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府家生子_分卷阅读_94
? “且,熙儿同安哥儿还是从小便在南书房的情分,熙儿怎么就只看重那些不着四六的玩意儿?”皇上一面说,一面摇头。
这话皇帝说得,宋志来听了却说不得的,故而只低头听说,不敢有半字出口的。
又说薛云上。
薛云上出了宫,回到小衙门,就见大爷不阴不阳地笑着,在堂上等着他。
一看便知大爷要有酸话了。
只是大爷心里如何作想的,薛云上倒是不在意,可到底襄郡王相托了,他做儿子的家去还是有些说法才好。
所以不待大爷把那些个歪声丧气说出口来,薛云上便道:“大哥来得正好,你代我将玉桂儿那姐姐送进宫去。”
大爷一怔,那些个阴阳怪调便都留在了嗓子眼上了,好半日才咽了下去,惊诧道:“她可是要紧人犯,把她送进宫去,这案子还怎么查办?”
薛云上道:“她当日在顺天府前闹的动静不小,多少人都知道了的。到底事关熙皇子的清白,皇上想要亲自问一回也是有的。只管往宫里送她就是了。”
大爷还想说什么,但又一想,把若他把人送进宫去了,不愁见不到皇上。
那时御前答对,还不是凭他说什么是什么的,于是大爷赶紧答应了。
为防皇上问起,却一问三不知的,大爷在路上时,自然也简单审问了几句。
到了宫门口,果然就有一队人在等着大爷了。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承恩候。
那里人犯也交接清楚,承恩候领着人就去了。
大爷想要跟着进去,却被宫门前的侍卫给拦下了。
皇宫大爷自然是没少进过的,也知道要有刻着进宫日子时辰的牙牌方能进去的。
只是这不是送要犯来的,大爷便理所当然地以为他自然也要跟着进去说明的。
可没有牙牌,凭大爷好说歹说,就是进不去。
眼看侍卫就要刀剑出鞘,大爷却还不知死活。
承恩候看在薛云上的面上,踅身回来道:“大公子稍安勿躁,他们也是照章行事罢了。大公子说的也是道理,人犯送到,想来皇上也是要问起的。只是还不知皇上何时会问起,大公子不妨在这稍等,倘若皇上问起了没有不着人来请大公子进去答对的。”
大爷听了这才作罢,理了理衣袍,向承恩候拱手,道:“那就劳烦侯爷在皇上面前说明了。”
承恩候点头答应了,才又去了。
大爷只得安心在宫门外等着。
只是这一等,大爷就从上午等到了傍晚,近掌灯的时分了。
按说都这点了,大爷也知道皇上不会再召见他了,可大爷就是不死心,一心巴望着下一刻就有人来唤他觐见。
所以薛云上都回王府来了,却还不见大爷的,襄郡王便问起了,“怎么你大哥不同你一道落衙的?”
薛云上回道:“大哥这回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不是帮我押送人犯进宫进去了的。”
说着,薛云上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又道:“只是都这点儿了也该回来了。”完了,笑道:“这案子到底事关熙皇子殿下,想来皇上留大哥在宫里说话了,也是有的。”
襄郡王很是行为地点点头,“你们兄弟能如此彼此相帮相扶,我也能放心了。”
父子二人正说话,就听说大爷回来了。
襄郡王忙让人唤大爷来。
大爷等不来觐见的机会,这会子又听说襄郡王叫他,便说正好在襄郡王跟前告薛云上一状的。
所以一进宣瑞堂见薛云上也在,大爷便冷笑道:“三弟可是心虚了?”
襄郡王一怔,再看向薛云上,就见薛云上一副莫名不解的样子,道:“大哥这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明白的。”
大爷自觉今儿在宫门前是丢了大丑的,所以积了一日的火气的终究按耐不住,冲着薛云上就发出来了,“我说怎么那么好心,让我送人犯去,原来就是想看我出丑的。”
薛云上道:“这就奇了。送人犯进宫怎么就成了出丑的事儿了。大哥若不是我兄长,这美差还轮不着了。这可是有机会御前觐见的好事儿。”
大爷重重冷哼一声,“就是这话了。你是知道皇上不会召见了,这才让我押送的人犯吧。看着我在宫门外空等了一日,让人笑话了去,你就高兴了。”
薛云上假做怒道:“大哥这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皇上见或不见的,还能是谁说得算了的?且,若是皇上不见的,大哥只管回衙门就是了,我还能让大哥在宫门前守了一日出丑不成。”
说罢,薛云上一甩衣袖,便向襄郡王告辞出了宣瑞堂了。
大爷气得面红耳赤,却没无可答言。
是薛云上让他押送人犯进宫不假,可也从没说过皇上一定会召见,更没让他在宫外等皇上召见的,一概都是大爷他自己的私心,所以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里襄郡王也听明白了,长子的私心他也能猜几分来,所以襄郡王并未留薛云上的,只看着大爷不言语。
大爷被襄郡王看得有些心里发虚,半天才悻悻道:“父王,儿子虽……虽有些私心,可这也是为了王府。我若在皇上面前得脸,也是王府上下的脸面不是。”
襄郡王道:“那你也要知道,这是你三弟给的机会。”
大爷面上一讪,低下头来满是怨愤地听训。
次日,大爷虽怀恨在心,到底还是跟薛云上去了衙门。
只是这日去了没半日,小衙门便散了,众人各归各处。
薛云上也回户部去了。
大爷那里肯依,他倒是想到户部去追问薛云上的,可惜就是进不去。
无法,大爷只得回王府去告诉襄郡王了。
待到薛云上回王府,果然襄郡王便唤他去了。
外书房里大爷倒是没在。
而襄郡王如今对薛云上是既不占理儿,又有些愧疚,故而话语上便少了从前的严厉逼人。
襄郡王没敢先说怎么就一日又把大爷给撵回来了?只问了案子的进展了。
薛云上回道:“案子已经了结,不日便能昭告天下,还殿下一个清白了。”
襄郡王十分诧异,“案子结了?”
薛云上道:“结了,关键人犯都送进宫去了,还有什么不能了的。也是王爷让大哥去的时机太好,若不是在得了这关键人犯,大哥没得也要同我先时一般,忙忙碌碌却都是无用功。所以到了这会子,还能如何的,不就只剩下些押送人犯进宫这样的活儿的。”
这话薛云上说得状似无意,却句句直指大爷想要摘现成的果子,而他薛云上看在他襄郡王面上,把兄长都送到果子跟前去了,兄长这样还摘不着果子,这怪得了谁。
闻言,襄郡王虽也听出了薛云上的怨言,可这回他理亏得紧,一时也无话可回,面上白一争,又红一阵的,最后只说了,“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我是你父王。”
薛云上一揖,“是,王爷。”
襄郡王越发恼羞了,只是又不好打骂的,只得苦口婆心地说。
与此同时,优昙婆罗院里,太妃正看一封密函。
待太妃看罢,常安家的便将密函烧了。
那里就听太妃道:“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也罢,能尽早将镇抚司那些个黑心的甩开,就很好了,迟了他们能把咱们都咬下一块肉来。”
常安家的道:“该死的宋家,要不是他们净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如何会坏了太妃的事儿。”
说毕,常安家的回头,就见烛火映在太妃脸上,让太妃显得有些阴晴不定的,常安家的赶紧住嘴。
半晌才听太妃又道:“的确该敲打敲打他们了。你说,我若要他们家的王姑娘,你说他们会不会给?”
太妃所说得王姑娘,正是在旧年皇上给熙皇子选妃时,太妃推荐进宫去参选的,宋家大太太的娘家内侄女——王怡。
太妃举荐的人,太后自然要给几分脸面的,只是王怡的出身到底比不上冠军侯的女儿的,所以王怡没落选,还得了个选侍的名分,日后作为肖家姑娘的陪嫁,一并入皇子府服侍熙皇子。
太妃此举自然不是为了宋家,而是为了在熙皇子身边有个耳目,必要时能吹吹熙皇子的枕边风,就再好不过了。
虽说宋家受郑国公府庇护,王怡自然也就在太妃手里了。
可什么话都还要经由宋家,隔了一层的,到底不如拿捏在自己手里便易的,所以太妃才说出要王怡这样的话来。
那里常安家的也听明白了,道:“经此一回,谅他们也不敢不答应的。”
太妃冷笑一声道:“这便罢了,只是云南的事儿不好再在这节骨眼儿上事发了。”?
☆、第 119 章
? 说着,太妃又叹起气来,“可惜了(念liao第三声),可惜了的。要是这事成了,云南那里再事发,咱们熙皇子的势就能一下子去大半了。”
可见太妃的计谋是一环扣一环的,步步为营的。
常安家的道:“果然还得想个法子挽救才好。”
太妃却又摇头了,让常安家的扶着换了个姿势歪在榻上,道:“如今既然已这样了,那就干脆暂且丢开,不愁以后是再没有这等合适的时候。”
常安家的忙答言,“太妃说的是。”
当下只见太妃又思忖着道:“就是不知安哥儿腾出手来,打探云南的事儿没?若是他过问了,还得想个法儿不让他上心才好,最起码要等熙皇子娶亲前,是不能够的。”
常安家的想了想,回道:“听依怙说,好像三爷已经给云南去信了,可给谁去的信,她就不知了。”
太妃道:“除了小安南王,还能有谁。自小安哥儿和云海那小子就玩儿得好……”
明显的一语未了,太妃却止住了话头,猛地又坐起身来问常安家的道:“先前你男人来信,可是说小安南王有所觉察了?”
常安家的连忙道:“正是了,如今奴婢男人那里半分不敢行事了。”
太妃沉吟了片刻,道:“也罢,暂且让那边都不要动作,且再等等看。可被云海那小子知道的蛛丝马迹,只怕没有不来信告诉安哥儿的,那时候可不是安哥儿插手的好时机。信咱们怕是拦不下来的,只能想个儿法儿把安哥儿调开,那怕只有一两个月儿。那时就是老四成亲的大喜事儿,安哥儿和老四好,没有为了别的事儿丢开兄弟的,又能再拖延些时候。到那会子,形势如何了就两说了,倘若再不能行事,我再想法儿就是了。”
常安家的听了直点头,寻思了一会子,请拍手道:“那就正好了,眼前不就正好有个事儿。”
太妃道:“什么事儿?”
常安家的道:“太妃忘了,前个儿王长史曾来说过,说王爷这回是狠心要送二爷到西北军里历练去了。”
太妃先“哟”了一声,又冷笑道:“送西北去?就是犯官流放也不过如此了,可见果然是狠下心了的。也罢,就让安哥儿送他一程吧。”
说着,太妃又歪了回去,半眯着眼,“安哥儿不再,也正好调理咱们三奶奶一回了。你去告诉依怙,幌子我给她预备好了,底下的事儿可就要她自己打理了。”
常安家的答应了,就亲自去了。
果然在毒害龙嗣案真相公布天下后,襄郡王便强硬要送二爷到西北去。
太妃听说,拖着“病体”闹了一回,最终自然是以拗不过襄郡王为终结,又道不放心二爷一人的,就命薛云上一定要平安将二爷送到西北去。
襄郡王没有不答应的,薛云上明知这是被调虎离山了,但也不能不去的。
这话皇帝说得,宋志来听了却说不得的,故而只低头听说,不敢有半字出口的。
又说薛云上。
薛云上出了宫,回到小衙门,就见大爷不阴不阳地笑着,在堂上等着他。
一看便知大爷要有酸话了。
只是大爷心里如何作想的,薛云上倒是不在意,可到底襄郡王相托了,他做儿子的家去还是有些说法才好。
所以不待大爷把那些个歪声丧气说出口来,薛云上便道:“大哥来得正好,你代我将玉桂儿那姐姐送进宫去。”
大爷一怔,那些个阴阳怪调便都留在了嗓子眼上了,好半日才咽了下去,惊诧道:“她可是要紧人犯,把她送进宫去,这案子还怎么查办?”
薛云上道:“她当日在顺天府前闹的动静不小,多少人都知道了的。到底事关熙皇子的清白,皇上想要亲自问一回也是有的。只管往宫里送她就是了。”
大爷还想说什么,但又一想,把若他把人送进宫去了,不愁见不到皇上。
那时御前答对,还不是凭他说什么是什么的,于是大爷赶紧答应了。
为防皇上问起,却一问三不知的,大爷在路上时,自然也简单审问了几句。
到了宫门口,果然就有一队人在等着大爷了。
为首的不是别人,正是承恩候。
那里人犯也交接清楚,承恩候领着人就去了。
大爷想要跟着进去,却被宫门前的侍卫给拦下了。
皇宫大爷自然是没少进过的,也知道要有刻着进宫日子时辰的牙牌方能进去的。
只是这不是送要犯来的,大爷便理所当然地以为他自然也要跟着进去说明的。
可没有牙牌,凭大爷好说歹说,就是进不去。
眼看侍卫就要刀剑出鞘,大爷却还不知死活。
承恩候看在薛云上的面上,踅身回来道:“大公子稍安勿躁,他们也是照章行事罢了。大公子说的也是道理,人犯送到,想来皇上也是要问起的。只是还不知皇上何时会问起,大公子不妨在这稍等,倘若皇上问起了没有不着人来请大公子进去答对的。”
大爷听了这才作罢,理了理衣袍,向承恩候拱手,道:“那就劳烦侯爷在皇上面前说明了。”
承恩候点头答应了,才又去了。
大爷只得安心在宫门外等着。
只是这一等,大爷就从上午等到了傍晚,近掌灯的时分了。
按说都这点了,大爷也知道皇上不会再召见他了,可大爷就是不死心,一心巴望着下一刻就有人来唤他觐见。
所以薛云上都回王府来了,却还不见大爷的,襄郡王便问起了,“怎么你大哥不同你一道落衙的?”
薛云上回道:“大哥这回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这不是帮我押送人犯进宫进去了的。”
说着,薛云上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又道:“只是都这点儿了也该回来了。”完了,笑道:“这案子到底事关熙皇子殿下,想来皇上留大哥在宫里说话了,也是有的。”
襄郡王很是行为地点点头,“你们兄弟能如此彼此相帮相扶,我也能放心了。”
父子二人正说话,就听说大爷回来了。
襄郡王忙让人唤大爷来。
大爷等不来觐见的机会,这会子又听说襄郡王叫他,便说正好在襄郡王跟前告薛云上一状的。
所以一进宣瑞堂见薛云上也在,大爷便冷笑道:“三弟可是心虚了?”
襄郡王一怔,再看向薛云上,就见薛云上一副莫名不解的样子,道:“大哥这是什么话,我怎么听不明白的。”
大爷自觉今儿在宫门前是丢了大丑的,所以积了一日的火气的终究按耐不住,冲着薛云上就发出来了,“我说怎么那么好心,让我送人犯去,原来就是想看我出丑的。”
薛云上道:“这就奇了。送人犯进宫怎么就成了出丑的事儿了。大哥若不是我兄长,这美差还轮不着了。这可是有机会御前觐见的好事儿。”
大爷重重冷哼一声,“就是这话了。你是知道皇上不会召见了,这才让我押送的人犯吧。看着我在宫门外空等了一日,让人笑话了去,你就高兴了。”
薛云上假做怒道:“大哥这话就有些不知好歹了。皇上见或不见的,还能是谁说得算了的?且,若是皇上不见的,大哥只管回衙门就是了,我还能让大哥在宫门前守了一日出丑不成。”
说罢,薛云上一甩衣袖,便向襄郡王告辞出了宣瑞堂了。
大爷气得面红耳赤,却没无可答言。
是薛云上让他押送人犯进宫不假,可也从没说过皇上一定会召见,更没让他在宫外等皇上召见的,一概都是大爷他自己的私心,所以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里襄郡王也听明白了,长子的私心他也能猜几分来,所以襄郡王并未留薛云上的,只看着大爷不言语。
大爷被襄郡王看得有些心里发虚,半天才悻悻道:“父王,儿子虽……虽有些私心,可这也是为了王府。我若在皇上面前得脸,也是王府上下的脸面不是。”
襄郡王道:“那你也要知道,这是你三弟给的机会。”
大爷面上一讪,低下头来满是怨愤地听训。
次日,大爷虽怀恨在心,到底还是跟薛云上去了衙门。
只是这日去了没半日,小衙门便散了,众人各归各处。
薛云上也回户部去了。
大爷那里肯依,他倒是想到户部去追问薛云上的,可惜就是进不去。
无法,大爷只得回王府去告诉襄郡王了。
待到薛云上回王府,果然襄郡王便唤他去了。
外书房里大爷倒是没在。
而襄郡王如今对薛云上是既不占理儿,又有些愧疚,故而话语上便少了从前的严厉逼人。
襄郡王没敢先说怎么就一日又把大爷给撵回来了?只问了案子的进展了。
薛云上回道:“案子已经了结,不日便能昭告天下,还殿下一个清白了。”
襄郡王十分诧异,“案子结了?”
薛云上道:“结了,关键人犯都送进宫去了,还有什么不能了的。也是王爷让大哥去的时机太好,若不是在得了这关键人犯,大哥没得也要同我先时一般,忙忙碌碌却都是无用功。所以到了这会子,还能如何的,不就只剩下些押送人犯进宫这样的活儿的。”
这话薛云上说得状似无意,却句句直指大爷想要摘现成的果子,而他薛云上看在他襄郡王面上,把兄长都送到果子跟前去了,兄长这样还摘不着果子,这怪得了谁。
闻言,襄郡王虽也听出了薛云上的怨言,可这回他理亏得紧,一时也无话可回,面上白一争,又红一阵的,最后只说了,“什么王爷不王爷的,我是你父王。”
薛云上一揖,“是,王爷。”
襄郡王越发恼羞了,只是又不好打骂的,只得苦口婆心地说。
与此同时,优昙婆罗院里,太妃正看一封密函。
待太妃看罢,常安家的便将密函烧了。
那里就听太妃道:“百密一疏,百密一疏啊!也罢,能尽早将镇抚司那些个黑心的甩开,就很好了,迟了他们能把咱们都咬下一块肉来。”
常安家的道:“该死的宋家,要不是他们净是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如何会坏了太妃的事儿。”
说毕,常安家的回头,就见烛火映在太妃脸上,让太妃显得有些阴晴不定的,常安家的赶紧住嘴。
半晌才听太妃又道:“的确该敲打敲打他们了。你说,我若要他们家的王姑娘,你说他们会不会给?”
太妃所说得王姑娘,正是在旧年皇上给熙皇子选妃时,太妃推荐进宫去参选的,宋家大太太的娘家内侄女——王怡。
太妃举荐的人,太后自然要给几分脸面的,只是王怡的出身到底比不上冠军侯的女儿的,所以王怡没落选,还得了个选侍的名分,日后作为肖家姑娘的陪嫁,一并入皇子府服侍熙皇子。
太妃此举自然不是为了宋家,而是为了在熙皇子身边有个耳目,必要时能吹吹熙皇子的枕边风,就再好不过了。
虽说宋家受郑国公府庇护,王怡自然也就在太妃手里了。
可什么话都还要经由宋家,隔了一层的,到底不如拿捏在自己手里便易的,所以太妃才说出要王怡这样的话来。
那里常安家的也听明白了,道:“经此一回,谅他们也不敢不答应的。”
太妃冷笑一声道:“这便罢了,只是云南的事儿不好再在这节骨眼儿上事发了。”?
☆、第 119 章
? 说着,太妃又叹起气来,“可惜了(念liao第三声),可惜了的。要是这事成了,云南那里再事发,咱们熙皇子的势就能一下子去大半了。”
可见太妃的计谋是一环扣一环的,步步为营的。
常安家的道:“果然还得想个法子挽救才好。”
太妃却又摇头了,让常安家的扶着换了个姿势歪在榻上,道:“如今既然已这样了,那就干脆暂且丢开,不愁以后是再没有这等合适的时候。”
常安家的忙答言,“太妃说的是。”
当下只见太妃又思忖着道:“就是不知安哥儿腾出手来,打探云南的事儿没?若是他过问了,还得想个法儿不让他上心才好,最起码要等熙皇子娶亲前,是不能够的。”
常安家的想了想,回道:“听依怙说,好像三爷已经给云南去信了,可给谁去的信,她就不知了。”
太妃道:“除了小安南王,还能有谁。自小安哥儿和云海那小子就玩儿得好……”
明显的一语未了,太妃却止住了话头,猛地又坐起身来问常安家的道:“先前你男人来信,可是说小安南王有所觉察了?”
常安家的连忙道:“正是了,如今奴婢男人那里半分不敢行事了。”
太妃沉吟了片刻,道:“也罢,暂且让那边都不要动作,且再等等看。可被云海那小子知道的蛛丝马迹,只怕没有不来信告诉安哥儿的,那时候可不是安哥儿插手的好时机。信咱们怕是拦不下来的,只能想个儿法儿把安哥儿调开,那怕只有一两个月儿。那时就是老四成亲的大喜事儿,安哥儿和老四好,没有为了别的事儿丢开兄弟的,又能再拖延些时候。到那会子,形势如何了就两说了,倘若再不能行事,我再想法儿就是了。”
常安家的听了直点头,寻思了一会子,请拍手道:“那就正好了,眼前不就正好有个事儿。”
太妃道:“什么事儿?”
常安家的道:“太妃忘了,前个儿王长史曾来说过,说王爷这回是狠心要送二爷到西北军里历练去了。”
太妃先“哟”了一声,又冷笑道:“送西北去?就是犯官流放也不过如此了,可见果然是狠下心了的。也罢,就让安哥儿送他一程吧。”
说着,太妃又歪了回去,半眯着眼,“安哥儿不再,也正好调理咱们三奶奶一回了。你去告诉依怙,幌子我给她预备好了,底下的事儿可就要她自己打理了。”
常安家的答应了,就亲自去了。
果然在毒害龙嗣案真相公布天下后,襄郡王便强硬要送二爷到西北去。
太妃听说,拖着“病体”闹了一回,最终自然是以拗不过襄郡王为终结,又道不放心二爷一人的,就命薛云上一定要平安将二爷送到西北去。
襄郡王没有不答应的,薛云上明知这是被调虎离山了,但也不能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