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未央_分卷阅读_7
“太后下朝回宫。”
只听得太监一声叫喊,云瑾一袭明黄凤袍,发髻左右共十二凤钗,那母仪天下的端庄之气,带着睥睨众生的魄力。宫中所有人每天都会在她下朝时,下跪迎她回宫,只是今日的她,面色沉重,似有不快。
若是平日,元熙和怀柔都要在殿后接应,今天却一反常态,云瑾提前下朝了。
纳兰清能够从那温和的眼中,捕捉到一丝凌厉之气。云瑾不开心,今日朝上必有事。此时她该等候左右,中令官当给她出谋划策才是。
“阑大人,该回宫了。”怀柔见纳兰清有些出神,忙向她招招手,她点头,淡定跟上。
距云瑾只有一步之遥,却好似咫尺天涯般,这种距离感让纳兰清偶感失落,她和云瑾的距离现在还来得太远。
按理说她这个中令官应该可以伴她临朝才对,可如今并没有,证明云瑾还不够信任她,或者说她还没有彰显出能力,云瑾不知她是否能够陪她临朝。
所以,这次纳兰清要弄清楚朝堂之上发生了何事,她想为云瑾排忧解难,可云瑾还没有正式用她。她必须稍安勿躁,等候时机,她相信云瑾绝不会设那么多关卡找来的中令只是摆设。
云瑾的情绪极少显露,但若真的不开心,那周身的气场便令人生畏。对寻常宫人来说会惧怕她这种凌厉,可对纳兰清来说,只有心疼。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无法言说的心情,永远是她独自承受,无人分担。
她未曾召见任何人包括纳兰清,就连元熙和怀柔也退了出来,纳兰清忍不住上前询问,“为何不在太后身边伺候?”
“太后在书阁,我等不便打扰。”
纳兰清点头,那个书阁,究竟有什么。曾听元熙说过,云瑾遇到难题便会把自己关在里面,有时半日,有时更久,是不是江山社稷之重,压得她喘不过气了,她才会在那个地方独自承受那无边的孤独和无奈。
纳兰清望着寝宫的门,仿佛穿透这道孤冷的门,能够看到云瑾的心。她深邃的双眸,透着如水的温柔,只是孤傲的身姿,却扬着一丝清冷之气。
总觉得阑大人与平日哪里不同?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同?怀柔望着纳兰清,一直觉得她很赏心悦目,不似一般女官那样,似有种令人折服的气场。明明就说一个普通的女官啊,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阑大人,你可是中令官,以后要得太后重用呢,或许太后出了书阁后便会召见你呢。”怀柔小心翼翼地说着,不知为何此时的纳兰清竟让她有些肃然起敬??
“嗯。”纳兰清只是淡淡应答,清冷姿态好似与这宫中繁文缛节都有些格格不入。
忽然不知该说什么,怀柔只得闭嘴,三人都候在殿外,随时等候太后传召。
两个时辰过去了,这两个时辰对于纳兰清来说真是煎熬,她看不见云瑾独自一人时的身影,却能清晰感受到她无力的心情,这种可望不可及的距离,让她沉重。而她,什么还做不了,只能静观其变,等候云瑾召唤自己。
终于,从殿外隐隐听到里面传出的脚步声,应该是她从书阁里面出来了。须臾,便听到她轻唤,“阑清。”
纳兰清心中一阵惬意,忙应声,“臣在。”
“进来。”云瑾声音平淡,可对纳兰清来说却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第五章:谋事
“是。”纳兰清推门而入,转头向怀柔说,“准备好太后晚膳,药膳汤在御膳房的紫砂锅里。”
怀柔诧异地看了纳兰清一眼,她什么时候去熬的汤?她微微屈身,“奴婢这就去。”
纳兰清轻手轻脚进入内殿,云瑾正托着额头,桌案上摆放着一张奏折。听到纳兰清进入的声音,她微微抬头,“你初入皇宫,可曾了解过如今朝堂局势?”
“臣略知一二。”纳兰清微微俯身,心中欣喜,她根本不担心应对这些事,她只怕云瑾疏离她,不给她机会。
“说说看。”云瑾正襟危坐,想看看这个中令官究竟有何能耐。
“臣知道先女皇统一之后第一举措,便是四王同封,分封了羽州、清州、骆州三地。皇上年幼,先女皇临终托孤,除了让太后摄政还设了辅政司,但朝堂风云变幻,太后曾只是一个王妃,如今坐上如此高位,自会有人心生他想,而若想将朝中势力相互制衡,唯有引入皇室后人入朝堂,方可名正言顺去压制这气焰渐涨的辅政司。”纳兰清说完抬眼,对上云瑾深邃的双眸,只觉得心间略过一阵暖意,仅仅只是一次这样近的距离,她都觉得开心。
“接着说。”云瑾情绪不外露,始终平静如水。
“臣斗胆猜想,今日朝堂上有人为难了太后,打破了这三足鼎立的制衡之局,让太后忧心。”
云瑾上下打量起纳兰清,许是风度使然,总觉得她的气质要高于她的容貌,凡事拿捏有度,殿试时就发现她沉着冷静,应对世事都泰然自若。现在看来,果真有着不凡的洞察力,中令官并非谁都能当,若无才干谋略,云瑾不会用。这次她就要看看,她亲自选的这个女官,会有何能耐。
“永安王今日在朝堂上建议哀家锻炼皇上独查奏折之能,商议国事时,除了辅政司,当让皇上在场,听说他还私下招揽门生,暗自在朝堂拉拢官员。”
“永安王秦骁?”纳兰清轻笑,将桌上参茶递给云瑾,平静说道,“清州本属独立小国,封永安王一片地,是蒙先女皇恩泽,太后宽厚,招其入朝牵制辅政司,如今他竟生出异心。”
云瑾提茶,轻轻拨动茶盖,“你觉得当如何?”
“自然是留不得!”纳兰清果决回答,竟有着一种摄人的魄力。
“那哀家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是哀家坚持将永安王召回朝。”云瑾觉得兰清不该这么傻的想要去除掉永安王才是。
只听得太监一声叫喊,云瑾一袭明黄凤袍,发髻左右共十二凤钗,那母仪天下的端庄之气,带着睥睨众生的魄力。宫中所有人每天都会在她下朝时,下跪迎她回宫,只是今日的她,面色沉重,似有不快。
若是平日,元熙和怀柔都要在殿后接应,今天却一反常态,云瑾提前下朝了。
纳兰清能够从那温和的眼中,捕捉到一丝凌厉之气。云瑾不开心,今日朝上必有事。此时她该等候左右,中令官当给她出谋划策才是。
“阑大人,该回宫了。”怀柔见纳兰清有些出神,忙向她招招手,她点头,淡定跟上。
距云瑾只有一步之遥,却好似咫尺天涯般,这种距离感让纳兰清偶感失落,她和云瑾的距离现在还来得太远。
按理说她这个中令官应该可以伴她临朝才对,可如今并没有,证明云瑾还不够信任她,或者说她还没有彰显出能力,云瑾不知她是否能够陪她临朝。
所以,这次纳兰清要弄清楚朝堂之上发生了何事,她想为云瑾排忧解难,可云瑾还没有正式用她。她必须稍安勿躁,等候时机,她相信云瑾绝不会设那么多关卡找来的中令只是摆设。
云瑾的情绪极少显露,但若真的不开心,那周身的气场便令人生畏。对寻常宫人来说会惧怕她这种凌厉,可对纳兰清来说,只有心疼。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和无法言说的心情,永远是她独自承受,无人分担。
她未曾召见任何人包括纳兰清,就连元熙和怀柔也退了出来,纳兰清忍不住上前询问,“为何不在太后身边伺候?”
“太后在书阁,我等不便打扰。”
纳兰清点头,那个书阁,究竟有什么。曾听元熙说过,云瑾遇到难题便会把自己关在里面,有时半日,有时更久,是不是江山社稷之重,压得她喘不过气了,她才会在那个地方独自承受那无边的孤独和无奈。
纳兰清望着寝宫的门,仿佛穿透这道孤冷的门,能够看到云瑾的心。她深邃的双眸,透着如水的温柔,只是孤傲的身姿,却扬着一丝清冷之气。
总觉得阑大人与平日哪里不同?可又说不出哪里不同?怀柔望着纳兰清,一直觉得她很赏心悦目,不似一般女官那样,似有种令人折服的气场。明明就说一个普通的女官啊,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感觉。
“阑大人,你可是中令官,以后要得太后重用呢,或许太后出了书阁后便会召见你呢。”怀柔小心翼翼地说着,不知为何此时的纳兰清竟让她有些肃然起敬??
“嗯。”纳兰清只是淡淡应答,清冷姿态好似与这宫中繁文缛节都有些格格不入。
忽然不知该说什么,怀柔只得闭嘴,三人都候在殿外,随时等候太后传召。
两个时辰过去了,这两个时辰对于纳兰清来说真是煎熬,她看不见云瑾独自一人时的身影,却能清晰感受到她无力的心情,这种可望不可及的距离,让她沉重。而她,什么还做不了,只能静观其变,等候云瑾召唤自己。
终于,从殿外隐隐听到里面传出的脚步声,应该是她从书阁里面出来了。须臾,便听到她轻唤,“阑清。”
纳兰清心中一阵惬意,忙应声,“臣在。”
“进来。”云瑾声音平淡,可对纳兰清来说却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第五章:谋事
“是。”纳兰清推门而入,转头向怀柔说,“准备好太后晚膳,药膳汤在御膳房的紫砂锅里。”
怀柔诧异地看了纳兰清一眼,她什么时候去熬的汤?她微微屈身,“奴婢这就去。”
纳兰清轻手轻脚进入内殿,云瑾正托着额头,桌案上摆放着一张奏折。听到纳兰清进入的声音,她微微抬头,“你初入皇宫,可曾了解过如今朝堂局势?”
“臣略知一二。”纳兰清微微俯身,心中欣喜,她根本不担心应对这些事,她只怕云瑾疏离她,不给她机会。
“说说看。”云瑾正襟危坐,想看看这个中令官究竟有何能耐。
“臣知道先女皇统一之后第一举措,便是四王同封,分封了羽州、清州、骆州三地。皇上年幼,先女皇临终托孤,除了让太后摄政还设了辅政司,但朝堂风云变幻,太后曾只是一个王妃,如今坐上如此高位,自会有人心生他想,而若想将朝中势力相互制衡,唯有引入皇室后人入朝堂,方可名正言顺去压制这气焰渐涨的辅政司。”纳兰清说完抬眼,对上云瑾深邃的双眸,只觉得心间略过一阵暖意,仅仅只是一次这样近的距离,她都觉得开心。
“接着说。”云瑾情绪不外露,始终平静如水。
“臣斗胆猜想,今日朝堂上有人为难了太后,打破了这三足鼎立的制衡之局,让太后忧心。”
云瑾上下打量起纳兰清,许是风度使然,总觉得她的气质要高于她的容貌,凡事拿捏有度,殿试时就发现她沉着冷静,应对世事都泰然自若。现在看来,果真有着不凡的洞察力,中令官并非谁都能当,若无才干谋略,云瑾不会用。这次她就要看看,她亲自选的这个女官,会有何能耐。
“永安王今日在朝堂上建议哀家锻炼皇上独查奏折之能,商议国事时,除了辅政司,当让皇上在场,听说他还私下招揽门生,暗自在朝堂拉拢官员。”
“永安王秦骁?”纳兰清轻笑,将桌上参茶递给云瑾,平静说道,“清州本属独立小国,封永安王一片地,是蒙先女皇恩泽,太后宽厚,招其入朝牵制辅政司,如今他竟生出异心。”
云瑾提茶,轻轻拨动茶盖,“你觉得当如何?”
“自然是留不得!”纳兰清果决回答,竟有着一种摄人的魄力。
“那哀家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初是哀家坚持将永安王召回朝。”云瑾觉得兰清不该这么傻的想要去除掉永安王才是。