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美学_分卷阅读_281
一般情况下,摄像师指的是录制电视节目的掌机人,摄影师则是拍摄静态照片的人,但两人现在显然不在一般情况之列。
摄影师里还有一种,特指刘光辉这种电影拍摄组里的老大,摄影导演,同摄像师的专业水准要求和艺术追求天差地别,更讲究质感。
而张行止作为临时插进来的,只负责雪山素材,不掌管全片光影基调,叫他摄像指导,倒是单纯为了区分他跟刘光辉的职务之别,没什么其他讲究。
不同的剧组,有不同的合作习惯跟核心制度。
钟亦的剧组看似是制片人中心制,但自从钟亦转制片以后,考虑最多的,就从故事本身,变成了投资和商务洽谈,对外是项目代言人,对内是最高领导。
华安和丁润年会负责打磨出一个好的剧本,然后丁润年带着他的分镜找刘光辉打磨一套合适的镜头风格,钟亦和梁思礼则是全程把关,让其他一切指手画脚的人乖乖闭上嘴,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创作环境。
所以说白了,他们组其实是制片人保障下的“创作”中心制,用故事本身说话。
好剧本是一切的根本,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但手握实权的人往往并不懂创作原理,你再惊才绝艳,手里没钱,还是得听给钱的人说了算。
所以钟亦跟梁思礼的搭配成功就成功在这他们不仅有意识,还有贯彻到底的能力和绝对信任。
这是别人不可模仿的,放眼整个圈也是独一份。
“本来应该早点跟你沟通这些,但昨天晚上跟我助理聊我们拍摄方案的事,聊嗨了点,中午没起来。”刘光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他连饭都是刚刚端在手里,跟着大部队边走边吃的。
张行止示意没关系。
虽然他没接触过电影圈,不知道刘光辉在圈里是什么地位,但他打第一眼见到刘光辉就知道,他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因为身上那股痴迷的味道骗不了人。
刘光辉跟丁润年一样,也是个胡子拉碴的:“本来最开始我连为啥这边的山容易雪崩都不知道,全是钟老师给我科普的。”
“别。”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钟亦从不乱讲话,眼下一拍张行止肌肉坚实的胳膊便道,“随便用吧,这是专业的,有什么问题问他。”
讲正事,不绕弯子。
既然钟亦说行,那刘光辉张嘴就来了:“首先我最担心的是,我们时间上会不会出问题,你们登山做准备会不会赶,如果不行,张老师你一定要提出来,这种事不能搞侥幸,大不了我们把拍摄周期拖长一点,明年再来拍。”
“没有,如果时间有问题,我会提前给钟亦说。”除了在那帮学生面前,张行止已经慢慢开始对钟亦直呼大名了,“雪崩主要在冬春季,降水量比较大的时候,那个时候背风坡容易产生焚风效应,高温加速积雪融化,雪水下渗会让雪层松动,产生滑动,挑在现在这个时间是对的。”
阿尔尼迈的六到九月是旱季,天气晴朗,避开了雨季和酷寒,所谓登山窗口期也就在这段时间里。
刘光辉跟丁润年顿时就欣慰了:“可以可以,专业的还是强,一开口就跟咱们不一样。”
鬼知道他们当时对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理论看了多久,连图纸带计算公式的,不如人家一句话解释的清楚。
张行止:“这边还好,虽然窗口期也不长,只有五六天,但这边一年有两个窗口期,一个是六月下旬,一个是七月底到八月初,时间稍微宽裕一点。珠峰那边天气条件恶劣,一年只有五月下旬一个窗口期,规则两三天,最长也长不过四五天。”
对张行止来说,不管是极限运动,还是摄影,都是他极擅长的,聊起来还真能说一会,话都比平时多了不少。
“而且因为这边只有大圣山出名,但大圣山难度系数高,比小圣山有特点的山又还有很多,所以每年来这边登山的人少,不会堵。”张行止如是补充道。
关于这个问题,钟亦也查到了。
“是说同一时期冲顶的人多了,但窗口期又只有那么几天,有时候路窄,可能一次只能一个人过,所以会堵在一起,像排队一样等很久吗?”
张行止点头:“这个问题严重一点的还是珠峰,大概每年都会有两三百人过去,这几年南坡事故频发,大家都挤在北坡冲顶,有时候一堵堵半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
刘光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问:“那……小圣山的话,张老师大概有几成把握?”
这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大原则上肯定是不行就及时下来,但他们当然希望一次就能成功。
毕竟平地拍都经常会出现补拍、重拍的状况,别说张行止这么高难度的了,他把素材全部拍下来,他们才能看到进行指导调整,需要上去再拍第二次的可能性基本在百分之八十往上。
但张行止说:“我们不讲把握,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几成这一说。答应钟亦了,就能上去,但肯定保证不了万无一失。”
就算有十成十的把握,跟你面对面的也是瞬息万变的大自然。
始终要记得,如果你顺利完成了任务,是大自然接纳了你,而不是你征服了大自然。
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几人都有些感慨,尤其是丁润年。
刘光辉是睡觉去了,还不知道钟亦跟张行止什么情况才会这么直接地问出来,丁润年可是笔直笔直就把目光瞄到了钟亦脸上。
可钟亦只是若无其事地看着自己脚下的路面,像是感受丁润年的注视一样,岔开话题道:“刘老师不是还要交代点什么吗?”
刘光辉这才陡然想起:“哦对,是拍摄上的问题,我先给张老师大概讲一下我们在打光上的设计吧,可能跟一般不太一样,我们以人为单位区分开,就是一个人一种打光方案,比较典型的大概是杨幼安小朋友演的那个角色,张老师看过方案吗?”
“看过了。”张行止只负责山上的部分,但秉着整体理解深入阐释的原则,还是全部一起看了一遍,“我能大概理解成伦勃朗那类风格吗?”
摄影师里还有一种,特指刘光辉这种电影拍摄组里的老大,摄影导演,同摄像师的专业水准要求和艺术追求天差地别,更讲究质感。
而张行止作为临时插进来的,只负责雪山素材,不掌管全片光影基调,叫他摄像指导,倒是单纯为了区分他跟刘光辉的职务之别,没什么其他讲究。
不同的剧组,有不同的合作习惯跟核心制度。
钟亦的剧组看似是制片人中心制,但自从钟亦转制片以后,考虑最多的,就从故事本身,变成了投资和商务洽谈,对外是项目代言人,对内是最高领导。
华安和丁润年会负责打磨出一个好的剧本,然后丁润年带着他的分镜找刘光辉打磨一套合适的镜头风格,钟亦和梁思礼则是全程把关,让其他一切指手画脚的人乖乖闭上嘴,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创作环境。
所以说白了,他们组其实是制片人保障下的“创作”中心制,用故事本身说话。
好剧本是一切的根本,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事,但手握实权的人往往并不懂创作原理,你再惊才绝艳,手里没钱,还是得听给钱的人说了算。
所以钟亦跟梁思礼的搭配成功就成功在这他们不仅有意识,还有贯彻到底的能力和绝对信任。
这是别人不可模仿的,放眼整个圈也是独一份。
“本来应该早点跟你沟通这些,但昨天晚上跟我助理聊我们拍摄方案的事,聊嗨了点,中午没起来。”刘光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他连饭都是刚刚端在手里,跟着大部队边走边吃的。
张行止示意没关系。
虽然他没接触过电影圈,不知道刘光辉在圈里是什么地位,但他打第一眼见到刘光辉就知道,他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因为身上那股痴迷的味道骗不了人。
刘光辉跟丁润年一样,也是个胡子拉碴的:“本来最开始我连为啥这边的山容易雪崩都不知道,全是钟老师给我科普的。”
“别。”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钟亦从不乱讲话,眼下一拍张行止肌肉坚实的胳膊便道,“随便用吧,这是专业的,有什么问题问他。”
讲正事,不绕弯子。
既然钟亦说行,那刘光辉张嘴就来了:“首先我最担心的是,我们时间上会不会出问题,你们登山做准备会不会赶,如果不行,张老师你一定要提出来,这种事不能搞侥幸,大不了我们把拍摄周期拖长一点,明年再来拍。”
“没有,如果时间有问题,我会提前给钟亦说。”除了在那帮学生面前,张行止已经慢慢开始对钟亦直呼大名了,“雪崩主要在冬春季,降水量比较大的时候,那个时候背风坡容易产生焚风效应,高温加速积雪融化,雪水下渗会让雪层松动,产生滑动,挑在现在这个时间是对的。”
阿尔尼迈的六到九月是旱季,天气晴朗,避开了雨季和酷寒,所谓登山窗口期也就在这段时间里。
刘光辉跟丁润年顿时就欣慰了:“可以可以,专业的还是强,一开口就跟咱们不一样。”
鬼知道他们当时对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理论看了多久,连图纸带计算公式的,不如人家一句话解释的清楚。
张行止:“这边还好,虽然窗口期也不长,只有五六天,但这边一年有两个窗口期,一个是六月下旬,一个是七月底到八月初,时间稍微宽裕一点。珠峰那边天气条件恶劣,一年只有五月下旬一个窗口期,规则两三天,最长也长不过四五天。”
对张行止来说,不管是极限运动,还是摄影,都是他极擅长的,聊起来还真能说一会,话都比平时多了不少。
“而且因为这边只有大圣山出名,但大圣山难度系数高,比小圣山有特点的山又还有很多,所以每年来这边登山的人少,不会堵。”张行止如是补充道。
关于这个问题,钟亦也查到了。
“是说同一时期冲顶的人多了,但窗口期又只有那么几天,有时候路窄,可能一次只能一个人过,所以会堵在一起,像排队一样等很久吗?”
张行止点头:“这个问题严重一点的还是珠峰,大概每年都会有两三百人过去,这几年南坡事故频发,大家都挤在北坡冲顶,有时候一堵堵半个小时是很正常的事。”
刘光辉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问问:“那……小圣山的话,张老师大概有几成把握?”
这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大原则上肯定是不行就及时下来,但他们当然希望一次就能成功。
毕竟平地拍都经常会出现补拍、重拍的状况,别说张行止这么高难度的了,他把素材全部拍下来,他们才能看到进行指导调整,需要上去再拍第二次的可能性基本在百分之八十往上。
但张行止说:“我们不讲把握,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几成这一说。答应钟亦了,就能上去,但肯定保证不了万无一失。”
就算有十成十的把握,跟你面对面的也是瞬息万变的大自然。
始终要记得,如果你顺利完成了任务,是大自然接纳了你,而不是你征服了大自然。
听出他话里的意思,几人都有些感慨,尤其是丁润年。
刘光辉是睡觉去了,还不知道钟亦跟张行止什么情况才会这么直接地问出来,丁润年可是笔直笔直就把目光瞄到了钟亦脸上。
可钟亦只是若无其事地看着自己脚下的路面,像是感受丁润年的注视一样,岔开话题道:“刘老师不是还要交代点什么吗?”
刘光辉这才陡然想起:“哦对,是拍摄上的问题,我先给张老师大概讲一下我们在打光上的设计吧,可能跟一般不太一样,我们以人为单位区分开,就是一个人一种打光方案,比较典型的大概是杨幼安小朋友演的那个角色,张老师看过方案吗?”
“看过了。”张行止只负责山上的部分,但秉着整体理解深入阐释的原则,还是全部一起看了一遍,“我能大概理解成伦勃朗那类风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