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闲凉(妾本闲凉)_分卷阅读_163
  只是见他面色不大好,他就有些奇怪:“顾老兄怎么也过来了?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大事。”
  顾承谦与陆九龄乃是素来交好的,有脾气也不是对着这一位好友,所以说这话的时候还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
  但看向顾觉非的时候,那一双老迈的眼底,就没有半点温度了。
  顾觉非当然看见了,只是心底那一股荒谬的感觉又生出来了,一面觉得悲凉而且讽刺,一面又觉得好笑。
  从永宁长公主到他这亲生父亲,个个防他甚于防贼!
  不过是坐在这里与陆九龄聊了两句,还没说什么呢,他们便紧张成这样;不知他日真要谈点什么了,他们到底会是什么脸色?
  陆锦惜啊陆锦惜……
  是他的缘,也是他的劫,可惜偏偏是个“瞎了眼的”,而且一点也不蠢,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骗回家的。
  他想着,只淡淡回视了顾承谦一眼。
  面对着比自己官阶高不少的、甚至是他亲生父亲的顾承谦,他竟然就坐在那儿,半点没有起身的意思,更没有开口称呼过半个字。
  若不是知道,只怕还以为爷俩是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的政敌呢。
  永宁长公主看了,心里面也莫名有些难受,暗叹了一声,却也无能为力。
  顾承谦却是早在顾觉非扬言说要娶陆锦惜的那一夜,就已经彻底对这个长子失望了,他不招呼,他也懒得搭理,只当是个没三两句话交集的陌生人一样。
  当下,只伸手把陆九龄给扶了过来:“远远瞧见陆兄,忽然想起你我也许久没一起喝过了,不如过来,喝上两杯。”
  “哎,这正好!”陆九龄一听,便拍了一下手,一面回顾承谦,一面跟顾觉非说话,“我还真有点话憋不住想要跟你说道说道呢。让先啊,你可记着别再喝了,我跟你爹聊聊去。”
  顾觉非挂了满面的笑,起身来对他拱手:“还请老大人放心,觉非谨记,不敢再喝了。”
  从仪态,到神情,到语气,真真是芝兰玉树,挑不出半点的错儿来。
  陆九龄看了是打心底里赞叹,摆摆手走了,转头还跟顾承谦夸:“哎,顾老兄啊,能养出这么个好儿子,我是真羡慕你呀。”
  顾承谦回想那场面,却觉得心里针扎一样,连话都说不出来。
  两位老大人一道走了,没多一会儿就回了他们自己的席上。
  旁人见了,只觉得礼部这一位以前不很起眼的陆尚书,行情忽然就走俏了,顾大公子跟他说话也就罢了,没多久永宁长公主也来了,现在连顾太师都亲自来跟他一道走!
  奇了怪,这朝中是出什么大事了了吗?
  许多人看了不明白。
  但站在原地的永宁长公主和顾觉非,却比谁都明白。
  人一走,永宁长公主脸上那笑意便渐渐隐没了,只用那一双有些深沉的眼眸,注视着他,语气中是毫不掩饰的警告:“顾觉非,顾大公子,你一身都是罪孽,可让陆老大人安享晚年吧。若叫他知道你当年做过的事情,又让他叫他如何看待太师大人?”
  毕竟,顾觉非是当年含山关一役真正的幕后黑手,说是“始作俑者”也不为过。
  是他算计死了薛况,让他殒身沙场,尸骨无存;也是他让陆锦惜死了夫君、守了寡;更是他,让将军府那几个孩子年纪小小就没了父亲……
  陆九龄固然欣赏他,可若得知这一切,知道是他让自己的女儿受苦,还能容得下他?
  永宁长公主觉得,只怕不会。
  她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也不觉得顾觉非会猜不到这当中的因果联系。可她没有想到,听完了她这一番话,他竟然笑了。
  “如何看待?陆九龄好歹是个是非曲直分明之人,我看他高兴还来不及。长公主只怕是杞人忧天,担心得太多了一些。”
  “你!”
  她素知顾觉非能言善辩,只是寻常很少与人争论,可没料想过有一日自己竟会亲身体验到被他讥讽的感觉!
  这一时间,竟都忘了自己应该再说些什么。
  顾觉非却没管那么多了,向她一拱手,丢下一句“我想做的,你们拦不了”,便笑了一笑,转身便朝席外走去了。
  永宁长公主站那儿,被他气得胸膛起伏。
  这一瞬间,竟觉得顾觉非实在可恶至极!
  她哪里能想到顾觉非在想什么?
  寻常人若知道是他让自家女儿守寡,必定恨毒了他;可陆氏的悲剧,根本原因就没在顾觉非的身上。
  薛况之死,是他所为;可陆氏的遭遇,却源于皇上,源于薛况!
  只三两句言语间,顾觉非就能感觉出陆九龄对薛况十分不喜。
  纵使他名声赫赫,在外人眼中乃百战不殆的镇国大将军。可在陆九龄眼底,就是个“不知廉耻”的“武夫粗人”,是正妻还没进门就在外面养了胡姬做小妾,还把庶子带回来给自己女儿没脸的王八蛋,是那个冷落自己掌上明珠叫她受内宅之苦的薄情汉!
  那模样,就差没撵到薛况衣冠冢前面,指着他牌位骂了。
  怕是薛况死的时候,他出于家国大义惋惜了几句,可私底下未必没有拍手称快大叫一声“死得好”。
  如今女儿肯改嫁,他高兴得跟过年似的。
  永宁长公主竟说陆九龄得知真相后会厌恶他顾觉非?那可真是太不了解这一位老大人了。
  顾觉非踱步出去,不知觉间已经走到了宫门口,抬头一望,天幕透蓝,回想起方才他们那如防洪水猛兽一般的模样,到底没有忍住,摇头一叹。
  空气里浮着浓烈的酒香。
  他一下就闻见了,顺着这酒香转过头来,就瞧见了坐一旁喝酒的方少行。
  地上的小酒坛子,竟然已经不少了。
  方少行也正转头看着顾觉非,似乎有些好奇他一个里面宴上的人,怎么又跑回了宫门口,又到底站在这里叹什么。
  但他也没说话,就一腿伸直一腿盘着,坐在地上。
  顾觉非的目光,从那斜斜靠在门墙上似乎随时都要倒下的银枪上掠过,心思便动了动。
  但他也没问这东西到底带来干什么,见他喝酒,也只笑了一声,走上前来道:“能借两口吗?”
  眼角那一道疤痕,隐约还有昔年狰狞的味道。
  方少行就这么瞧着顾觉非,也不知到底是认出他来了,还是根本不知道他是谁,那眼角眉梢邪气浸染,竟也没废话半句,直接提了一旁还没开的一只酒坛,给他扔了过去。
  顾觉非接在了手里,道了声谢,拍开泥封便喝了一大口。
  方少行挑眉问:“怎样?”
  顾觉非只觉这酒甚烈,一下烧到了心底,燃得他心深处某个地方滚烫滚烫的,于是看了这酒半晌,难得豪气:“好酒!”
  “哈哈哈,还以为你们文弱书生,喝不得呢。”
  方少行大笑起来,然后便没管他了,只是一面喝酒,一面看着天上那西斜的日头,等着他在等的那个时辰。
  太极殿前面少了个人,也没人追究。
  永宁长公主更不会管顾觉非去了哪里,她只是一下又想起了陆锦惜来。那后宫里还有个吃人的卫仪呢,也不知是不是被顾觉非方才的态度给搅的,她心里竟不很放得下。
  略略一思考,便干脆向御花园走去了。
  在这宫中,她向来是畅通无阻,见她离席往后宫的方向去,更不会有人敢来拦她。
  宫人将她抬上了肩舆,大半刻就到了御花园。
  说来也巧,陆锦惜还在原来那犄角旮旯位置附近,懒怠得很,转来转去也没走动两步,就在御花园边角上。
  所以永宁长公主一来就瞧见她了。
  叫人压了肩舆,她下来就往陆锦惜那边走了过去,问她:“还好吧?”
  “侄媳见过婶母。”
  陆锦惜还以为她在前朝,不会往后面走了呢,乍一见她,有些小惊讶,忙行了个礼,才起身回答。
  “都还好,也没发生什么事。”
  “卫仪没刁难你吧?”
  永宁长公主问了个直接的,说着那眼光还朝前面卫仪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
  陆锦惜一听,就有些发怔。
  怎么觉得永宁长公主这问话,隐隐透出点什么奇怪的味道?
  从方才卫仪对着自己自言自语的那些话就能感觉得出来,她与卫仪之间没什么交集,也没什么仇怨,长公主怎么平白问这个?
  她心思暗转,却当自己什么都没听出来,规矩地回道:“贤妃娘娘人挺好的,也没为难侄媳。”
  这就好。
  当年顾觉非与卫仪之间那些事情,永宁长公主自然是知道一些的。如今顾觉非也不知哪根筋抽了,偏想娶陆锦惜,一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架势,她自然担心卫仪对陆锦惜怎么样。
  “没事就好,卫仪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反正你远着些。”
  “是。”
  其实陆锦惜没觉得卫仪有多不好相与,但若她真与顾觉非有点什么,甚至求而不得的话,那恐怕是真想把自己给剁了的。
  毕竟,旁人视若珍宝,可她只想睡,不想嫁。
  永宁长公主说这话,应该是基于对陆氏的了解吧?
  陆锦惜也不反驳,乖乖地应了。
  原本是没有什么话想要说的,可忽然之间想起了一件来,于是斟酌着开口道:“说起来,正有一事,想请教婶母……”
  “嗯?”永宁长公主甚少见她这般,有些奇怪,“你说。”
  “是这样的……”
  “婶母也知道,大将军生前曾将一胡姬所生的庶子带回家中,起名薛廷之。如今此子年已十七八,也熟读诗书。”
  “只是当年边关苦寒,他胎里不足,腿脚有疾……”
  陆锦惜料永宁长公主是知道薛廷之情况的,所以说得简单,随后才将话头一转。
  “按本朝科举之制,他身有残疾,且身上有胡人的血统,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可他生来如此,也无法习武,将来何以成家立业?侄媳怜他有一片向学之心,所以特来向您请教。不知——”
  “可有通融之法?”
  最后这一句,说得格外小心谨慎。
  她说完之后便埋下了头来,一副生怕触犯了什么,有些害怕的模样。
  永宁长公主可没想到她竟然是要请教这件事,眉头顿时就皱得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