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春深(庶能生巧)_分卷阅读_16
九娘默默写完考卷,交给先生。
一位圆圆脸的女先生简直要哭了,对着馆长说:“孟馆长,你不是要那个吧?”
孟馆长仔细阅读了考卷,点点头:“是,难得发现这么好的,今年上甲升级考试她说不定有希望。李先生,我就把她叫给你了。”
啊???九娘听着觉得有点不对头。
当她被李先生牵着手经过人头济济的丙班课舍时,九娘快哭了。
我以为这是入学试!我只是来开蒙的!为什么我会变成内乙班的学生!我就是想躲开四娘七娘啊!我想在外丙班好好地混个三年呢!
脸圆圆的魏先生看着和自己一样圆圆脸的九娘,好像听懂了她心底的话,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小手,对李先生说:“李娘子,你去和馆长说你们人满了不行吗?不如把她放在我们班,年底考试再升去乙班。”
李先生个头娇小,力气却颇大,她笑嘻嘻地拖着九娘走:“我们才十八个,加上她也才十九个呢。”
九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胖手指一根根从魏先生温暖的手里滑出来。
她眼巴巴地悄悄地问李先生:“先生,我只是来开蒙的!我该去那里才对。”她指指丙班。
李先生笑着说:“孟馆长说了要因材施教,像你这样特别优秀的小娘子,我们要破格录取到乙班来,因势利导才行。”
李先生把她扶好,替她整了整衣襟:“看你高兴得都傻了呢,现在可以和你三个姐姐在一个班,你爹娘肯定也会为你高兴的。我们乙班从来还没有过七岁的学生呢。”
九娘忽然觉得,如果再重生一次,她希望回到昨天。什么才女,什么美名,她已经有过一辈子,没什么好结果,最后种树给人乘凉罢了。这辈子,她只是想开开心心,吃得饱穿的暖,混个平安康健。将来没牙的时候有人喂自己一碗汤羹,夏日大树底下摇着蒲扇乘着风凉,看着小狗原地转着咬自己尾巴,听着孙子孙女笑哈哈。当然,如果能看到苏昉成亲生子更好。
可她,一点也不想再做什么才女,还是年纪最小的才女。
现在这莫名其妙的,原来欲哭无泪,挖坑自埋就是这个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因为是存稿。自己重读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舒服,就大修了一下。大家不妨刷一下更新。
要是有什么不好的阅读感觉,还请留言让我知道。写文时此身正在庐山中,很容易一叶障目,感受不到问题所在。叙述方式也好,描写角度也会,都会带来很大的主观偏差。
在意我的文字的读者,才会给出最恳切的意见。不过可能要预先说一下,我对于情节、人设可能不会做任何改变。包括很多人提到的称谓阅读障碍:娘子、郎君之类的。只能恳请大家给多点耐心。这个是宋朝背景的基础之一,我实在强迫症丢弃不了。
小姐:在宋、元,是妓-女的代称。和我们90年代有点接近。
姑娘:在宋朝,是姑母的意思。
老爷、爷:这两个词都要明代才出现。
我也很想捏死自己,请原谅一个强迫症作者。谢谢。
——本章的一些参照背景————
四大书院,始于唐,盛于宋。
我大宋朝不仅是最民主最尊重人权最鼓励商业发展的朝代,也是言论自由最高,私立教育最发达的时代。
私塾的普遍出现,书院的开设,大力推动了全民教育的意识。
北宋在科举制度和国子监制度上改变非常多。尤其在王安石执政期间。
东京国子监人满为患,很多官员的孩子根本进不去。2400个名额十分抢手。所以站着蹭课的孩子很多。有没有现在大学里的情形?
国子监的分班和等级考试很科学。太学的前十名,无需参加科考直接授官。这个相当于免试生资格。而且官职还不会很低,八品起。所以考上太学是很多学子的终生目标。
第12章
早间课前是女学乙班上最热闹的时候。
平时六娘在的时候,众娘子都围着她说话。毕竟六娘跟着三品郡夫人的祖母常入宫,得过太后一句“品行纯良”的夸赞,又是几位女先生的得意门生,去岁的考试,虽然六娘没能升到甲班,却依然是乙班十八个女学生里成绩最好的。加上六娘为人和善纯良,待人一视同仁,在学里一向人缘最好。
今天六娘不在,小娘子们就自然而然分作两群。
一群是来孟家附学的官宦人家小娘子们,围着开封府周判官家的小娘子和户部秦员外郎家的小娘子,兴高采烈地说着澹台春-色的美景,寒食秋千哪里的最好看,哪一家店今年的寒食点心拔得了头筹。当然少不了全家踏青时,谁家的姐姐遇上了已经订了亲的谁家的哥哥。又或者谁家的哥哥被丢了鲜花,谁家的姐姐被邀请一起去金明池玩乐。
十岁左右的小娘子们小声说大声笑,恣意张扬,如同窗外院落里的樱花一般纷纷扬扬,春意盎然。
另一边靠窗的,是一些住在翰林巷的孟家小娘子们,正静悄悄地围着七娘,聚精会神地听她说话。时不时有人横眉冷目瞪一眼另一群人,小声嘀咕:“她们吵死了,七娘你声音响一点,我们都听不清了。”
“我新舅母才二十岁,就成了宰相夫人!礼部的郡夫人诰命很快就要颁发了。她看起来啊,一点都不像威严的夫人,可亲切了。我舅舅对她可好了,走路也慢慢地等着她,连过个门槛都要亲自扶住她呢!”七娘兴高采烈地描述。
四娘微笑着点头,十分心塞。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嫡母从来不带她去祭拜荣国夫人却总要带上傻乎乎的九娘。不就是她生辰和荣国夫人同一天嘛。不就是她小时候收到过荣国夫人的生辰礼嘛。现在宰相舅父都已经另娶了,嫡母还带着她去,碍眼才是,新舅母能高兴得起来才怪。哼!
“我舅母长得好看,和我也投缘,十分喜爱我,随手就送了我一只二两重的赤金镯子。还是珍奇坊金大师造作的呢,可好看了。”
四娘微笑着继续点头,呵呵,你只管空口说白话,我倒要看看你拿不拿出这镯子来。
果然,族中的小娘子们纷纷艳羡地求着七娘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七娘眼睛一转,笑眯眯地问四娘:“四姐,你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她转头对面露讶色的小娘子们笑着说:“初八是我四姐生日,她姨娘一心要给她打个金镯子,可实在没钱。你们知道的,我娘最贤惠了,就让我把镯子送给四姐。反正啊我是经常要见舅母的,也不缺这个。四姐,你就拿出来给她们看看吧。”反正那胖丫头就是这么说的,阮姨娘哪里打得起赤金镯子,肯定没错。
四娘手中帕子绞得紧紧的,忍着气带着笑说:“娘说那个太贵重了,就放在家里没带着。”
小娘子们一片遗憾的叹息声。
七娘又道:“我舅舅长得多好看,不用我说了,汴梁看苏郎嘛,可我告诉你们,我表哥长得更好看。我家九娘竟然傻到看哭了!!大概是觉得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看的郎君了吧。说不定将来就是汴梁看小苏郎了。”
小娘子们一片惊叹和嬉笑的声音,竟然有人好看到让人看哭了?因为伤心以后看不到?不过也是,孟家能常常和宰相家来往的,只有七娘才有资格。庶女,能出门见客的机会太少了。
而她们,从来没见过传说中的宰相大人和东阁,一辈子恐怕不会有这个机会。
同样从来没看见宰相和东阁,说不定以后也没机会看见的四娘笑着说:“可不是,七娘你是我们家长得最好的小娘子,说不定将来和舅舅家亲上加亲呢。”
小娘子们再过三四年也要说亲嫁人了,闻言都尖叫笑闹起来,纷纷地笑着喊七娘“东阁娘子”。
一位圆圆脸的女先生简直要哭了,对着馆长说:“孟馆长,你不是要那个吧?”
孟馆长仔细阅读了考卷,点点头:“是,难得发现这么好的,今年上甲升级考试她说不定有希望。李先生,我就把她叫给你了。”
啊???九娘听着觉得有点不对头。
当她被李先生牵着手经过人头济济的丙班课舍时,九娘快哭了。
我以为这是入学试!我只是来开蒙的!为什么我会变成内乙班的学生!我就是想躲开四娘七娘啊!我想在外丙班好好地混个三年呢!
脸圆圆的魏先生看着和自己一样圆圆脸的九娘,好像听懂了她心底的话,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小手,对李先生说:“李娘子,你去和馆长说你们人满了不行吗?不如把她放在我们班,年底考试再升去乙班。”
李先生个头娇小,力气却颇大,她笑嘻嘻地拖着九娘走:“我们才十八个,加上她也才十九个呢。”
九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胖手指一根根从魏先生温暖的手里滑出来。
她眼巴巴地悄悄地问李先生:“先生,我只是来开蒙的!我该去那里才对。”她指指丙班。
李先生笑着说:“孟馆长说了要因材施教,像你这样特别优秀的小娘子,我们要破格录取到乙班来,因势利导才行。”
李先生把她扶好,替她整了整衣襟:“看你高兴得都傻了呢,现在可以和你三个姐姐在一个班,你爹娘肯定也会为你高兴的。我们乙班从来还没有过七岁的学生呢。”
九娘忽然觉得,如果再重生一次,她希望回到昨天。什么才女,什么美名,她已经有过一辈子,没什么好结果,最后种树给人乘凉罢了。这辈子,她只是想开开心心,吃得饱穿的暖,混个平安康健。将来没牙的时候有人喂自己一碗汤羹,夏日大树底下摇着蒲扇乘着风凉,看着小狗原地转着咬自己尾巴,听着孙子孙女笑哈哈。当然,如果能看到苏昉成亲生子更好。
可她,一点也不想再做什么才女,还是年纪最小的才女。
现在这莫名其妙的,原来欲哭无泪,挖坑自埋就是这个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因为是存稿。自己重读的时候,还是有些不舒服,就大修了一下。大家不妨刷一下更新。
要是有什么不好的阅读感觉,还请留言让我知道。写文时此身正在庐山中,很容易一叶障目,感受不到问题所在。叙述方式也好,描写角度也会,都会带来很大的主观偏差。
在意我的文字的读者,才会给出最恳切的意见。不过可能要预先说一下,我对于情节、人设可能不会做任何改变。包括很多人提到的称谓阅读障碍:娘子、郎君之类的。只能恳请大家给多点耐心。这个是宋朝背景的基础之一,我实在强迫症丢弃不了。
小姐:在宋、元,是妓-女的代称。和我们90年代有点接近。
姑娘:在宋朝,是姑母的意思。
老爷、爷:这两个词都要明代才出现。
我也很想捏死自己,请原谅一个强迫症作者。谢谢。
——本章的一些参照背景————
四大书院,始于唐,盛于宋。
我大宋朝不仅是最民主最尊重人权最鼓励商业发展的朝代,也是言论自由最高,私立教育最发达的时代。
私塾的普遍出现,书院的开设,大力推动了全民教育的意识。
北宋在科举制度和国子监制度上改变非常多。尤其在王安石执政期间。
东京国子监人满为患,很多官员的孩子根本进不去。2400个名额十分抢手。所以站着蹭课的孩子很多。有没有现在大学里的情形?
国子监的分班和等级考试很科学。太学的前十名,无需参加科考直接授官。这个相当于免试生资格。而且官职还不会很低,八品起。所以考上太学是很多学子的终生目标。
第12章
早间课前是女学乙班上最热闹的时候。
平时六娘在的时候,众娘子都围着她说话。毕竟六娘跟着三品郡夫人的祖母常入宫,得过太后一句“品行纯良”的夸赞,又是几位女先生的得意门生,去岁的考试,虽然六娘没能升到甲班,却依然是乙班十八个女学生里成绩最好的。加上六娘为人和善纯良,待人一视同仁,在学里一向人缘最好。
今天六娘不在,小娘子们就自然而然分作两群。
一群是来孟家附学的官宦人家小娘子们,围着开封府周判官家的小娘子和户部秦员外郎家的小娘子,兴高采烈地说着澹台春-色的美景,寒食秋千哪里的最好看,哪一家店今年的寒食点心拔得了头筹。当然少不了全家踏青时,谁家的姐姐遇上了已经订了亲的谁家的哥哥。又或者谁家的哥哥被丢了鲜花,谁家的姐姐被邀请一起去金明池玩乐。
十岁左右的小娘子们小声说大声笑,恣意张扬,如同窗外院落里的樱花一般纷纷扬扬,春意盎然。
另一边靠窗的,是一些住在翰林巷的孟家小娘子们,正静悄悄地围着七娘,聚精会神地听她说话。时不时有人横眉冷目瞪一眼另一群人,小声嘀咕:“她们吵死了,七娘你声音响一点,我们都听不清了。”
“我新舅母才二十岁,就成了宰相夫人!礼部的郡夫人诰命很快就要颁发了。她看起来啊,一点都不像威严的夫人,可亲切了。我舅舅对她可好了,走路也慢慢地等着她,连过个门槛都要亲自扶住她呢!”七娘兴高采烈地描述。
四娘微笑着点头,十分心塞。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嫡母从来不带她去祭拜荣国夫人却总要带上傻乎乎的九娘。不就是她生辰和荣国夫人同一天嘛。不就是她小时候收到过荣国夫人的生辰礼嘛。现在宰相舅父都已经另娶了,嫡母还带着她去,碍眼才是,新舅母能高兴得起来才怪。哼!
“我舅母长得好看,和我也投缘,十分喜爱我,随手就送了我一只二两重的赤金镯子。还是珍奇坊金大师造作的呢,可好看了。”
四娘微笑着继续点头,呵呵,你只管空口说白话,我倒要看看你拿不拿出这镯子来。
果然,族中的小娘子们纷纷艳羡地求着七娘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七娘眼睛一转,笑眯眯地问四娘:“四姐,你就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她转头对面露讶色的小娘子们笑着说:“初八是我四姐生日,她姨娘一心要给她打个金镯子,可实在没钱。你们知道的,我娘最贤惠了,就让我把镯子送给四姐。反正啊我是经常要见舅母的,也不缺这个。四姐,你就拿出来给她们看看吧。”反正那胖丫头就是这么说的,阮姨娘哪里打得起赤金镯子,肯定没错。
四娘手中帕子绞得紧紧的,忍着气带着笑说:“娘说那个太贵重了,就放在家里没带着。”
小娘子们一片遗憾的叹息声。
七娘又道:“我舅舅长得多好看,不用我说了,汴梁看苏郎嘛,可我告诉你们,我表哥长得更好看。我家九娘竟然傻到看哭了!!大概是觉得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看的郎君了吧。说不定将来就是汴梁看小苏郎了。”
小娘子们一片惊叹和嬉笑的声音,竟然有人好看到让人看哭了?因为伤心以后看不到?不过也是,孟家能常常和宰相家来往的,只有七娘才有资格。庶女,能出门见客的机会太少了。
而她们,从来没见过传说中的宰相大人和东阁,一辈子恐怕不会有这个机会。
同样从来没看见宰相和东阁,说不定以后也没机会看见的四娘笑着说:“可不是,七娘你是我们家长得最好的小娘子,说不定将来和舅舅家亲上加亲呢。”
小娘子们再过三四年也要说亲嫁人了,闻言都尖叫笑闹起来,纷纷地笑着喊七娘“东阁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