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_分卷阅读_115
两次和导演签合同的事周石,一般公司的合同都是他过手。
合同上会有写身份证,这样一眼可以看破年纪,陆静然还想保持一下神秘感。
隔天的两个导演,他们就随便的见一下,算是彼此认识一下。
这次合作不成说不定有下次。
陆静然这么先兵后礼,合同一样签约了,但是对方至少有了压力,不会拿着投资的钱乱来。
而且就算是后续有什么纠纷,她们不是投资大头,有这么麻烦‘戏多’,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
陈忆琳觉得带着人果然靠谱,陆律师了不起。
这样的话投资的风险性被降低很多。
本来没有头绪的事,瞬间清晰了。
两个人办完了事情,也不着急走,顺路去考察了开业两周的店,还有正在筹备中的新店地址。
上海的地很值钱,后面很多人拆迁补了几千万的钱,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值得投资置业的城市之一。
第68章
陆静然从上海回到省城,就只有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 就过年了。
她和李家的兄弟决定去南市过年。
机票已经订好了, 先飞到广州, 再转火车去南市。
过年探亲, 自然是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周石开车把他们送到了机场。
接近春节,机场人也很多,已经开始春运了。
李小勇平时只是看过在天上飞的飞机, 看着停机坪里的一脸新鲜。
整个人陷入了莫名的兴奋,坐在飞机上的劲头儿都没过,趴在窗户看外面风景。
到了广州机场,陆静然有安排的人来接,直接去了火车站。
机场人多,但是和火车站的比起来, 就真的大巫见小巫了。
这今年南下打工的人多,这几天刚好是返乡的热潮。
陆静然买的是卧铺的票, 不过其他车厢人再怎么拥堵, 也影响不到卧铺。
因为这是要核定人数,一床一位都规定好了的。
李福来和刘秀萍知道三个孩子要来,头一天就开始准备了。
这大半年了, 他们没有在身边,几个孩子估计没怎么吃饱吧。
经常想起来就担心。
夫妻俩在茶村里,租了一栋房子, 平层看着有些年代的了, 但是却把收拾的很干净, 有三个卧室。
陆静然从机场出来,就看到等着的两位。
南市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这里和东汉省的寒冬腊月不是一个定义。
只要穿上厚外套就可以,围巾手套这些防寒用品是用不上的,而且冬天也阳光和韵。
李福来笑着说:“走吧,我找好了车子,咱们直接回去。”
他包了一辆车,一天得100块。
放在以前,那是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现在赚钱了腰杆子也硬了。
他们两口子,五点不到起来就开始把昨天弄好的饭菜,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
这就等着孩子回去。
想着早点把人带到家,这都大半年没见到了,心里一直牵挂着。
李福来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一年不见就又长高了,过得不错,他们是白担心,还胖了。
李福来问:“小子,你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成绩单下来了吗?给我看看。”
李小勇瘪了下嘴巴:“你们这就关心我的成绩,不关心我过得怎么样,关心我的成长!”
刘秀萍笑了起来:“这小子还挺会说的。”
李小勇情绪没有维持多久,就乐滋滋的从他随身的背包,拿出了这个期末的成绩。
全班一共60个人,他考了44名。
李小勇自卖自夸的说:“省城的人读书比镇上小学厉害多了,我很认真的学了,明年还会考更好。”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拿着这一张成绩单回去多半会担心,会不会被父母责骂。
但是李小勇显然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他小学考试就一直是全班十名以内,倒数,这次居然跳出了这个框。
起点低,进步的空间就大了。
其实李小勇这也是被逼无奈,陆静然说了,要是再垫底后十名,就同意他大哥给他报名补习班。
每周五天上课已经很辛苦了,周末还得看书,那还不如杀了他。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每天收心,认真的开始做作业,有不懂的就会问周美美。
周美美这次期末考了全年级第四,生气了好几天。
她觉得发挥不稳定,决定要更认真的读书。
李家的夫妻俩也很满意这个成绩。
他们倒是不纠结,看得开,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勉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陆静然这是三次来了,茶园的空气清新,她感叹这是个好地方。
如果这里以后生态也保持的好,她倒是可以来这边修一栋小房子养老。
虽然说还在奋斗就考虑以后养老的事情有些早了。
一家人团聚,上午他们家一起吃饭,下午就把陆静然姨姥姥家也叫来了。
大家倒是其乐融融,一起做事这么久,也没什么争端。
两家厚道人,不会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又有陆静然不定期派来的收购经理来震场。
王家的人丁兴旺,两个兄弟一起做事,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娶妻生子有家庭。
一大家子加起来有快二十口人了,陆静然倒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人人都带了礼物,挑着对方会喜欢的。
大家也都很开心,能收到礼物。
吃完了晚饭,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王家这代的当家人王泽华走了过来,对正缠着陆静然的小女儿说,“你自己去玩,我有话和你姐姐说。”
小姑娘点了下头,然后跑开了。
陆静然问,“表舅,你有什么要和我?”
王泽华说:“这件事我犹豫很久了,和你的叔叔阿姨和商量过,但是他们说还得征求你意见。”
李福来和刘秀萍说,一家人就陆静然最有主意,而且她是学历最高的大学生。
王泽华后来才知道,李志杰虽然是经理,但是陆静然才是老总。
而这会儿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就很少。
一般人听到是大学生还是会另眼相待。
这代表接受了最先进教育的一群年轻人。
陆静然笑了下:“您说吧,我的叔在电话里,大概说过一点,不过还不太切确。”
王泽华说:“我们沏一壶茶,坐下来慢慢聊?”
“好。”
王泽华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徐徐道来。
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茶厂,又有了注册的商标,而且还有制茶手艺老道的师傅,硬件条件都充分的情况下,要往前拼搏一下了。
不说是陆静然找的那些销路,就算是他们卖到周边的确,也要比其他家贵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益了。
一点也不用担心压货,这么说吧,只要是有货就能卖出去。
今年秋茶产量不错,不过还是供不应求,他们在本地又承包了200亩的茶田。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王志华算是同龄人中有头脑的,既然本地茶农不肯承包,他这才把视线和目标放到其他地方。
他决定等到开了年,就全省范围内的寻找适合种茶的地方,然后条件合适把承包下来,扩大生茶的产量。
可以生茶运回来统一才炒制加工,或者派产厂的师傅过去,然后只要保证品质,贴上一样的商标就能畅销。
不过去外地承包,这算一项重大的决定,家里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王泽华得到了家里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支持,决定开年,就开始干这个活儿,已经问过了路。
这边的茶厂是两家一起经营的,商标还挂在陆静然的公司下来,所以他还得征求对方的同意。
这次就不分红,直接把赚到的钱再投入到生产中。
陆静然先后思考了两分钟,开口说:“行吧,我也觉得可以,我们这边是支持的,我会去和我的叔商量,那以后就要麻烦你到处跑,那就辛苦了。”
王泽华准备了一肚子说服对方的话,没想到这么轻轻松的获得了赞成,都没有用上。
事情太顺利,他反而是有些懵了。
王泽华笑了下:“你怎么这么快就赞成我的主意,不多想一想?”
“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自然会支持,这和想多少时间关系不大。”
合同上会有写身份证,这样一眼可以看破年纪,陆静然还想保持一下神秘感。
隔天的两个导演,他们就随便的见一下,算是彼此认识一下。
这次合作不成说不定有下次。
陆静然这么先兵后礼,合同一样签约了,但是对方至少有了压力,不会拿着投资的钱乱来。
而且就算是后续有什么纠纷,她们不是投资大头,有这么麻烦‘戏多’,也不会把主意打到了他们身上。
陈忆琳觉得带着人果然靠谱,陆律师了不起。
这样的话投资的风险性被降低很多。
本来没有头绪的事,瞬间清晰了。
两个人办完了事情,也不着急走,顺路去考察了开业两周的店,还有正在筹备中的新店地址。
上海的地很值钱,后面很多人拆迁补了几千万的钱,所以这个地方是最值得投资置业的城市之一。
第68章
陆静然从上海回到省城,就只有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 就过年了。
她和李家的兄弟决定去南市过年。
机票已经订好了, 先飞到广州, 再转火车去南市。
过年探亲, 自然是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周石开车把他们送到了机场。
接近春节,机场人也很多,已经开始春运了。
李小勇平时只是看过在天上飞的飞机, 看着停机坪里的一脸新鲜。
整个人陷入了莫名的兴奋,坐在飞机上的劲头儿都没过,趴在窗户看外面风景。
到了广州机场,陆静然有安排的人来接,直接去了火车站。
机场人多,但是和火车站的比起来, 就真的大巫见小巫了。
这今年南下打工的人多,这几天刚好是返乡的热潮。
陆静然买的是卧铺的票, 不过其他车厢人再怎么拥堵, 也影响不到卧铺。
因为这是要核定人数,一床一位都规定好了的。
李福来和刘秀萍知道三个孩子要来,头一天就开始准备了。
这大半年了, 他们没有在身边,几个孩子估计没怎么吃饱吧。
经常想起来就担心。
夫妻俩在茶村里,租了一栋房子, 平层看着有些年代的了, 但是却把收拾的很干净, 有三个卧室。
陆静然从机场出来,就看到等着的两位。
南市到了冬天,也不会太冷,这里和东汉省的寒冬腊月不是一个定义。
只要穿上厚外套就可以,围巾手套这些防寒用品是用不上的,而且冬天也阳光和韵。
李福来笑着说:“走吧,我找好了车子,咱们直接回去。”
他包了一辆车,一天得100块。
放在以前,那是肯定是舍不得的,但现在赚钱了腰杆子也硬了。
他们两口子,五点不到起来就开始把昨天弄好的饭菜,进行最后一道程序的加工。
这就等着孩子回去。
想着早点把人带到家,这都大半年没见到了,心里一直牵挂着。
李福来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这一年不见就又长高了,过得不错,他们是白担心,还胖了。
李福来问:“小子,你期末考试成绩怎么样?成绩单下来了吗?给我看看。”
李小勇瘪了下嘴巴:“你们这就关心我的成绩,不关心我过得怎么样,关心我的成长!”
刘秀萍笑了起来:“这小子还挺会说的。”
李小勇情绪没有维持多久,就乐滋滋的从他随身的背包,拿出了这个期末的成绩。
全班一共60个人,他考了44名。
李小勇自卖自夸的说:“省城的人读书比镇上小学厉害多了,我很认真的学了,明年还会考更好。”
如果是其他的孩子,拿着这一张成绩单回去多半会担心,会不会被父母责骂。
但是李小勇显然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他小学考试就一直是全班十名以内,倒数,这次居然跳出了这个框。
起点低,进步的空间就大了。
其实李小勇这也是被逼无奈,陆静然说了,要是再垫底后十名,就同意他大哥给他报名补习班。
每周五天上课已经很辛苦了,周末还得看书,那还不如杀了他。
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他每天收心,认真的开始做作业,有不懂的就会问周美美。
周美美这次期末考了全年级第四,生气了好几天。
她觉得发挥不稳定,决定要更认真的读书。
李家的夫妻俩也很满意这个成绩。
他们倒是不纠结,看得开,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勉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陆静然这是三次来了,茶园的空气清新,她感叹这是个好地方。
如果这里以后生态也保持的好,她倒是可以来这边修一栋小房子养老。
虽然说还在奋斗就考虑以后养老的事情有些早了。
一家人团聚,上午他们家一起吃饭,下午就把陆静然姨姥姥家也叫来了。
大家倒是其乐融融,一起做事这么久,也没什么争端。
两家厚道人,不会斤斤计较,差不多就行了,而且又有陆静然不定期派来的收购经理来震场。
王家的人丁兴旺,两个兄弟一起做事,也住在一起,但是各自娶妻生子有家庭。
一大家子加起来有快二十口人了,陆静然倒是一个都没有落下,人人都带了礼物,挑着对方会喜欢的。
大家也都很开心,能收到礼物。
吃完了晚饭,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
王家这代的当家人王泽华走了过来,对正缠着陆静然的小女儿说,“你自己去玩,我有话和你姐姐说。”
小姑娘点了下头,然后跑开了。
陆静然问,“表舅,你有什么要和我?”
王泽华说:“这件事我犹豫很久了,和你的叔叔阿姨和商量过,但是他们说还得征求你意见。”
李福来和刘秀萍说,一家人就陆静然最有主意,而且她是学历最高的大学生。
王泽华后来才知道,李志杰虽然是经理,但是陆静然才是老总。
而这会儿大学还没有扩招,大学生就很少。
一般人听到是大学生还是会另眼相待。
这代表接受了最先进教育的一群年轻人。
陆静然笑了下:“您说吧,我的叔在电话里,大概说过一点,不过还不太切确。”
王泽华说:“我们沏一壶茶,坐下来慢慢聊?”
“好。”
王泽华这才把事情的原委徐徐道来。
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茶厂,又有了注册的商标,而且还有制茶手艺老道的师傅,硬件条件都充分的情况下,要往前拼搏一下了。
不说是陆静然找的那些销路,就算是他们卖到周边的确,也要比其他家贵一些。
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益了。
一点也不用担心压货,这么说吧,只要是有货就能卖出去。
今年秋茶产量不错,不过还是供不应求,他们在本地又承包了200亩的茶田。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王志华算是同龄人中有头脑的,既然本地茶农不肯承包,他这才把视线和目标放到其他地方。
他决定等到开了年,就全省范围内的寻找适合种茶的地方,然后条件合适把承包下来,扩大生茶的产量。
可以生茶运回来统一才炒制加工,或者派产厂的师傅过去,然后只要保证品质,贴上一样的商标就能畅销。
不过去外地承包,这算一项重大的决定,家里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王泽华得到了家里辈分最高的老太太支持,决定开年,就开始干这个活儿,已经问过了路。
这边的茶厂是两家一起经营的,商标还挂在陆静然的公司下来,所以他还得征求对方的同意。
这次就不分红,直接把赚到的钱再投入到生产中。
陆静然先后思考了两分钟,开口说:“行吧,我也觉得可以,我们这边是支持的,我会去和我的叔商量,那以后就要麻烦你到处跑,那就辛苦了。”
王泽华准备了一肚子说服对方的话,没想到这么轻轻松的获得了赞成,都没有用上。
事情太顺利,他反而是有些懵了。
王泽华笑了下:“你怎么这么快就赞成我的主意,不多想一想?”
“我觉得这个计划可行,自然会支持,这和想多少时间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