有像以前那样兴奋。
现在听说卤鸡蛋和鸡蛋干都卖出了高价,大家伙的劲头又被调动回来了。
等过几天,电全都通上了,钱淑兰也在大家的期盼下使用了这台真空包装机。
虽然这回去了好几个小伙子,可他们学得非常费劲儿。
一来是因为翻译说的是粤语他们听不懂,二来是因为教他们操作的人是外国人,说的是英语,他们更加听不懂了。
于是到最后只有钱淑兰一人学会了。王守泉这个勉强能听得懂粤语的人倒是听了个模模糊糊,要说上手的话,肯定不如钱淑兰熟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赠送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99章
钱淑兰学会使用机器之后,原本想让对方把机器拆开,教她认识里面的各种构造,可惜对方死活不肯。
说如果坏了,只需要请他们过来修即可。
她也就顺道打听了下价格,好嘛,修一次居然要上千块钱。真是要多烧钱就有多烧钱。她有点替正国发愁,拆一次注定是学不会的,要是多拆几次,他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钱淑兰拿出塑料薄膜的一端装到卡槽里,再把顶头套着的袋子里放上一颗煮熟的鸡蛋,然后把盖子盖上。
这个跟后世那种透明的有点不同,这个是全封闭的。
钱淑兰弯腰对着侧面的按钮操作了几下,等了几秒之后,听到滴的一声响,把盖子打开,只见一个四方形的塑料薄膜袋里装了一颗鸡蛋,里面因为抽完了空气,所以鸡蛋周围全是褶子,摸上去还硬邦邦的。
“这塑料的质量真好啊。比在供销社看到的塑料薄膜好多了,一点异样也没有。”
其他人原先的注意力也是在这些堆放整齐的塑料薄膜上,可等成品出来了。
一个个全勾着头看这枚鸡蛋,“这个真的能存放很久?”
这年代人们存储食物一般靠腌渍,油炸和冬冻这三样。
还真没有见过这种的,多多少少都有点怀疑。
钱淑兰直接从自己挎包里掏出几个完好的成品,里面有的放鸡蛋干,有的放卤鸡蛋。
她把这几袋东西扬了扬,“这些东西是之前我们在广州的时候做好的。已经过了十天了,咱们来尝尝吧。”
虽然生鸡蛋的保持期有七天,可煮熟之后就不行,像现在这天气,撑死只能三天。
更何况广州比刘关县热多了。
钱淑兰把袋口剪开,然后把鸡蛋干和卤鸡蛋分别切成好几份,势必让在场的人都能有机会品尝。
王守泉离得比较近,是第一个尝试的,吃了一口之后,啧啧出声,“这味道不错呀。一点也没坏。这玩意真的能保鲜。”
其他人在尝过之后,也接二连三地说没问题。
“那我们的鸡蛋能卖出去了,真是太好了。”
虽然证明这法子有用,可却不需要马上生产。一来是因为猪仔和香料还没长成。
二是因为这卤蛋的保持期也才九个月,现在生产,等到了秋天交货,保持期已经过了一半了。
所以只能等九月份的时候现生产,这样才能保证新鲜。
所以大家伙高兴之后,很快又投入了新的劳作之中。
时间很快进入五月,王家村又迎来了新一批的知青。
老一批的知青们原本还想着能回城,这下子是真的懵了。
诚然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来之前好多了,可这依旧不能让他们满意。
谁想累死累活跟臭烘烘的蚯蚓打交道啊,这些自视甚高的知识分子有些受不住打击了。
过来领母鸡的时候,一个个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钱淑兰这次没有跟王守泉他们去领新知青。
她现在的任务挺重,要教新人学会使用真空包装机。
这次的人选是由队里投票选的,是两个年轻又识字的小伙子,一个叫王正喜,一个叫王正平。
两人跟钱淑兰也有拐七扭八的关系,并且还没出五服,都要叫钱淑兰一声三奶奶。
这两人一个是小学毕业,一个是初中刚毕业。
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五,一个十七。
教两人学习的时候,钱淑兰很明显发觉这两人即使识字,也没有比别人多聪明。
教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会出错。
“三弟妹,省城卡车来了,就等你呢。”柳月琴老远就冲着这边喊。
钱淑兰只好摘掉口罩,往外走。
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柳月琴的身影。
她勾头在厂房里扫了一眼,见那两个男孩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她冲着钱淑兰挤挤眼,“教得挺费劲的吧?”
瞧她这幸灾乐祸的样儿,钱淑兰有些无语。
人是生产队选上了,钱淑兰有什么办法。资质不好,她只能多教几遍呗,要是她开口把人退回去,把人家都给得罪了。
再说了,她也换不来聪明的呀。
那些知青们脑子倒是挺活,可社员们不认可他们,她也没辙。
钱淑兰嗔了她一眼,“你就幸灾乐祸吧。”说完她转身朝屋里两人喊了一声,“你们先试试,我先去养鸡场那边帮忙。”
两个孩子齐齐响亮地回了一声,“好!”
这声音清脆的,她怎么听着这两小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呢?
柳月琴噗嗤一声乐了,“你听听,这两孩子被你教得都有点烦了,估计巴不得你赶紧走呢。”
钱淑兰无奈摇头,看来还真不是她的错觉。
柳月琴见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有点同情她,“你说你这是何苦呢?你家老三那儿子也十五了,人又聪明,为啥不让他过来学啊?”
柳月琴说的是柱子,钱淑兰搂着她的肩膀,跟她解释,“他今年要考高中呢。说不准就考上了,我哪能耽误他。”
去年这些知青们下乡之后,学校就复课了,钱淑兰就让柱子也回学校上学。
李春花原本有点不乐意的,柱子已经十四了,他又随了他亲爹的体格,十四岁的人长得人高马大,说十八都有可能信。
在生产队干活也能给八个工分,他们生产队的工分又这么值钱。多挣点娶媳妇,多好。
可婆婆偏让他回去读书,她原本想劝婆婆,可一对上婆婆那双眼,她直接吓得半死,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柱子上学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原本他就是初二上了一学期就回来了,现在从初二重新学起,倒也跟得上,而且成绩还相当不错。别说考高中有希望,就是中专都未必没有可能。
柳月琴见她这么一说,就知道柱子学习不赖了,她男人就是教书的,当然知道读书的好处。
立刻朝她竖了个大拇指,“你这奶奶当得跟亲的似的。”
钱淑兰微微皱眉,“以后可别提这茬啊。什么亲不亲的,生恩哪有养恩大。”
柳月琴自觉失言,忙不迭地附和,“对,对,你说得的。”
钱淑兰也没揪着这事儿不放。本来柱子来他们老王家就已经三岁了,这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柱子估计也听说了。
可他却泰然自若,对李春花也很恭敬,也没有回家追问说自己亲爹是谁。
想到柱子的亲娘,钱淑兰好久没听到对方的消息了,好像是改嫁到了外地了。应该也有孩子了,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没回来看过柱子。
想到这里,她也就把这心思丢了。
“你这是朝哪去呀?”柳月琴刚才只顾着跟她说话了,却发现她把自己旁边带,有点懵了。
这厂房是新建的,有操作间,也有仓库间和办公间。
办公间现在是钱淑兰一个人的办公室,里面只摆放了一个书架和一套书桌。
但是书桌上摆放了一个藤筐。钱淑兰打开房门,就把这藤筐打开,从里面捡了些东西放自己的挎包里塞。
虽然现在没办法批量生产,可钱淑兰现有的材料还是足够她做上十几斤的。
她全部都用塑料薄膜封好,放到这藤筐里,留着备用。
柳月琴有些诧异,“你拿这些卤蛋和鸡蛋干干什么?”
钱淑兰神秘一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到了养鸡场,钱淑兰按照签的合约,给他们称了足够的鸡蛋。
对方付完钱之后,却没马上走,反而像钱淑兰打听,“听说你们生产队准备生产卤蛋和鸡蛋干?”
这事儿根本就不是秘密,钱淑兰点头,“是啊。”
一万斤鸡蛋干就是三万块钱的利润。加起来就是九万五千块钱。
一个个全都激动地睡不着觉。
等拿到那台价值七千六百块钱的真空包装机,大家也不觉得烧钱了,反而觉得这玩意就跟沈万三的聚宝盆是一样的宝物。
这次他们不仅仅只定了真空包装机,还定了许多配件和塑料薄膜。
回去的时候,大家是包着火车皮。
因为塑料薄膜比较占地方,占了整整半个车皮才装得下。
到了县城,钱淑兰又请王守义帮忙找车给送到生产队。
回到王家村,大家自然也听说了定单的事儿。
一个个振奋得不行。
之前孵小鸡的时候,大家的兴致已经不是很高了。
这些小鸡都是别的生产队的,可都是抢他们钱的人。
要不是因为跟人家已经签了合同,大家伙早就罢工了。
虽然孵小鸡也算是尽职尽责,可到底没有像以前那样兴奋。
现在听说卤鸡蛋和鸡蛋干都卖出了高价,大家伙的劲头又被调动回来了。
等过几天,电全都通上了,钱淑兰也在大家的期盼下使用了这台真空包装机。
虽然这回去了好几个小伙子,可他们学得非常费劲儿。
一来是因为翻译说的是粤语他们听不懂,二来是因为教他们操作的人是外国人,说的是英语,他们更加听不懂了。
于是到最后只有钱淑兰一人学会了。王守泉这个勉强能听得懂粤语的人倒是听了个模模糊糊,要说上手的话,肯定不如钱淑兰熟练。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赠送的营养液,么么哒
第299章
钱淑兰学会使用机器之后,原本想让对方把机器拆开,教她认识里面的各种构造,可惜对方死活不肯。
说如果坏了,只需要请他们过来修即可。
她也就顺道打听了下价格,好嘛,修一次居然要上千块钱。真是要多烧钱就有多烧钱。她有点替正国发愁,拆一次注定是学不会的,要是多拆几次,他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钱淑兰拿出塑料薄膜的一端装到卡槽里,再把顶头套着的袋子里放上一颗煮熟的鸡蛋,然后把盖子盖上。
这个跟后世那种透明的有点不同,这个是全封闭的。
钱淑兰弯腰对着侧面的按钮操作了几下,等了几秒之后,听到滴的一声响,把盖子打开,只见一个四方形的塑料薄膜袋里装了一颗鸡蛋,里面因为抽完了空气,所以鸡蛋周围全是褶子,摸上去还硬邦邦的。
“这塑料的质量真好啊。比在供销社看到的塑料薄膜好多了,一点异样也没有。”
其他人原先的注意力也是在这些堆放整齐的塑料薄膜上,可等成品出来了。
一个个全勾着头看这枚鸡蛋,“这个真的能存放很久?”
这年代人们存储食物一般靠腌渍,油炸和冬冻这三样。
还真没有见过这种的,多多少少都有点怀疑。
钱淑兰直接从自己挎包里掏出几个完好的成品,里面有的放鸡蛋干,有的放卤鸡蛋。
她把这几袋东西扬了扬,“这些东西是之前我们在广州的时候做好的。已经过了十天了,咱们来尝尝吧。”
虽然生鸡蛋的保持期有七天,可煮熟之后就不行,像现在这天气,撑死只能三天。
更何况广州比刘关县热多了。
钱淑兰把袋口剪开,然后把鸡蛋干和卤鸡蛋分别切成好几份,势必让在场的人都能有机会品尝。
王守泉离得比较近,是第一个尝试的,吃了一口之后,啧啧出声,“这味道不错呀。一点也没坏。这玩意真的能保鲜。”
其他人在尝过之后,也接二连三地说没问题。
“那我们的鸡蛋能卖出去了,真是太好了。”
虽然证明这法子有用,可却不需要马上生产。一来是因为猪仔和香料还没长成。
二是因为这卤蛋的保持期也才九个月,现在生产,等到了秋天交货,保持期已经过了一半了。
所以只能等九月份的时候现生产,这样才能保证新鲜。
所以大家伙高兴之后,很快又投入了新的劳作之中。
时间很快进入五月,王家村又迎来了新一批的知青。
老一批的知青们原本还想着能回城,这下子是真的懵了。
诚然他们现在的生活已经比来之前好多了,可这依旧不能让他们满意。
谁想累死累活跟臭烘烘的蚯蚓打交道啊,这些自视甚高的知识分子有些受不住打击了。
过来领母鸡的时候,一个个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钱淑兰这次没有跟王守泉他们去领新知青。
她现在的任务挺重,要教新人学会使用真空包装机。
这次的人选是由队里投票选的,是两个年轻又识字的小伙子,一个叫王正喜,一个叫王正平。
两人跟钱淑兰也有拐七扭八的关系,并且还没出五服,都要叫钱淑兰一声三奶奶。
这两人一个是小学毕业,一个是初中刚毕业。
年纪都不大,一个十五,一个十七。
教两人学习的时候,钱淑兰很明显发觉这两人即使识字,也没有比别人多聪明。
教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会出错。
“三弟妹,省城卡车来了,就等你呢。”柳月琴老远就冲着这边喊。
钱淑兰只好摘掉口罩,往外走。
刚走到大门口,就看到柳月琴的身影。
她勾头在厂房里扫了一眼,见那两个男孩子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她冲着钱淑兰挤挤眼,“教得挺费劲的吧?”
瞧她这幸灾乐祸的样儿,钱淑兰有些无语。
人是生产队选上了,钱淑兰有什么办法。资质不好,她只能多教几遍呗,要是她开口把人退回去,把人家都给得罪了。
再说了,她也换不来聪明的呀。
那些知青们脑子倒是挺活,可社员们不认可他们,她也没辙。
钱淑兰嗔了她一眼,“你就幸灾乐祸吧。”说完她转身朝屋里两人喊了一声,“你们先试试,我先去养鸡场那边帮忙。”
两个孩子齐齐响亮地回了一声,“好!”
这声音清脆的,她怎么听着这两小子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呢?
柳月琴噗嗤一声乐了,“你听听,这两孩子被你教得都有点烦了,估计巴不得你赶紧走呢。”
钱淑兰无奈摇头,看来还真不是她的错觉。
柳月琴见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有点同情她,“你说你这是何苦呢?你家老三那儿子也十五了,人又聪明,为啥不让他过来学啊?”
柳月琴说的是柱子,钱淑兰搂着她的肩膀,跟她解释,“他今年要考高中呢。说不准就考上了,我哪能耽误他。”
去年这些知青们下乡之后,学校就复课了,钱淑兰就让柱子也回学校上学。
李春花原本有点不乐意的,柱子已经十四了,他又随了他亲爹的体格,十四岁的人长得人高马大,说十八都有可能信。
在生产队干活也能给八个工分,他们生产队的工分又这么值钱。多挣点娶媳妇,多好。
可婆婆偏让他回去读书,她原本想劝婆婆,可一对上婆婆那双眼,她直接吓得半死,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柱子上学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原本他就是初二上了一学期就回来了,现在从初二重新学起,倒也跟得上,而且成绩还相当不错。别说考高中有希望,就是中专都未必没有可能。
柳月琴见她这么一说,就知道柱子学习不赖了,她男人就是教书的,当然知道读书的好处。
立刻朝她竖了个大拇指,“你这奶奶当得跟亲的似的。”
钱淑兰微微皱眉,“以后可别提这茬啊。什么亲不亲的,生恩哪有养恩大。”
柳月琴自觉失言,忙不迭地附和,“对,对,你说得的。”
钱淑兰也没揪着这事儿不放。本来柱子来他们老王家就已经三岁了,这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柱子估计也听说了。
可他却泰然自若,对李春花也很恭敬,也没有回家追问说自己亲爹是谁。
想到柱子的亲娘,钱淑兰好久没听到对方的消息了,好像是改嫁到了外地了。应该也有孩子了,要不然也不会一直没回来看过柱子。
想到这里,她也就把这心思丢了。
“你这是朝哪去呀?”柳月琴刚才只顾着跟她说话了,却发现她把自己旁边带,有点懵了。
这厂房是新建的,有操作间,也有仓库间和办公间。
办公间现在是钱淑兰一个人的办公室,里面只摆放了一个书架和一套书桌。
但是书桌上摆放了一个藤筐。钱淑兰打开房门,就把这藤筐打开,从里面捡了些东西放自己的挎包里塞。
虽然现在没办法批量生产,可钱淑兰现有的材料还是足够她做上十几斤的。
她全部都用塑料薄膜封好,放到这藤筐里,留着备用。
柳月琴有些诧异,“你拿这些卤蛋和鸡蛋干干什么?”
钱淑兰神秘一笑,“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到了养鸡场,钱淑兰按照签的合约,给他们称了足够的鸡蛋。
对方付完钱之后,却没马上走,反而像钱淑兰打听,“听说你们生产队准备生产卤蛋和鸡蛋干?”
这事儿根本就不是秘密,钱淑兰点头,“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